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东北现象"到"新东北现象",东北老工业基地"振而不兴"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需要跳出就东北论东北的方法,在我国实施国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探究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衰退机制。可以认为,正是东部沿海地区深度嵌入全球经济循环链条,弱化了它与国内经济循环的联系,对东北工业形成了替代,造成国内经济循环与东北工业脱钩,进一步导致衰退的恶性循环。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供了新思路。以对内开放为抓手,形成竞争有序的东北区域大市场,充分利用装备制造优势,整合东北工业价值链,培育技术创新生态,重构技术与市场的互促机制,深度融入国内经济循环和全球经济循环。这是从双循环视角下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基本逻辑。  相似文献   

2.
高新技术改造东北传统产业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我国经济战略的重大调整,改造好传统产业是振兴东北的关键。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3.
均衡发展是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是推进小康社会的又一创举。吉林省工业基地的振兴是一个再工业化的过程 ,必须发挥比较优势的潜能。  相似文献   

4.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对东北农业经济发展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文章分析了东北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及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内在联系,并在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大背景下提出振兴东北农业经济发展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5.
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大背景下,本文以2006-2009年东三省政府工作报告为主要资料来源,分析了东北老工业基地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提出了完善东北老工业基地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人员包袱沉重,失业、下岗问题突出,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面临的十分现实和敏感的问题。转变观念,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解决好再就业问题,是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重中之重的课题,也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有力保证。一、东北老工业基地再就业问题的特点与难点。1.东北老工业基地劳动力市场发育不成熟,再就业还主要依赖政府的行政干预。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职工下岗是在经济体制转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时期出现的非市场化失业状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非市场化状态的下岗或者演变为市场化失业或者成为再就业劳动力。但是,东北…  相似文献   

7.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是党中央确定的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从实际出发 ,深入理解老工业基地的概念与内涵 ;准确把握东北老工业基地相对滞后的原因 ;正确认识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机遇和有利条件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求真务实 ,树立科学发展观 ,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为延边经济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思想是行动的先 导.只有思想的大解放,才有经济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提出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重大举措,为东北区域振兴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旅游业在东北经济发展中具有强大的引擎作用,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的重要内容。东北旅游业的创新与发展,必须依靠东北旅游高等教育,因为高等教育是高智力发展和创新的重要源泉,是区域发展的智利支持,。我们应透视东北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寻找到东北旅游高等教育发展的相应途径。  相似文献   

10.
优势产业对于地区及区域经济发展有很重要的支撑和牵动作用,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这样一个国家战略机遇期,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优势产业创新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哈尔滨市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最北部的省会城市,同时又是国家重要的加工制造业基地,传统优势产业与现代科技创新发展在东北具有典型性,本研究以哈尔滨市为例进行研究,分析其优势产业结构调整情况和提升优势产业创新度,这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发展和实现新一轮经济跨越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景玉琴 《理论前沿》2005,(24):38-39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离不开政府的积极作用。政府如何发挥制度支持作用,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供良好的软环境,成为我们必须认真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 ,人才战略是先导。国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采取的策略是“花钱”卖机制 ,辽宁要抓住国家对东北改造的引导政策 ,实现人才机制创新 ,加快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步伐。  相似文献   

13.
东北是我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原材料和商品粮基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重点要巩固和发展东北的三大基地 ,为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这既是东北等地自身改革的迫切要求 ,也是实现国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 ,只有以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为依托 ,具体通过法治环境、立法保障体系和司法保障体系三方面软环境的建设 ,才能取得实质成效  相似文献   

15.
党中央作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为东北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民营经济在振兴大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为振兴老工业基地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分析了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可能条件。阐明了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是政治、经济、文化相互整合和整体提升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创业文化缺失是制约老工业基地发展的关键因素。按照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在老工业基地振兴中应以文化促发展,发挥创业文化的创新功能。以知识经济为依托,构建和发展符合知识经济的创业文化,使老工业基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协调发展,从而实现振兴老工业基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创业文化薄弱,是制约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过程中,大力弘扬创业文化,以创业精神改造和提升东北地域文化,重塑新时代东北人的创业精神,对于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新常态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背景下,辽宁地区的实践进一步证明了企业家在推动企业自身改革、改善微观经济环境、推动落实"十三五规划"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辽宁企业家精神的深入研究已然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最重要的课题之一。本文通过深挖细研东北"闯"文化孕育下的辽宁企业家精神内涵和需求,提出如何培育辽宁企业家精神的具体策略,对助力东北老工业基地再振雄风颇有裨益。  相似文献   

20.
李春安  葛伟 《理论前沿》2003,(24):43-45
本文分析了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些年来发展缓慢的原因在于企业和地方政府缺乏竞争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振兴该地区经济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