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心动"贵州果树资源,核桃树之路从此开始潘学军,山东临沂人,2005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果树学博士。毕业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来到贵州考察,火车上看到满山的绿色,丰富的果树资源让他对这片土地第一次"心动",从此决定扎根贵州,扎根这片土地。经过考察,他发现贵州省的果树资源虽然丰富,但百姓对果树却缺乏管理,果树的培育需要"三分种,七分管",他不禁心中万分感慨,暗暗下决心要为这片山区的  相似文献   

2.
一、巧用草木灰 草木灰是优质钾肥资源和土壤疏松剂,可提高"药用果树"抗旱性,还是果树病虫害的"克星".用草木灰防治果树根腐病的方法是:松动"药用果树"根旁的土壤,用小刀轻刮去根系上的病皮,晾根2~3小时,将新鲜草木灰撒在根四周,再覆土埋根,根腐病即可根除,并发出新根.  相似文献   

3.
农一师十团十九连种植果树4000余亩,果农190余人,这些果农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种植果树的技术也有高有低。为了使这些果农丰产又丰收,十九连成立了"巾帼科技服务队",这支"巾帼科技服务队"成员由副连长徐海、果树种植高产户等10余人组成,随时为不同需求的职工提供技术服务和指导。"巾帼科技服务队"经常走家入户,主动与果农沟通和联系,  相似文献   

4.
美与丑     
《党的建设》2007,(7):60-60
王玉贵引导村民发果财泾川县高平镇铁佛村党支部书记王玉贵担任"村官"23年以来,积极带领和引导农民栽果树、发果财。目前,铁佛村果树经济林种植面积达到2283  相似文献   

5.
正每到金秋十月,祖国大地一片丰收景象。北方果园里,红彤彤的苹果压满枝头,映红了果农的笑脸。据统计,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苹果生产国,苹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世界50%以上。苹果产业的大发展,离不开我国农业科技人员的智慧和汗水。92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果树栽培学家、山东农业大学教授束怀瑞,就是为中国果树产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重要一员。71年的岁月里,束怀瑞院士与果树为伴,将毕生精力倾注于果树栽培技术的科研攻关,将毕生奋斗目标定位于果树丰产、农民增收。他被亲切地称为"果树院士"。  相似文献   

6.
<正>刘绍敏,兴城市望海满族乡黑庄村党支部副书记,绍敏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多年来,他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把共产党员的责任扛在肩上,把乡亲们的疾苦记在心头,先后获得"辽宁省劳动模范"、葫芦岛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新能人"、兴城市"十大优秀青年农民"等荣誉称号。兴城市望海乡有着多年果树种植历史,但传统的果树品种及种植方式使得果品产量较低、质量较差,农民往往忙活了一年,口袋里却不见钱。1992年,头脑灵  相似文献   

7.
李秀杰:彰武县副县长、果树专家。1993 年,她从省果树研究院来到平安乡做科技推广工作。没招待所,她就住办公室。晚上,老鼠在天棚上乱窜。但李秀杰在这里一待就是五年。五年间,她无私传授果树技术,让平安乡有了"阜新市苹果发展第一乡"的美誉。1998 年,李秀杰调往县里, 督导建成果树示范园17 个,培育果苗600余万株,让全县果业有了历史性发展。据统计,全县500多农户借助培植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76岁的曹学春曾是宽甸满族自治县果树站站长,1998年退休后,他谢绝企业高薪聘请,投身于全县果树栽培试验中,在大山深处的7400多个果园间一干就是16年,成功地大面积推广种植了"燕红桃""寒富苹果"等耐寒品种,带领乡亲们走上了致富之路。新品种果树"落地开花"宽甸地处山区,过去水果种植品种单一,只有零星的老品种苹果、桃子,难以形成规模。上世纪90年代,宽甸把开发山区资源、发展鲜果生产作为重点项目,引  相似文献   

9.
<正>12月4日早晨9点半,初冬气温降至零下9℃。农二师二十九团园十一连果农刘斌夫妇已在果园里忙碌起来。丈夫刘斌与帮扶对象一起拿着修枝剪给果树冬季修剪、妻子游兰拖着装有工业毡的编织袋逐一给果树树干进行捆扎,确保果树安全越冬。刘斌从2000年开始承包该果园,已连续多年被团评为"先进生产者",2009年被评为"农二师青年致富能手"。刘斌自2000年承包果园以后,就把心  相似文献   

10.
致富参谋     
《实践》2007,(7):30-31
"田把式"赚外快去年,果树挂果期间,葛有民等20多位村民每天都在同村的果树种植户地里套果袋,在北寨村,像这样专职从事农事"钟点工"服务的多达150多人。如今,邯郸县农村中遇到生产、生活中忙不过来的事,农民都会聘请农事钟点工帮忙。这些专职从事农事服务的主要是一些农业生产方面的"者把式",他们发挥自身特长,为缺乏劳动力的农户提供有偿服务,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11.
正5月14日,在一师五团二连106农的果园里,18名在果树围埂工作中突出的果农高高兴兴地领到了奖品。今年,二连工会为调动果农积极投身果园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从5月1日至27日,在全连果农中开展了以"比进度、比质量、比安全"为主题的果树夏季管理工作劳动竞  相似文献   

12.
某山区县一个乡镇四年中换了三任领导,每个领导上任时都表示在自己任期内要搞山区开发。然而,前一个领导要群众种果树,后一任领导要求种药材。群众只得放弃果树,种上药材。最近又换了一个领导,这个领导却要种葡萄。这些领导各唱各的调,弄得群众无所适从。"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是  相似文献   

13.
<正>"管了这么多年的果园,我终于知道果树为什么这样修剪,参加了技术培训,水平明显有了提高呀!"农二师二十九团一位职工参加完冬季果树修剪培训后高兴地说道。二十九团始终以和谐发展为方向,抓好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地加大职工素质工程建设,使全团6400多名职工素质大幅度提高。去冬今春,该团利用"科技之冬"等多种培训为载  相似文献   

14.
在荒山种果树、建桑园,发展生态农业,几年的精心"打磨",潘清云不仅绿了荒山,还喜滋滋地成了山里的"首富".  相似文献   

15.
这个占地面积达138亩,集果树种植和林下养鸡等种养植(殖)项目为一体的基地正是由福泉市残疾人联合会创建的"福泉残疾人种养植(殖)扶贫示范基地",也是我省第一个残疾人种养植(殖)扶贫示范基地。走进福泉市城厢镇双谷村,放眼望去,是一大片绿油油的果树林,成群的绿壳蛋鸡在果树间窜来跑去。这个占地面积达138亩,集果树种植和林下养鸡等种养植(殖)项目为一体的基地正是由福泉市残疾人联合会创建的"福泉残疾人种养植(殖)扶贫示范基地",也是我省第一个残疾人种养植(殖)扶贫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16.
正从几近荒废的百年果园到栽植3万余株精品果树的千亩果园,义县老庭沟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历经4年的发展,已经成为锦州市义县七里河镇七里河村群众脱贫致富、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支撑,七里河村也从曾经的贫困村发展成为人均收入超2.2万元的富裕村。8年前的七里河村有"国标贫困户"178户,村集体没有收入来源,自然气候十年九旱。面对这样的困境,发展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业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正扎根贵州11年,马玉华和她的团队在全省推广火龙果、百香果、猕猴桃等优新果树品种20余个、新技术30余项,培训基层农技人员、农民5万余人次,辐射带动发展果园20余万亩。清瘦、朴素、干练,是马玉华给人的第一印象。作为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科学研究所所长,马玉华心系全省果园,常年行走于基地苗圃之间,每一粒果实都好比是她"哺育"的孩子。7月2日上午7点从贵阳出发,10点到达镇宁自治  相似文献   

18.
李强 《先锋队》2013,(22):49
一是围绕"三个依托",在培训上倾斜。依托县、乡(镇)党校教育培训阵地,采取专家授课、创业成功人士现场说法、座谈交流等多种方式激励大学生村官创业。依托山西农业大学和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大学生村官培训基地,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创业技能培训。拨付专项培训经费近30万元,先后分两批,组织210余名大学生村官赴山西农业大学和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进行了培  相似文献   

19.
农二师二十九团园九连胡荣榜,是种植果园和温室大棚的高手,同时也是助人为乐的热心人。1998年2月,胡荣榜到园九连承包了19亩果园,从未接触过果树的她,一切都从零开始。她不仅购买了果树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的书籍,而且在管理过程中,边看书边向能人求教,很快她就成为各个方面技术熟练的"高手",2002年纯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20.
正锦州市果树农场,创建于1949年,现有职工4000多名,固定资产4.53亿元,属大二型农垦企业。多年来,果树农场以"善谋实干、勇于奉献、超越自我、敢为人先"的企业精神,守"艰苦奋斗、廉洁自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清廉之风,朝着"创新、发展、富庶、美丽"的新型农场方向阔步前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