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2 毫秒
1.
我国首次设立国家奖学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财政部、教育部出台了《国家奖学金管理办法》,这是我国首次设立国家奖学金。国家奖学金的资助对象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中家庭经济困难、品学兼优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包括当年考入普通高校的全日制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每年两亿元定额发放给45万名学生,按两个等级发放,其中10万名特别优秀的学生享受一等奖学金,每人每年6000元;35万名学生享受二等奖学金,每人每年4000元。凡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其所在  相似文献   

2.
教育部和财政部5月21日决定正式设立国家奖学金,以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完成学业。教育部和财政部已于近日联合印发《国家奖学金管理办法》,该《办法》自今年9月1日起施行。奖学金每年将定额发放给4万5千名学生,其中1万名学生将享受每人每年6000元的一等奖学金;其余3万5千名学生将享受每人每年4000元的二等奖学金。凡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其所在学校均减免该生当年的全部学费。国家奖学金的资助对象为中国普通高等学校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包括当年考入普通高校的全日制本专科生以及在校全日制本专科生。  相似文献   

3.
教育部和财政部最近联合印发《国家奖学金管理办法》,对国家奖学金设立的目的、内容、管理办法、申请和评审程序等做出了明确规定。该《办法》自今年9月1日起施行。国家奖学金每年将定额发放给45000名学生,其中10000名学生将享受每人每年6000元的一等奖学金;其余35000名学生将享受每人每年4000元的二等奖学金。凡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其所在学校均减免该生当年的全部学费。国家奖学金的资助对象为中国普通高等学校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包括当年考入普通高校的全日制专科生以及在校全日制本专科生。学生可根据国家…  相似文献   

4.
信息长廊     
我国将建国家奖学金制度今后国家每年预计拿出2亿元左右的资金,资助大约6万个贫困生。由于国家奖学金将免费发放,因此,接受资助的学生,必须通过相关部门组织的评审,确实品学兼优、家庭贫困者方可获得。普通高校招生275万人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将招生275万人,在年招生规模、在校生人数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三个方面保持继续增长的态势。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在高考中将全面实行3+X科目设置方案。在京常驻的外国人已达4.3万人在京外交官员近5000人,记者275人,外商投资企业6582人,外企驻京代表机构5454…  相似文献   

5.
友情评刊     
《北京支部生活》2007,(8):71-71
从教育部获悉,今年季入学开始,所有中职校农忖户籍学生将全部享受国家资助,民办校和公办校一视同仁。资助对象将覆盖所有在校一二年级农村户籍的学生、县镇非农户口的学生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500元,连续资助两年共3000元,以期解决学生在校期间的基本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6.
2008年,江西省计划选聘562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享受以下政策待遇:在村任职期间,工作、生活补贴和保险费用标准为每人每年1.8万元,一次性安置费按每人2000元发放。聘期工作表现良好、期满考核合格的,5年内报考省内高校研究生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从2010年-2014年,江西每年从县、乡机关招考公务员的职位中拿出30%-50%,  相似文献   

7.
强保障增底气。强化经费保障.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从每年4万元提高到每年5万元,在职村主要干部生活困难补助由每人每年6000元提高到7200元,符合条件的离任村主要干部生活困难补助由每人每年720元提高到960元。  相似文献   

8.
《实践》2007,(11):F0002-F0002
西乌旗始终坚持民族教育优先重点发展,在资金、政策、措施上给予民族教育充分保障和倾斜。2006年为民族学生发放助学金21.84万元,旗财政承担的牧区户籍家庭子女高中阶段教育补助资金达73.62万,1111名牧区民族教育学生享受补助。  相似文献   

9.
根据财政部、教育部印发的《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自2014年秋季学期起,研究生普通奖学金将调整为研究生国家助学金。根据《暂行办法》,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所有全日制研究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博士研究生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2000元,硕士研究生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6000元。地方所属高校研究生国家助学金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参照普通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资金分担办法共同承担。同时,中央财政还将针对中央高校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全日制研究生,设立研究生学业奖学金。  相似文献   

10.
今年,上外实行以新生收费和奖学金、贷学金、勤工俭学相结合为特点的新招生制度。即今年入校的学生第一学年学费收费标准定为2400元,其中40%返回学生,即用于发放学生奖学金;30%用于改善教学条件;80%用于改善教职工的生活待遇。上外设立的奖学金分为4个档次,最高为金额奖2400元,预计获得奖学金者可达80%。同时,为资助来自边远、贫困、经济不发达地区学生,上外还买行贷学金制度。另外,还将清理出一批辅助、服务岗位,用于学生勤工俭学。  相似文献   

11.
《广东党史》2009,(2):F0004-F0004
2004年-2008年,广东省福利彩票发行中心开展“福彩爱心助学子帮扶生活困难大学生”活动,共安排2400万元,资助了4800名生活困难大学生。广东省委副书记刘玉浦连续三年出席助学金发放仪式,对广东省福利彩票发行中心的助学行动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图为刘玉浦副书记为受助学生颁发助学金。  相似文献   

12.
资讯     
正2363万元本刊讯武隆区2016年累计安排各级各类资助资金约2363.153万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达到28692人次。其中,大学新生651人次、268.3万元;“两圈一翼”对口帮扶600人、12万元,学前阶段学生2707人次、290.807万元;义务教育阶段学生13995人次、704.891万元;普高学生3411人次、436.3万元;中职学生7328人次、650.855万元。  相似文献   

13.
黄军 《当代贵州》2020,(19):62-63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郑志累计捐款超过100万元;2019年,他将60万元人才引进费转赠资助贫困山区优秀学生。"对我来说,捐赠是听从内心的呼唤,做了一点自己特别想做、应该做的事。"郑志博士说。1月31日,他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捐款20万元;2月中旬至3月初,他又陆续向贵州省红十字会捐款81万元;2019年,他将贵州商学院给予的60万元高层次人才引进费作为奖学金,奖励并资助家庭困难且品学兼优的学生。  相似文献   

14.
党员带头捐款倡导助学兴教杨原欣,张拯今年春季,庄浪供电所发出了向失学儿童献爱心倡议书,全体职工纷纷响应,积极参与助学兴教活动。供电所23名党员带头表示每人每年拿出100元,职工不少于20元,利用五年时间,采取发放奖学金和包人扶贫的办法解决一批失学儿童...  相似文献   

15.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国家和社会一直以来都高度关注。目前,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面临着资助工作队伍不足、资助育人举措不够丰富、对经济困难学生成长跟进不及时等方面的困境。文章结合具体案例,对于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导致的心理、学业、就业等方面的问题,提出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育人的关键点、解决思路与举措、经验启示,帮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鲍金玉 《学习月刊》2014,(8):79-79,12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各高校的招生规模逐年扩大,越来越多的学子有机会进人大学继续深造,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以及家庭背景的差异等原因,导致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不断增加,为此,党和政府逐步建立并完善了包括奖学金、勤工助学、国家助学金、助学贷款、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内容的高校学生资助体系。这一体系不仅具有经济扶困功能,而且还具有德育功能,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发挥其德育功能。  相似文献   

17.
晋组  德芙 《先锋队》2012,(7):55
86岁的临汾供电分公司离休党员解黎明,在生活中省吃俭用,却先后拿出10万元帮扶困难家庭,资助150个孩子上学。1998年,她拿出1万元支持当地一所希望小学的建设,19名困难家庭的孩子因此重新走进校园。2000年7月1日,解黎明和老伴给党组织写信,表示每年7月1日在党的生日那天拿出2000元捐给贫困学生,直至离开人  相似文献   

18.
吴晶 《党建》2007,(11)
近日,得知新的国家奖助学金制度就要落实,中国农业大学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倪文峰不再焦虑:"家里不用为我的学费发愁了,爸爸也可以挤出点钱看病。"不仅是倪文峰,从今年秋季新学期开学起,全国每年将有400万大学生和1600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获得国家奖助学金资助,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更好地完成学业。  相似文献   

19.
朱江 《当代贵州》2012,(35):48-48
为加快学前教育发展,2012年中央财政设立“学前幼儿教育资助中央奖补资金”。结合贵州省2011年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建设工作情况,贵州省获得其中1700万元,这笔资助款能够帮助约2万家庭经济困难幼儿接受学前教育。中央规定,这笔奖补资金将全部用于补助在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批设立的各级各类幼儿园就读的家庭经济困难儿童,  相似文献   

20.
《共产党人》2013,(6):62
2012年,陈逢干连续第七年被评为全国十大慈善家。2005年,陈逢干大学生助学基金会正式成立,这是宁夏首家以个人名义命名、个人出资成立的非公募性基金会。宁夏陈逢干大学生助学基金会每年拿出300万元,资助当年考上大学因家庭经济困难而上不起学的宁夏籍新生入学。基金会一次性资助本科生每人4000元、专科生每人2000元,旨在鼓励和培养更多人才。陈逢干大学生助学基金会是各类助学机构每年在宁夏捐款和资助学生数量最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