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问题接踵而至,群众维权方式趋于多元化,涉诉信访问题备受关注并成为我国司法与行政的一大顽疾,信访机构设立繁杂、权责不明,行政机关越位严重影响司法独立,过激手段上访缠访,以及解决机制的非终局化,都说明了我国涉诉信访现状面临着严峻的困境,涉诉信访法制化刻不容缓。涉诉信访法制化有赖于司法独立程度和社会公平正义。明确信访专门机关极其权责,深入司法诉讼审判制度改革,重视司法执法队伍建设,在法律框架内建立合理畅通的信访渠道,倡导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将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是促进纠纷解决社会和谐,树立司法权威,增加社会公平正义度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在社会经济转型期被社会各界普遍关注。涉法涉诉信访处置是否得当,影响到我国社会和谐稳定;本文从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形成的原因及表现形式,分析其产生根源,提出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解决途径可以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司法管理机制创新、涉法涉诉信访制度定位、有效处理涉法涉诉信访评估机制等方面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3.
司法公信不彰、权威未立是转型社会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如何善用涉诉信访制度的民意表达和司法监督功能,同时有效防控非正常涉诉信访、维护司法权威,成为实践中各级法院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从涉诉信访终结程序入手,通过分析基层法院涉诉信访的现状与特点,结合目前国内实施涉诉信访终结制度的基本情况、主要经验,探讨涉诉信访终结制度的作为纠纷导出机制的价值利弊和运行空间。  相似文献   

4.
当前,构建顺畅的涉诉信访终结机制,有效地开展涉诉信访终结工作,已成为清除无限再审障碍、维护司法权威、保障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由于涉诉信访终结影响面广、涉及面大,加之涉诉信访终结制度亟待完善,人民法院在开展涉诉信访终结工作时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鉴于此,本文在分析安徽省涉诉信访终结工作的基础上,探讨其中的疑难点,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涉诉信访案件的终结标准所谓涉诉信访案件的终结标准,主要指涉诉信访案件终结的实体要件。由于上述标准尚无明确规定,因此,不同地区、不同级别法院认识不一,做法不同。分析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涉诉信访案件终结办法》(以下简称《终结办法》)及《关于印发<终结办法>的通知》内容,可以看出涉诉信访终结的实体要件与信访所涉  相似文献   

5.
《政法学刊》2015,(6):14-21
当前我国涉法涉诉信访总量巨大,且非正常访较多,加上信访机关常处置不当,使得涉法涉诉信访活动对公民"维权"与社会"维稳"都产生了负面影响。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涉诉涉法信访困境之出路在于法治化,而其法治化的前提是"诉"、"访"分离。关键点为以下四个方面:改革信访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执法司法公信力;依法维护涉法涉诉信访秩序;加强和改进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组织领导。  相似文献   

6.
柴建 《法制与社会》2011,(18):19-20
目前,涉诉信访已经反映出我国司法公信力降低的问题,如何恢复司法公信力,重建法律的公平、公正已经成为当前司法领域的关键问题。本文主要从司法权和行政权的博弈角度来探讨这两种不同的解决纠纷机制如何能够实现良性互动,使社会纠纷能够在制度范围内解决,这是解决目前涉诉信访问题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7.
涉诉信访是我国司法长期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2004年最高人民法院首次提出涉诉信访概念,涉诉信访的外延比涉法信访要窄,其含义是:与某一具体诉讼案件相联系、要求人民法院完成某种诉讼行为的来信和来访。①涉是牵连、关联的意思,涉诉就是与  相似文献   

8.
涉法涉诉信访改革希图将信访事项导入司法途径来解决,强调司法机关在涉法涉诉信访处理中的主导作用和司法终局的功能,其总体思路符合法治精神,但由于总体思路对多中心治理理念关注不够,导致实践中面临困境。司法机关应当主动吸纳其他治理主体参与涉法涉诉信访处理,加强主体之间的沟通协作,才能真正达致终结涉诉涉诉信访事项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信访工作法制化之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闫博慧 《河北法学》2011,29(4):198-200
目前我国信访制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信访量连年攀升,总量居高不下;涉法涉诉信访过多,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司法权威;信访活动组织化趋势明显;"非正常信访"严重扰乱信访秩序。为了完善现存信访制度,要求各部门做到:树立司法的权威;改革信访机构设置;改革信访案件处理方式;完善信访制度的程序设计;将涉法涉诉问题从信访受理范围中剥离出去;完善信访工作中的领导问责机制等。  相似文献   

10.
涉诉(或涉法)信访是信访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涉诉信访节节攀升,究其原因既可以从社会体制.也可以从司法机关、上访者自身找到原因。涉诉上访是民意上达以求解决矛盾的渠道之一,对中国的社会建设曾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不能说其在今天一点存在价值也没有,但其制度缺陷及给中国法治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视。完善涉诉信访处理机制应分别从社会体制(如何规范信访的司法监督)、司法机关(如何畅通申诉渠道完善法院接访功能实现自我监督)及上访者本身(引导与规制涉诉信访行为)分别找出解决的瓶颈。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涉诉信访量一直居高不下。涉诉信访问题的形成主要有法院、当事人、制度和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本文在分析涉诉信访成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消解涉诉信访对司法和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2.
李静 《人民司法》2012,(17):94-97
近年来,涉诉信访呈现愈演愈烈的态势,一方面是人民法院司法能力不断提升,为解决上访问题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牵涉了大量的精力;另一方面是涉诉信访总量持续增长,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和冲击越来越大。笔者从涉诉信访的功能定位入手,对信访现状及其源头治理等提出几点看法,与大家商榷。  相似文献   

13.
鲁琳  汲长彪 《法制与社会》2011,(16):259-260
近年来,涉诉信访数量居高不下,本不应该成为法院工作主要内容的涉法涉诉问题浪费了大量的司法资源。对于涉法涉诉问题从表达自由的角度进行分析后,发现很多本不应该属于涉法涉诉的信访问题被归于涉诉信访,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信访是当事人民主自由权利的一种表达方式,从根源上解决涉诉信访问题,将涉诉信访变为当事人行使自由表达权的一种补充渠道,进而规范治理涉诉信访。  相似文献   

14.
转型期的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具有多发性、多样性和严峻性.通过公开听证,监督司法机关纠正弥补司法过错和瑕疵,促使信访人接受正确的信访结论,不失为预防、减少和妥善应对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良策.完善涉法涉诉信访听证制度,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题中应有之义,应当从理念梳理和制度设计等不同层面入手.  相似文献   

15.
涉诉信访法治化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涉诉信访已成为困扰我国司法与行政的一大顽疾,解决的根本在于将其纳入法治的轨道。重塑涉诉信访,首先要从"权限"和"程序"两个方面对其进行规制,规范信访机构的受理与处理行为;其次要对现有的"四级两审"诉讼制度进行改革,完善法的可诉性;最后,构建真正的以司法独立为根基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彻底实现当事人的息诉罢访目的。  相似文献   

16.
我国涉诉信访制度的发展史是伴随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历史,因此,对于形成原因的挖掘不仅要从现有司法因素的影响入手,更要从法治的历史延续以及变迁的角度深入。探究涉诉信访在截然相反的人治与法治的国家治理理念下的成因以及影响涉诉信访发展的现实环境原因,成为我们厘清涉诉信访问题及如何解决涉诉信访问题的关键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7.
当前的涉法涉诉信访局面依然很严峻,为改变信访格局,有效化解信访矛盾,对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机制进行改革显得日趋重要。根据基层院面临的信访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检察机关解决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对策,进一步完善检察机关信访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8.
浅谈地方人大常委会处理涉法涉诉信访的原则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大信访工作是我国人民信访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地方人大常委会处理涉法涉诉信访,主要是通过对有权处理机关的监督而实现信访问题的解决,因此必须正确把握好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依法办事、坚持监督和支持相统一的原则。地方人大常委会处理涉法涉诉信访的基本方法是做到四个结合,即与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职权相结合,与充分发挥司法机关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和国家监督体制的作用相结合,与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相结合,与完善制度建设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检察机关涉法涉诉信访总量居高不下并呈上升趋势,闹访、缠访、集体访等非正常访亦呈多发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群众的维权意识在不断提升、法律的修订赋予检察机关更多职责任务、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机制的改革和对违法上访行为打击不力等因素导致。应完善审查受理机制、案件办理机制和息诉化解机制,建立信访依法终结机制和国家司法救助制度,同时还应强化源头治理,切实预防和减少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涉法涉诉信访是一种极具中国特色的纠纷解决机制,是信访制度中的一种,既具有权利救济等重要功能,也存在一些弊端。近年来,涉法涉诉信访问题是困扰国家机关的老大难问题,申诉案件多,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突出,涉法涉诉信访机构面临沉重的信访工作压力与负担,由此造成的涉法涉诉信访机构不作为的现象也日益突出。本文主要通过对涉法涉诉信访机构不作为的界定以及不作为的现状及危害,并提出了对这种不作为行为进行监督的制度构想,以期完善涉法涉诉信访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