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古代有许多荐才之举,其做法很值得今人借鉴和学习。一、荐才不论亲疏。春秋时期,晋平公询问近臣祁黄羊,谁可任南阳县令。祁黄羊推荐了解狐,可解狐恰恰是祁黄羊的仇人,晋平公大惑不解。祁黄羊回答道,君主问的是谁可任南阳县令,并未问我的仇人是谁。推荐解狐,是为公;而怨恨解狐,是为私。我不能因私怨而损公义。祁黄羊这种以公荐才,公私分明的做法很值得今人学习。墨子讲:“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避私怨”。推荐干部不讲原则,不讲德才,任人唯亲,到头来只能使国家和人民利益受损。二、荐才不求完人。孔子的孙子…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的春秋时期,就传有祁奚“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美谈。周恩来作为一代伟人,对他所有的亲属要求都很严,但也绝非是“六亲不认”。建国初,周恩来就曾亲聘自己的六伯父周嵩尧先生为中央文史馆的首批馆员。周嵩尧谱名贻良,后更名嵩尧,字峋之,号薰士,晚年改号芝叟。清同治十二年闰六月十八日(公元1873年7月17日)生于淮安,是开国总理周恩来二伯祖周骏昂的第三子,在周家大排行六,所以周恩来一直亲切地喊他六伯父。据已故淮安(今楚州———下同)名士丁志安先生1982年夏天在镇江绍宗藏书楼对笔者说,在周家迁淮安的诸多兄弟子侄中,“以峋老…  相似文献   

3.
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晋平公问祁黄羊:“南阳缺了县令,你看谁可以去接任呢?”祁黄羊说:“解狐可以。”晋平公一愣:“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怎么推荐他?”祁黄羊笑道:“您问的是谁适宜当县令,不是问谁是我的仇人呀。”  相似文献   

4.
市教育局的谭科长下派到市高中当校长。新官上任三把火,新到任的谭校长也不例外。第一把火,烧在人事制度改革上,对全校中层干部全部实行了竞聘上岗,内举不避亲,教务主任、财务科长、后勤  相似文献   

5.
舆论常以“近亲繁殖”.讥讽有的领导干部任用自己的亲属故交。年初曝出的把20多个亲戚调人本系统的“最牛烟草局长”,可谓极端案例。鉴于此,干部选任时,已明令实行“回避制”。要想“内举不避亲”,没那么容易。  相似文献   

6.
选人勿论亲疏,包括两层含意:一是亲者不护,仇者不疏;二是以贤能为准,不以亲疏为界,亲者有才大胆起用,疏者不才大胆贬斥,既不故作姿态,也不怕“瓜田李下”。晋人赵武荐举仇人刑伯子任中书令,晋平公感到奇怪,他回说:“私仇不入公门。”后又举荐自己的儿子任中府令,晋平公又奇怪,他复对曰:“外举不  相似文献   

7.
正24年过去了,当别人夸她真是个孝顺的好媳妇时,祁春华总会说:"以前,婆婆帮我带孩子,照顾我们,对我像亲闺女一样,现在她老了,身体不好,我就应该像对待自己的亲妈妈一样照顾她。"祁春华,三师四十九团医院的一名清洁工,多次被该团评为优秀工作者,2014年荣获师级道德模范称号。人们常说,婆媳是天敌,婆媳关系最难处。47岁的祁春华一直与78岁高龄的婆婆生活在一起,20多年的风  相似文献   

8.
清代纪昀在其《阅微草堂笔记》的开篇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沧州刘士玉孝廉,有书室为狐所据。白昼与人对语,掷瓦石击人。但不睹其形耳。知州平原董思任,良吏也,闻其事,自往驱之。方盛陈人妖异路之理。忽檐际朗言曰:“公为官,颇爱民,亦不取钱,故我不敢击公。然公爱民乃好名,不取钱乃畏后患耳,故我亦不避公。公休矣。毋多言取困。”董狼狈而归。咄咄不怡者数日。刘一仆妇甚粗蠢,独不畏狐,狐亦不击之。或于对语时举以问狐。狐曰:“彼虽下役,乃真孝妇也。鬼神见之犹敛避,况我曹乎!”刘乃令仆妇居此室,狐是日即去。  相似文献   

9.
要说官衔,她的级别最低,要说做为,快退休的人了,还有啥蹦嗒头,要说工作,她钉是钉、铆是铆,可以说是眼睛是容不得半点沙子。正是这股犟劲,有人便给了她一个“犟班长”的美称,然而,更多的人却亲切地叫她“大平”,有意把“刘”字省去了。  相似文献   

10.
干部的素质,用八个字概括,这就是公正、宽容、创新、有效。公正宽容是谈“德”,创新有效是谈“才”。 公正。公正就是公道正派。有一所大学的领导调任省委组织部长,临行前,一位老师,也是他的一个好朋友送他两句话:“正派公道用人,用正派公道人。”这两句话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公道正派”这四个字,说起来容易,但要真正用这四个字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比如:处理一个案子,解决一个问题,提拔一个干部,招聘一名职员等等,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如果处在亲与非亲之间能否做到公道正派呢?在权与法之间,是权大于法还是法大于权呢?在现实生活中,任人唯亲,以权代法的现象并不少见。做到公道,必须以党的利益、群众利益为出发点,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利益出发。大凡搞阴谋诡计,排除异己,打击报复,贪污腐化,唯利是图的人是谈不上公道正派的。只有立身惟正,清介自守的人,才能不徇私情,不避亲故,秉公执法。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刚正不阿的气节一直受到人们的敬仰。楚国最  相似文献   

11.
“亲训师”是阎锡山的王牌军队,由于是阎锡山亲自主持组建训练的,故名“亲训师”(报蒋中央为第七十二师)。这个师的建立,有其一定的时代背景。 1947年2月份(春节前后),解放军由晋西山区推进汾孝平原,打响了著名的汾孝战役,并攻占了孝义城。随后,阎军第六十九师、七十三师(师长祁国朝)两个师在孝义城南梧桐一带又与解放军展开激烈战斗,被打得溃不成军。只好退守汾河以东,汾孝大块平原全部为解放军控制。阎锡山在汾孝战役失利后,感  相似文献   

12.
新修订的僦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增加了“动议”环节,以“动议”为选人用人工作第一道“关口”。组织部门要坚持“公、准、严”,把好“动议”第一关,成为党管干部原则的坚定执行者。把握“公”字,出以公心、兼顾公平、敬畏公论增加“动议”环节,不仅让干部选任程序链条更加完备、透明,也强化了组织部门在选人用人上的权重和责任。但再健全的制度,如果执行者不“公”,也会变通走样、形同虚设。作为管干部的干部,必须牢牢把握公心、公平、公论这“三公”,让“动议”环节动之有规、议之有据。  相似文献   

13.
河南焦作女工姚秀荣是全国人大代表,7年来,她凭着一腔热血、一身正气,敢于挺身而出反腐扶弱,先后将20多名问题官员拉下马。其中有多名检察长,多名反贪局长,多名派出所长。民众都管姚秀荣叫“铁面女包公”。当“女包公”姚秀荣的名字传遍全国的时候。很少有人知道,她最大的支持者其实是身后那位柔情大丈夫。他叫于自俭。近日,记者采访了这对夫妻,姚秀荣对记者说:“没有自俭作我的后盾,我姚秀荣就难有今天。”  相似文献   

14.
尹宏 《党建文汇》2002,(4):32-32
“纳米”现在成了最时尚的高科技名词。从纳米冰箱、纳米洗衣机,到纳米丝绸,再到纳米水、纳米油……似乎一切产品加上“纳米”二字就是高科技,就代表潮流。于是有人愿为一台“纳米空调”的“纳米”二字多花上四五百块钱,也有人要用天价买下“纳米水”专利……  相似文献   

15.
任润娥怎么也没想到会让她到蒲城县公安局当纪委书记,督察那些警察大老爷们执法执纪。显然,这是个得罪人的差事,要说没有顾虑是假的,可一贯认真敬业的任润娥还是一口答应了下来,她想,这事总得有人干,人都是通情达理的,只要工作做到家,就不会有处理不了的案子。于是,她充满信心地走马上任了。以柔克刚任润娥一踏进纪委书记的办公室就听到背后有人“砸洋炮”说:“让一个女人到公安局抓纪检,这纯粹是胡搭台子乱唱戏,有她哭的鼻子受的罪。”任润娥听后淡然处之,她觉得,人生就是一场拼搏,以正搏邪正必胜,虽苦犹荣,乐在其中。上…  相似文献   

16.
何士龙 《党课》2010,(18):94-98
有人称她是“白宫里的一枝黑玫瑰”,也有人说她是“闯进白宫里的灰姑娘”,还有很多美国人认为她是“世界上最有权力的女人”。除此之外,她还曾经被评为“世界上最会穿衣的女性”以及“美国男人最想约会的女人”,等等。没错,  相似文献   

17.
提起李巧英,村里的老年人说:“她待俺胜过亲闺女。”留守儿童说:“她就像俺的亲妈妈。”在外打工者说:“她解了我们的后顾之忧,我们在外可以放心赚钱啦。”担任村党支部书记10年来,李巧英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被评为“感动西华县十佳女性”。  相似文献   

18.
《廉政瞭望》2004,(10):46-47
作为中央政府首位海外聘请的官员,有人说,史美伦掀起了净化市场的监管风暴,为投资者“消灭”了一批造假大王;也有人批评,她倡导的监管举措与中国证券市场“水土不服”,因此史美伦在任三年,市场就经历了三年的大熊市。  相似文献   

19.
难说再见     
“青龙山,高过天,半年坡上刨,半年火笼边”。全村百十户人家,零零星星地散居在10950亩的崇山峻岭之中。全村490多人,文盲就占了80%。终年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居不避风雨的山民,达150人之多。一个“穷”字,压得青龙山人祖祖辈辈抬不起头来。  相似文献   

20.
王成 《廉政瞭望》2009,(1):50-51
有人用“感天动地”来形容朱一丹用自己换回人质的壮举,也有人用“英雄护士”做定语修饰这个22岁的年轻护士……然而,在她眼里自己只不过做了一次生死急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