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年来,北京市东城区工商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下称"非公经济人士")中的团结教育和引导服务作用,通过加强党建引领、平台建设和载体创新,增强了非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一、党建引领构建组织体系一是明确"党建引领"思路,在非公企业领域着力抓好"两个覆盖"(覆盖党的组织、覆盖党的工作),建立健全非公企业党组织,并打造成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强主体,有效解决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谁来做的问题;扎实开展非公企业领  相似文献   

2.
正非公企业党建是植根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性实践与特色的工作制度。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探索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以来,党组织逐渐成为非公企业企业发展的一种政治资源,出现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局面。据党内统计,2010年底已建全国非公企业党组织近30万个,2011年底这一数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由此可以看到我国公民政治参与意识日益增强,同时也折射出目前我国公民政治参与机制存在诸多问题。群体性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公民无序政治参与,因此,构建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防范群体性事件发生的积极举措。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非公企业党的建设蓬勃兴起,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逐渐向非公企业延伸拓展。深入研究探索非公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对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非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加强非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1.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政治保障。非公企业现有职工近3亿,有党员350多万名。非公企业已成为我党执政兴国的重要基础。在非公企业开展积极的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5.
为全面了解和掌握非公企业员工的思想和生活状况,加强和完善非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构建非公企业员工温馨的精神家园,推动非公企业健康和谐发展,我们通过问卷调查、访问座谈、开会研讨等方式,对深圳市非公企业员工思想状况进行较为全面深入的调研。  相似文献   

6.
公众网络政治参与影响力日益增强,而公众网络政治参与演进与网络平台及其运行机制存在密切联系,不同网络参与平台下,公众网络政治参与的参与方式、参与内容以及网络话语权归属都产生差异。但公众网络政治参与关注的核心内容具有共通性。  相似文献   

7.
洪爱敏 《民主》2011,(2):14-15
随着社会经济和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公众参与公共决策已日益成为一种普遍而重要的政治现象,不断扩大和完善公众有序的政治参与,对于推进我国公共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胡晓亚 《党政论坛》2014,(21):21-23
非公企业党建是植根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性实践与特色的工作制度。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探索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以来,党组织逐渐成为非公企业企业发展的一种政治资源,出现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相辅布目成、相互促进的局面。据党内统计,2010年底已建全国非公企业党组织近30万个,2011年底这一数字增加到36.8万个,2012年底高达53.6万个,并覆盖到了中国一半以上的非公企业。在这些成绩的背后是非公党建工作不懈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9.
在转型期,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热情愈益高涨,这是由世界民主化潮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要求及我国转型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决定的。在这一时期,我国公民政治参与有其自身特点,主要表现为:政治参与热情与冷漠同时并存,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呈上升趋势,各种社会组织正在成为有序政治参与的载体,政治性取向的参与日益成为主流。为进一步引导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健康,必须树立公民意识,尊重公民政治参与权利;把握政治参与的限度,合理地规范和引导公民政治参与;促进信息公开,为公民创造政治参与的条件;创新执政方式,推动公民政治参与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刘敏 《学理论》2008,(7):18-19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  相似文献   

11.
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议程。在日益丰富的政治参与研究中,一直缺失针对民众政治参与观念的系统研究,且不了解民众对于政治参与的理解、情感和认同倾向。文章从认知、情感和认同等三个维度,系统构建中国民众政治参与观的概念框架与测量工具,并利用系统性抽样调查数据进行统计检验。研究发现:在参与认知方面,与研究者主要从民众影响政府决策角度的界定不同,民众多从其与政府互动的双重视角理解政治参与;在参与情感方面,民众的内在效能感和外在效能感都偏低;在参与认同方面,对公民行动、接触型参与和沟通型参与的认同度较高,但对抗争型参与的认同度较低。借助潜在剖面分析方法,验证了民众参与观类型学的理论模型,发现同时存在“传统臣民”“依附主义者”“潜在抗争者”“准公民”“模范公民”等五种观念类型。总体而言,参与型文化正在中国民众中形成,但与政治参与观发展的理想状态仍有落差。这些研究发现,对于进一步探索中国民众的政治参与观、推动政治行为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2.
政治文化:分析党内参与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伟丽 《理论导刊》2007,2(4):48-51
“政治文化”是指“作为被内化于该系统居民的认知、情感和评价之中的政治系统。”用政治文化的概念和相关理论来分析日益高涨的中国共产党的党内参与,有助于深入理解党员参与行为发生的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政治价值。从政治文化的视角来分析党内参与,可以从对党员的政治取向及行为分析和对党内参与的政治文化的社会分析两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
农民的政治参与状况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政治文明的进程。河北安新县A村农民政治参与案例表明,在中国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农村公民的政治参与具有主动性组织化程度较低、政治参与程度和水平较低、政治参与非制度化可能性仍存在的特征。健全中部地区农民政治参与的对策,应当从加强农民政治参与制度建设,加强农村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社会地位,早日建立农民利益的政治表达组织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4,(36)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政治参与日益成为我国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方式。与传统政治参与相比,网络政治参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网络政治参与的含义及特点出发,分析思考了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为实现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合法、有序、理性的进行提出了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有经济战略布局的调整,非公企业蓬勃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非公经济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解决社会就业和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卓有成效地在非公企业中开展党的工作,已成为新时期党建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江苏省常州市根据非公企业的特点,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自觉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责任感,以实施党工团整体联动为主要方法,就加强这一新领域的党建工作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江苏省常州市组成由市委组织部、市总工会、团市委等部门人员参加的联合调查组,对所辖市、区…  相似文献   

16.
作为制度,民主的核心理念就是强调公民的政治参与。中国共产党自建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而我们党自革命时期就开始推行的群众路线,正是为了实现人民当家做主,保障人民的各项民主政治权利。群众路线的贯彻实施,不仅扩大了民众政治参与的主体,推进了民众政治参与的规范性,并增强其有效性,从而提高民众政治参与的水平,促进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有序、规范的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30余年来,伴随着政治、经济领域的各项改革,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结构和社会关系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人民对于参与国家政生活治的热情也日益高涨。作为人民政治参与和影响国家政策制定的重要形式的政治社团,其在更地反映特定群体的利益诉求、协调各方利益关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政治社团的含义入手,简要的分析了政治社团的特征和在我国政治参与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群众社会运动作为中国传统中既已存在的政治互动与参与模式,在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毛泽东时代中国领导人主张深入群众、率领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政治参与,探索出许多政治互动与参与的新形式。在中国经济不断发展、政治改革、民主参与呼声日益强大的今天,我们再一次思考在发展中中国扩大政治互动与参与的可能途径,这在增强群众对党和政府信任方面还是有所裨益的。  相似文献   

19.
革命型政治参与范式,是70年代末以前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基本形态和主旋律.改革开放以来,这种传统政治参与范式正在被建设型政治参与范式取而代之.明确这种转换并促进其发展,是中国政治生活向更高层次迈进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20.
聂虹 《学理论》2010,(16):40-41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群众民主意识的增强和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发展,网络政治参与的新形式不断出现,网络政治参与的人数激增、热情日益高涨,参与的范围不断扩大。但当前我国的网络政治参与尚处于较低水平,还存在一些问题。政府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扬长避短,积极推动、引导网络政治参与的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