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世纪行》2008,(5):20-20
一、湖北省台资项目建设发展的基本情况 截至2007年底,湖北省累计批准台资企业1924家,投资总额45.01亿美元,合同台资33.71亿美元,到位台资25.45亿美元,在中西部地区位居前列。一批台湾大企业,如富士康、中芯国际、统一、顶新、远东、台塑、华新丽华、裕隆汽车、冠捷科技等,已落户湖北,带动和示范作用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2.
郭小平 《台声》2000,(10):34-35
郭台铭,台湾鸿海集团董事长。 1998年他入选美国《财星》杂志第 57大亚洲富豪; 1999年美国《福士比》杂志选他为美国之外世界第 22名富豪,身价 21亿美元;同年度他在台湾《商业周刊》排名“科技富豪”首富。   80年代末,郭台铭到深圳投资,先后成立了 15家台资企业,组建了富士康企业集团,总投资达 6亿多美元,员工达 2.2万人。今年 2月 22日,江总书记视察了设立在深圳宝安区龙华镇的台资企业富士康 21世纪资讯工业园区。 初识家门   郭台铭的老家在山西,受父辈的影响,他对家乡的山水、家乡的人文怀有很深的感情。他虽然奔走于…  相似文献   

3.
数字天下     
《时事报告》2011,(2):7-7
富士康毛利只有2%左右 美国市场调查机构isuppli提供的数据显示,苹果公司产品和的成本均只有其售价的一半,总体利润率约为50%。市场售价美元的零部件成本为187.51美元,  相似文献   

4.
富士康“跳楼事件”发生后,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热议。富士康科技集团发生的员工连续“跳楼事件”,是快速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转型期出现的特殊问题,有些深层的原因。涉及员工个体、企业和社会多个方面的因素,但是,它与富士康企业文化的变异和职工精神文化权益的缺失,无疑具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林甦 《两岸关系》2010,(10):33-33
台企富士康向河南、河北等大陆腹地进行的战略转移和产业升级,目前正成为两岸媒体聚焦热点。富士康这个巨型企业的“北上西进”,恰与不少中小台商的转移同步、同向。所不同的是,这些台商选择转移的契机是在《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签订之后。  相似文献   

6.
徐宝康 《今日广西》2010,(20):60-60
秋高气爽的10月,正是韩国腌制泡菜的黄金季节,然而一场“白菜危机”却撼动了整个韩国。韩国民众世世代代每餐离不开的泡菜,如今却身价飙升,变成“金菜”。高达十几美元的一棵大白菜,给韩国人敲响了警钟。  相似文献   

7.
一、深圳,富士康"N连跳"案例回放2010年1-5月间,深圳富士康科技集团先后有13名员工坠楼。虽然在首起坠楼事件发生后,富士康方面采取了诸多措施加以防范,但仍未有效阻止类似事件的发生。5月27日,中央部委联合调查组紧急启程前往深圳,该调查组成员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公安部组成,人保部部长尹蔚民亲自带队。至此,富士康"十三连跳"事件暂时告一段落,但人们对此事件的思考和争论却一直没有间断过。  相似文献   

8.
2005年7月18日晚上,香港凤凰卫视台“时事开讲”栏目主持人董嘉耀先生与嘉宾石齐平先生“开讲”两岸关系问题。石齐平先生认为,大陆是绝不允许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大陆解决台湾问题将综合运用四种“力”:经济力、政治力、社会力、军事力。笔者以为,这四“力”固然很实在,很重要,但还有一种力中之力——“文化力”!它虽是软力、隐力,却无处不在,也无坚不摧。如果说,把发展两岸贸易主要视为经济行为,归属于和平统一战略中的“经济力”,那么,运作这一“经济力”的深层基础则是“文化力”。一、两库自由贸易区:走向务实从1979年到2004年,台商在大陆的投资累计超过5000亿美元。截至2005年5月底,大陆累计批准台资项目6.5万多个,合同利用台资827.65亿美元,实际使用台资405.8亿美元。“按实际使用金额统计,台资在大陆吸收的境外投资中排第六位。现今,有近7万名台商在大陆创业,他们和他们的家庭正在慢慢融入大陆社会。截至2005年5月底,按照投资方注册地形式统计,两岸间接贸易总额累计已达4381.85亿美元,其中大陆对台出口715.08亿美元,大陆从台湾进口3666.77亿美元。由此可知,台湾顺差达2951.69亿美元。大陆已成为台湾最大的出  相似文献   

9.
富士康起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的事件(以下简称“富士康诉讼”)曾一度成为国内外媒体高度关注的焦点。因不满媒体报道劳工“超时工作”问题,富士康科技集团旗下子公司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以名誉侵权纠纷为由,向《第一财经日报》的记者和编委提出高达3000万元的索赔,  相似文献   

10.
余敏 《现代领导》2011,(6):45-45
2010年深冬的一天.美国前总统小布什来到社交网站“脸谱”当嘉宾。说起退休生活,他得意地自夸说。他现在最喜欢平板电脑iPad。“我是iPad人。”他说。听小布什这么说.记者们都笑了。谁都知道,布什家的人一向不懂“数码时尚”。老布什当总统时不用手机,也不发电子邮件。小布什直到2005年才有了第一个音乐播放机iPod。那还是他女儿送他的礼物。  相似文献   

11.
到过珠海的人都说珠海美,但是几年前珠海市委、市政府却收到外商送的一副对联:“硬环境令人留恋,软环境望而却步”。在机关大院的“高门槛”前,珠海市1999年合同利用外资金额由6年前的16亿美元,猛跌到4.26亿美元。珠诲的发展前途蒙上了浓重的阴影。 1999年至今,珠海市委、市政府动员全市人民,打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大会战,彻底治愈了“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 的“机关综合症”。在投资软环境得到极大改善的同时,也为新时期党政干部如何“坐机关”提供了诸多启示。从“冷横硬推”式的“坐堂…  相似文献   

12.
顾益康 《今日浙江》2010,(14):35-35
前段时间,深圳富士康企业发生多起年轻农民工“跳楼”轻生事件,以引人注目的方式把当今中国劳资矛盾、劳资纠纷和几亿农民工生存发展的困顿状况显露在世人面前。这些生龙活虎的80后、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以这种“跳楼”的形式结束自己年轻生命尤为令人震撼。让人扼腕叹息。这一问题也引起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13.
上世纪90年代初,40多岁的台商郭台铭来到深圳郊区的龙岗,他登上一块高地,挥了挥手,做出一副画圈的模样.看到当地官员“求资若渴”的表情,以及低得让他心花怒放的地价,他说:“这些土地,我都要!” 但现在,富士康却开始将一些生产部门搬迁印度.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统一战线》2012,(9):39-39
日前,山西日报头版“新晋商风采录”正式开栏。文章以“郭台铭——回馈桑梓的台湾首富”为题,重点宣扬山西籍富士康科技集团总裁郭台铭重商而务实、精明不失厚道的创业精神,富而思进、回报家乡的感恩善举。  相似文献   

15.
陈才 《辽宁人大》2010,(8):11-11
在对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调查发现,一些企业的“地板工资”没有考虑到工人的社会发展、社会成长需要。受访专家建议,将工人的“社会成本”计入工资标准。富士康事件后,“地板工资”成了一个新名词,它是指一些企业近年来规模、效益逐年递增,但农民工的工资水平还和10年前差不多,这些企业大都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给农民工发薪水。  相似文献   

16.
曹会明 《今日广西》2008,(17):73-74
5年前。马云从一家小小的翻译社起步。说服他的太太辞职给他们做起了倒贴薪水的“老妈子”。如今。拥有了市值40亿美元的阿里巴巴,并囊括雅虎、淘宝、支付卡、阿里软件后。马云“翻脸”了,鼓动如簧巧舌硬是将太太劝离了总经理的岗位.回家做起了全职太太。然而。辞职回家的张瑛却一点不生气.安心在家相夫教子。看她的样子,比做总经理的时侯还惬意……  相似文献   

17.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的经济、科技大国,每年的科技投入高达2500多亿美元,经济和科技的高度发展,致使其成为各国商业间谍“猎度’的乐园。美国中央情报局曾列出四个将美国公司作为获得情报对象的国家,日本、法国、以列色、韩国等国都出现在黑名单上。它们各存各的心态,各怀各的绝技,却不约而同地将眼光投向美国经济、科技信息,真可谓“八议;过海,各显神通”。日本:打擦边球高手日本经济的长足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偷”派哲学,即“既然用11万美元即可买通美国有关人员得到一项技术情报,自己就没有必要用数年时间、花费数亿美元去…  相似文献   

18.
喝粥说     
我的家乡在广袤雄浑的黄土高原腹地,因当地产的糜谷“米汁淅之如脂”故名。“米汁如脂”,天地间的这一方人因此虽未占上风水的钟灵毓秀,却也得了造化的人杰地灵。  相似文献   

19.
台商园地     
2月22日,江总书记视察了设立在宝安区龙华镇的台资企业富士康21世纪资讯工业园区。富士康企业集团是台湾鸿海精密股份公司投资的。1988年台湾鸿海公司投资深圳,先后成立了15家台资企业,总投资达6亿多美元,员工达2.2万人。江总书记一边听取汇报一边参观,  相似文献   

20.
身着迷彩眼,腰扎武装带。胳膊的红袖标“消防协管”四个大字格外引人注目。河南省郑州市保安服务公司东开分公刊驻富士康生活园区豫康新城消防协管队里有个叫侯霞的女队员,她是一名大学毕业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