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8 毫秒
1.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基础设施、组织网络、政策落实、服务标准、运行机制等建设任务十分艰巨.为此,笔者提出如下三点建议: (一)坚持政府主导,充分发挥公办养老机构带头示范作用.当前公办社会福利机构承担着政府基本养老服务兜底的职责.在现有福利养老机构基础上,要筹措资金,加大投入,着力建设以收养城乡"三无"老人、孤老优抚对象、失能老年人为主的供养型、养护型、医护型养老机构.要继续通过改扩建等方式,建立健全集中供养"三无"老人兼顾为残疾人、孤儿、弃婴和其他社会老人提供服务的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  相似文献   

2.
<正>范燕青参加6月27日,省政协副主席范燕青率部分委员及提案承办单位负责人,就民进江苏省委提出的"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关爱失独老人的建议"、致公党江苏省委提出的"关爱社会弱势群体提升社会救助水平的建议"、何小鹏等11位委员  相似文献   

3.
刘莹 《前沿》2014,(19):152-153
在老龄化和工业化的双重背景下,空巢家庭日益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空巢老人迫切需要来自全社会的关爱,他们养老问题也势必会受到社会的关注。为空巢老人建立一套合适的养老模式,既可以满足他们在家养老的愿望,又能使他们享受社会提供的多元养老服务。本文结合居家养老的特点、优势及有待完善的方面探索出一套符合空巢老人特点的居家养老模式,以期为解决当今社会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谢松保 《世纪行》2012,(11):27-27
(一)广覆盖。其一,老年人福利从城乡“三无”老人向全体老年人拓展。以“三无”老人、低收入家庭失能半失能老人、空巢高龄老人等老年群体为重点,同时兼顾其他社会老人。尽可能将他们都纳入社会养老服务保障范围。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机构养老的骨干作用.大力扶持民办养老机构建设。确保全省养老床位年增长10%以上。其二,儿童福利从机构供养孤儿弃婴向全体孤儿弃婴拓展。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湖北省民政厅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两个意见",主动作为,开创新,狠抓孤儿保障制度改革、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困境儿童分类保障等儿童福利工作的落实落地,为广大儿童健康成长织密了保护网。以提高孤儿养育水平为落脚点,改革孤儿保障制度。一是建立孤儿养育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督  相似文献   

6.
<正>"在这里可以唱歌、跳舞、锻炼身体、与朋友聊天……一天到晚我忙得很呐。"在省老年公寓,84岁的丁奶奶一边做着腿部按摩,一边乐呵呵说。"一顿饭10元,政府补贴8元,我自己才花2元。这都是共产党给我们老人的福利啊。"在泰州市海陵区响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76岁的杨大爷对着委员们笑得合不拢嘴。强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功能、提高机构养老服务水平、加大政府补贴力度、推进老年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7.
图片报道     
广东省潮州市慈善总会开展“亲情关爱孤儿”活动,拿出善款20万元,资助81名学习优秀、家庭特困的孤儿每人2000元奖学金和一套运动服,还组织他们游览名胜古迹。图为潮州市委副书记、市长络文智向特困孤儿发放奖学金。  相似文献   

8.
<正>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特别是近年来,将解决好困境儿童保障和保护问题纳入重要议程,把"合力、精准、服务"作为落实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关键词。黑龙江围绕孤儿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流浪儿童救助保护等工作,着力做好基本生活保障、医疗、教育、救助、安置及预防性关爱保护,为全省各类困境儿童撑起"保护伞"。  相似文献   

9.
地方传真     
<正>结对志愿服务让"空巢"变"暖巢"今年,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队启动特殊的志愿服务方式,她们与空巢老人以"一助一""多助一"的结对帮扶模式,每月定期为空巢老人和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抚慰、应急救助、健康  相似文献   

10.
养老保障需求视角下的城市空巢老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海霞  陈雷 《前沿》2010,(3):155-159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我国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各地开始对养老福利模式进行积极的探索,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应运而生。本文基于对空巢老人经济、服务及精神保障需求的分析,认为我国社区居家养老实施过程中存在观念滞后,资金投入不足,专业服务人员缺失,社会资源及配套设施缺乏等问题,难以满足空巢老人养老保障需求。提出应构建一种以政府为主导、具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和财政支持、服务内容多元化、社会合作参与、专业服务人员提供服务、评估监管机制健全、为空巢老人提供多层次保障需求的新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1.
近日,河北省石家庄市海外联谊会与有关部门到革命老区灵寿县陈庄镇共同举办了"关爱老人、共享和谐"活动,向100名80岁以上农村贫困老人送温暖、献爱心,为老人们送去价值23000元的物品和现金。  相似文献   

12.
薛涛 《小康》2012,(9):68-69
正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未来十年中国老龄化已成定势。北京在2010年推出"9064"养老计划。即指90%的老人在社会化服务协助下通过家庭养老、6%的老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社区养老、4%的老人机构养老。  相似文献   

13.
正在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面临更多风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认真解决好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2015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强调要"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一次强调要"切实保障妇女、儿童、残疾人权益,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的关爱服务。"如何健全留守老人的关爱服务体系,切实保护留守老人的合  相似文献   

14.
新疆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结合实际,开展了以社区服务为依托的居家养老工作,在职党员、党员义工、团员、青年、社区志愿者入户为孤寡、独居、身体多病、行动不便老年人开展生活照料、精神慰藉、法律咨询、医疗保健、健康教育等敬老助老送温暖服务。尤其是该区启动了"5536"居家养老服务,全面开展"温暖老年人的关爱工程",退休人员和社会老人都能得到社区为老服务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彭金玉 《人民论坛》2013,(2):156-157
随着农村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和"空心化",农村家庭自助型养老服务功能正在逐渐弱化,养老服务社会化成为缓解供需矛盾的最佳途径。浙江诸暨市不断探索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的农村空巢老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构建了"政府主导、社区推动、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多中心治理模式,确保广大农村空巢老人安享晚年。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湖北省各级民政部门主动作为、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孤儿保障工作跃上新台阶,关爱保护形成新格局。坚持开拓创新,保障制度开创新局面。一是建立孤儿养育标准自然增长机制。2017年2月,省民政厅出台《关于建立孤儿养育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的指导意见》,在全国较早建立孤儿养育标准自然增长机制,进一步推动了孤儿福利保障工作的深入开展。全省机构养育和社会散居孤儿平均养育标准分别由2016年的1000元/月和600元/月提升到2019年的2016元/月和1252元/月,同比增长7.4%、8.5%,高于全国水平,走在中部地区前列。二是改革孤儿集中养育体制。2018年4月起,湖北创新孤儿集中养育体制,推进集  相似文献   

17.
孤儿是社会上最弱小、最困难的群体,最需要呵护和关爱.事实孤儿是社会孤儿的"边缘户",同样需要得到全社会关注和爱护.当前,农村事实孤儿越来越多,涉及到教育、生活、就业、医疗等问题,对这些事实孤儿加强救助和管理,关系着孤儿能否健康成长,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文明进步.因此,迫切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对此高度重视,给事实孤儿送去关爱和温暖,让他们与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11月9日星期六,自治区民政厅工作人员侯尚君却没闲着,她来到南宁市友爱广场,参加"关爱农民工"大型志愿服务活动,为进城务工人员、农民工子弟、农民工家庭老人提供政策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解决进城普遍遇到的问题。"关爱农民工"大型志愿服务活动是自治区民政厅以"关注民生,为民服务"为主题开展"六个服务"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自治区民政厅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个缩影。开门纳谏促发展"请问低保什么时候申请都可以吗?"  相似文献   

19.
正又到一年一度的学习雷锋活动月。3月1日,在中铁建工集团南宁火车东站工地现场举行的"情系农民工,关爱在行动"志愿服务活动,拉开了今年我区学雷锋志愿服务系列活动序幕,关爱留守儿童、关爱企业职工、关爱空巢老人等专场主题活动也逐步开展。全区各地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机制化,用爱心诠释雷锋精神。  相似文献   

20.
耿志伟 《中国民政》2011,(10):60-60
河北省满城县民政局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效能,将为民服务落到实处。具体措施:一是围绕惠民核心,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以惠民服务为核心,落实最低生活保障机制,及时、足额发放低保保障金,实现低保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积极争取资金,开展医疗救助工作,减轻特困家庭医疗压力;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高老年优待服务和农村五保供养水平,关爱残疾人、孤儿等特殊困难全体的生活。二是注重健全制度,让为民服务机制得到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