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共产主义理论的实践论哲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共产主义理论的基础 ,实践论转向是马克思发现共产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以实践论超越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实践作为感性活动是人民群众创造世界的伟大活动 ,实践论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共产主义世界观不是直观的产物 ,而是以实践论的哲学方式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的产物。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共产主义作为自我批评的原则 ,仍然有其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跨越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了世界历史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使历史走向世界历史,世界历史的趋势是走向共产主义.这一理论成为他晚年提出跨越论的依据.跨越论是世界历史理论的辩证的、具体的运用,同时也是对它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是从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中产生的。后者的解体使前者的要素得到解放。”①这一普遍规律也适用于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阶段。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中的“新社会因素”?为什么当代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会不断形成这些因素?这些“新社会因素”是否改变了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性质?它们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中央党校科社教研部主任、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严书翰教授。下面是他与本刊记者的谈话。  相似文献   

4.
正本文原载美刊《商业与社会评论/创新》(BusinessSociety Review/Innovation)1972/1973冬季号。文章原是1972年7月伦敦泰晤士卫视播放的顶级哲学家赫伯特·马尔库塞与雷蒙·阿隆之间的辩论实况的主要内容。该辩论从马尔库塞对资本主义未来的展望开始,两位哲学家围绕共产主义的性质以及共产主义在何种程度上能够是民主的这一主题来展开对话。  相似文献   

5.
在世界社会主义史上,始终存在着激进与保守、革命与改良、科学与民主这两大传统。社会主义的科学或革命传统秉承了现代启蒙的理性精神,将历史、社会和政治问题视为人类的知识和科学可以给予解答或解决的对象,因而形成了根深蒂固的科学传统,并为共产主义的革命和社会改造运动所继承;社会主义的民主或改良传统将自由和人类的自我解放理想从共产主义的语境中剥离出来,并将之兑现为以市场和民主为实证基础的一系列经济、社会和政治权利,这一传统为修正主义所开启。社会主义的这两种传统都存在着历史性的误区:前者有着难以抹去的乌托邦痕迹,以及对于政治或人的政治本性的根本遮蔽;后者将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问题的解决、克服或超越稀释为单纯的市场或民主问题,因而清除了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然而社会主义,倘若要作为一项有意义的人类事业,就应当既要秉承正视人的政治本性的民主传统,又要秉承有效回答或解答资本主义问题的科学传统。  相似文献   

6.
生态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幽灵的继承者,它把资本主义视为人类的大敌,认为资本主义是人类的癌变,是生态危机的根源,自然界和人类都是资本主义的受害者,推翻资本主义是克服生态危机的必由之路。生态社会主义不是一个非政府组织,也不是一个政党,它属于左翼,但又经常在批判左翼。生态社会主义区别于环境保护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超越,自然界的内在价值是生态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中心。生态社会主义运动是一场革命,其目标是按照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实现国家和公民社会的转型。  相似文献   

7.
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问题的重要理论,其理论基础是对人的本质的正确理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了许多新的历史视野.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共产主义理论必须正确理解这些新视野.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道路:资本主义和帝国》以大量的论据详细阐述了关于中国的相关问题,应该说见解独到。当然,独到之处是相对于西方许多媒体的宣传而言的,后者认为中国的制度是专制的共产主义与放纵的资本主义的畸形结合。米歇尔·阿格列塔则认为中国的制度是一种"独特的资本主义",该制度通过官僚权力进行调控,而这种权力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和合法性,必须要掌控资本家的私人利益,并寻求各种手段来维持社会认同。此外,书中观点的另外一个独到之处在于:阿格列  相似文献   

9.
尼泊尔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尼泊尔共产主义运动(1949-)与尼泊尔当代历史并行发展,目前已成为该国最为重要的政治力量;尽管出现较晚,但却异军突起,成为冷战后国际共运最为成功的经验之一.本文以一个全新的角度阐述了尼泊尔共产主义运动的产生、发展和现状.作者通过分析指出,宗派主义和功利主义是尼泊尔共运的两大传统,前者导致了分歧与分裂,而后者导致了联合与合并,但大趋势是,从宗派主义到功利主义.从分裂到整合.  相似文献   

10.
叶竹盛 《南风窗》2014,(9):33-34
<正>摒除劳教思维的制度目前有三种路径,要么披上法制的外衣,但仍存在滥用的制度空间;要么根本上废除;要么真正走向法治化。不久前,社会学家李银河在一个研讨会上意外得知,"长期以来针对卖淫嫖娼者实行的是收容教育制度,不是劳教……闹半天劳教是劳教,收容教育是收容教育,前者已废除,后者尚未废除"。李银河陈列了几条理由,认为收容教育和劳教一样,存在种种问题,因此她呼吁要像废除劳教一样废除收容教育制度。实际上,呼吁废止收容教育制度的  相似文献   

11.
资本社会化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关注的重要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 ,资本社会化是资本运动的一种必然趋势 ,它不仅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而且也为未来社会准备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成为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化的“过渡点”。但是 ,资本社会化过程没有超出资本主义的范围。  相似文献   

12.
一年多以前,你和陈林合编了一本文集,书名是<第三条道路>,副标题是<世纪之交的西方政治变革>.这样的处理说明,你们认为,"第三条道路"是世纪之交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政党政治和政治理论方面发生的新变化的反映.我很赞成这种看法.我认为,这种变化一方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两个阵营之间冷战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部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和欧洲共产主义、社会民主主义之间的长期斗争、妥协和相互渗透的结果.我们的杂志过去发表了不少研究共产主义、社会民主主义的历史、理论和现状的文章,但是涉及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的文章不多.因此,在探讨当前的西方政治思潮时,我认为最好先谈谈自由主义.  相似文献   

13.
尼泊尔共产主义运动中的派系政治缘于尼共党内在君主制问题上的分歧。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尼泊尔共产主义运动经历了多次分化组合,形成了不同派系。派系政治严重阻碍了尼泊尔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和尼泊尔的政局稳定。尼共(联合马列)和尼共(毛主义中心)的合并是尼泊尔共产主义运动摆脱派系政治束缚的重要一步。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尼泊尔共产主义运动中的派系政治仍将继续存在。尼共能否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保持无产阶级政党特色,积极探索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将对派系政治的未来发展以及尼泊尔共产主义运动的走向产生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4.
随着数字技术下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发展,近年来数字殖民主义理论在西方左翼学者中兴起.左翼学者试图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构建分析框架,并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理论倾向.一种从微观视角出发,认为大型数字公司的数据窃取导致了人们日常生活的资本化;另一种则立足于宏观的国际关系,认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数字资本输出造成了对落后国家的新型政治经济控制.数字殖民主义理论有其独特的理论价值,但一些学者的观点和方法也存在着对马克思主义的曲解和偏离,必须将其置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域下进行系统的比较和审视.  相似文献   

15.
约兰.特班(G ran Therbon)在美刊《新左翼评论》2007年1—2月号上发表文章,探讨了后共产主义世界中的激进社会理论,认为当前左翼理论中存在多种立场,但它们都统一于反对资本主义这一大标题之下。文章对近20年来的多种左翼思潮进行了评述,主要内容如下。社会主义和自由主义已经成为现代政治和社会思潮的中心,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知识分子和社会大众认为:在整个20世纪,社会主义才是真正的核心思想。社会主义是很多国家中群众政党的旗帜,比如巴西、英国、中国、法国、德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意大利、日本、墨西哥、俄罗斯、南非——除了尼日…  相似文献   

16.
对马克思"人本共产主义"理念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人本共产主义”就是“以人为本”的共产主义,它的核心理念是要使“一切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与任何学论一样,马克思的“人本共产主义”也有一个产生形成的历史背景和过程。只有立足马恩的原著、全面深入考查其历史背景和形成过程,才能准确理论“人本共产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人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
进入九十年代后的一段时期内,在热烈的学术和政治研究中,当人们将很大的注意力集中在前东欧共产党政权的过渡时,当大量的文献探讨东欧和西欧民主社会主义政党的未来时,西欧共产主义运动的命运却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因此,本文将主要阐述两个问题:一是1989年东欧事件对西欧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二是对二十世纪末西欧共产主义运动的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8.
[内容提要]“盎格鲁—撒克逊模式”、“莱茵模式”和“日本模式”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三种典型的发展模式,它们之间既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等基本经济制度方面具有一些共同特点,也在经济理论基础、社会历史背景、经济运行机制、企业组织和经营管理形式以及财政、金融、社会保障等体制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各模式间的区别与矛盾,造成了资本主义反对资本主义,反映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利益上的矛盾和政治上的分歧。  相似文献   

19.
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三国在苏联解体之际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经历了解体之初的共产党活动被禁止之后,20世纪90年代中期,伴随着资本主义制度建设的失利,这些国家迎来了一次共产主义思想的回潮,又纷纷恢复、重建了共产党,同时,也创建了一些新的共产党。21世纪初期开始,这些国家再次遭遇了共产主义思想危机,国际国内不利于共产党发展的环境以及各个共产党自身存在的问题,导致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三国的共产党人数锐减、政治影响力急剧下降。此外,这些国家的共产党因一些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不能达成共识,出现不断分裂的现象,诸多情况导致外高加索地区的共产主义运动呈现日益衰落之势。  相似文献   

20.
印共(马)既不同于印共(右翼),也不同于印共(马列),在国际共运中实行一种所谓"不偏不倚的中间"路线,对"欧洲共产主义"持批判态度。它对"欧洲共产主义"的立场和批判,集中体现在兰纳地夫最近撰写的《捍卫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的原则立场》一书之中,该书约有四万余言(七十页)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部分)详尽评论了西班牙共产党总书记圣地亚哥·卡里略的论著《"欧洲共产主义"和国家》。第二部分是评论法共成员埃迪诺·巴利巴尔(Etienne Balibar)论著《论无产阶级专政》。这里摘要译编的是第一部分。文内标题是原书所有(原书小标题较多,用其中的一部分)。文内引用的卡里略的言论参照了商务印书馆1978年出版的《"欧洲共产主义"与国家》一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