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捷指出,长期以来,人们总是认为“计划经济”这个概念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预测未来社会的特征时提出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曾阐述过未来社会可以在经济活动中实行有计划地自觉地组织生产的思想,但是,他们并没有使用“计划经济”这个概念。有计划地自觉地组织生产是指在掌握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基础上计划性地办事,并不完全等同于计划经济。  相似文献   

2.
一、在典型的计划体制下 ,列宁由排斥市场机制转而利用市场机制 ,但以计划为主导。在列宁的著作中 ,第一次提出了“计划经济”概念。在马、恩的著作中 ,以及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和革命后初期的著作中 ,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是非商品经济 ,因而市场不再发生作用 ,调节经济生活的是社会计划。在这种情况下 ,计划调节同计划经济就是相一致的概念。列宁认为 ,社会主义经济实行计划调节或计划经济的要求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是作为社会化大生产的大机器工业 ,“大机器工业和以前各个阶段不同 ,它坚决要求有计划地高速生产和对生产实行社会监督。”1有计…  相似文献   

3.
当然,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经济究竟是什么经济?商品经济是否必然消亡,如何消亡?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是留待共产主义社会的人们自己去解决为好。但是,问题既然提出来了,作为学术探讨,有几个问题,还需要向同志们请教。马克思和恩格斯究竟在什么著作里明确提出过计划经济这个概念以及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经济是“计划经济”?我至今还没有看到。列宁提出过“计划经济”,但他不是作为商品经济形态的对立物提出的新的经济形态,而是作为无政府市场经济制度的对立  相似文献   

4.
(一)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预言:在公有制条件下,鲁滨逊在孤岛上进行的那种为满足自己各种需要的有计划生产,将在全社会范围内重演,未来社会将进行“劳动时间的社会的有计划分配”,商品关系及商品拜物教将消亡,(《资本沦》1卷第95—96页)。恩格斯也说过:“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马恩选集》第3卷  相似文献   

5.
《理论与当代》2005,(11):74-77
要把这个问题讲清楚,需要对中国目前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处在一个什么阶段有一个清醒、科学、准确、理性的认识,我们现在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处在一个什么样的阶段呢?我想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经济上或者是说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处在一个转型期,首先是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我们这次制定的是“十一五”规划,而不是“十一五”计划,一字之差,就反应了我们国家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直到五年前我们制定的还是计划,现在才改成规划,可见这个过程还没有完成。  相似文献   

6.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我们党第一个明确提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必将对我国的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人们的精神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人们必将  相似文献   

7.
发展社会组织,推进社会组织能力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加强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关于社会组织概念首先要涉及到“社团”和“社区”的概念,从“社区”到“社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历史过程。这个概念体系最初是19世纪中期由德国学者滕尼斯提出的。他把“社区”定义为初级社会,是靠礼俗来维系的一种社会形态。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创造性地提出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科学概念。这是在经济理论问题上带有全局性的重大突破,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为了对内更大胆地搞活,对外更大胆地开放,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振兴江西经济。我们认为,必须抓住“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个关键问题。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清除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左”的思想的影响,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真正把它学懂弄通,能自觉掌握和运用。为此,本刊特开辟《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讲座》专栏,请本校政治经济学教研室的同志撰写讲座文章。读者有什么意见和要求,望告之本刊编辑室;有什么体会和见解,也望写成文章寄我们,以选择发表。《讲座》拟陆续发表以下九讲:一、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新贡献;三、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是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四、计划经济必须自觉地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五、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竞争;六、社会主义计划体制是统一性同灵活性相结合的体制;七、改革现行价格体系的原则及其根据;八、商品经济与按劳分配;九、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消费。  相似文献   

9.
一、关于有计划商品经济问题如何看待“有计划商品经济”?现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一)称之为“补充论”。认为社会主义现阶段,归根结底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社会只能对社会劳动总量和社会需求总量及其构成作出粗线条的估算。因此,在目前或今后一段且于期里,社会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做到有计划把社会劳动分配到各生产领域当中,使国民经济大体上实现按比例发展,尚不能完全实行纯而又纯的计划经济,而  相似文献   

10.
计划管理     
《求实》1980,(Z1)
39、什么叫计划?什么叫计划管理? 所谓计划,照马克思的说法就是“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68页)列宁也说过:“经常地、自觉地保持的平衡,实际上就是计划性”。(《列宁全集》第3卷,第566页)所以,计划的涵义就是“比例”、“平衡”。 计划管理,就是根据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规律,用计划来组织和调节企业生产、技术、经营活动的一项管理制度。它是整个企业管理的首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雪莽 《奋斗》2007,(2):57-57
派遣证曾是高校毕业生的命根子,在计划经济时代,大学或中专毕业生没有个人的择业自由,完全是靠组织有计划地分配工作。没有派遣证,毕业生学业完成也等于没有离校,因为你走到哪也没有单位接收你,毕业证反倒只是学业证明,没有就业功能。你到了某个单位求职,即使他们承认你的学历,也需要你这个专业的人才,他们也无法收下你。因为他们的主管单位是由上而下地按指标有计划地分配大中专毕业生,他们没有接收指标就没有权利接收任何人。派遣证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是那种旧有的教育行政机制和社会用人机制的通行证。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论断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总结了我国多年来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得出的马克思  相似文献   

13.
国民经济的有计划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恩格斯曾经写道:在消灭了私有制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以后,“社会的生产无政府状态就让位于按照全社会和每个成员的需要对生产进行社会的有计划的调节。”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要实行计划经济,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具有毫无例外的普遍意义。但是,经济计划的制定,必须从国情出发,使需要与可能相结合,必须反映客观经济规  相似文献   

14.
一、科学命题的提出以及进行科学论证的必要性 1992年春,邓小平在视察南方时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在这段讲中,邓小平提出了“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这一科学命题,这是对传统的计划经济理论的根本性突破,它彻底动摇了传统的计划经济理论的基础,同时也奠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石。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对于这一科学命题,人们往往误认为…  相似文献   

15.
综合建设“菜篮子工程”──访农业部副部长张延喜本刊记者“菜篮子工程”是中央和地方政府为保证菜篮子产品的有效供给,有组织、有计划实施的生产基地、加工基地和市场交易设施、流通组织建设的系统工程。目前,“菜篮子工程”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专用名词,也...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提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就告诉我们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并不是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因而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它们都是经济手段。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  相似文献   

17.
1984年7月,中央在北戴河开会讨论《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提纲。当年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这个《决定》,明确提出中国要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改变了原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提法.成为改革开放的纲领性文件之一。  相似文献   

18.
金雷 《理论文萃》2007,(6):33-36
一、上海新社会组织的基本情况 在上海,“非政府组织”的概念尚不常见诸于官方文件,与此相对应的概念往往是“新社会组织”或者“民间组织”,我个人较倾向于“新社会组织”这一概念。其理由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传统的单位社会格局逐步被打破,经济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形态出现了不少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一、曲折的突破 关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的概念,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著中没有提及过,首次使用“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概念 的是列宁。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胜利早期,曾多次提出要 消灭商品经济,认为资本主义不可避免地要被实行计划经 济的社会主义所取代。到斯大林时期,形成了完全排斥商 品经济的计划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老大哥,苏联的经 济模式直接影响了其他的社会主义国家。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决定必然引起上层建筑领域的深刻变革,呼唤着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精神。一、建立市场经济呼唤求实精神求实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的精神。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社会主义国家应该建立什么样的经济体制,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是没有现成答案的。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马克思曾经说过,在未来社会里,联合起来的生产者“按照总的计划组织全国生产,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