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顺应国际格局和国内形势对构建国际新秩序所作出的理论创新,"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引领经济全球化、促进全球经济持续均衡发展的实践创新,它们分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一带一路"建设的价值归宿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时它也是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效路径,二者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中得到统一。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22,(1)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系统地论述了"共同体"概念,通过对"共同体"概念的根本意蕴的分析和探究,形成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演进过程的科学认识,以全人类的真正自由解放为最终价值追求。这对新时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产生了深远的启示,对应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贡献了中国智慧,彰显了中国的大国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推动世界共同发展起到了"稳定锚""发动机""助推器"的作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世界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感受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3.
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超越了国际关系中的陈旧思维,同时又跟随着时代潮流,稳步推进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架起国与国之间沟通与繁荣富强的桥梁,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境界。高举和平与发展、合作与共赢的伟大旗帜,进一步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立足于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立场,充分借鉴和吸收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思想养料和理论精华,为全人类的前途命运划定了时代新坐标、标注了历史新方位,同时也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蕴含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意蕴,主要表现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形成的根本动力和源泉;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核心价值取向和基本原则;维护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是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想追求和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5.
"三大法宝"是毛泽东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经验的科学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直接源泉,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论支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和实现"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习近平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统一战线、"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军目标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党建新思想是"三大法宝"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方位下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6.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围绕世界发展和人类前途命运问题提出的中国理念和中国方案。自提出以来,已经成为中国以及许多其他国家处理国际关系、推进国际合作、畅想国际愿景的"高频词"和"关键词"。这一理念的背后内含着深厚的方法论意蕴。正是通过创造性地运用整体性方法、矛盾分析法、历史辩证法等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习近平得以精准把握人类历史发展大势,深入剖析当代世界的危机与矛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解决世界治理难题、引领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的伟大理念。  相似文献   

7.
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蕴含了特定的时代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和价值逻辑。21世纪马克思主义积极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着眼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在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中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促进人类共同进步。21世纪马克思主义直面时代发展的现实问题和实践需要,剖析困扰当今国际社会的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文明赤字、制度霸权等问题,在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中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形态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标志性成果,其他世界马克思主义思潮也对其作出了有益探索。21世纪马克思主义致力于化解当下各种矛盾分歧,凝聚人类价值共识,为世界和平、发展、治理、文明和制度提供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作为当代中国重要政治话语之一,"中国方案"凸显了中国全面参与全球治理、积极贡献中国智慧的责任与担当,是当代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的重要基础。价值表达力、目标说服力、协同合作力是"中国方案"影响力的基本要素,它们分别源于"中国方案"的理论特质、发展指向与实践特征。在提升"中国方案"话语影响力的过程中,其所代表的中国主流价值取向、中国国家立场也将彰显出更鲜明的现实意义和时代特征,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更多的国际共识与力量。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提出"精准扶贫"思想,并对怎样"精"、如何"准"做出一系列部署要求。六年来,精准扶贫稳步推进,在增进人民福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精准扶贫的提出和实施突出人民主体性,彰显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理念,诠释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时代性。精准扶贫不仅为推进扶贫攻坚事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而且为世界减贫事业和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21,(2)
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来,人类命运共同体就备受关注。它是一种政治哲学,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学说,人类命运共同体和马克思唯物史观紧密相连,从旧唯物主义到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和经济全球化以及文化全球化伴随世界历史的进程而发展来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解之间的关系,对于更进一步顺应全球化的发展态势、更好地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相继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和"亚洲命运共同体"等重要范畴,构建了以"命运共同体"为主体的"一体同心"的同心圆结构,体现了三者的战略关联性。促进世界大家庭和谐发展,需要各国坚持"共赢主义"发展理念,弘扬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精华,促进各国人民"互联互通",发展人文公共外交,实现"中国梦"、"亚洲梦"和"世界梦"的共荣共生。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有着鲜明的时代背景,是适应新全球化进程及"逆全球化"背景下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从提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到倡导和推动不同主体、内涵和范围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立,习近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形成了内涵丰富的逻辑体系,蕴含了深邃的思想智慧。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于我们在新的全球化背景下突破"西方历史"范式下的西方中心主义和"中国历史"范式下的中国中心论,在"世界历史"范式下的比较视野中深入探寻和把握中国与世界、民族国家与全人类、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等等复杂多变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方法论价值。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代最现实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新飞跃,开启了中华民族复兴史上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新时代,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谱写了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宏伟新篇章,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和使命推进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全新阶段,是21世纪的伟大新飞跃,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4.
人类命运共同体主要是指国家间层面的具有平等性、共赢性、安全性和包容性的人类集体组织。习近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深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是中国面对世界性问题所做出的"中国诊断"和所提出的"中国方案"。倡导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走向共同发展、和平安全和全球治理提供了现实可能。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实现,需要坚持分步实现、平等互助、尊重差异、绿色发展和兼容并蓄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思维方法。这主要表现为:在深刻总结近现代中国历史经验中,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在正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状中,明确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深化了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认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长期进程中,认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确定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和基本方略;在科学把握当今人类历史大势中,指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6.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刻展示了新时代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促进这一理念的国际认同,既是时代发展的呼唤,也是中国实现大国复兴的要求。当前,西方话语霸权对中国的抹黑、部分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的质疑以及中国自身相对孱弱的国际话语权等因素,严重制约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对外传播。为此,我们要大力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夯实话语基础;完善中国话语体系,扩大"中国声音";依托"一带一路"建设,促进理念共识。唯有如此,方能切实推动世界各国凝聚"命运共同体"共识,从而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求知》2021,(7)
正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的重要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相继提出“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概念,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党的十九大提出,世界各国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写入中国宪法,也成为联合国正式决议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正>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党的十九大报告又进一步提出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强调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这标志着习近平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已经渐趋成熟定型,开始落地落位。这一伟大构想的  相似文献   

19.
正自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世界格局的演变下,围绕着人类命运共同体发表了许多主旨演讲和重要讲话,为解决人类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形势下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是一个集时代、理论和现实发展诉求的中华民族国族身份意识的全新认识,是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创新的集中体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全新认识,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创造性发展,对于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明确的政治方向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