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人事任免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的一项重要职权,但长期以来,人大在人事任免权行使中存在"重任命轻监督",甚至"只任命不监督"现象。为切实履行人大的人事任免权,江苏省启东市人大常委会重视加强对人大任命干部的任后监督,探索开展对人大任命的"一府两院"工作人员履职情况的监督,通过听取和审议人大任命干部履职情况报告,把人大的人事任免与审议监督、法律监督与工作监督、  相似文献   

2.
近日,榕江县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确定,在行使人事任免权上,把法律监督、人事监督、干部廉政教育与人事任免工作结合起来,设立“三重门”,三层把关,凸显了人大的“刚性”监督。  相似文献   

3.
地方人大常委会在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人事任免权中,既要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也要体现依法任免的精神。为了提高任免工作的质量,树立任免工作的法定权威,应该把好拟任干部的调查考核关、常委会会议的投票表决关和干部任命后的跟踪监督关。  相似文献   

4.
对选举任命的干部实行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权。近几年来,南昌市湾里区人大常委会抓住任前、任中、任后三个环节,坚持“三个统一”,即党管干部原则和人大依法任免干部的统一、实现党委意图和体现人民意愿的统一、按程序办事和讲求实效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人事任免权是宪法和地方组织法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是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组织保证,对于强化国家政权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阳信县人大常委会正确处理党管干部与人大依法任免的关系,认真行使任免权,积极探索完善监督机制,通过对任命干部实施全程监督,牢牢把好人民的"印把子",先后任免  相似文献   

6.
谈干部述职的“评”和“审”□武鸿一由地方人大常委会任命的干部向任命他的机关述职(以下简称干部述职),是近年来地方人大常委会,把实施监督权和任免权相结合,把监督和任免工作向深层次推进的重要举措。这一举措表现出两个重要特征:一是监督权的运用从面对“事”发...  相似文献   

7.
关于人事监督问题的思考人事任免权,是宪法和地方组织法赋予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我们认为,要行使好这项职权,必须同时搞好人事监督,只有同时搞仔人事监督才能把人事任免权用完整,用充分。应该说,地方人大常委会的人事监督权,包括任免和监督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人事任免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依法按程序行使人事任免权,是做好人大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就地方人大常委会人事任免工作方面科学、规范程序的建立和完善问题谈几点看法。一、建立和完善科学、规范的人事任免程序的“三个作用”1、有利于更好地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中共中央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进一步明确了党管干部与人大依法任免干部相结合的原则,这是我国长期形成的一条基本原则,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党管干部就是党委依照法定程序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推荐干部,通过人大选举或人大常委会的任命,使党委的推  相似文献   

9.
述职评议是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把监督权和人事任免权结合起来,把监督工作和人事任免工作向深层次推进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们每年安排二至三名县人大常委会任命的“一府两院”组成人员进行述职评议,并不断总结经验,使评议程序逐步规范,评议形式逐步完善,从...  相似文献   

10.
正加强干部任后监督,是地方人大依法行使人事任免权和监督权的内在要求,是新形势下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面临的新课题。近年来各地人大常委会探索通过履职评议的方式加强任后监督,搭建了对任命干部监督的平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笔者结合江苏省各地的实践,分析了取得的成效、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力求推动履职评议制度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各地人大常委会纷纷运用述职形式,加强对被任命人员的监督。笔者认为,搞好述职工作应坚持"三个原则",做到"三个结合"。一是实事求是的原则。即委员们在述职评议中,不论讲成绩、讲问题,都要坚持实事求是,一是一,二是二,成绩讲透、问题讲够,全面客观公正评价;既要敢于为民代言,指出存在问题,又不要夸大其词,认为火药味越浓越好。二是党管干部的原则。正确理解人大任命干部与党管干部的关系。人大对被任命干部的监督是在党委领导下进行的,人大评议的结果既是对被评干部本身的教育、监督和促进,也是为党委考察、选拔、使用干部提供依据。三是立足整改的原则。评议中指出的问题,要着眼于整改,通过评议促进干部政策水平、执法水平的提高,促进干部勤政廉政。对存在问题的整改要跟踪监督,一抓到底。  相似文献   

12.
王学能 《云南人大》2008,(11):33-34
在富源县新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上,新一届人大常委会创新行使人事任免权的探索。被依法任命的新一届“一府两院”干部身着正装,面对国徽庄严宣誓:今天,我被任命为地方国家机关干部,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宪法,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当好人民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13.
李宝军 《人大研究》2012,(10):29-30
根据我国地方组织法的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职权概括起来主要有三项,即重大事项决定权、人事任免权和监督权(包括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如何更好地行使监督权,实现确保"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促进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目标?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4.
麻端 《云南人大》2006,(2):31-32
干部的培养、选拔、任用和监督等问题,是干部工作的重要内容。地方人大常委会如何坚持党的领导,依法行使人事任免权,是必须认真探索的问题。笔者谨结合德宏实际,并借鉴外地做法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浅议市场经济下的人事任免工作何恩来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在市场经济下、如何依法行使好任免权,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现阶段人大任命干部的做法和纰漏。目前,人大及其常委会任命干部的一般程序为呈报──审议──表决。...  相似文献   

16.
地方人大常委会行使任免权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形势下,如何保持党管干部与人大常委会依法任免的统一,更加有效地行使好人事任免权,已成为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一、坚持原则(一)必须始终坚持党管干部与依法任免相统一的原则。党管干部是党对国家事务实行政治领导的重要内容,是维护和巩固执政党地位的组织保证。党委推荐干部与国家权力机关任命干部同属于我国人事任免制度中不可缺少、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重要环节,二者在标准、原则等方面是一致的。人大常委会任免干部是依法履行职权,也是协助党委把好“用人关”。因此,人事任免过程中,一是要尊  相似文献   

17.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人大工作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源泉。人大工作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就必须在思路上与时俱进,在工作上不断创新。届首之年,在学习借鉴一些成熟经验的基础上,我们着力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创新。一、在监督方式上实现了创新1、在对常委会任命和人大选举的干部的监督上进行了创新,解决了重任命、轻监督的问题。在任命方式上,对提请区人大常委会任命的干部一律实行无记名  相似文献   

18.
人事任免权是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在人事任命上,各地人大常委会都能严把程序关,进行认真调查了解、法律知识考试、供职发言、审议表决,依法进行任命。既保证了任命工作的严谨、务实,又体现了人大常委会的公正性、权威性。但在人事免职上,只是由法定的提案人向人大常委会提出免职议案,再由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表决。笔者认为,各地人大常委会对行使免职权不够重视,免职程序过于简单,不够规范、严谨。理由有三:一是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拟免职  相似文献   

19.
人事任免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近年来 ,各地人大通过不断地探索与创新 ,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人事任免工作程序 ,使这项工作纳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特别是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 ,更是体现了依法治国新形势的需要 ,对提高被任命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 ,不容忽视的是 ,一些地方人大在干部任免工作中 ,存在着“重任前考试 ,轻任后监督”的倾向。笔者认为 ,人大在行使人事任免权时 ,应坚持法律知识考试和干部履职监督并重的原则 ,不能用考试代替了监督。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可…  相似文献   

20.
滕修福 《楚天主人》2011,(10):36-36
近日,湖南省涟源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主任会议,研究拟在下次人大常委会会议上进行的人事任免事项。针对一名拟任审判员职务的人选连续两次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均不及格的情况,会议建议该市法院不将其提请人大常委会任命。人事任免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常委会的基本职权之一。在地方各级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