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黎明 《党的建设》2012,(1):32-33
我省经济已连续9年保持两位数增速,开始步入加快发展的快车道。在新的起点上,全省面临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新十年扶贫开发和国家支持甘肃加快发展等重大政策机遇。今年是党的十八大和我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经济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陈竟 《党的建设》2011,(12):10-13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甘肃历史文化积淀深厚,革命文化遗存丰富,民族民俗文化特色鲜明,现代文化具有一定实力,为全省文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资源禀赋;而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又为全省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3.
黎明 《党的建设》2011,(1):25-26
更加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要为老百姓创造更多实惠——刚刚闭幕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对今年工作的部署,透露出更多的民生政策信号。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陆浩说,今年我省GDP将增长12%左右,民生工程的实施力度也将进一步加大,要为老百姓创造更多实惠。  相似文献   

4.
2010年,面对极为复杂的经济环境和极为严峻的自然灾害挑战,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决贯彻中央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国家支持西部地区、民族地区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5.
迎着岁末的寒风,在全省人民的关注和期待中,2012年12月24日-25日,省委十二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在兰州召开.为贯彻中央精简会议的要求,此次全委会与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合并召开.新风扑面,暖流滚滚.2013,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精神的开局之年,省上将会实施怎样的经济政策?老百姓将得到哪些实惠?这次会议为我们传递出了许多重要的新信息—— 今年我省经济增长12%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 对于今年的经济工作,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的第一句话就是: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 当前,我省的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起点上,综合判断,我省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我们要科学研判把握,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认清现状,增强紧迫意识;处理好机遇和作为的关系,求真务实,增强进取精神;处理好发展和稳定关系,统筹兼顾,增强驾驭能力.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要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一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主题主线,稳中求进,好中求快.  相似文献   

6.
2012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加深、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全省上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总基调,紧紧围绕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以解放思想激活发展要素,以能力提升强化发展举措,以服务保障优化发展环境,以为民富民加强民生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呈现出增速跃居全国前列、投资保持高位运行、居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开放开发成效显著的良好态势.预计全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569亿元,同比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达6000亿元,同比增长4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1880亿元,同比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910亿元,同比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23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495元,同比均增长15%;大口径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迈上1000亿元、500亿元新台阶,财政支出首次突破2000亿元,各级财政均实现收支平衡.  相似文献   

7.
黎明 《党的建设》2015,(1):33-34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强调: 做好我省今年经济工作,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统领,科学研判面临的机遇挑战,精心谋划应对的思路举措,做到适应新常态、紧扣总要求、抓住大机遇、突出关键点、加快奔小康,努力保持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打下坚实的基础. 岁末年初.踩着新年的脚步,省委十二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于2014年12月27日至28日在兰州召开.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法治建设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意义重大.一如既往,不断加强民生保障,仍是省委省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多项举措,让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充满期待的同时,也在这隆冬时节提早感受到了春天的温度.  相似文献   

8.
2014年,是我省发展面临重大挑战的一年.这一年,省委、省政府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一手抓“3341”项目建设工程,一手抓“1236”扶贫攻坚行动,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及党的建设各项事业,全省经济运行健康平稳,各项改革稳步推进,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9.
盘点2011年,我省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为“十二五”开局年起了个好头。但是,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情况和问题:物价仍处高位、节能减排任务艰巨、经济运行下行风险增加、签约项目落地率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低。这些情况和问题,既有新老矛盾相互交织的影响,也有政策效应和市场变化叠加的因素,但根本在于我省基础设施差、开放程度低、产业链条短、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的能力不强。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九大描绘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宏伟蓝图,也为甘肃这样的西部欠发达省份指明了前进和努力的方向.近日,记者就如何结合实际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把甘肃各项重点工作落到实处,专访了甘肃省委书记林铎.  相似文献   

11.
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经问世,即在甘肃全省上下引起强烈反响,一股学习的热潮在陇原城乡迅速兴起.甘肃省委高度重视,省委书记林铎明确要求以省委党的建设领导小组名义发文,并在市州调研期间亲自审改签发学习通知,要求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从党政机关到高等院校,从工厂到农村,从军营到商场,所到之处,我们深深感受到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的浓浓氛围.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以来,全省各级政法机关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以化解社会矛盾为主线,以平安建设为主要载体,  相似文献   

13.
2016年,是我省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把牢“一条红线”、贯彻“四个全面”、践行“五大理念”、抓好“五个最大”的工作思路,全面贯彻中央部署,科学谋划各项工作,协调凝聚各方力量,妥善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实现了“十三五”发展的良好开局.  相似文献   

14.
甘肃赋     
甘肃,名起西夏,元设行省。居九曲之首,处雍梁之地。坐拥三秦,势控藏疆;北扼宁蒙,南控巴蜀。地跨三大自然区域,形若如意胜状。  相似文献   

15.
1921年 7月23日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开幕.党的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共甘肃党组织带领全省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篇章. 1924年 1924年 张一悟、葛霁云、胡廷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甘肃籍最早的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16.
甘肃的土司     
“土司”是元、明、清时期于我国西北、西南地区设置的由少数民族首领出任并世袭的官职.元、明、清王朝在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分封各族首领世袭官职,让其统治当地的少数民族人民,也就是所谓的“土官治土民”的土司制度.  相似文献   

17.
《党的建设》2018,(6):46-47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甘肃是一个偏远的西部省份,有大片干旱的土地、漫天的风沙,以及荒凉肃杀的边关,从中国的行政区划图上看,它似乎正在努力向西方延伸,渐渐远离东方腹地. 除此之外,大家还有一个印象——有关甘肃的旅行指南都会浓墨重彩地介绍,如何才能吃到一碗正宗的兰州牛肉面.从1915年回族人马保子制作出第一碗牛肉面算起,兰州牛肉面不过刚刚百年,而推荐牛肉面的文章却早已浩如烟海.相比之下,能深入全面解读甘肃的文章则寥寥无几,因为从庞杂的信息中梳理脉络并深入思考非常困难,但不假思考的惯性思维,以及制作不假思考罗列信息的指南却很容易,于是,大众眼中的甘肃,一个偏远荒凉的拉面省就这样形成了.  相似文献   

18.
甘肃的由来     
《党的建设》2008,(4):46-46
甘肃省位于黄河上游,地形由中国版图的中心向西北部作带状延伸,长1655公里。东邻陕西省,西连青海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靠四川省,北接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并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全省总面积为45.4万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9.
卓尔不群--用在王巨洲的诗文书画印艺术上,再恰当不过了.  相似文献   

20.
《党的建设》2008,(8):44-45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陆路通道的总称。它以丝绸贸易为媒介,成为古代中国与亚洲、欧洲乃至非洲各国之间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丝绸之路分东、中、西三段,其中东段均经甘肃,直线距离在1700公里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