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青少年与家长对网吧及网络使用态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通过焦点小组的质性研究方法,就青少年及家长对于网吧及网络使用进行对话,从网吧活动动机、网吧活动内容、网吧环境状况、网吧管理现状、网吧管理期望等五个方面对双方的态度进行了描述性分析。提出了加强青少年网络教育、丰富青少年休闲场所,引入社会工作制度、促进家庭功能恢复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一、网吧消防管理的问题及危害 在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网吧火灾、北京市海淀区"蓝极速"网吧火灾等多起特大火灾之后,网吧的消防与青少年身心安全防护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虽然开展了一系列的消防安全专项治理,查处了大量的火灾隐患,关停了一批消防安全不合格场所,并对一些不按网吧管理条例合法经营的网吧进行了整顿,促使网吧的消防安全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但仅靠几次专项治理是不能从根本上彻底消防网吧安全隐患的,只有认真落实网吧管理规定,从基本设计到日常管理都把青少年身心安全防护要求落实到位,才能有效地遏制网吧火灾的发生.分析国内近期发生的网吧火灾,可以看出网吧火灾存在以下四个特点:  相似文献   

3.
一、网吧消防管理的问题及危害 在河北省唐山市占冶区网吧火灾、北京市海淀区“蓝极速”网吧火灾等多起特大火灾之后,网吧的消防与青少年身心安全防护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虽然开展了一系列的消防安全专项治理,查处了大量的火灾隐患,关停了一批消防安全不合格场所,并对一些不按网吧管理条例合法经营的网吧进行了整顿,促使网吧的消防安全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但仅靠几次专项治理是不能从根本上彻底消防网吧安全隐患的,只有认真落实网吧管理规定,从基本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网吧成为滋生青少年犯罪的温床。发生在网吧或与网吧有关的青少年犯罪呈不断上升之势,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我们应对青少年网吧犯罪现象予以重视,从时空因素、被害人因素、社会控制疏漏因素、潜在网吧犯罪人因素中分析青少年网吧犯罪的原因,并从这些原因出发,努力构建青少年网吧犯罪场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5.
网吧与青少年违法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吧对青少年的影响。网吧诱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特点及原因,预防青年少因网吧犯罪对策。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网络犯罪具有模仿网游暴力,犯罪方式智能化,网络犯罪主要集中在侵犯财产和网络攻击等领域的特点。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成因有青少年自身因素的影响,网吧的肆意经营,家庭和学校教育的缺失等几个方面。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和网络环境,使青少年在网络时代健康地成长,有必要采取网络道德教育、运用技术手段构筑网络安全的"防火墙"、加强网吧安全管理、依法规范经营等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7.
网吧行业易受犯罪侵害和犯罪分子利用,也是青少年犯罪的诱发因素之一。网吧中隐藏有大量与犯罪有关的情报信息,是发现、揭露、证实和控制犯罪的理想场所。然而刑侦部门对网吧控制力度弱,黑网吧大量存在,以及对上网人员身份信息实名登记都增加了对网吧行业阵地控制的难度。通过清理黑网吧,完善上网人员实名验证登记制度,利用视频监控技术,选建阵控特情等措施能够实现对网吧行业有效的阵地控制。  相似文献   

8.
“网吧”的管理是当前公安机关对社会进行计算机安全监察的常规性工作,在“网吧”的经营过程中,各种形式的计算机违法犯罪行为 (如侵入其它计算机信息系统、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数据、查阅浏览非法信息、诈骗、诽谤、盗窃等 )都可能利用计算机暨网络加以实施。通过对“网吧”管理现状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了解计算机安全监察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进而提高管理水平。   “网吧”经营发展的特点及安全管理中的问题   在南昌市组织的多次“网吧”清理整顿工作中,我们发现郊区“网吧”的经营发展存在如下特点:   一是发展较快:数量上,从…  相似文献   

9.
德国的网络管理组织十分严密,采取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二级管理的模式。德国政府还专设"网络警察",对网络进行24小时不问断的监控。德国在互联网方面的法制建设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是世界上第一个制定网络成文法的国家,并针对互联网的发展,不断修订相关的法律条文行。德国通过加强对青少年手机用户的管制、严格控制网吧、屏蔽和过滤信息、开展"青少年网络行动"等措施,保证了青少年有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由于“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过多过滥,违法违规经营,管理无序,引发了一系列的治安问题和社会问题,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此反响强烈。本文针对“网吧”引发的问题,从“网吧”的治理、监控和引导方面进行了理论探讨,以与大家争鸣。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与现实社会的进一步紧密结合,网络论坛已经成为广大青年网民信息交流、观点交流、意识形态交锋的一个重要阵地,规范的网络论坛能够起到及时传播信息、弘扬民族正气、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无序的网络论坛会引发网络暴力、传播网络谣言、破坏社会的稳定。由于青年是网络活动的主体,因此政府应该有意识、有方法地管理网络论坛,青年工作既要面向现实中的青年,也应面向那些网络上虚拟社区的青年网民,主动引导网络舆论,维护网络道德。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既有正向功能,也有负向功能.其正向功能主要表现为(1)正在成为青少年获取信息和与外界交流的重要途径;(2)正在改变着青少年受教育的形式;(3)正在改变着青少年的学习方式;(4)正在改变着代际之间的知识的分配比例和社会互动方式.其负向功能主要表现为网上文化侵略对青少年意识形态方面的影响;信息泛滥对其造成的社会化不足;网络性心理障碍;虚拟与现实的认知矛盾等等.为使青少年在网上真正学有所成,必须对其加强引导.  相似文献   

13.
网络与实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世界通过信息化、数字化为我们展现了许多虚拟的现象,它和实在世界形成了一定的对照,由此提出了网络中物、人、关系和事件的实在性问题。网络存在一定意义上使实在性和虚幻之间的界限趋于模糊,两者之间不再非此即彼,从而改变了我们对实在性的看法,或者使实在性获得了新的形式,实现了实在性在新技术时代的语义扩张,也使人获得了一种发展自己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的兴起不仅是技术上的革新,同时也带来了社会和文化上的革新,它在参与性和互动性上有着独特的优势,同时也为和谐市民社会的构建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互联网有助于形成一种有着民主意识的公共话语和公共文化体系,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及这一传播模式自身的完善,它将成为构建和谐市民社会的主要平台.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网络犯罪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防计算机网络犯罪,必须多管齐下,综合治理。要构建网络文明,传播积极、先进的网络文化,使网络道德深入人心;同时,要加强网络安全管理,提高网络安全防范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6.
网络的普及使传统的班级管理工作越来越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高校班主任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同时,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为高校的班级管理工作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班主任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建立有特色的班级管理自动化系统,通过网络对学生进行管理与指导,让学生通过网络参与班级管理,以此来实现班级管理工作的民主化、科学化,为学生的全面成才提供良好的班级氛围。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从1969年问世,至今才短短的30年却已从当初的电脑配上一只路由器发展成为目前完善的网络,并迅速地成为社会运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媒介和工具,自从1995  相似文献   

18.
网络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信息化的今天,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工作方式,网络的普及为一种新型的交流方式提供了可能,高校作为信息化的中心地带,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抓住网络发展的机遇,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传输渠道,优化信息环境氛围,提高教育对象的信息识别能力,迎接数字化、网络化对意识形态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但随之而来的是网络违法犯罪案件增多,尤其是网络赌博违法犯罪近年呈上升趋势。网络赌博犯罪因其具有隐蔽性、成本低、破获难等特点,所以造成大量资金外流,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造成了社会治安混乱,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惩治网络赌博犯罪应完善法制建设,加大打击力度,规范网络游戏运营。  相似文献   

20.
网络犯罪及其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犯罪是一种新技术下产生的新的犯罪形态 ,它是在特定的空间内实施的信息犯罪。这种新型犯罪具有危害的扩散性、空间的虚拟性、手段的智能性、行为的隐蔽性、本质的信息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