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事点击     
《江淮法治》2010,(19):7-7
《自然灾害救助条例》施行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我国首部全面规范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的法规《自然灾害救助条例》于2010年9月1日正式施行,《条例》明确了以人为本、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灾民自救的原则,规定了自然灾害救助的主体对象是灾民,自然灾害救助款物专款(物)专用,无偿使用,并首次在国家法律中规定了自然灾害救助款物的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2.
《北方法学》2021,(5):141-147
自然灾害综合防治是国家总体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自然灾害综合防治立法是我国自然灾害防治理念、防治方式、防治结构转变的必然选择和有效保障。自然灾害综合防治立法应从过程的长度、灾种的宽度、机构的高度三个维度展开。同时,也要注意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的限度,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结合地方实际推进大类综合防治和体系化综合防治立法,更好地发挥自然灾害综合防治立法在提升我国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江淮法治》2008,(14):22-23
洪水、飓风、地震、暴风雪……这似乎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年代。在自然灾害面前,生命是如此脆弱。如何应对、减少灾害损失成为各国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自然灾害是指气象、地质、水旱、风暴、火灾、虫灾、鼠害等自然原因所给人类造成的祸害.防范自然灾害的自我保障和相互保障观念明显减弱.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自然灾害方面法律的制定,把一系列有效应付自然灾害的措施用法律的形式予以系统化、规范化,以加强和提高应付自然灾害的综合能力.如日本就制定有《灾害对策基本法》、《灾害救助法》、《大地震对策特别措施法》等众多的防治自然灾害的法律.但我国目前自然灾害防治方面的立法很不完善,在数量上极其有限,这种状况是远远不能适应现实和未来要求的.我国应尽快制定出一部全  相似文献   

5.
祁毓 《刑警与科技》2007,(4):119-122
我国是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每年造成的灾害损失越来越严重.自然灾害救助是祉会公益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大财政投入构建国家自然灾害救助体系是抗灾救灾工作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及财政投入现状进行分析,探讨财政支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立足财政支出角度提出构建我国自然灾害救助体系的可行性建议,以期更好的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曾音支  苏堃 《法制与社会》2013,(11):204-205
自然灾害的频频发生,给我国带来了重大的损失。政府作为应对自然灾害的主体,应以提高应急能力为目标。自然灾害的善后机制是应急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针对政府善后管理存在的问题,政府需要从建立应急管理反馈与改进机制、完善立法体系和评估机制、健全资金监管机制和完善问责制以及健全灾后社会参与机制和加强心理援助工作等方面完善我国善后机制。  相似文献   

7.
张舜 《江淮法治》2012,(15):57-57
恶劣天气是农业生产的“天敌”.譬如,海南是台风等自然灾害高发地区,每年受自然灾害影响造成的农业损失少则数亿元多则数十亿元.“多年致富抵不过一次天灾”,缺乏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已经成为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我认为要建立健全农业保险法规.把农业保险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  相似文献   

8.
全球性自然灾害问题日益严重对人类的生存、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都构成极大威胁。近年来,国际社会应对自然灾害问题的程度不断加深,各种制度安排经历了重大的发展和演变。自然灾害需要共同应对。中国东盟合作也顺应了灾害合作这种趋势,中泰的灾害合作更是其中的典型范例。本文就中国东盟合作背景下的中国与泰国的灾害合作进行了介绍、思考和展望,并对其作用和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陈海嵩 《时代法学》2008,6(4):19-26
频发的自然灾害对各个部门法都提出了诸多急需解决的法律问题,环境法自不例外。自然灾害法和环境法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法律领域,但两者都涉及到特定社会关系的法律调整,这正是目前在自然灾害防治中所出现的、急需研究和解决的环境法律问题,具体包括:次生环境灾害的防治、紧急行政权力对原法律秩序的改变、不可抗力对法律责任的免除。解决前述问题,需对相关法律和《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进行必要的修改完善。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对自然灾害医疗救援制度做了概括性论述,从广义的角度对自然灾害医疗救援的内涵和意义做了分析;其次对浙江省自然灾害医疗救援法律制度的现状做了全面的介绍,分别从灾害医疗救援的立法现状、实施灾害医疗救援的具体法律内容及相关法律责任等三个方面展开;最后分析了浙江省自然灾害医疗救援法律制度存在缺陷,为其完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明朝救荒立法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鸣 《现代法学》2000,22(4):137-139
自然灾害的出现 ,直接造成生产的衰竭、社会的动荡以及统治政权的不稳定 ,中国历史上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不得不运用各方面的力量 ,与自然灾害抗争 ,明朝在抗灾救荒方面功效显著 ,尤其是救荒立法上为后世提供了许多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吴星 《江淮法治》2010,(1):52-52
农业容易受到不利气候、病虫害等自然灾害的影响,是风险较大的产业0因而,自然灾害严重影响着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着农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在现阶段农民承担风险能力有限的情况下,由于缺乏规避自然灾害风险的手段,许多农业经营者害怕遭遇突发性自然灾害和相关灾害,不敢也不愿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农业生产,影响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去年,我省实施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这项民生工程,对农业生产加以保护和支持。如今,一年时间过去了,这项民生工程实施得如何?人大代表如何看待民生工程的实施?本期“代表访谈”栏目就此采访了3位省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业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因此农业持续稳定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如何加强对农业的保护,努力提高农业和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积极推行农业保险,建立农业后备基金,对于自然灾害给农业造成的损失进行不同程度的补偿,是提高农业防灾抗灾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一、农业保险的定义与特性农业保险主要是指种植业与养殖业保险,它是以生长期的农作物、林木、畜禽和水生动物作为保险标的的一种保险。在《农业金融名词汇释》一书中,农业保险被定义为:在农村地区实行以参加保险者交付的保险费建立的保险基金,用以补偿参加者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或个人丧失劳动能力以及死亡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的一种经济补偿方法。近几年我国  相似文献   

14.
方圆 《公民与法治》2011,(15):48-48
众所周知.红十字会是一慈善救助组织.主要依靠募捐而来的资金在重大自然灾害时进行救灾和捐款。每当遇到大的自然灾害.都会出现红十字会的标志及其成员和志愿者忙碌的身影——开展社会募捐活动、为灾区筹集并发放赈济物资。以及派出医疗队到灾区服务——无不受到公众尊敬和称赞。  相似文献   

15.
多元参与是新时代社会治理的有效形式,也是我国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发展方向。近年来,在汶川地震、芦山地震等重特大自然灾害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以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为代表的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也要看到,社会力量参与重特大自然灾害灾后恢复重建仍面临着"雷声大、雨点小""重形式、轻内容"等问题,极大影响了恢复重建的效率和效果,迫切需要从组织动员、沟通协调、考核激励等方面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营造社会力量有序参与重特大自然灾害恢复重建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我国很多城市面临的突发性自然灾害灾害形势日益严重,建立合理有效的应急管理系统,有效应对各类城市突发自然灾害事件对我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本文利用GIS技术研究建立城市突发性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系统,对系统的总体结构、数据库的设计以及系统各功能模块的主要作用等进行了详细探讨。利用本系统可以进行数据收集,分层显示与专题查询,城市突发性自然灾害风险评价、实时灾情评价、动态模拟,应急管理与资源配置,应急信息发布以及统计、报表和专题制图。系统立足于实际应用,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我国自然灾害救助制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破坏是巨大的,建立完善的灾害救助制度对于减轻人命和财产的损失意义重大。当前世界各国大多建立了灾害救助制度,我国历史上救灾制度中也不乏亮点。美国、日本灾害救助制度在世界上相对完备与成熟。国外及我国历史上的灾害救助制度,对完善我国当代自然灾害救助制度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美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高发的国家,主要灾害有洪水、地震、飓风与龙卷风等。由于经济发达物质财富高度集中,每一次严重自然灾害都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尽量减少灾害所造成的损失,美国政府非常重视各种灾害对策研究及其立法。本文作者从美国灾害救援体系、灾!言对策立法两个方面着重介绍了美国的灾害对策模式,最后论述了美国经验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地震是一种极可怕的、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它来势迅猛、破坏性强,可在极短的时间内造成大规模的灾难,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在各种自然灾害中,震灾可谓群害之首,而地震次生灾害之一的火灾,则是地震震害中最为突出的表现。城市地震火灾一般是指地震强烈震动后以震动的破坏后果为导因,而引起的火灾。城市地震后发生  相似文献   

20.
秦汉时期自然灾害频发,面对自然灾害,农民自身难以抗拒.秦汉时期中央封建政府通过兴修水利、组织抗灾救灾以及调整赋税政策等方式,在防灾救灾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此试做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