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公用企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人民的生活影响极大,但公用企业的垄断问题日趋严重.给其他经营者、消费者、社会乃至其自身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需要对其加强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2.
伴随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技术标准作为知识经济的典型代表,日益成为经营者实施垄断的重要工具.加入WTO之后,中国市场上技术标准垄断问题凸显,特别是在华跨国公司技术标准垄断危害严重,推进并强化中国技术标准垄断的法律规制具有重要性与紧迫性.从技术标准垄断的实质是经营者凭借标准中的知识产权控制市场、危害竞争这一基本点出发,系统构建中国技术标准垄断法律规制制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而同等对待、分类规制、合理分析、利弊权衡等规制原则,状态规制与行为规制相结合的制度模式,以及技术标准垄断中具体行为反竞争性审查的方法等,则构成中国技术标准垄断法律规制制度的核心内容,对有效规制中国的技术标准垄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产业垄断通过法律管理调控。其法律特征有:垄断的资源相对有限性;垄断的行业具有公共性;垄断行业的经营服务活动具有网络性;产业垄断具有行政干预性等。国家通过产业发展了产业垄断,弥补市场运行机制失灵而干预经济,维护经济安全及社会公共利益稳定,实施了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战略。产业垄断的构成法律条件及标准有:反映市场集中度的“赫芬达尔一赫希曼指数”;反映占行业垄断势力度的“勒纳指数”;经营者集中情形;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情形等。  相似文献   

4.
行政垄断已经成为阻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对其进行治理根除,已经迫在眉睫.行政垄断存在双重违法性,其本质特征是行政权的膨胀和对私权的干预.行政垄断规制悖论的产生,理论根源在于经济法、行政法部门法划分理论上的内在冲突以及由此造成的法律调整范围上的重叠.因此在对行政垄断进行规制时要坚持法律规制为主,系统监督和党纪监督辅助结合、反垄断法与行政法互相配合以及坚持结构、行为与结果认定行政垄断三原则,在具体的法律规制中通过调整反垄断法对行政垄断范围的界定、调整行政诉讼法和宪法时抽象行政垄断行为的规制以及建立行政垄断的责任制度来逐步根除行政垄断,加快我国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上并没有反垄断的法律文化 ,建立反垄断法律制度和法律文化是现在中国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中国目前对市场经济危害最大的垄断是行政垄断 ,同时经济垄断也正在形成和发展起来。中国已经有一些反垄断的立法 ,但是非常不够。反垄断立法方面的一系列问题都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6.
论行政垄断及其法律规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垄断是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而形成的垄断,表现形式多样,具有较大的危害性。对行政垄断的特征、社会危害、构成要件、成因进行系统的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7.
加入WTO以来,在华跨国公司知识产权垄断已给我国市场竞争自由和民族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危害,但我国有关知识产权垄断的法律控制制度尚未真正确立,无力回应和解决实践中危害严重的知识产权垄断问题,因此,系统构建中国知识产权垄断法律控制制度便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而遵循知识产权与反垄断法既一致又冲突的矛盾规律、兼顾鼓励创新和保护竞争双重价值目标、选择符合中国国情的知识产权垄断控制立场等,则应成为构建这一新制度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8.
垄断、垄断福利与分配不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关垄断所带来的危害在我国已经严重地突现出来,尤其是行政性、资源性垄断导致行业收入分配差距过大。造成社会不平等和人们的不满情绪。本文从由垄断产生的垄断福利问题入手,提出本应该由全体公民共享的社会福利资源被垄断行业侵占所造成的不利影响,进而提出不仅要在立法方面禁止垄断;而且要从财务方面加强监督;最关键的是要引入竞争机制消除垄断。我国当前存在的社会不稳定问题与社会收入分配不公有着密切关系,而垄断福利对社会收入分配不公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由历史、政治、利益等原因造成的行政性垄断 ,应通过立法规范行政权和行政行为、追究责任 ,通过执法管制机构的重建、管制原则的确立、权力与手段的赋予、执法环境的完善 ,实现对行政性垄断的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10.
行政垄断的法律界定及规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政垄断是地方政府行政机关和国家行业经济管理部门主要凭借行政权力的行使,在其他公共权力综合运用的影响下,对经济活动进行排他性控制、消除或者限制市场竞争的行为;行政垄断可以分为地区垄断和行业垄断两类;合理的行政垄断区别于不合理的行政垄断,对前者应进行有效的法律规制,对后者应在法律上予以禁止。  相似文献   

11.
行政垄断主要应通过法律途径进行规制,其能够由反垄断法加以调整。我国反垄断法对行政垄断的规制反映了开放社会中经济法本质的二元结构特征。刚出台的《反垄断法》在制止行政垄断方面乏善可陈。今后在行政垄断的反垄断法规制问题上,应摈弃偏见,提倡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2.
反垄断法中垄断的经济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垄断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复杂的法律问题。文章通过阐述经济学在反垄断法中的作用,进而运用经济理论分析了反垄断法中的垄断适度与否的问题,指出垄断与有效竞争相容时就是垄断适度,其观点对我国反垄断立法具有一定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行政垄断不仅仅是对竞争的扭曲,更是对市场经济制度本身的否定,在中国加入WTO的大背景下,作为一部国际特征较为明显的法律,我国的反垄断立法既要反对行政垄断,更要反对经济垄断;反行政垄断是我国反垄断法的重要任务,但反经济垄断仍是核心。  相似文献   

14.
垄断与经济法产生关系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法学界一般认为,垄断破坏了公平而自由的竞争,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传统的民商法和行政法作出了修正之后仍无法有效调整,在这种情况下,各国纷纷制定了反垄断法等法律法规,作为现代法的经济法产生了。美国经济法的确是这样产生的,但是德国强化垄断,苏东、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直接垄断,也出现了经济法。经济法不仅具有反垄断功能,也有促进垄断,甚至直接规定国家垄断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行政性垄断与经济垄断有所区别,但行政性垄断的实质仍然是经济垄断,我国目前还存在行政性垄断。反垄断法最新修改稿对行政性垄断的规定是不妥的,我国的反垄断立法必须规制行政性垄断。  相似文献   

16.
经济行政执法作为经济法法律适用的一种重要形式,直接关系着经济法的实施。经济行政执法权力配置是否科学、合理,不仅对经济法的法律适用有决定性的作用,而且直接关系到行政相对人权利得到应有尊重的宪政问题。中国经济执法机关权力的配置除应当拥有调查权和行政权外,还应当具有行政和解权和行政起诉权。  相似文献   

17.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 ,任何系统都具有封闭性和开放性双重特性。刑法也是存在于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同样存在法的稳定与社会的发展之间张力的问题。体系合理的犯罪构成应该既具有封闭性又具有开放性 ,既能限制司法权又能限制立法权 ,既能保护抽象权利又能保护具体权利 ,否则就是有缺陷的。我国传统的犯罪构成存在重大的功能缺陷 ,必须予以彻底改造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国际化的不断发展 ,垄断和限制性商业行为对国际经济的消极影响愈来愈大。垄断问题的国际化需要相应国际法律规范来予以规制 ,由此而产生了国际反垄断法。由于国际垄断具有跨国性 ,而国际反垄断法是国际法性质的 ,它的直接规范对象是国家 ,因此 ,它只能通过协调或改变国内法和国家行为 ,使各国国内法趋于统一 ,这也决定了国际反垄断统一法产生的困难。随着国际经济自由化的进行 ,垄断问题变得突出 ,对这个问题没有相应的法律规制 ,国际经济自由的进程是难以深入的。  相似文献   

19.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中国市场上,垄断的危害日益凸显,以跨国公司、公用企业和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为主要主体的垄断企业,凭借其特有的经济优势,实施索取垄断高价、搭售、差别待遇、拒绝交易、掠夺性定价、强制交易等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以及固定价格、划分市场、联合抵制等垄断协议行为,或者进行以排除或限制竞争为目的的企业并购行为,严重妨碍市场竞争的自由与公平,损害效率,应及时采取包括立法、行政执法、司法等一系列法律对策予以有效规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