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活出尊严     
活出尊严陈鲁民何谓尊严?《辞海》释为“可尊敬的身份或地位”。一个没有尊严的人,就无法与世人平起平坐,一个没有尊严的民族,也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无论是单个的人,还是一个民族,都不能没有尊严。尊严,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容。昔日,尊严就是苏武牧...  相似文献   

2.
李抒望 《前进》2011,(3):27-29
在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像当代中国的春天这样,一年一度,成为人民法定的大集会的季节。确切地说,是法定的300万各级人民代表大集会的季节。去年,在全国人代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一句“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使这个报告赢得了历史性的尊严。春去春回,人民的尊严从何而来?概而言之,人民有了地位,就有了尊严。  相似文献   

3.
劳动者的权益与尊严在“裸奔”,只能说明法律保护没有跟进,“法律外衣”没有穿在劳动者身上。  相似文献   

4.
王国华 《同舟共进》2010,(11):12-13
中国历史上,底层的平民百姓向来是最没有尊严的。但从宋元起,直至明清,民国,浙江东部一直存在着一个叫做"堕民"的阶层,这个阶层比平民地位更低,看上去更没有尊严。  相似文献   

5.
不一样的文化可一样尊重人的尊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豪才 《人权》2011,(6):2-3
第一,增进全人类的幸福与尊严,构筑人权保障的坚实根基 人的尊严,顾名思义是指人固有的尊贵与威严,即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品质。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人的尊严这一概念的提出源自于人的理性和道德性。从内容上来看,人的尊严包含了对人的价值重要性的概括和认可,也包含了人与人之间应得到平等对待的要求,反对歧视和不公正的待遇。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桓台县民政局宗延新认为,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人的尊严不断提升,维护和提升人的尊严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有之义.从尊严的定义来看,尊严与贫穷和富裕没有关系,困难群众同样有"有尊严地活着"的权利.因此,切实维护好弱势群体的尊严是社会救助制度的重要伦理关切.在社会救助工作中,如何才能让受助群众活得更有尊严?应有以下几方面的考量:一是救助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救助制度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就是受助者尊严不断被提升的过程,也是制度本身尊严自我维护及提高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在今天,尽管一个人的尊严并不取决于他赚了多少钱,但拥有大量财富的人,总是会受到人们的羡慕与敬重。如果一个人拥有的财富不但远超普通人群,甚至到了富可敌国的地位,恐怕即便他不想声名显赫,不想举足轻重,也由不得他了。然而,一个多世纪以前,彼时的世界首富,却没有因他所拥有的巨额财富而获得必要的尊严与荣誉。不仅大小官员不时勒索他、挤兑他,就连一般的草根民众,也人云亦云地诅咒他是汉奸、卖国贼--虽然背地里人们说起他的海量财富时,几乎都是两眼发光的“羡慕嫉妒恨”。  相似文献   

8.
《公安研究》2012,(6):89-89
马岭在《河北法学》2011年第12期撰文认为,国家权力也有尊严,但不能高于人的尊严,更不能建立在侵犯人的尊严基础之上。侵犯人的尊严有私人间的个体侵犯、当权者的侵犯、“上位者”的侵犯、多数人的侵犯等等。国家权力直接侵犯或参与侵犯人格尊严往往危害更大,而最严重的侵犯人格尊严多发生在国家权力与民间联手之时。宪法保障人格尊严意味着国家权力不仅不能侵犯人的尊严,还有保障人的尊严之义务。  相似文献   

9.
人人都希望敲开成功的大门!但古往今来,真正能够如愿的终究是少数。成功者也只能是少数,如果人人都是成功者,这世上也就没有成功者了;如果所有的运动员都是世界冠军,这世上也就没有世界冠军了。正因为成功者从来都是少数,才显得出类拔萃,才赢得了尊严和体面,也才让人羡慕,让人追捧。羡慕、追捧、尊严、体面,鼓舞着人们去努力,去奋斗,...  相似文献   

10.
孙聚高 《理论月刊》2001,3(3):33-34
树立和维护法律至上权威,是贯穿于法治化过程的一根主线,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任何组织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极大权威,是依法治国的最基本要求之一。  相似文献   

11.
高心满 《人权》2012,(4):32-34
从学术角度而言,人的尊严是人权的源泉,这一观点有着深厚的学术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随着人权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以人的尊严为基本考量的人权理论也得到了不断发展。在这个倡导权利的时代,人的尊严与人权保护是一种具有普世意义的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2.
粤劳  鲁嘉微 《人权》2009,(3):23-25
多次复吸的康复人员李某,2007年5月初刚从劳教所出来后又复吸,被家人强行送到了三水戒毒康复所,至去年底康复时间已超过一年半,成为了五星员工,并被聘为协管员,这年初又被评上“康复标兵”。当他接过“康复标兵”的证书时,心里充满了喜悦和自豪。他说:“没有康福苑,我可能早就没命了;没有康福苑,我就不可能像人一样有尊严地活着。”  相似文献   

13.
严格执法,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保证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维护法律尊严、树立法律权威、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关键。纵观当前的执法情况,有背严格执法精神的现象比较普遍,执法不严的问题比较突出,已严重损害了国家和人民利益,损害了法律的权威和尊严,阻碍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对此,应当采取标本兼治、内外施治、上下共治的方式进行综合治理,既抓执法人员素质,又抓全体公民法律意识;既解决思想观念问题,又从体制制度上解决问题。具体可采取以下四项对策:1、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树立全民的法治精神。没有全民…  相似文献   

14.
劳动者的权益与尊严在"裸奔",只能说明法律保护没有跟进,"法律外衣"没有穿在劳动者身上.  相似文献   

15.
史秀艳 《前沿》2013,(14):31-33
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社会成员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内容,对于促进社会和谐,保障当代中国人的尊严都有着非常重的意义。公平正义是当代中国人的尊严实现的前提,体面劳动是当代中国人的尊严实现的关键,社会保障是当代中国人的尊严实现的保证。  相似文献   

16.
《公安研究》2012,(5):33-33
张正印在《河北法学》2011年第12期撰文认为,近期通过网络引起社会轰动的诸案件,其关键皆在于尊严冲突。尊严冲突是导致几乎所有纠纷的基本原因。法律处理尊严冲突  相似文献   

17.
对于人类来说,最基本的尊严应该是人性尊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将维护人性尊严的原则写入了宪法。主持人:尊严是一个颇为流行的概念。当人们为了特别突出强调心目中感到神圣而不可剥夺的权利。展现自我认定的基本价值和崇高的目标时,往往都会有意识地使用到它,并且还会附加若干特有的限定词,诸如民族尊严、国家尊严、  相似文献   

18.
破案是能手 反腐变尖兵──公安英模反腐败二三事本刊记者徐雅雅我当刑警十几年,始终记着一条:只要收了犯罪分子一盒烟、一元钱,你的尊严就没有了,犯罪分子就再也不怕你了!哈尔滨铁路公安局齐齐哈尔铁路公安处刑警大队探长李永江,自1982年以来,破获刑事案件7...  相似文献   

19.
论“让人民更有尊严地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尊严生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追求,也是人本执政理念的应有之义。,从历史发展、现实环境、未来要求和国际经验来看,实现人的尊严生活有客观必然性和现实紧迫性。“尊严”内涵着平等的人格和政治参与、发展的目的性以及自我发展等内容,人有尊严地生活应该奠定在物质和思想基础、社会公正、民权以及社会保障五个方面上。建构收入分配运行机制、社会公正机制、行政权力阳光运行机制、人权机制以及自我实现机制,才能更好地保障人民的尊严生活。  相似文献   

20.
痴情女子遭遇黄金大亨的“尊严求证” 我的家乡是个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这里盛产黄金,当地许多人都靠做黄金生意发了财。几年前,国家还没有开放经营黄金生意的政策,做黄金生意的还属于违法,所以凡是干黄金买卖的,大多和黑道有关系。后来国家放开了政策,做黄金生意的老板堂而皇之地成立了合法经营的公司,秦方就是这样发家的典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