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960—1979年泰国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为7.5%,其中农业产值的年平均增长率为5.3%、工业产值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5.02%。按人口平均的国民收入年增长率为4.6%。这期间泰国的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不仅高于同期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数5.9%,也高于联合国第二个国际开发战略所规定的年平均增长率指标6%。泰国的经济增长率较高,与许多因素有关,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财政措施。在1961—1979年的十九年期间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泰国经济发展较快,不仅在东南亚地区表现突出,而且在广大发展中国家中也令人瞩目。泰国从1961年开始执行第一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起,到1985年的25年间,它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为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960年的100美元增加到1987年的900多美元。按世界银行1980年规定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410美元为中等收入国家的标准,泰国在70年代就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从1960年的12%提高到1986年的22%,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1988年第一次超过农业(19%)。按联合国的标准,制造业的比重超过20%为“半工业化”。这意味着,泰国经济发生了阶段性变化。进入80年代以来,尽管世界经济连续几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泰国经济发展迅速,1988—1990年连续3年高速增长,经济的年均增长率高达11.3%。泰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已接近1000亿美元,人均收入已达1600多美元。泰国经济领域上的成就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注意和赞赏。目前泰国正逐步向新兴工业化国家行列迈进,被人们称为“亚洲新四小”之一。但泰国经济的发展也充满着动荡,增长率也出现起落的局面,  相似文献   

4.
中泰贸易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中国加入WTO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国与泰国之间的对外贸易得到长足的发展,加强两国的贸易往来有利于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和发展。一、中泰两国商品贸易的基本特征分析1.中泰双边贸易额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根据表1所示,从1993年到2003年,中泰两国的贸易总额从13.52亿美元增长到了127亿美元,增长了近10倍。除了1996年贸易总额有下降之外,即使是在泰国深受金融危机困扰的1997年和1998年,两国的双边贸易还是保持了11.8%和4.5%的增长率。1999年处于低迷的泰国经济走出低谷,2002年经济复苏,2003…  相似文献   

5.
过去的业绩 经济增长 在战后时期,台湾的经济经历了成功的转变,即从农业转向工业,从传统经济转向现代化经济。从根本上说,是经济的高速增长使得这种转变成为可能。台湾经济在1961—1997年期间的主要特点是:1961—1980年的年均实际“岛内”总产值(GDP)增长率为9.7%,1981—1997年的年均实际“岛内”总产值(GDP)增长率为7.4%。到1997  相似文献   

6.
一从十九世纪末叶至今,近百年的时间里,稻米一直居泰国外汇收入第一位,但最近1984和1985年,连续两年旅游外汇收入超过稻米,跃居第一位,旅游业已成为泰国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行业。泰国旅游业从1960年设立旅游机构(后改名为旅游局)算起,至今仅26年,但发展很快,接待的游客数和旅游收入,平均年增长率均保持在15%和25%的高纪录。七十年代以后,增长尤快,1971—1981年游客人数增加三倍,比经济增长率、制造业增长率和外贸增加率都快。1960年接待游客8万人次,收入1.96亿铢(合950万美元),1972年游客  相似文献   

7.
一、泰国经济发展的成功之路泰国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令世界瞩目。1954—1986年,泰国国民生产总值增加31倍,人均国民收入增加13倍。近4年泰国经济更是加速发展。1987,1988、1989、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分别为8.4%、11%、10.8%、9.8%。1988年人均国民收入已超过1000美元。  相似文献   

8.
根据亚洲开发银行的统计数字,老挝的经济增长率从1984—87年期的年平均3.2%提高到1987—90年期间的6.5%;而同期制造业部门的产值年平均增长率则从2.2%跃增到13.6%。 1990年期间,老挝的经济增长为9.1%,各产业部门的产值增长率分别为:农业部门6.3%、制造业部门19.2%、服务业部门8.8%。物价上涨率从1989年的68.1%下降到1990年的仅有18.6%。 1990年出口贸易额增长15%,达62.7百万美元,进口贸易额则增长10.4%,达185.1百万美元,该年的贸易收支逆差额为122.4百万美元。  相似文献   

9.
东盟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1961—1970年五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6.5%,1971—1980年为7.5%。1983年五国国内生产总值(按1980年价格计标)达到1,597.87亿美元,其中印尼占36.3%,泰国占21.8%,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分别占16.7%和16.1%,新加坡占9%。按人口平均的国内生产总值,1983年新加坡最高,为6,658美元,马来西亚次之,为1,956美元,泰国与菲律宾分别为815美元和660美元,人口最多的印度尼西亚也达到了510美元。 经过一、二十年的发展,新加坡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商港,第三大金融中心,第三大炼  相似文献   

10.
《东南亚》1992,(1)
30年前,泰国还是一个比较落后的农业国,如今,泰国人均国民收入已达41000铢(1607美元),即将进入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行列。 一 泰国经济持续发展,1961—1991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在第六个经社计划(1987—1991)期间达到10.5%。这是由于泰国实行的经济发展战略紧密结合了本国国情而又能适应世界经济环境变化的结果。泰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具有这样几个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1.
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五个东盟国家,战后陆续走上了发展民族独立经济的道路,六十年代中期以后,它们的国民经济获得比较迅速的发展。1966—1978年五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从225亿美元增加到1070亿美元,经济规模扩大了3.7倍。在此期间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7—8%,制造业的年平  相似文献   

12.
在六十年代期间,泰国是发展中国家当中经历了最快增长率的国家之一——其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增长达10%以上,实际生产量每年增长大约8%。第一个国民经济发展计划(1961—1966)“成功地完成了”,其实际增长率超过了计划指标;第二个计划(1967—1971)的生产增长率估计已达7.2%——相当接近于原订每年实际增长8.5%的颇有雄心的计划指标。泰国政府已于最近公布第三个计划,要求在1972年到1976  相似文献   

13.
巴西是战后经济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从1947年以来,除1961—1967年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3.7%以外,其余年份的平均增长率均在6.8%以上。1978年按人口平均的国内生产总值为一千六百五十美元。目前,巴西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已成为第八经济大国。  相似文献   

14.
进入90年代,泰国经济增长率经过两三年的稍有下降之后,1993年起又连续3年出现稳定增长的局面,1993—1995年年均经济增长率达8.5%。 一、1995年经济基本状况 1995年,泰国经济虽然遇到了来自国内外的种种障碍,如美元币值动荡、通货膨胀增高、遭到特大水灾等问题,致使泰国各银行不得不开始采取严格的金融政策,但泰国经济仍然保持高速增长。初步估计,1995年泰国经济的真正增长率可能要达到8.5—8.7%。1995年各主要经济领域的基本情况是: 1.农业生产上半年迅速发展,下半年因水灾遭重大损失。1995年上半年,泰国的农业生产由于风调雨顺,水库积水量足,使雨季末期和旱季中的庄稼种植计划圆满完成,农作物的生长十分好。因此,泰国上半年的农业生产获得了丰收。这对泰国经济的增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加上泰国对内贸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世界,国力的竞争日趋表现为经济实力的较量;而经济实力的较量又日趋表现为科学技术水平的较量。科学技术实际上已成为现代经济成长的最强有力的杠杆。 90年代全世界的高技术产业将得到迅速发展,步入“黄金时代”。据美国新近发表的调查报告指出,90年代全世界高技术产业市场的增长率将是其他产业的两倍。1990至 1995年间其收入将翻一番。以信息处理、通讯设备、便携式计算机、医疗器械、工业及民用电子产品为先导,包括软件和其他技术产业在内的全世界高技术产业,到1995年平均增长率为11%—12%,届时高技术产业收入达2000亿美元,比1990年增长一倍。 就地区来说,北美地区高技术产业的市场增长速度较慢,年平均增长率约为7%至 8%,但由于市场较大,所以总收入从1990年的450亿美元增至1995年的640亿美元。欧洲高技术产业年平均增长率为13%,其产品从1990年的370亿美元增至1995年的640亿美元。太平洋地区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势头最为猛烈,增长约为15%至16%,是世界上增长  相似文献   

16.
一泰国自1961年实行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以后,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增长率高于其他国家。进入八十年代以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陷入滞涨时期,经济发展缓慢,泰国虽然也受到影响,但发展速度始终高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东盟各国中也是名列前茅。1986年新加坡、印尼的经济增长率为3.19%、马来西亚为0.5%、菲律宾为0.13%、泰国经济为4.8%。1987年泰国的经济增长率为5.6%,不但超过原订计划指标,也超过马来西亚的2.4%,印尼的3%和菲律宾的4.8%。泰国经济不但稳定增长,而且产业结构也已发生改变,日趋合理化,1986年农业占  相似文献   

17.
泰国是一个资源比较丰富、劳动力比较低廉的国家,对于发展对外贸易和吸引外资有着优越条件。 (一)对外贸易泰国出口值的年平均增长率,1973—1978年达到24.8%,虽然在1979—1984年的萧条期,出口值年平均增长率下降为13.2%,但与其他国家和地区比较还是比较高的。 1985年出口值增长9.5%,这主要是由于按美元计算的出口价格降低了9%。此外,由于日益加剧的贸易保护主义,导致了出口竞争的加剧,世界贸易量也下降了。在泰国的主要出口产品中,玉米、大米、木薯制品和橡胶的  相似文献   

18.
序言泰国以自1961年开始实施的国家社会经济开发计划五年(1961—1966年)为基础,为了从依赖农业的经济摆脱出来,实施了重点在于促使提高产业结构和工农业平衡发展的经济开发政策,这种政策的成效已经具体地体现在近几年泰国经济的顺利增长上面。反映了泰国如此稳定的经济增长、国内政局的稳定、拥有优质而充裕的劳动力,近年来外资直接投资迅速增长,工业制品(以纤维织品为中心)的出口比重不断提高,经济实  相似文献   

19.
序言泰国以自1961年开始实施的国家社会经济开发计划五年(1961—1966年)为基础,为了从依赖农业的经济摆脱出来,实施了重点在于促使提高产业结构和工农业平衡发展的经济开发政策,这种政策的成效已经具体地体现在近几年泰国经济的顺利增长上面。反映了泰国如此稳定的经济增长、国内政局的稳定、拥有优质而充裕的劳动力,近年来外资直接投资迅速增长,工业制品(以纤维织品为中心)的出口比重不断提高,经济实  相似文献   

20.
一、经济的迅速发展及其原因东盟是世界上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1960—1970年五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6.4%,1970—1980年为7.8%。1981年五国国内生产总值(按1980年价格计算)达到1819.39亿美元,其中印尼占42.5%,菲律宾与泰国分别占19.1%和18.4%,马来西亚占13.2%,新加坡占6.8%。按人口平均的国内生产总值,新加坡最高,为5045美元,马来西亚次之,为1167美元,菲律宾与泰国分别为703美元和694美元,人口最多的印度尼西亚也达到了514美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