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陈玉云 《法制博览》2013,(3):215-216
婚姻关系使得男女两性结合成一种特殊的关系,但这种关系并不改变男女双方独立的法律地位。我国婚姻法律制度对离婚侵权赔偿作出了规定,但婚内侵权赔偿却一直得不到明确规定,是婚内侵权赔偿真的没必要确立还是我国立法中的缺陷?该如何完善才能真正实现男女平等,促进家庭和谐,稳定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2.
王爱群 《法制博览》2013,(11):237-238
随着我国离婚率的不断上升,离婚损害赔偿作为一项重要的法律救济手段被确立起来,但现行的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在适用条件和适用主体上有着严格的限制条件,使得受害人往往无法完全得到赔偿。《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十七条的规定更使该制度在实施中遇到了理论和实践操作的难度,并且有违侵权法的过错相抵原则,本文认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是对受害者的补偿和对过错方惩戒,应当根据过错的大小,实行过错相抵。  相似文献   

3.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对机动车事故损害赔偿责任构建了保险赔偿金额之内和金额之外的双重结构,即在保险赔偿金额之内,保险公司直接向受害人承担绝对赔偿责任,没有任何可以抗辩的事由,即使是受害人故意引起的交通事故也不能免除。这就意味着没有规定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机动车责任人的侵权责任以及受害人向真正侵权责任人的损害赔偿请求权,这样的规定背离了强制责任保险的基本原理,有必要对厘清该责任性质。  相似文献   

4.
一、离婚与子女探视权争议可合并审理 在审判实践中,法院判决离婚或调解离婚的法律文书中,对不带子女的一方当事人只规定其须承担的抚养义务,而对其所享有的探视权利,没有规定。当事人只能私下协商探视子女的方式、时间,协商不成,便会发生争抢子女或少付、拒付子女抚养费等情况。探视权是基于血缘关系而成立的,也是在婚  相似文献   

5.
"第三者"侵害夫妻忠实关系,其行为本质上侵害合法配偶权,应承担离婚损害赔偿责任。"第三者"给付离婚损害赔偿以婚姻合法性为前提,在保护无过错方配偶权的同时,最大限度尊重当事人隐私权。应填补第三者离婚损害赔偿法律空缺,不断建立和完善"第三者"给付离婚损害赔偿的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6.
简讯     
离婚损害赔偿是一种权利救济制度,它通过救济夫妻中无过错一方被侵害的婚姻权利,来给予受害人必要的保护和补偿。本文通过分析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基本理论,试图建立更加完善的离婚损害赔偿制度,为司法实践提供明确的法律保障,更好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7.
张迪 《法制博览》2015,(8):201-2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由环境污染所造成的环境侵权现象及其救济将成为我国的一大社会问题,当前我国目前我国的环境侵权民事救济制度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例如损害赔偿救济途径的不完整、没有被明确规定具体的损害赔偿范围和标准、法律规范之间不协调,条文之间相互冲突、在司法救济途径之外没明确规定仲裁制度等,因此,完善我国环境侵权民事救济制度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8.
曹金凤 《法制博览》2013,(9):208-209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是我国婚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修订《婚姻法》的一个重要发展,这是实行婚姻自由以及依法保护婚姻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需要。通过对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特征、构成要件以及未来建议就行了分析,它所表达的人道主义精神,以及对婚姻中无辜受害的弱者所给予的深切同情和真诚帮助,无不折射出法律和道德的深度追求。  相似文献   

9.
徐倩 《法制博览》2022,(9):127-129
我国《民法典》规定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其立法目的是惩罚过错方和保护无过错方.但在司法实践中,却存在诸多问题: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适用范围有限、赔偿数额标准难以确定、事实认定举证困难等.本文通过分析离婚赔偿制度中的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从而更好地保护无过错方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0.
齐协 《法制博览》2014,(2):211-213
在当今世界各国极力宣传尊重人权的社会思潮中,我国的侵权死亡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才刚刚伴随着《侵权责任法》而建立,同时,这一项制度仍存在着诸多缺点,因而进一步完善该项制度已势在必行。在我国着手编订《民法典》之际,笔者试从侵权死亡精神赔偿制度的法理出发,通过探究我国现有的法律规定,发现不足,并给出笔者的一些思考,以期对我国侵权死亡精神赔偿制度略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