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和平发展的海洋战略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历荣  陈湘舸 《求索》2007,(7):33-36
中国选择和坚持的是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而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洋与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面对严峻的海上形势,中国要真正实现和平发展,其海洋战略就必须明确提出自己的海权观、海洋权益;积极推进中国与海洋大国及周边国家的海上合作;重视发展海洋经济,融入国际市场;力求和平解决海洋争端,追求合作安全;建立强大的海上力量,以应对来自海洋方向上的挑战;积极强化同主要大国的战略关系,深化战略合作。  相似文献   

2.
郁鸿胜 《中国发展》2013,13(3):70-75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大国在海洋资源、海权以及海洋经济等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中国高度重视海洋发展,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奋斗目标,明确提出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海洋经济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为落实中国海洋战略,该文对发达国家的海洋战略进行分析,总结国际海洋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与内容,为中国海洋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陆海统筹,坚持走依海富国、以海强国、人海和谐、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通过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方式,扎实推进海洋强国建设。党中央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趋势、深刻分析国内外形势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为我国海洋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在这样的背景下,全国政协原常委、港澳台侨委员会原副主任,福建省政协原主席,国家海洋事业发展高级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战略文化促进会高级顾问陈明义的著作《海洋战略研究》甫一面世,即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人民政协报》《中国海洋报》《福建日报》《福建论坛》等国家级和省级媒体纷纷刊发书评进行推介。在此,本刊特刊登省政协文史委原主任林爱枝《海洋权益·海洋经济·海洋强国》的书评,同时将该书发行三个月来我们所看到的有关评论作一摘编,以求呈现给读者一个相对完整的阅读印象和感受,并再次向广大读者郑重推荐这部“研究海洋战略不可多得的力作”。  相似文献   

4.
陈明义 《政协天地》2012,(12):11-15
海洋事关国家的核心利益。我国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因此就必须从战略的高度、以世界的眼光来关注海洋。中国在全球的海洋拥有广泛的战略利益,包括维护300万平方公里海疆的权益,拓展在2.5亿平方公里大洋的权益,维护国家的海洋安全、航行安全,维护自由利用海洋空间以及资源的权利,分享国际海底资源的权利,开展海洋科学研究的权利等等。  相似文献   

5.
舒富民 《小康》2012,(5):64-65
我们呼吁全社会应树立一个正确的海洋文化、海洋理念;决策层有一个正确的海洋战略;同时,建议国家仿效美国、日本成立政府决策层面的海洋对策委员会,这个委员会应该是跨国防、外交、情报、农业、渔业以及气象等多个部门。此外,亟须尽早建立专门研究海洋战略的研究机构  相似文献   

6.
国际上海洋竞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海洋权益的竞争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竞争。一、海洋权益的竞争。目前公海上的"圈地运动"正在紧锣密鼓地展开,表现在五个方面:⑴沿海各个国家都在划定200海里以外大陆架。有的国家提出,其大陆架延伸出去会超过200海里。现在联合国已经在让各个国家报自己的大陆架究竟延伸出去超过了多少,我国最近  相似文献   

7.
海洋占地球面积的71%,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各类资源,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上都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海洋已经成为世界各个沿海国家争相开发的"蓝色疆土"。几百年来,荷兰、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日本和美国等9个国家的崛起都和他们对海洋的开拓、利用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世界上的强国都是海洋强国。21世纪是海洋世纪,人类正以新的姿态向海洋进军。  相似文献   

8.
仪喜峰 《桂海论丛》2013,(6):116-119
海洋战略的根本性、重要性及长期性等特征决定了它属于一项基本国策。海洋战略涉及宪法调整的国家主权,凸显出国家统一和主权完整的宪法价值;涉及宪法对国家的整体调整,彰显出宪法的制度安排价值,并折射出宪法保护国防与经济安全的价值诉求。“海洋入宪”有其必要性,解决海岛海洋争端和提升我国海洋执法的正当性均需宪法提供明确的依据;十八大报告为海洋入宪创造了契机,我国的海洋主权神圣不可侵犯,修宪时可在宪法中增设涉海条款,明文规定海洋属于我国的疆域。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和多极化时代的到来,为边疆赋予了新的时代特征。海洋边疆是国家边疆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战略也必然要围绕国家发展这一根本要义而进行规划和设计。海洋战略的设计,应突出国家意识、科学性以及规划设计合理性。海洋边疆在新的历史时期,同样也会突破传统的界限,而形成新的海洋利益边疆。海洋新边疆的巩固和拓展,需要国家制定科学的海洋边疆战略,并以此为基础来保证国家利益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海洋战略研究》一书即将付梓,明义同志邀我作序,我很高兴。1985年至1996年我在福建工作,对他的情况比较了解。明义早年在高校从事船舶制造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二十多年,1985年后又在福建省级领导岗位上工作了二十多年,长期关注海洋、研究海洋。2008年担任全国政协常委和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以来,他认真履行职责,为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特别是他凭着对海洋事业的热爱和对民族未来发展的责任心,深入研究思考海洋问题,积极为推进建设海洋强同建言献策,提出了十多份有关实施海洋战略、建设海洋强国方面的大会发言和提案。他有关海洋方面的意见建议,我一直都很重视,也作出相关批示,支持他以海洋为主题在2009年全国两会期间作政协大会发言,支持他参与全国政协组织有关发展海洋经济、南海战略等多次调研和视察活动。欣喜的是,他通过努力和探索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1.
2013年7月30日,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海洋强国进行第八次集体学习。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提出要坚持维护海洋权益的12字方针——“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坚持用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争端,“但决不能放弃正当权益,更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海洋战略缺失一直是中国的短板,这方面后来者不宜苛责于先行者。众所周知,制定海洋战略并付诸实施,既取决于当政者是否具有雄才大略,更取决于国家是否具有经济、科技实力及是否拥有足以保障国家海权的强大战略海军。  相似文献   

12.
《今日浙江》2011,(2):66-67
《宁波杭州湾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日前通过省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审议,作为全省重点规划建设的14个产业集聚区之一,宁波杭州湾新区向海洋经济战略平台的目标迈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13.
《今日浙江》2011,(6):I0004-I0005
《宁波杭州湾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日前通过省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审议。作为全省重点规划建设的14个产业集聚区之一,宁波杭州湾新区向海洋经济战略平台的目标迈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14.
从资源政治学的角度来看,政治资源是理解和研究现代阶层关系和社会结构的逻辑起点,政治资源配置是形塑社会阶层关系的重要机制。政治资源流动是社会阶层关系演变的内在动力,政治资源的争夺是阶层矛盾和阶层冲突的重要原因。从政治资源配置的视角解读社会阶层关系,是社会阶层关系研究的学者应该重点思考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今日浙江》2000,(2):1-1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的经济、社会有了长足的发展,为跨世纪的发展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但是在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还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深层次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我省经济在这些年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正面临着人口继  相似文献   

16.
中国海警维权执法取证工作,有特定用途和工作重点,有特殊规律和工作方法。海警在海洋维权执法工作中需明确并把握的六项内容:证据意识、取证要求、取证原则、取证技巧、取证特点、取证预案。  相似文献   

17.
海洋强国战略要求——海洋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 随着联合国相关海洋公约的提出、被认可、被遵守,“海洋是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理念的深入人心,各国特别是沿海国家纷纷拓展了新国土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加快了对海洋的研究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政治观是江泽民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对我国现实政治问题的根本观点和理论体系。江泽民政治观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规律 ,对 2 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不断推进和健康发展有其战略价值 ,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罗援 《同舟共进》2012,(12):24-24
【海洋强国是塑造和谐海洋的先决条件】中共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海洋强国”,这是思想观念上很大的变化。过去认为中国是陆地大国,其实中国是陆海兼备的大国。我们不仅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  相似文献   

20.
王新山 《理论月刊》2004,(11):36-38
抗日战争期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形势观和政策观,正确认识分析和驾驭形势,准确把握了国际国内形势和政治军事发展规律,把抗日战争分为三个阶段的持久战,提出了一整套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政治主张和军事战略策略。这是形势分析与政策制定的光辉典范,是中国共产党认识史和马克思主义认识史上重大创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