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5 毫秒
1.
张新民 《现代领导》2007,(11):21-21
刚到组织部上班的一天中午,信手拿起办公室同志送来的一本新到的《现代领导》杂志,原以为这是一种属“上情下达”、“来稿转载”之类的刊物。但细细翻阅,却令我顿觉眼前一亮,先前分明是我“妄加评判”啊!一口气读完一本,还觉不“过瘾”,又找办公室同志多要来几本“旧”的带回家读。渐渐地,读她,盼她,就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一月不见,老觉得缺少了什么。一本刚读完就盼着下一期能早点到!两年来,她已成为我最挚爱的“朋友”,让人爱不释手!  相似文献   

2.
小幽默     
不得了 “我妻子读完《快乐的兄弟俩》这本书以后,生了一对双胞胎。”哈罗德对他的两个同事说。  相似文献   

3.
乡音·乡情     
背井离乡数十载,说话的口音经过三次大的变革,士。今南腔北调,早已忘却了家乡话。说忘却其实又不彻底,对方言有研究的人一听便能辨别出我是何方人氏。八十年代初,乘火车沿京广线南行,过了武汉不久,车厢里传来了久违的乡音,。C情为之一振。循声望去,是两个担着箩筐卖猕猴桃的姑娘。为了与她们对话,便买了几斤猕猴桃。说家乡话的姑娘听说我是她的同乡,惊讶得张大了大嘴,目不转睛地望着我,怎么也不相信我来自她生活的大山里。我尽可能跟着她的口音模仿家乡话,像公园里英语角练习口语的年轻人一般虔诚,着实领略了一番温馨的乡情…  相似文献   

4.
去年.我有幸代同事做了两个月的信访工作。信访过程中一些事情让我感慨良多,甚至有几分忧虑。也许是由于我刚接受这项工作的缘故吧,同事热情地为我建言献策:这些人在瞎闹.不就是来弄钱么?然后列举许多他曾看到过的类似情况,并建议如何转、推、拒。同时,旁边也有不少同事对这一见解表示赞同。当把信件转到基层时,一位信访下作者带着冷淡且无所谓的口气说声“知道了”;  相似文献   

5.
李亚坤,哈尔滨市南岗区红旗满族乡第一位女乡长、女书记。在群众眼里,她朴实、温和、没有派头,没有架子,像一个和蔼可亲的大姐:在同事的眼里,她是一个对工作认真负责,雷厉风行.敢想敢干的领导。她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兢兢业业地为红旗满族乡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奉献出自己的爱心和全部力量。  相似文献   

6.
我曾和一位从国内过来读博的老师聊过,她很认真地说:45岁进大学读博士,才算是最佳时机。每年夏天,一年一度的高考都会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为了这最后的冲刺,不仅是上考场的孩子,包括家长在内,都要为之准备好多年。我一位同事为了女儿能安心读完高中,在学校附近买了一处房子。前几天他跟我聊天时说:"女儿前段时间有几个晚上都失眠,人很紧张。"  相似文献   

7.
温岚是广西南宁市一家合资企业的白领,她身高1.70米,婀娜窈窕,温婉风情,不仅是公司的“形象”,而且经常应邀参加各种服装表演和文艺演出。可就是这样一个魅力四射的美女,33岁还独居闺房,令同事和朋友们不解。不久前,笔者在一次聚会上与温岚相识,她向笔者述说了她孤雁独飞的难言之隐……“我痴情地在肚脐上文下了男友的名字,把他送上了出国的飞机。没想到,飞机的终点线也是我爱情的终点站。”我的家在广西桂林市,父亲是一名军人。1990年,我考上了上海的一所名牌大学,读中文专业。这年,与我一同从广西考上这所大学的…  相似文献   

8.
2006年春,我来到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统战部,成为机关里的一员。区委统战部是自治区党委主管统一战线工作的职能部门,是自治区党委在统战工作方面的参谋和助手,统战部长由自治区党委常委担任。区委统战部机关干部资历老、能力强、学历高,是名副其实的大机关。我作为80后的小干部,不仅年纪轻,是同事眼中的小兵,而且阅历浅,是不折不扣的统战新兵。5年的时光,在这“高级别”的机关里,我坚实地踏出了成长的脚步,欣喜地积累了人生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9.
马冰 《半月谈》2005,(9):68-68
当知道朋友的爸爸妈妈离婚了的时候.我很难过,并决定帮助她渡过难关。我首先跟她说,离婚不是爸爸妈妈的错,也不是她的错.不应该责怪别人.也不需要自我忏悔。作为朋友,我没在她面前表现出大惊小怪的样子,情绪和行为都跟过去没有什么两样。我甚至到过朋友的家里,找过朋友的妈妈,希望地不要表现出好像出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相似文献   

10.
欲哭无泪     
平萍 《人民公安》2006,(2):53-53
我与菁都是警校生,同岁但并不同校同届。我亲眼目睹了这个黑眸子女孩如何首先让同事惊异她的与众不同:因一周去向不明,菁被局里通报批评并延长实习转正半年。那时她真的还是很纯情很幼稚的.泣不成声:“那个小男生竟然敢听从他母亲的话与我分手了!我什么都给了他了,他竟敢不要我……你看吧.我这一辈子一定要让他后悔!后悔莫及!……我要让他永远不能忘怀我!”  相似文献   

11.
大大(我的母亲)吴昭毅是在1968年春夏之交的5月去世的,距今已经35年了。随着日月的流逝.我对她老人家的思念不是淡薄,而是更加深沉了。每当我和孩子们相处的时候,我的语言举止.常常使我产生一种幻觉:“我怎么这样像我的妈妈。”夜间,我梦见她;白天,独坐在这空荡荡的房子里.不知不觉地低声呼喊着她。近八旬的我,似乎更深层地理解了她.认识了她。  相似文献   

12.
小保: 去年.我友张某来城里某厂打工,与有妻子的同事发生不正当关系受胎怀孕.造成了很坏的影响。工厂要解雇她,后念她年轻无知.平时在工作中表现不错.不解雇她了,可厂方提出不给她怀孕妇女的相应待遇.工厂的这种做法合法吗?  相似文献   

13.
闲聊     
闲聊两位同事在走廊闲聊,一位新来的年轻、漂亮的女打字员从旁边走过。其中一位男子目不转睛地盯着她,情不自禁他说:“真是一位美人!”“都有三个孩子了!”另一位以嘲讽的口吻说。“她吗?这不可能!”“我说你。”(冯立军摘)闲聊...  相似文献   

14.
三十多年前,我在基层工作时,工作的案头放置一盆苗木盆景。盆景的泥土被湿润的鲜苔覆盖,苗木挺拔葱翠.人见人爱。一天.一位同事兴致勃勃地捧起盆景细细欣赏,“师傅,当心啊!别打碎了,我结婚的家具还照它排头的!”我笑着说。同事也笑着。  相似文献   

15.
情感·季节     
情感最甜的是相聚,最苦的是别离。那个春天的雨季,你没能紧握住她的手,只让淡淡的笑容与爱的回眸在手指间轻轻滑落。汽笛远扬便匆匆地载走了你的身影,却让她独望你的远行。你默默无语地仁立在自己的岗位上,披上那绿色的雨衣融进丝丝春雨,汇成一首最美的歌。 酷暑的夏季,你威严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那件黄色的衬衣已被烈日蒸晒得有些潮湿了,虽徐风拂过,但此时汗水顺着你那执著的脸颊滴了下来,我却触摸到了你一颗赤诚的心。 四季最瘦的是秋菊。梦里的美丽菊花被你一遍又一遍地攥出水流,沐浴心头的寂寞与孤单,荡不去你眼中无尽的…  相似文献   

16.
小时接触纸.大人教我要敬惜它,认为它是神的赐予.正是有了它.人类所有的文化创造才得以保存延续。由于这个教导.我一直以为纸是自古以来就有。所以当我上初一那年批林批孔运动兴起时.有两个词很让我费解,就是“韦编三绝”和“学富五车”。读一本书就要一学期,要读完掌握五车那么多的书,该要多长时间,要花费生命的多少年月.看来还是需要圣人和神人的什么是“韦”.熟牛皮,孔老二(恕我不敬,  相似文献   

17.
王淑合 《人民公安》2009,(20):58-59
民警来信: 我是一名刚调到车管所工作不久的警察,工作多年,业绩也比较突出。但现在一直困惑我的问题是怎样与同事和谐相处。在工作中。我发现我很难融入公安这个队伍里面.我周围的同事开口说话就是脏话.让我很不适应.我在来之前就听说警察爱说脏话.果真是这样。我觉得他们的素质很低.因此我也很少和他们交流.现在我越来越觉得和同事间的关系冷漠.有时候见面也不打招呼。  相似文献   

18.
《中国保安》2013,(6):73-73
想象一下,你的同事在午饭后气呼呼地冲进办公室。她脸色通红,嘴唇紧绷,不跟任何人说话,把手中的公文包甩在桌子上,扑通一声坐进椅子,两眼瞪着窗外。你问道:“你还好吧?”她用愤怒的语气回答道:“我没事!”  相似文献   

19.
王淑合 《人民公安》2009,(15):58-59
民警来信: 我是一名机关民警.在工作中经常会和领导顶撞,对集体活动也经常有逆反心理,同事们也都认为我思想落后.脾气暴躁。我确实看不惯我的领导.更不相信我的同事.我不会和任何人说我的心里话.包括我的家人.甚至我对我的妈妈也不信任,经常抱怀疑态度。我常常对我的同事存有戒备心理.总是猜疑他们不怀好意,更看不惯他们的言行.尤其是他们见到领导时那副哈巴狗似的嘴脸我更是气愤。在单位我特别爱发脾气.人际关系不是很好。回到家里,心情也不愉快,  相似文献   

20.
彬是我多年前的一个朋友,她常向我抱怨老公不争气,公婆一家对自己不好,同事挤对自己等等,我每次都是尽力帮她分析甚至出主意。我常想,或许时间长了,经历的事情多了,她就会顿悟,不会一直泡在抱怨的苦水里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