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翟雨佳 《先锋队》2013,(21):20-21
在信访室工作的这一年里,见过的上访人,可谓是形形色色,有的人早已想不起长得什么样子,但有一个老上访户的身影从未离开过我的视线……初识老上访户那是我上班不久的一天,信访室来了一个老人,其貌不扬,手里拿着几卷材料,吵吵着要反映问题。我给他倒了杯水,请他坐下慢慢说。我把他说的一项一项做了登记  相似文献   

2.
二舅的心事     
一天,表弟打来电话:“我爸退休后在家里呆不住去公园找了个保洁的活.这两天我觉得他情绪不太好,平时下班后就去跟几个老哥们儿侃大山,这几天也不去了.问他咋地了,他也不说.不知道他有啥愁事儿.”  相似文献   

3.
“竹板一打都听好,我把老杨表一表。他是俺的贴心人,他是党的好代表。下地帮咱把活干,困难户收麦他掏钱。送油送面到门前,百姓有病他去看,用的都是自己的钱……老杨的事迹连着天,老杨的事迹说不完。”  相似文献   

4.
梁奎 《党史纵横》2020,(2):19-22
1963年寒冬的一天,毛泽东在散步时,突然对他的英语老师章含之说:“我还欠行老一笔债没还呢!”毛泽东口中的行老就是章士钊,章含之是章士钊的女儿。章士钊字行严,湖南长沙人,人们习惯地称他为行老。“也许行老忘了,这笔债,早该还了……”毛泽东为什么会向章士钊借钱?这中间有什么样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前几天,咱们连一位老兵千里迢迢从湖南老家回到连队。当他看到珍藏在荣誉室里的老石磨时,摸了又摸,看了又看,他给我讲述了一段老石磨的故事:那是上世纪70年代初,为落实党中央的战略指示,咱们团在小长山岛执行国防施工任务。  相似文献   

6.
李生明 《党史文汇》2014,(10):55-57
正2014年2月2日,是老红军郑富贵逝世11周年的日子。他享年107岁,我在大同市委组织部工作期间曾经拜访过他,我衷心祈愿这位1928年入党、跟着共产党闹革命、南征北战的老红军战士在九泉之下,能够听到我个人纪念他的心语……素面朝天一老翁在有着赵武灵王墓和"胡服骑射"故事的灵丘县,有一位参加过南昌起义、井冈山斗争、长征和平型关战役,后在解放战争中因负伤留在该地生活的老红军战士郑富贵。2001年7月的一天,我利用下乡间隙,第一  相似文献   

7.
初次相识 1946年4月的一天,我被分配到喀左县羊角沟一带工作。任务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接收敌伪人员,建立村政权。一天上午,我们在烧锅杖子村召开群众大会,我讲了国际国内形势和我们共产党领导人民打天下求解放的事儿。讲着讲着,从人群中站起一位老者,一边往我这边走一边高喊:“共产党万岁!”只见他高高的个,瘦瘦的脸,他就是我初次相识的孟兆东老大夫。  相似文献   

8.
特别生日     
这一天,鞍钢冶炼设备制造厂有着39年党龄的老党员王德英在党旗下重温了入党誓词;这一天,他接到了一张精美的“生日” 贺卡,贺卡上有党支部对他的祝福、政治评价和鼓励;这一天,他参加了“生日” 纪念大会,在会上满怀深情地发了言。 这一天是他的政治生日——“入党日”。 王德英说:“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过生日已经不再是什么稀奇事,可是党组织给我过生日,  相似文献   

9.
我离开大山已好几年了,可大山上的事却如刚刚发生过,令我难以忘怀……大山顶端,云海深处,有一间看守铁路隧洞的小屋。几年前的一天,我顶替接班后被派往大山上当一名隧洞看守员。我的师傅是一个人称“傻子”的老头,听说这老头在大山顶端看洞子已四十多年了,虽已退休几年,却因为一直没有人来顶替他,他仍继续工作着。我当然清楚,替换下去“老傻子”,大山上自然就剩下我这个“小傻子”了。我作为一名新工人,按规定老傻头将带我熟悉一个月工作。我当班时常坐在小屋前,望着大山发呆,一天不说一句话。那老头一次次转来转去似乎想说什…  相似文献   

10.
不久前的一天晚饭之后,儿子准时地打开了家里的电脑。不一会儿,他便又是喊,又是笑。我好奇地凑过去一看,原来他正在津津有味地观看《自古英雄出少年》这部老片子。看着儿子沉浸在故事里的幸福表情,我脑海中不由地浮现出自己小时候看电影的一些情景。  相似文献   

11.
温亮信是抗战以前入党的老党员,1962年从中共山西省委统战部办公室主任的岗位上,调兴县担任县委副书记兼兴县县长。此时,我在兴县人民委员会办公室担任干事,温亮信到任后要我作他的秘书。一天,他告诉我:"润德,准备一下,今天咱们到西川跑跑。"吃了早饭,我们徒步出发,沿着蔚汾河南下,  相似文献   

12.
我能够加入中国共产党,与我成长的环境密不可分:一个是我的家庭环境,一个是我的工作环境。 先说说我的家庭。我的父亲是天津市电炉厂的一名老党员。1994年,企业不景气。发不出工资,可是他却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没有迟到早退过一天。当时,有好几家企业高薪请他,可他总说:“厂兴我荣,厂衰我耻。在企业最困难的时候,作为党员、技术骨干,我不能背离企业。”  相似文献   

13.
晓涛 《前线》1961,(24)
我来到密云县城关公社羊山村的第一天,就为这里的朝气蓬勃的干劲吸引住了。天刚蒙蒙亮,我就被咯!咯!的鸡鸣声唤醒。信步走出了村子,太阳刚刚从东山头上放射出燦烂的红霞。这时羊山村的社员们已经投入了紧张的战斗。村东头有一位精神抖擞的老社员正在起圈,他就是全村有名的积肥能手吕大伯。看见我抢先开了  相似文献   

14.
记忆中,他一直担心自己会老,像个虚荣的害怕容颜老去的小女人。那时候,他一抬手就可以把我举过头顶,听着我在他头顶咯咯地笑,说,姑娘,看你老爸多有力多年轻。又一年,我升中学,那天拿了成  相似文献   

15.
初次见面我是四川宜宾高县罗场镇人,罗场镇也是著名的编剧、戏剧家、作家阳翰笙老先生的故乡。算起来,翰老还是我的舅舅。听说他小的时候,我母亲常背他。因此,1952年冬我因公去北京时,欲见翰老一面,一叙乡情和亲情。由于经常在报上见到翰老接见外宾的消息,我便去东四条文化部找他。门卫打电话给他的值勤室,  相似文献   

16.
那天早晨,当夫人想叫醒当 局长的丈夫时,却发现没 有动静。夫人大惊,用手摸摸鼻孔还喘着气,急忙叫救护车把他拉到医院。当时医生怀疑是脑中风。可经过CT、X光检查没发现异常情况,只是任凭你怎么喊,他就是昏睡不醒。没办法,只好把医术精湛的老院长叫过来会诊。 老院长仔细地诊断半天,摇摇头叹道:我从医这么多年还没有见到过这样的怪病。他问这几天孙局长都干了些什么,夫人说,他这几天都在下面检查工作,昨晚回到家来就说困得要死累得要死……老院长哦了一声说我明白了,他这是由于劳累过度引起的。老院长接着讲了从书上看到的…  相似文献   

17.
2001年6月5日 我们的老主任陈遐瓒同志心脏病突发,不幸病逝。他出事前两天(6月3日),我去看望他。他与我闲聊,但声音明显弱小了:“七一的书出来了吗?”这时将近建党80周年纪念日,我还未反应过来是哪本书?他又说:“是写给青少年看的那本。”原来是  相似文献   

18.
刘诚龙 《廉政瞭望》2010,(17):47-47
老领导故地重游,他叫我跟他四处转一转,每到一处则曰:这里是我力主开工的,或日:我主持的这工程不错吧,或说这是他独特创意。末了,老领导开玩笑说,你们现在享福啊,得给我颁一块建设者勋章才是。  相似文献   

19.
三月的一天,笔者来到了酒泉电机厂机电分厂,慕名采访车工技师鹿顺。车间里机器轰鸣,弧光闪烁,一派繁忙的景象。只见他正专心致志地操作着车床,床子擦得一尘不染,地面的铁屑清扫得很干净,看来“老先进”的确名不虚传。听说我要采访他,他便停下床子,用一口浓重的徐州话微笑着说:“我是个普通车工,没做啥值得夸耀的事情,不要写我,还是多写一写年轻人吧!他们的故事精彩着哩!”尽管一再推托,笔者还是从他工具柜里珍藏的厚厚一摞子各种荣誉证书里,目睹了老先进昔日的风采:连续十几年被评为厂“先进生产者”、“双文明”先进个人…  相似文献   

20.
建隆二年(961)七月,一天晚朝结束后,大宋的开国之君赵匡胤请客,与石守信、王审琦等一帮老朋友喝酒聊天。待酒酣耳热之后,他命令侍从退下,对这些禁军宿将发表感言:“没有你们,就没有我老赵的今天,我是天天念叨你们的功德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