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琦 《党的文献》2005,3(3):5-8
记者:力群同志,您曾在陈云同志领导下工作,对陈云同志的工作作风有很深的了解.从新中国成立前后开始,当经济工作发生严重困难的时候,大多是陈云同志出来做工作.我们想请您着重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李琦 《党的文献》2005,(4):25-29
关于婚姻 本刊记者李琦(以下简称"李"):于若木同志,您与陈云同志共同生活了58年,关于陈云同志的话题,您想讲的话一定很多.我们首先想知道的是,您和陈云同志是如何认识的? 于若木:1937年11月29日,陈云同志到延安的第一天,我就见到他了. 我是随着青年知识分子的洪流,1937年10月到延安的.那时候,他是中央领导人,我是一个普通党员、普通知识分子,在陕北公学学习.那天,我们忽然听到飞机的声音.  相似文献   

3.
本刊记者米士奇(以下简称"米"):王丙乾同志,您在陈云同志领导下工作多年,对陈云同志的思想方法、工作作风一定非常熟悉,请您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王丙乾:陈云同志是我的老领导,多年来他对我的教育和帮助非常大.陈云同志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楷模.他曾说过,要把我们的党和国家领导好,就要把领导的思想方法搞对头,这需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他不但自己身体力行,而且还教育我们要实事求是,坚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在分析和决定问题时,要采取"交换、比较、反复"的方法,这样才能使决策更加周全、正确.这充分反映了他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他曾经用这15个字给我写了一个条幅,我一直保存到现在.他给我写条幅的意义,在于指导我坚持真理,勇于实践,要站稳无产阶级的立场,不要随风倒.  相似文献   

4.
杨波同志谈陈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刊记者吴雪生(以下简称"吴"):新中国成立后,您曾经在陈云同志领导下做财经工作,请您谈谈陈云同志是怎样抓经济工作的,好吗? 杨波:我在他的直接领导下工作了3年多.此后,我虽然调到别的部门工作,但也能经常见到他并听到他的指示.他抓财经工作,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善于抓大事,而且抓住不放,一抓到底,抓一事成一事,事事有作为.  相似文献   

5.
宋平同志谈陈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者:宋平同志,我们想请您着重谈谈上世纪80年代中期,陈云同志在关于党的建设和成千上万培养和提拔中青年领导干部方面,提出了哪些重要思想? 宋平:陈云同志很早就重视对中青年干部的培养和提拔,特别是"文革"以后,他更加感到这个问题的迫切.当时,全国省委、地委的主要负责同志,年龄多数都在60岁以上,其中不少还是70岁上下的干部,政府各部委的领导同志大体上也是这个样子.这些高级干部身负重任,都在党政军第一线工作,日夜操劳,身体也不适应大量繁重的领导工作.  相似文献   

6.
今天,我来到莫斯科,与俄罗斯的朋友们一起缅怀、追思我的父亲陈云同志,心情非常激动.我代表陈云同志的家人,感谢俄中友协组织的"陈云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会",并对大家的光临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的父亲陈云同志离开我们已经十年了,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他将一生都融入了中国的革命事业,尤其在中国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探索上,倾注了毕生心血.  相似文献   

7.
陈云同志生前非常喜欢杭州,多次来杭视察、休养.新中国成立后,一共来过23次,从1977年到1990年,每年都要到杭州住一段时间.他是上海青浦人,随着年事日高,江浙的气候水土更适宜于他的身体.记得在杭州最长的一次是从1989年10月8日到1990年4月28日,住了近7个月.他常说杭州的环境好,气候好,山水好,以致每逢回京,对我们总是说要"出发"去北京了,可见对杭州的深情.由于工作关系,我有幸多次接触陈云同志.特别是1985年以后,在中共浙江省委的领导下,我直接负责陈云同志在杭的警卫、接待工作,这是我一生中非常荣幸的一段经历.  相似文献   

8.
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由中国宏观经济学会主办的“纪念陈云同志百年诞辰——陈云经济思想研讨会”于5月21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等单位的领导,陈云同志的夫人于若木及家人,曾在陈云同志身边工作过的同志,以及经济学界的部分专家学者等15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一、陈云同志对我国财经工作的历史贡献陈云同志对党、对人民的贡献是巨大的、多方面的,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所建立的功勋尤为卓著。与会者从几个方面回顾了陈云同志对中国经济…  相似文献   

9.
陈云同志去了,正当深切悼念他的时候,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了《陈云在延安》一书。书的封面是陈云同志32岁时的照片,英姿勃发,他的身后是群山叠岭的延安。这本原为献给陈云同志90寿辰的出版物,竟在哀乐低回中问世了。我一口气将它读完,延河水畔,宝塔山下,半个多世纪前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和陈云同志的音容笑貌,不时浮现在眼前。 遵义会议后,红军主力来到金沙江。中央决定成立渡江司令部,刘伯承任司令员,陈云任政委,陈云同志坐镇渡口指挥渡江。当时渡口仅有7条小船。陈云同志亲自做船工的思想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说服了船工和我们配合。结果用了9天9  相似文献   

10.
在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隆重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00周年之后不久,人民出版社推出了古朴典雅的《陈云文选》线装本。它的出版给广大读者尤其是老年读者、海外读者和港澳台读者提供了一个更便于阅读更利于收藏的版本,是出版界弘扬祖国古老装帧技术的又一丰硕成果,也是对陈云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的一个重要补充,是陈云思想与生平研究事业中的一件大事喜事,必将对陈云同志思想的学习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共中央办公厅在“关于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00周年活动的通知”中指出:陈云同志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邓小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