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列宁执政能力建设思想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列宁为核心的世界第一代无产阶级执政党,在领导俄共(布)和苏俄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对党的执政能力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形成了初步的、独具特色的执政能力建设思想发展和驾驭经济建设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点;健全民主集中制,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制度保障点;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工作作风,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着重点;提高党员质量,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2.
叶剑峰 《新东方》2011,(5):50-53
1920年底,国内战争胜利结束,列宁主张实现党的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转移,实行新经济政策。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正式作出了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重要决定。这是俄共(布)工作重心的重大转变,也是其执政方式的根本性转型。以此为契机,列宁进入探索党的执政方式科学化的关键阶段。列宁在迥异于过去、俄共(布)已成为执政党的条件下,对不断改革与完善党的执政方式进行了艰苦卓越的探索,积累了十分丰富的历史经验,取得了许多意义深远的理论成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执政党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十月革命胜利后,在俄国共产党(布)内部产生了一些贪污受贿的腐败现象。列宁非常重视开展反腐败斗争。在斗争中,列宁和俄共(布)中央采取了一些有力的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是世界各国工人阶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和永葆党的先进性的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4.
十月革命胜利以后,为打败国内外反动势力对苏维埃社会主义政权的联合绞杀,列宁领导俄共(布)建立了战时共产主义体制。内战结束后,这一体制被当作迈向共产主义的"便捷"之路,但是这一体制很快遭遇到重重危机。面对危机,列宁实施新经济政策。在探索新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同时,俄共(布)也开始探索对党进行以强调民主化和加强监督为核心内容的民主改革。  相似文献   

5.
刘思仓 《前沿》2003,4(9):100-103
十月革命后 ,俄共 (布 )成了执政党 ,如何加强自身建设 ,世界上没有先例可循。列宁进行了艰苦的探索 ,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 :必须坚持党对苏维埃国家的领导 ;执政后党的根本任务是搞好经济建设 ;党要始终同群众保持密切联系 ;发展党内民主 ,加强党内监督 ;注重党员质量 ,纯洁党的队伍等。列宁探索出的这些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 ,并对其它国家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列宁从 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开始到 192 4年 1月逝世的 6年多时间里 ,对工人阶级执政党建设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做了初步尝试。总结列宁和俄共 (布 )加强执政党建设的一些基本经验 ,对于进一步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学习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党员干部作为党执政的骨干力量,其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直接影响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兴旺发达。列宁在领导俄共(布)执掌俄国政权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党员干部的学习,针对党员干部“为何学”“学什么”“如何学”等问题阐述了一系列重要理论主张,并彰显出鲜明的全面性、问题性和实践性等理论特质。深入挖掘列宁关于加强党员干部学习思想的历史智慧与理论精髓,对于新时代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在党的政治建设问题上,中国共产党以列宁关于俄共(布)政治建设的思想为参照,在无产阶级专政与暴力的关系、政治建设与党的监督机制的关系、政治建设与治理能力的关系等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党的各方面建设,实现了党的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一、正确处理无产阶级专政与暴力的关系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后,俄共(布)面临新的问题,比如无产阶级新的国家机关内部出现了旧的官僚主义作风。列宁认为,国家机关之所以存在官僚主义作风,主要由  相似文献   

9.
无产阶级政党执政以后,如何正确处理党同政府及其他组织的关系,是实现党的正确领导的一个重大问题,它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十月革命胜利以后,俄国共产党(布什尔维克)首先遇到了这个问题。列宁当时从实际出发,对这个问题作了有益的探索,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思想。1921年8月,列宁在俄共(布)十大的报告中曾经谈到:“在苏维埃政权建立两年半以  相似文献   

10.
刘思仓 《前沿》2004,4(6):33-36
十月革命后 ,俄共 (布 )党该如何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列宁以极大的努力进行了探索 ,提出了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必然性和基本形式 ,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和任务 ,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必须由共产党领导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不仅为俄共 (布 )的长期执政奠定了理论基础 ,也极大的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相似文献   

11.
反对官僚主义是列宁执政党建设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苏维埃政权建立后,针对俄共(布)党内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中出现的官僚主义现象,列宁从理论上分析了官僚主义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并在反对官僚主义的实践上进行了可贵的尝试。这些理论和实践对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密切联系群众、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1921年春,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以后,列宁鉴于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经验教训,力排众议,毅然作出推行新经济政策的重大决策。这是苏俄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基本经济政策。列宁十分重视构成新经济政策“基本点”的国家资本主义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他分析了俄国社会存在着的五种经济成分,即宗法式的农民经济、小商品生产、私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其中分散落后的个体小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占极大优势。同这种个体经济相比较,国家资本主义是集中化和社会化的大生产。因此,列宁认为,只有国家资本主义发展起来,才能摆脱小生产设置的障碍,使俄国确有把握地过渡到社会主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说:“国家资本主义将是我们的救星。”(《列宁全集》第27卷第269页)  相似文献   

13.
列宁在俄国十月革命前后,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管理问题作了研究与探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观点和管理原则,倡导、推动俄共(布)党的机关和苏维埃机关实行了不少具有民主性、科学性的管理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14.
党法关系是党政关系的核心。如何正确处理党法关系是一个关乎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列宁在主持俄共(布)执政7年中,领导俄共(布)对党与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艰辛探索,形成较为完整的正确处理党法关系的理论,其主要内容包括坚持和改善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以及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原则。在我们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今天,列宁党法关系的思想与实践仍然彰显着极强的时代价值,给我们重要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5.
列宁领导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是世界上第一个执政的无产阶级政党,对列宁的党建思想进行梳理和研究,有利于我们对无产阶级执政党如何建设党、如何执政等问题进行总结,同时为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顺利进行提供有益帮助。  相似文献   

16.
苏俄一党执政形成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的一党执政模式并不是布尔什维克党事先设定好的,它的形成有一个曲折的过程。苏维埃俄国成立之初,形势的发展变化,国内各派政治力量的消长,形成了俄共(布)事实上的一党执政的局面,而后,才形成其政党执政模式,确立“一党执政”的理念。  相似文献   

17.
在俄国国内战争时期,为了反击外国武装干涉者和国内反革命分子的军事进攻,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俄共(布)建立了强大的革命军队——红军。列宁在这一时期的实践中,阐述了党领导红军的思想。列宁关于党领导红军的思想,主要有以下内容:第一,党必须创建自己的红军部队。党的事业在  相似文献   

18.
列宁非常强调执政的共产党人加强学习的重要性,提出了"问题只在于先锋队的文化力量"的著名论断。在列宁看来,俄共(布)所以缺少管理本领和不会做经济工作,是由于党自身的文化水平不够造成的。列宁对共产党人的学习内容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他强调,共产党人要学习和掌握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做经济工作,学习和掌握管理国家的本领和知识。列宁还就共产党人如何学习谈了他的看法。他提出,共产党人要善于向资本家、商人、资产阶级专家学习,要把向书本学习和向实践学习结合起来,要从错误和失败中学习。  相似文献   

19.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随着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武装叛乱的被粉碎,俄共(布)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为了把苏维埃国家在原来沙皇俄国经济文化十分贫困落后的废墟上建成具有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技术和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列宁在提出经济改造规划的同时,也提出了文化改造的纲领。十月革命的胜利,虽然改变了国家政权的性质,把一个反动落后的沙皇俄国改变成先进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但是仍然  相似文献   

20.
夏云高 《传承》2011,(12):36-37,57
1915年,列宁提出了"一国胜利论",它是根据当时世界和俄国的形势提出来的,它是被俄国革命实践证明是正确的理论。1924年,俄共(布)党内围绕着要不要建成社会主义、建成怎样的社会主义问题展开了论战,斯大林同托洛茨基等人的论战中,提出并逐步完善了其"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客观地说,"一国建成社会主义"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起过重要的作用,对中国共产党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