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主持人语〕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基于对人民群众主体作用的领悟以及实践的强力推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基本内容之一,是党的  相似文献   

2.
何立波 《党课》2012,(20):99-100
李先念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他毕生奋斗.为中华民族独立和中国人民解放.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严于律己、勤俭简朴,时刻关心人民疾苦,帮助群众解决生活困难.克己奉公.一心为党.堪称共产党员的楷模。  相似文献   

3.
在85年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走过了两大历史阶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我们党的"三个代表"主要体现在打碎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谋求民族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阶段,"三个代表"主要体现在带领人民群众建立、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提高全社会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程度.  相似文献   

4.
无论是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岁月,还是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周恩来始终牵挂着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状况,为发展中国卫生防疫事业,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延安人民十分需要它,一定要安全送到医院,不能有差错"全民族抗战爆发后,担任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周恩来,领导党在南方国民党统治区和部分沦陷区的工作,时常往返延安、重庆之间。  相似文献   

5.
正纵观毛泽东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奋斗的一生,我们会深深地感到他始终在忠实地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为广大人民谋利益作为最崇高的使命。无论是在戎马倥偬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日理万机的和平建设时期,我们处处都能看到他倾尽心血关注人民疾苦,竭尽全力为群众排忧解难的那一幕幕感人的情景,看到他对人民群众无限关怀的赤子之心和深厚情谊。  相似文献   

6.
韩旭 《党课》2011,(17):24-25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党的中心任务,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要求,是人民的期盼。  相似文献   

7.
周恩来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赢得了人民的爱戴和崇敬,是执政为民的楷模。本文分三个阶段:一、少年时代立志,把个人志向同祖国和人民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为拯救苦难的中华而奋斗;二、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他视自己为人民的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三、在"文化大革命"的非常时期,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他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实现了"为人民服务而死"的诺言,论述周恩来执政为民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结合学习周恩来执政为民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启示,对于学习理解和坚持我们党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中坚力量。我党一向重视群众工作,群众路线是党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准确了解党的群众路线的历史由来和现实意义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9.
高层声音     
《先锋队》2012,(31):4
党的"独特优势"寓意深远。——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新闻回放:前不久,习近平在《求是》杂志发表文章,回溯历史,用事实证明了我们党始终坚持真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独特优势,可谓寓意深远。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突出理论优势。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经过我们时代化、大众化、本土化的探索与发展,指引着我们党和人民走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光辉历程,无数的事实表明我们党选择的理论是正确的,我们选择的发展道  相似文献   

10.
始终坚持并认真践行党的宗旨,千方百计为人民谋幸福,是党的先进性的集中体现,是我党取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带领并紧紧依靠全国各族人民成功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开放,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1.
《红岩春秋》2012,(1):19-28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短短几年内接踵而至的胜利使人们认为,经济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和政治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都已取得伟大胜利,广大人民群众热情高涨,经济建设应该搞得更快一些。为此,党中央、毛泽东酝酿并制定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并在这个过程中相继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  相似文献   

12.
《当代贵州》2009,(21):64-64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是党的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不论是在过去的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或是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阶段,党的任何一项任务,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热情支持、广泛拥护和积极参加,  相似文献   

13.
党员的公众影响力,简单来说,就是党员通过自己的语言、行为等方式对大众产生的积极影响。党员是党的细胞,人民群众就是通过党员来了解党、认可党、信任党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广大党员抛头颅、洒热血,为了新中国奋不顾身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群众。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广大党员身先士卒,全身心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浪潮中,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风范感染了身边的无数群众。党员在群众的心目中成为了社会优秀分子的代名词,我们党也因此而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相似文献   

14.
利益关系的变化与党的先进性建设有着重要的关联性,因为人民群众拥护党,说到底,就是党能够为人民谋利益.人民群众衡量和评价一个党是否先进的标准和尺度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利益"二字.党诞生以来,其合法性和先进性也正是在维护、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凸显并被人民群众所接受和认可的.当前,我国的利益关系呈现前所未有的复杂态势,这给党的先进性建设带来的影响和挑战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5.
宗言 《新长征》2013,(11):62-63
<正>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忠实执行者、实践者。他认为,党的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是"学生与先生"的关系,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只有首先善于做群众学生的人,才有可能做群众的先生"。他多次强调,"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要坚持群众路线的基本工作方法,要尊重群众、发动群众、引导群众、组织群众;一切工作都要以"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愿意不愿意,人民答应不答应"为标准。  相似文献   

16.
张燚 《探索》2022,(1):40-50
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成功经验,源于党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对人民历史观、人民国家观和人民政党观的认知和实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共产党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中国共产党对人民至上的坚持,贯穿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等四个时期,体现在党的指导思想、国家制度体系和党的中心工作等三个方面。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历史经验,主要包括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群众路线、坚持正风反腐、持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其启示主要有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推动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党的政策是党的生命,正确的政策可以团结人民,打击敌人,夺取革命和建设的胜利;错误的政策,会使党的工作偏离方向,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导致革命和建设的失败。因此,正确地制定和执行政策,对于密切党群关系,从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党的事业的成功与正确地制定和执行政策是紧密相关的我们党在长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过程中,按照群众路线的工作方针指导各项工作,从来都把代表人民的  相似文献   

18.
李庆刚 《求是》2013,(13):30-31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29年,既有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的辉煌,也有犯过错误带来严重损失的不幸,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敢于承认错误,认真纠正错误,因而并未因犯错而失去人民群众的支持。  相似文献   

19.
1948年黄陵县解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每年于清明节举办祭黄帝陵活动,直至1964年中断,并于1979年恢复。在这一祭祀活动中,中国共产党对祭黄帝陵的仪式进行了借用与创造,赋予了"黄帝符号"以"劳动人民性"等新内涵。通过祭黄帝陵,高扬爱国主义旗帜,推进统一战线工作;传达党的政治理念和政策目标,动员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中。这使其成为当代中国仪式政治的一个鲜明样本。  相似文献   

20.
在85年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走过了两大历史阶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我们党的“三个代表”主要体现在打碎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谋求民族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阶段,“三个代表”主要体现在带领人民群众建立、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提高全社会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