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雁 《友声》2023,(1):29-34
也许是命定缘分,美籍华人陈香梅女士与我,有20年忘年交情。2011年5月17日晚,我到北京长富宫饭店看望香梅女士。“你这么时笔!这件衣服在哪里订做的?”她拉着我的手,端详起我穿的淡橘色中式上装。传统中式服装,为香梅女士所喜爱。因为,它是中国女性特有标志。年轻时,她总是一袭旗袍在身,尽显美丽窈窕的身姿。  相似文献   

2.
徐学丽 《人民公安》2008,(17):61-61
我牵过爱人的手,牵过儿子的手,可我很少牵着母亲的手。她年轻的时候,总是忙忙碌碌,为一大家子人的生活操持着.很少静下心来和我们几个子女做倾心的交谈。当她有时间了,子女们一个个成家立业.很少有时间和她拉拉家常.做些看似消磨时光的事。  相似文献   

3.
64岁的老太太袁书荣,两年前与丈夫离婚后改嫁同村。当她要求子女赡养时,却遭到子女们的拒绝,悲痛欲绝的袁书荣最后决定——  相似文献   

4.
《公民导刊》2010,(4):34-34
问:我丧偶后带着一个儿子于1983年与带着一子二女的某妇女结婚,我俩含辛茹苦把四个子女抚养成人,子女们都各立门户。结婚前我有一套祖传的住宅房,世纪末单位集资建房我们又得了一套房。搬进新房不久,妻子病逝。睹屋伤情,我把此房出租,另买了一套房居住。去年我的祖传老宅被拆迁,继子说没住房要老汉帮助,  相似文献   

5.
北京天坛有一“飞毽老人”老人,她叫刘新銮,今年65岁,是一位普通的退休女工。没想到,一个小小的毽子,竟使她的生活丰富多彩,在退休后成了受人关注的“名人”。刘新銮50多岁退休后,因多年工作和养育子女的辛劳,身体多病。一个偶然的机会,使她决定以踢毽健身。于是她拜“北京毽王”张德光先生为师,执着刻苦地学习和锻炼。一段时间后,她不仅练就了一身技艺,而且身体越来越健康,十几年没进过医院。现在她每天8点至11点在北京著名的游览区天坛公园里踢毽,许多导游带团前来参观,她的表演被称为“天坛一景”,外宾称这是又一…  相似文献   

6.
我们镇敬老院办了几年,起的作用较大,但也遇到不少矛盾,如供养资金筹集困难、办院规模不能适应供养对象日办增多的需要等等。面对这些情况,我们进行了探索,主要在完善服务功能上下功夫,取得了一些成绩。在服务对象上。走出单纯供养“五保”老人的小天地,向社会延伸、逐步实现服务社会化。目前,乡镇敬老院收养的老人有3种,一种是无经济来源,无子女配偶,日常生活无人照料的“三无”孤老,一种是有一定的经济收入,因未婚和已婚下育、丧子丧偶等原因成为老来无子女和配偶,日常生活无人照料的孤老;另一种是有子女及配偶,有一定的…  相似文献   

7.
著名美籍华人陈香梅女士是元月6日履行完公务后从北京飞抵上海的,不知什么原因,飞机竟晚点了6小时,翌日凌晨2点她才轻挽罗裙步下舷梯。不多久,她又开始接待一系列名人、要人的来访。匆匆午餐后,忽想起该梳妆一下,旋即,她驱车到了露美美容院。素有白领丽人之称美容院经理——被陈香梅昵为“嫡系部队”的沈慰理小姐,孩子般的欢天喜地拥抱了她。  相似文献   

8.
《中国保安》2005,(8):47
为什么有些人会得忧郁症,有些人却不会?这的问题的答案也许不止一个,可能导致你患上忧郁症的原因包括:1、遗传基因:忧郁症跟家族病史有密切的关系。研究显示,在同卵双胞胎中,如果1人得病,另1人罹病机率只有50%。父母其中1人得忧郁症,子女得病机率为25%;若双亲都是忧郁症病人,子女罹病率提高至50~75%。研究发现有家族遗传忧郁症病史的患者,其第11对染色体发生异常。2、环境诱因:令人感到有压力的生活事件及失落感(loss)也可能诱发忧郁症,如丧偶(尤其老年丧偶,几乎八、九成的人会得病)、离婚、丢掉工作、财务危机、失去健康等。3、药物:对一…  相似文献   

9.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今年已经八十一岁了。身体还非常的硬朗。多年来她几乎没有看过医生,体重也保持得很好,和结婚的时候差不多。很多人都想知道她有什么养生之道.了解之后才发现,她有一套独特的健身方法,只要一有空闲时间,哪怕只有5分钟,她也会把双脚高高地架起。喝上一杯茶,放松全身。女王的这个养生之道与专家们的研究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10.
一许茹芸走在大街上,让太阳明晃晃地照着,那沉痛的心情却没有一丝儿好转。她时时刻刻都会想起自己的儿子黄鸣。可怜的儿子得了尿毒症,要换肾,而家中一贫如洗,若再拖延不治,像这样明晃晃的太阳,儿子恐怕也见不到几次了。儿子刚满21岁,还在上大学。许茹芸四十几岁的人了,下过乡,现在又下了岗,中间还加上丧偶,她都能独自默默地忍受着支撑着这雪上加霜的日子,因为她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儿子黄鸣身上,而事实上儿子又是那么争气,一次奥林匹克数学大赛中他还获过大奖,晚报记者还给他做了一个专访哩。可她万万没有想到儿子会患上绝…  相似文献   

11.
2006年8月15日,77岁的谢风仙老人被小女儿从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送进了江苏海门市正余镇的一家养老院。老人育有2男4女,但却无家可归。她去年5月份摔断大腿住院进行手术,事后竟然没有一个子女接她回家,被“弃”在医院长达两个多月。  相似文献   

12.
戒指的故事     
默默 《观察与思考》2008,(16):58-59
他和她在山上呆了一辈子。生了六个子女,他在一次打猎时,救下一个寻短见的童养媳,收做干女儿。他和她就有了第7个孩子。  相似文献   

13.
四年前,我从外地开会回来,听说母亲病了,倒了床。我知道,再也不能让母亲自理生活了,必须请人做伴。河那边是母亲落实政策后政府赔给她的住房,两室一厨。先前,丧偶多年的舅舅在她那里生  相似文献   

14.
63岁的王仙球是闭行区七宝镇东方居民区的一名楼组长,开会得知居民区代表(委员)接待点开放。第一次去“有点怕”.担心镇里边下来的人会不会接待?结果一位姓王的人大代表很热情,让她大胆反映问题。两三天后,王仙球接到王代表电话,告诉她.你说的那条路树枝挡住路灯,我们整过了,你去看看,满不满意。她特地看了一下,晚上亮堂堂的.她的心里也“亮”了。于是第二次又去反映情况。她说,现在解决问题很及时,小区越搞越好了!  相似文献   

15.
两年前的霍金花,只是焦作卫校的一名教师。那时,她34岁。让她想不到的是,校园会成为她人生的第二个起跑点,从那里她走上副县长的岗位,开始了生命中新的跋涉,新的创业。我不做旁观者霍金花大学毕业后长期在焦作卫校工作,后担任教务处长。在此期间,她加入了民盟,...  相似文献   

16.
福辉 《今日广西》2010,(11):58-60
有这样一个女人,她长得貌美如花,而且20岁时就成为全世界最富有的女性,女人梦寐以求的她都有.一如童话中的公主。  相似文献   

17.
特殊的兼职     
人们叫她杨阿姨,这是她年轻时给人当保姆留下的称呼,一直叫到今天.其真名却让人淡忘。现已60岁的扬阿姨,原先在湖北省泌滋县一家化工厂工作,八十年代所在工厂倒闭。她便没有厂工作。但她并未闲着.而且似乎比原先更忙,因为她有一种特殊的兼职:为死人洗澡。1964年冬,厂里的一位女职工因工殉职,她和一位大姐给这位女职工洗身子,洗完后穿衣服时,那位大姐无论如何也给死者穿不上,而等杨阿姨来接手穿时.却毫不费力就穿上了,替灭人洗澡就从这一年开始。开始她只给女尸洗澡。1968年春.厂里的一位湖南籍工程师不幸死亡.死者的女儿来…  相似文献   

18.
生命.因为不懈的追求而美丽!她,青岛农业大学教授董雅娟博士。就是凭着对科研事业的不断创新、拼搏努力而永葆青春和活力。 很难想象.年仅加多岁的、娇小的董雅娟博士.凭着一颗坚毅的心.在教学科研事业上已经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功——她是国内外著名的动物胚胎工程专家.只要提起体细胞克隆牛.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她的名字。  相似文献   

19.
伺母日记     
妈妈已经失去意识。我俯下头去叫她,她的眉毛轻轻一抖,没有其他反应。按照电视剧的模式,她的眼角会流出一滴热泪。但没有。妻子说,如果真有眼泪,证明她还很清醒,而这种清醒就是痛苦。作为子女,千万别对老人做最后的情感索取。  相似文献   

20.
母爱的泯灭     
母爱的泯灭韩明强一一连多日,心里充斥着一股莫名的沉重,就象压上了一块沉重的铅。只要一闭上眼睛,眼前就会浮现出那惨绝人寰的一幕……在人们的印象中,母亲一直是伟大、善良、仁慈的代名词。然而,身为人母的她却亲手溺毙了自己亲生的三个子女。有道是虎毒不食子,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