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西省赣州市毗邻经济较发达的广东、福建等省。在全市845万人口中,外出务工人员达100余万,由此造成了一大批远离父母,由祖辈或其他亲戚朋友照管的“留守孩”。据统计,全市共有“留守孩”38.6万名,占在校初中、小学学生总数的30.9%。由于长期远离父母,一些“留守孩”的身心健康发展受到影响,在性格、品行方面表现为任性、冷漠、忧郁、多疑;以自我为中心,逆反心理严重;集体荣誉感淡薄,常有违规违纪行为;学习自觉性差,厌学情绪严重,等等。“留守孩”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2004年,赣州市启动实施了“留守孩关爱工程…  相似文献   

2.
在位于皖南山区的泾县,提到“王直助教中心”几乎无人不知。这是一个奇特的中心,与其说是助教中心,倒不如说是个家,一个由一位74岁的爷爷和74个留守儿童组成的大家。2002年,泾县文化馆退休干部王直,利用原孤峰乡文化站下属的一个废弃工厂房舍,在大山环抱之中,办起了留守儿童助教中心,为农村留守儿童当“家长”,孤峰、昌桥、田坊等乡镇农村的留守儿童纷纷来这里生活。5年来,在这个大家庭生活过的留守儿童达428人。比起其他很多放任自流、封闭孤寂的留守儿童来,他们是幸运的,在“家”里浓浓的亲情中,留守的童年也像花儿一样渐渐绽放。  相似文献   

3.
谢密蜂 《理论导报》2012,(12):22-22
留守儿童是城镇化和工业化初期的必然结果。宜丰县经过几年的不断探索,留守儿童基本形成了生活有着落、学习有人管、思想有人教、心理有人疏导的格局,建立了“党政主导、部门参与、学校为主、家庭尽责、社会联动”的留守儿童教育管护长效机制。4700名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占义务教育阶段3.18万学生总数的15%左右)享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爱和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相似文献   

4.
6102万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着教育、安全、亲情缺失等多个问题,如何减少留守儿童,既是一个教育问题、社会问题,又是一个经济问题。近日,全国妇联发布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达6102.55万,比2005年增加了约242万;全国流动儿童规模达3581万,比2005年增加了41.37%。  相似文献   

5.
深山里的梦     
陆睿 《当代党员》2013,(6):40-41
梁平县东山,旧称“梁山”,海拔1600多米。 蟠龙镇中心校位于东山北坡。全校有500多名学生,其中60%是留守儿童——在全市,这个数字超过百万人;在全国,这个数字超过6000万人。  相似文献   

6.
正贵州留守儿童的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健康、教育水平得到很大提高,生存、发展和受保护的权利得到有力保障。数据显示,全省留守儿童数量从2015年的109.6万名减少到如今的52.4万名。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推进,许多农村青壮年选择到城镇工作,由于种种原因只能把孩子留在家里,从而产生了许多留守儿童。作为劳务输出大省的贵州,留守儿童的成长和教育问题曾经令人担忧。近几年来,经过多方努力,留守儿童的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健康、教育水平得  相似文献   

7.
张玲玉 《当代贵州》2007,(12):29-29
《当代贵州》:陈书记您好!贵州目前大致有多少留守儿童? 陈昌旭:现在我们国家农村的留守儿童有一个说法是2000万,占农村儿童的18%-22%。根据贵州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最新统计,我省劳务人员输出人数为388.66万人,估计贵州农村留守儿童在150万左右。2006年,由共青团贵州省委专门组织的农村留守儿童课题研究组调查发现:贵州省部分农村15岁以下的儿童中,有近一半是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8.
<正>留守儿童的成长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解决留守儿童问题需从多方面入手,依靠全社会的努力"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3月14日,中江县通济镇初级中学2013级17名留守学生度过了一个难忘的集体生日。在同学和老师的祝福声中,他们吹灭蜡烛,许下心愿。14岁的少年如同三月的天,然而他们中的一些人却成长在缺少父母关爱的环境中。一项调查显示,2014年,四川留守儿童人数多达368万人,其中农村留守儿童为223.13万人。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涌进城市务工。受现实条件所限,外出务工的农民不得  相似文献   

9.
以绥化学院为例,地方应用型高等院校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上,充分发挥大学生与留守儿童年龄差距小、充满青春活力、容易沟通交流等优势,通过大学生志愿者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和家长老师通力协作、到农村社区服务践行等关爱策略,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营造一个亲情关爱、快乐成长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0.
江西省于都县是劳务输出大县,打工人员远走他乡后,出现了一个特殊群体———远离父母,由祖辈、亲戚、朋友,甚至是哥哥、姐姐照顾的小孩,即“留守孩”。该县17.2万名在校中、小学生中,有“留守孩”62598人,占学生总数的36.4%。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缺失家庭关爱和教育,不少“留守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孝昌县是集老区、山区、库区为一体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长年在外务工经商人员16万多人,城乡“三留守”特别是留守儿童近8000人,占少年儿童总人数的13%。近年来,针对留守儿童心理上缺少疏导、行为上缺少监管、学习上缺少辅导、生活上缺少照顾、安全上缺少保障的实际,孝昌县把留守儿童关爱工程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重大民生工程、  相似文献   

12.
以绥化学院为例,地方应用型高等院校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上,充分发挥大学生与留守儿童年龄差距小、充满青春活力、容易沟通交流等优势,通过大学生志愿者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和家长老师通力协作、到农村社区服务践行等关爱策略,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营造一个亲情关爱、快乐成长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3.
《奋斗》2015,(11)
<正>随着我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农村儿童的生存、保护和发展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此带来的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据省妇联统计,黑龙江省目前约有农村留守儿童17.8万人,占全省儿童的3.45%。目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核心在于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缺失,不仅对个人、家庭乃至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将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具有长期性和不可逆性。一、黑龙江省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  相似文献   

14.
基层动态     
《共产党人》2011,(9):30-31
<正>彭阳县—关爱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彭阳县针对留守儿童的成长现状,创新思路,完善措施,扎实推进留守儿童教育管护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搭建三大平台,构建关爱网络。一是搭建党组织服务平台。成立留守儿童关爱党小组,开展学校党员教师和社会爱心人士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活动,定期召开座谈会,帮助解决留守儿童实际问题。二是搭建学校关爱平台。以学校为主体,在全县12个  相似文献   

15.
以来自河南省农村的410名农村留守儿童(双亲外出和单亲外出)和非留守儿童为被试,比较了父母外出打工这一远端压力事件和日常烦恼这一近端压力事件与儿童抑郁、反社会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抑郁和反社会行为水平并没有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共同经历的一般日常烦恼能够显著预测儿童较高的反社会行为和抑郁水平;与留守状况这一远端压力相比,一般日常烦恼这一近端压力对于儿童抑郁和反社会行为的预测作用更大,显示了农村留守儿童近端环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正>从教30年,汪付珍把全部精力放在留守儿童身上,成为麻山地区近干名学生的"临时家长"。她建立农村寄宿制小学,给予留守儿童家庭温暖;她探索"全面教学"模式,帮助孩子健康成长。早上6时许,天刚蒙蒙亮,50岁的汪付珍从沙发上起来,简单洗漱后,赶紧去食堂查看学生的早餐。7时许,她到学生宿舍楼下,吹了几声哨子,提着嗓子喊:"孩子们,起床啦!"10分钟后,安静的校园里响起了歌声:"千岛湖畔,桃李芬芳。美丽的校园,沐浴温暖阳光。孩子像树苗,辛勤浇灌,蓓蕾绽放。"这是汪付珍自己填写的歌词,写出了她毕生的梦想。以学校为家,以办公室的沙发为床,她成为麻山地区近千名留守儿童的"临时家长"。  相似文献   

17.
杨彦荣 《当代贵州》2014,(15):42-43
正201 3年贵州省农村留守儿童约为240万人,在校生留守儿童为98万人,学龄前留守儿童约150万人。解决好留守儿童问题是我省"十件民生实事"之一,只有社会各界共同发力,留守儿童的明天才会更美好。高尔基曾说:"谁最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全社会只有用心去关爱留守儿童,他们才能感受到温暖,并融入到社会爱心大家庭中去。留守中的亲情"失联"息烽县黑神庙中学图书阅览室里,张欣正聚精会神地读《汤姆叔叔的小屋》。九年级的张欣家住息烽县  相似文献   

18.
正贵州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多举措关爱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截至2018年3月底,全省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总数从2015年的109.6万人减少至54.2万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从农村走入城市,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留守儿童困境儿童。贵州各地把关爱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成长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来抓,从关爱、保护、帮扶等方面入手,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多举措关爱留守  相似文献   

19.
中国有句古话,“养不教,父之过”。“生而不养”,折射出了父母责任的缺位。防止留守儿童被“只生不养”,首要责任在于留守儿童的父母和家庭。为此,从国家层面制定制度,划定“只生不养”的法律法规红线,甚至于对“只生不养”的留守儿童父母进行处罚,确实非常必要。因为作为留守儿童监护的第一责任人,他们的教养责任不单是为孩子提供基本的物质生存保障,更重要的是给予情感呵护和关  相似文献   

20.
社会转型时期,留守儿童问题引起了社会关注,不少地区推行"代理家长制",藉此解决该问题。笔者作为直接参加"留守儿童代理家长"工作的一名教师,以自身亲历的浙江章镇为个案,采取分层抽样的方式对该地区的1所初级中学6所小学展开了系统调查。调查发现,"代理家长制"不具备法律效力、缺乏政策支持与制度规范,但它仍是现阶段给予留守儿童特殊关爱的合理产物。基于这一认识,笔者提出了政府要加大对该制度的扶持力度、增加经费投入、采取社会化托管以及强化外出务工农民家庭教育意识和责任感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