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德国是引发两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所幸的是,现在德国能深刻反思这段历史,并格外重视对孩子善良品质的培养。爱护小动物是德国幼童接受的“善良教育”的第一课。孩子刚刚学会走路,不少德国家庭就特意为孩子喂养了各种小动物,并让孩子在亲自照料小动物的过程中,学会体贴入微地照顾弱小的生命。幼儿园也饲养了各种小动物,由孩子们轮流负责喂养,还要求孩子们注意观察小动物的成长、发育和游戏,有条件的还须作好“饲养记录”。此外,利用自己积蓄的零花钱来“领养”动物园里的动物,或捐款拯救濒临灭绝动物是德国小学生热衷的活动。  相似文献   

2.
亦夫 《八桂侨刊》2005,(1):47-47
一位教师,教的是一群患有先天性残疾的孩子。她讲到“幸福”这个词的时候顿住了,因为那些饱受不幸的孩子,根本就没有关于幸福的体验。后来她将孩子们分成面对面的两组,一组是失明的孩子,一组是聋哑的孩子。失明的孩子说,最幸福的事是见到阳光,聋哑的孩子打手语“说”,最幸福的事是听到声音。后来,在她的传递下,两组孩子互换了答案。孩子们终于知道,  相似文献   

3.
鞠九江  王桂兰 《人权》2012,(4):15-19
对于贫困学生和孤儿,有人有资助的意愿却一直没有勇气去做:有人则会一次性捐款,以解决孩子入学一时之急;有人则以一份执着的爱心,持续关注孩子成长,给他们送去亲情般的温暖,这一坚持就是数年仍至10多年,从而改变了孩子们不一样的人生。  相似文献   

4.
喜乐在身边     
写作记录着她的生活,文字为我们展现着她生活的精彩,许多的孩子在她的办 公室一起创作着儿童文学,在不知不觉中,孩子们健康地长大了。长大的孩子们依 然会回到她的小屋,她的生活因她的童趣吸引了孩子,也使自己的生活禅意无限。  相似文献   

5.
她是位强势的女企业家,上个世纪80年代,她就赚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个100万元;20年后的今天,她坐拥财产数十亿,是众人眼中的超级女富豪。她还拥有一颗“柔软女人心”,她拥有民政部批号“001”的国内首个私立慈善基金,并担任全国妇联执委、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副会长等一系列与慈善有关联的职务,她与丈夫一起向社会捐款已近5亿元……  相似文献   

6.
张娟 《中国民政》2023,(10):50-52
<正>清晨,阳光洒满山东省潍坊市儿童福利院干净整洁的房间。杨守伟像往常一样,先到孩子们的房间去看看。“杨妈妈!杨妈妈!抱抱……”看到杨守伟来了,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拥上前。杨守伟抱不过来,就把双手伸出来,直到每个孩子的小手都能攥住她的手指。有时,杨守伟干脆坐到地上,孩子们趴到她背上、坐到她腿上。  相似文献   

7.
谢丽娟:爱心真心诚心谢丽娟是上海人民熟悉喜爱的原副市长。1990年的一天,一封写着朱基市长和谢丽娟副市长名字的信件摆到她的办公桌上。这是14个患儿家长的联名信,诉说他们倾家荡产也难以挽回儿女生命的悲哀,请求政府帮助解决昂贵的医药费,呼吁救救他们的孩子。她了解许多患儿家庭,四壁空空,除去桌椅板凳一无所有。孩子们苍白的脸,渴望生存的眼睛,父母亲无奈而又凄惨的眼神……要建立医保制度,依靠社会力量,让生病的孩子获得救助健康成长。谢丽娟为此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在市领导支持和各方面的协助下,经她多方奔走…  相似文献   

8.
近日,河南省鹤壁市第一家“同心”书屋在淇滨区刘庄小学建成。为解决农村孩子看书难、看书贵,为孩子们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淇滨区委统战部联合市民建共同捐赠文学、科普、少儿读物等各类图书3000多册,筹建“同心”书屋。淇滨区委常委、统战部长李红生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捐款、  相似文献   

9.
新闻背景 据广州日报报道,3月22日,广州街头,谢三秀抱着患有眼癌的孩子一直跪爬千米,只因一个名叫“广州的富家公子”的网友说如果她这样做的话,立马给孩子捐钱2万元。新闻一出,很多人伸出援手给谢三秀汇钱,截至25日,谢三秀已获得捐款28万多元。与此同时,更多网友加入了对这位“广州富家公子”讨伐的行列。  相似文献   

10.
表面上看,如今的孩子被大人们照顾得无微不至。但是换个角度看,他们过早地步入“成年”,失去童年应有的欢乐,活得太累。“皇帝”做得好辛苦许多父母们发现:如今孩子们的书包重量已远非昔日他们书包的重量。“有时看到爱妮背着那么重的书包上学,觉得她像一座小山,一匹负重的小骆驼,真是心疼!”爱妮妈妈说:“我们希望孩子将来能上大学,但孩子是不是有点太委屈了。”许多对孩子挚爱的父母们将无限希望寄托在孩子导上。虽然舆论总在说父母的“溺爱”已造成独生于女这一代任世,但深究起来,却会发现,孩子们在重负荷的爱”下,失去了…  相似文献   

11.
芮芝  贺亚生 《人权》2005,(2):46-49
孤残孩子能走入社会吗?他们能比在福利院过得更好吗?他们能够得到“爸爸”“妈妈”悉心的关爱呵护吗?只要你到北京市大兴礼贤镇家庭寄养指导中心亲身感受一番,亲眼看看“家庭寄养”中心孤残儿童的生活,你的疑问就能得到肯定的答案。在这里,你将看到“有了家”的孤残儿童们所得到的真挚的人间温情,你会为这些孩子们庆幸,真诚祝福他们真的有了“一个家”,孩子们都有了自己的“父母”。你将真正感受到,大兴家庭寄养指导中心主任马凤英为实现“愿天下孤残儿童都能找到一个家”的美好愿望所做出的奉献和取得的成果,为她那颗充满爱的拳拳之心而深…  相似文献   

12.
章琳 《当代广西》2010,(16):40-40
文惠新,玉林市玉州区人民法院少年刑事审判庭庭长,但那些失足的孩子们总是亲切地称她“法官妈妈”,因为这些迷途少年都被文惠新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疼爱。  相似文献   

13.
梁艳荣捧出心来为孩子现年44岁的梁艳朵,是商行县实验小学校K,县政协委8。从教二J多年来,为教育为孩子捧出/一颗赤诚的心。梁艳荣1968年参加教育工作,从那时起,在知识的瀚海I:激浪扬波便成了她的追求。她敢于舍弃传统的教学法大胆涉足“邱氏尝试教学法”...  相似文献   

14.
一次。北京市的幼教专家到朝阳区一家幼儿园进行心理测试,其中有这样一道题目:“一个小妹妹感冒了,她冷得直哆嗦,你愿意借给她外套吗?”结果孩子们都不回答。当老师点名时,第一个孩子说:“病了会传染的,她穿了我的衣服,那我也该生病了,我妈妈还得花钱。”第二个则说:“我妈妈不让,我妈妈会打我的。”结果,半数以上的孩子都找出种种理由,表示不愿意借衣服给生病的小妹妹。  相似文献   

15.
扁担送暖     
<正>清晨6点半,天刚蒙蒙亮,百色市中山二路电信宿舍区B栋1单元5楼,麦琼方起床了,她先习惯性地到孩子们的房间去看了看,5个孩子睡得正香。走进厨房,她麻利地开火煮面条做早餐,让孩子们起来吃好后,该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现在只有5个孩子在家里住了,以前最多时有26人,人声鼎沸,房间客厅打满地铺,邻居开玩笑说她是开"地铺旅馆"的。令她欣慰的是,她先后收养过的87个孩子,现在大都长大成人了。做完早餐,麦琼方再往锅里放上红薯、芋  相似文献   

16.
徐小岩 《黄埔》2010,(3):20-22
相濡以沫 1945年,母亲被调任陕甘宁边区第一保育院院长。保育院孩子多,经费短缺,她想办法与宋庆龄国际红十字会联系,取得一部分资金。在那个艰苦年代,延安战事频繁,这些孩子都是前方将士和烈士们的子女,要保证每个孩子的安全,转移、疏散,任务相当繁重。孩子们年龄不一,大大小小的都有,又要照顾生活,  相似文献   

17.
“上课的铃声响了,所有的孩子都应该走进课堂,认识文字,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她说。她是上任不满两年的民政办公室主任,名叫章安旭,刚到不惑之年。或许她过去从事的是计划生育工作,说民政说到孩子身上,声声溅泪,句句动情。此刻,楚地南平镇的一间小屋,仿佛变成了一个偌大的课堂,她讲孩子,她讲教育,神情是那般严肃,像一个历史教授,我便成了她唯一的学生。“救灾也好,济困也好,不能只发放一点钱粮,解决了贫困户的吃穿问题就算了事,还得想想他们的子女,哪个是念不起书的‘高玉宝’,我能为孩子们做点什么。贫穷,会造就二…  相似文献   

18.
人间真情──记邹朝碧和她的私立海达孤儿院刘南开邹朝碧和她的孩子们。今年3月的一天,在中国四川省大巴山南麓的达川地区人民医院住院部,12名手捧鲜花的孩子围在一位女病人周围,都以妈妈称呼她。她为何有如此众多的儿女?原来她就是创办中国第一家私立孤儿院的个体...  相似文献   

19.
每个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但是一个优秀的孩子不在于他会什么乐器、他有多么优异的学习成绩,而在于他有完善的人格和一颗美丽的爱心。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男孩在他七岁生日宴会上,恰好与另外两个过生日的孩子在一家酒店的餐厅相遇。偶遇让孩子们快乐无比,父母们也高兴地让三个小寿星坐到了一起。酒店的老板兴致勃勃地提出要给他们赠送生日礼物,但前提是孩子们必须展现自己的才华。酒店老板拿出了礼物,其中一支漂亮的玩具枪吸引着三个孩子的目光。老板提出,他要问一个问题,回答得最好的孩子将优先挑选礼物,因为三个礼物中那…  相似文献   

20.
一种中国首例、世界上仅有几例的只有跪着才能活命的怪病不幸降临在一个美丽的山西少女的身上,从家乡到县再到省城她几经展转,医院却无能为力,后来她来了到了首都北京。热心的北京专家联合攻关、广大市民们踊跃捐款,终于让她看到了生命的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