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书收集了十位作者研究拉丁美洲的文章。作者论述了欧洲卷入拉美工会、政党、宗教等方面的问题,对拉美国家为反对本国的不公正和剥削而进行的斗争表示支持。作者认为,虽然目前美国仍是拉美地区最大的直接投资者,但在过去十年里,欧洲在这一地区的经济和政治利益一直稳步增长。拉美是欧洲的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和重  相似文献   

2.
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白晓红的新著《俄国斯拉夫主义》1。该书是一部研究俄罗斯传统文化、俄国思想史的专著,对于深入研究俄国历史和俄罗斯文明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作者撰写该书的态度是严肃认真的,从选题、策划写作大纲、收集资料、着手写作,而后不断修改、补充,数易其稿,直至出版,历时7年。为撰写该书,作者博览群书,积极思考,与一个半世纪前俄罗斯的先哲接近,挖掘他们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并加以科学评述。作者耗费了不少的心血和汗水,才有今天的佳作问世。北京大学历史系刘祖熙教授为该书…  相似文献   

3.
1.导言本文将试图对马来亚一个有着丰富生产潜力的橡胶小农园区的贫穷原因进行分析.被研究的地区是乌鲁雪兰莪县.巴冬加里区的一个马来人保留区.农村和工业发展局所属的经济计划组,在作者的指导下,于1959年下半年至1960年上半年在该地进行了一次调查研究.这次调查所确定的各种事实已由农村和工业发展局经济计划组人员,整理成两篇文件.作者必需对这两篇文件的作者们表示感谢,因为他们尤许作者应用了这两篇文件的某些材料.但是,本文所提出的分析,却是崭新的.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本预测性的书,作者一开头便指出:我们正在迎接一个新世纪的到来。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人类文明史上最重要的十年。这十年将于2000年宣告终结,并迎来人类文明的另一个千年盛世。本书主要论述90年代世界发展的十大趋向。作者约翰·奈斯比特是总部设在美国华  相似文献   

5.
《日瓦戈医生》是苏联著名作家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的作品。整部作品创作了十年(1945—1955),是作者创作的一个顶峰。作品描绘了本世纪初到伟大卫国战争期间俄罗斯知识分子的广阔生活图景,不仅展现给读者生与死的秘密、俄罗斯历史、革命、知识分子、基督教等问题,更为我们解读了俄罗斯民族所具有的一些优秀精神品质。  相似文献   

6.
肖琳 《新青年》2007,(7):64
书名:《追风筝的人》作者: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osseini)译者:李继宏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06年5月1日这是一个男人的忏悔录,自我救赎的艰难历程。作者卡勒德·胡赛尼,一直名不见经传。他1965年出生于阿富汗,父亲是阿富汗外交官,1980年苏联入侵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从作者的《两个越南,政治和军事分析,(修订本)一书中的第14章译出的.作者尽管搜集和罗列了大量资料,但对于美帝国主义对南越经济的控制与掠夺;发动"特种战争"和建立几千个变相集中营的"战略村";使南越的工业、农业和商业陷于停顿;使南越广大群众趋于破产和赤贫化等问题都避而不谈.作者也谈到南越的所谓"土地改革"问题,但他并没有揭露它的实质.对于引用的数字,作者承认是南越傀儡政权"为了政治目的而加以歪曲"了的,但又引用北越的数字来对比,为南越傀儡政权辩护.虽然作者掩盖美帝对南越经济的侵略和掠夺本质.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认:"南越没有美国的援助,连十分钟也活不下去","在接受六年大量美援后的今天,南越正在沦为一个终身乞丐."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作者在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2000年8月举办的中非关系论坛会议上的发言稿.作者从一个阿拉伯人和非洲人的视角对埃及和中国的历史与现实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二者在诸多方面存在相似性同为影响深远的文明古国、相似的价值观念、遭受殖民主义入侵、民族民主运动、现代国际关系中的立场、发展经济和建设国家;同时在政治生活、宗教信仰等方面也存在着一些本质差异.作者提出了一些非洲学者普遍关心的问题,如中国对非洲的贸易顺差,非洲如何借鉴中国经济发展的经验,中国对非关系同中国国家利益的关系等.作者在文章最后就中埃和中非关系提出了七个问题,这些也是中国学者应当做出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书作者是杰燕·苏珊·沃纳(Jayen Sasam Werner),载于康涅狄格州纽黑文:耶鲁大学出版的《东南亚研究》,专题论文丛书第23号,共123页,文后有书目及附录。] 高台教建立于1925年,嗣后三十年间它是越南南部最大的群众运动。这一专题论文旨在分析该运动,并把它作为一个整体置于越南民族运动范围之内。作者用心地研究了这个论题,并把关于这论题的显然很有益的讨论用英文发表出来了。  相似文献   

10.
曹世钦是我的老领导和老师。他诗歌和散文写得漂亮,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我上中学的时候,便读过他发表在报刊上的诗歌,他在书画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就。我家客厅墙上新挂上了老曹赠我的一幅画儿。画面上是三组花儿,中间是一个长颈玻璃花瓶里插的菊花、梅花;右侧一个花架上摆放的是花盆里盛开的兰花;左侧一个凳子上摆放的是一个水仙盆,里边有一簇盛开的水仙花。他在画的右上角题写了这幅画的题目和作画时间及作者:"天趣盎然甲戌菊月世钦"。"甲戌秋月"即1994年的秋天。  相似文献   

11.
泰北阿卡族洛沙村社区生态旅游项目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建勋 《东南亚》2005,(4):38-44
阿卡族是泰国北部地区的一个山地民族。近年来浓郁的阿卡民族风情和多彩的传统文化吸引了不少外来游客,于是一些民间组织和旅游机构组织了各种各样的山民村寨旅游项目,让当地住民参与旅游开发,以确保发展与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作者于2004年9月至2005年7月在泰国朱拉隆功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住在泰北山区的阿卡族村寨,进行田野调查。本文利用作者搜集的第一手资料,对清莱府洛沙村阿卡族社区生态旅游项目进行了分析,重点介绍分析阿卡族在社区旅游项目决策、收益分配和技能培训等各个环节的参与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一、泰北阿卡族的族源、人…  相似文献   

12.
于长敏 《东北亚论坛》2006,15(1):121-124
《大陆小道》以伪满洲国首都新京(今长春)为舞台,以作者本人为主人公,用写实主义手法记述了1944年12月至1945年8月作者所亲身经历的一切。笔饱墨酣地描绘出生活在“新京”的日本军人、职员及各层人士的反战思想、厌战情绪、思乡情结、求生本能,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统治的残酷性和日本失败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3.
海内外短波     
《海内与海外》2006,(3):71-71
《公案·旧案·疑案—史家谈古论今》李德堂所著长篇小说《沉重的家园》(第一部血染、第二部践踏)已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为写这部小说,作者几十年来积累了大量素材,直接引用原汁原味的历史文献、原始资料是本书的一大特色。小说反映了一个中国农村的孩子成长过程,忠实记录  相似文献   

14.
198 9年 12月 ,正值北京“6·4”风波之后美国反华浪潮一浪高过一浪 ,邓小平会见了美国布什总统派来的特使、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斯考克罗夫特 ,此事在钱其琛同志《外交十记》中已有记载。本文是作者从一个亲历者的角度对小平当时处理中美关系的思考和实践进行了回顾 ,他的体会 ,对我们学习和领会邓小平外交思想很有启示 ,特予发表。  相似文献   

15.
玮东 《新青年》2007,(10):38
《我的父亲Romulus》是英国伦敦大学哲学教授Rai- mond Gaita写的关于父亲的回忆录。此书一出版,立即获得了澳洲维多利亚省长文学奖,并于2007年被拍成了电影,在澳洲和世界各地上演,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这部电影被称为澳洲电影史上的新篇章。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本书和电影如此吸引人呢?原因很简单,这部电影和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好人的故事。作者说他的父亲是一个好人,是一个宁愿接受坏事,受尽坏事折磨,却永远不去做坏事的好人,在他身上闪耀着人性的光芒。父亲于1922年出生于南斯拉夫讲罗马尼亚语的地区,在二战的时候离家出走,去德国谋生,在那  相似文献   

16.
(此书作者:慧心悟才。1983年出版于美国哈佛大学出版社。) 大多数熟悉越南的人都会听说过,“和好教”是佛教的主要教派,是一个抵制共产影响,以农民为基础的教派,本世纪四十年代在南越西南端曾经声势盛大。然而,此教派的历史背景,宗教教义却不为外人所了解。该书将“和好教”列入十九世纪在越南——高棉边境南端拓荒的越南人中盛行的千年太平教的布森基洪教派。作者向读者介绍了十九世纪初西纳姆坡  相似文献   

17.
由于最近几个月来橡胶价格不断下跌,推动作者写这篇论文.作者在开始研究橡胶问题时,起初仅想阐明一下过去两年来橡胶价格的波动,但在研究过程中,作者确信已面临着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即泰国的整个橡胶工业似乎已处在严重的危机中.虽然这个危机尚未为那些即使和橡胶业有极密切关系的人们所意识  相似文献   

18.
编者前言     
《微笑的将军——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哈托》是一部比较全面地介绍苏哈托的传记。全书以记述苏哈托的出身、个人经历和他担任印尼总统前后各方面的活动为主,旁及印尼现代史的一个阶段,对于1965年印尼的“九·三○”运动以及其后的反革命政变,提供了较多的背景材料,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原书于1969年出版,1970年修订发行第二版。本刊根据第二版版本译载,以供参考。这本书的基调是对苏哈托歌功颂德。作者 O.G.罗德曾在印尼居住多年,自称在写成本书之前曾作过周密的调查研究。实际上,作者是站在资产阶级反动立场上观察事  相似文献   

19.
《美国梦想岌岌可危》(1993年版)一书的作者爱德华·勒特韦克是美国战略和国际研究中心的地缘经济学研究室主任,曾任国家安全委员会、国务院、国防部等政府机构以及美欧一些工业公司的顾问。作者在书中力主美国在冷战后世界上“争取经济霸权新的斗争中”取胜,以免沦为一个第三世界国家。书中《穷人和超级富翁》一章对美国80年代以来贫富悬殊情况进一步加剧以及一个相当大的食利者阶层对美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等有较深刻的剖析。现将该章摘编如下。  相似文献   

20.
2006年12月,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签署了第230号联邦法律,宣布通过《俄罗斯联邦民法典》第四部分"知识产权编",并自2008年1月1日起生效。《俄罗斯联邦民法典》中,作者只能是自然人,只有以自己的独创性劳动创作作品的自然人承认为作品的作者,作品的"原始"著作权直接属于作者。作者人身非财产性权利包括:身份权、署名权、作品不可侵犯权、发表权、收回权。俄罗斯著作人身非财产权利属于大陆法系中二元论理论的体现,对我国《著作权法》的第三次修改具有一定的启示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