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日根据地知多少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等深入敌后,在日本侵略军占领的广大地区开展游击战争。随着游击战争的发展,我军建立了一块又一块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敌后根据地计有华北地区6个,华...  相似文献   

2.
山东是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之一。山东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和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巩固,在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本文试就罗荣桓对开展山东抗日游击战争所作的贡献作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3.
八年抗战中,山西民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参加了创建、巩固和扩大晋察冀、晋绥、晋冀豫抗日根据地的斗争,进行了波澜壮阔的人民游击战争,创造了歼灭日军的各种巧妙战术,配合八路军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特别是在1940年的百团大战中,山西民兵大显身手,创造了可歌可泣的战绩。  相似文献   

4.
刘少奇对抗日游击战争的卓越贡献主要体现在:一是最先提出在华北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并为之做充分的准备工作;二是在党内第一个写出抗日游击战争的专著,深刻阐明抗日游击战争的伟大意义与胜利前途,协同毛泽东把抗日游击战确立为人民军队对目作战的战略方针;三是系统论述抗日游击战争的基本问题,其思想理论构成我党我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根本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时期,山两地处华北抗日前线,八路军首先挺进山西,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先后在晋东北、晋阿北、晋东南等地区建立起了抗日根据地,从1939年1月至1945年10月,抗大总校、抗大第一分校、抗大第六分校、抗大第匕分校、抗大太岳分校、抗大太行分校、抗大太岳陆军中学、抗大第七分校陆军中学先后和山西的几个根据地开办,  相似文献   

6.
孔令波 《世纪桥》2011,(2):34-38
1934年东北抗日义勇军虽然人数有所减少,但是行动更加活跃,战斗仍很频繁,对推动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发展起到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7.
朱荣兰 《世纪桥》2013,(12):72-76
游击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主要的斗争形式。从井冈山的斗争到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我党许多领导人都积累了大量的关于游击战争的宝贵经验,除毛泽东外,陈毅等许多领导人,也在革命的实践中探索出了关于游击战争这方面或那方面的许多经验,对指导游击战争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陈毅对游击战争的理论认识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这与陈毅长期从事游击战争密不可分,本文仅就陈毅在南昌起义至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期间的游击战争理论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在艰苦的抗日对敌斗争中,以山西为中心的各抗日根据地军民充分运用毛泽东提出的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创造了许多闻所未闻、新鲜活泼的游击战术,使游击战争显示了神奇的威力.这不仅对于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而且对于抗战胜利后进行自卫战争、战胜军事力量强大的国民党反动派、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朱荣兰 《世纪桥》2013,(9):72-76
游击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主要的斗争形式。从井冈山的斗争到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我党许多领导人都积累了大量的关于游击战争的宝贵经验,除毛泽东外,陈毅等许多领导人,也在革命的实践中探索出了关于游击战争这方面或那方面的许多经验,对指导游击战争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陈毅对游击战争的理论认识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这与陈毅长期从事游击战争密不可分,本文仅就陈毅在南昌起义至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期间的游击战争理论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2005年10月27日,新华社在“永远的丰碑”专栏中播发了“出生入死建功勋”的姚喆中将生平事?F渲?提到。他“为绥远和山西抗日游击战争紧密配合创造了重要条件,力大青山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由此,一代虎将的军事生涯,重新引起世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加强和深化对抗日游击战争的研究张星星(国防大学)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同于各国反法西斯战争的最主要特色,就是波澜壮阔、声势浩大、机动灵活、艰苦卓绝的人民游击战争。抗日游击战争不仅是中国人民坚持持久抗战、最终战胜日本帝国主义...  相似文献   

12.
山西抗战特殊局面的开创与形成与毛泽东的谋划、决策、指导是分不开的。1935年12月,他起草的《中央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中明确提出,将红军的发展方向放在东边的山西和北边的绥远等省,其中关键的一步是在山西开辟新的根据地。1936年2月,红军东征战略第一步完成之后,毛泽东开始谋划并实施在山西全省创建根据地的战略。东征战役中期,毛泽东明确系统提出"经营山西",在山西全方位建立发展抗日根据地。在发展山西根据地的同时,毛泽东不失时机地通过多种渠道对阎锡山进行争取工作,促使阎锡山作出联共抗日的决定。毛泽东及时与阎锡山商定八路军入晋抗日和国共两党两军密切合作协同作战有关事宜,精心部署八路军在山西的战略展开,真诚与友军同舟共济,协同作战,推进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战略,真正实现了山西抗战特殊局面的开创。  相似文献   

13.
华北抗战不能忽略刘少奇的功劳。他抓住了组建牺盟会这一关键环节,既拉住了阎锡山,也制住了阎锡山。刘少奇写的《抗日游击战争中各种基本政策问题》是共产党高层在抗日战争中第一部系统论述抗日游击战争的文献。他抓住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这个重点,对王明的错误路线进行了有理有据的斗争,提出并实施了华北抗战向平原地区发展的方针。  相似文献   

14.
山西:华北抗日游击战争的立足点和出发地田酉如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经过不断探索,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中国共产党的这一伟大创举...  相似文献   

15.
1938年5月,毛泽东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红军时代的洪湖游击战争支持了数年之久,都是河湖港汊能够发展游击战争并建立根据地的证据.”时隔数年,以李先念为首的新四军第五师,在硝烟弥漫的抗日战争中,再次纵横驰骋于河湖港汊地带,建立了几个以湖区为基地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其中包括以洪湖为中心的襄南抗日民主根据地,重现了洪湖游击战争的多姿多彩的画卷.  相似文献   

16.
“挺进敌后,放手发动群众,独立自主地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配合正面战场,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的决策,是毛泽东关于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在民族革命战争中的发展运用。中共上海地下党在毛择东这一伟大战略思想指导下,为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作出了两方面的重大贡献.一方面是充分发挥上海中心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和人才望革的优势,从人力物力上全面支援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为敌后根据地的巩固、建设和发展,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另一方面就是深入上海外围敌占区农村,放手发动群众,独立自主…  相似文献   

17.
刘鹏 《党史文汇》2010,(7):55-56
"敌进我进"的军事方针是抗日游击战争战略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扭转敌后抗日根据地的退缩局面,恢复和发展抗日根据地,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1937年11月,根据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太原失守后对山西敌后游击战争和创建抗日根据地工作的全面部署,中央军委华北分会在山西省和顺县石拐镇召开一系列重要会议,史称"石拐会议"。石拐会议的召开,为八路军在抗战初期及时实行战略转变,坚定贯彻执行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方针,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创全民族抗战的新局面,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刘少奇领导华中敌后抗日的军事战略与策略思想黄祖琳刘少奇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家、革命家、理论家,同时,也是伟大的战略家和军事家。他在领导华中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伟大斗争中,亲临第一线指挥,取得了成功地开创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大规模发展华中地方武装和新...  相似文献   

20.
静德 《党史文汇》2005,(9):42-44
[编者按]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在近现代百余年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在这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将在陕北的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开赴华北抗日前线,担负起抗日的重任.八路军总部建立后,在朱德、彭德怀的率领下,立即开赴山西战场,以山西为立足地和出发地,指挥八路军三大主力师,独立自主地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创建起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和山东四大块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八路军在八年抗战中从出发时的 4 5万人发展到 100余万人,歼敌 124万余,解放了华北广大国土,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指挥八路军抗战的八路军总部前方指挥部一直驻山西,使山西成为华北抗战的指挥中枢和战略基地.在抗战胜利 60周年之际,本刊发表这篇八路军总部在山西的纪实文章,以纪念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做出重要贡献的八路军总部的将领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