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1年底,台湾“立委”和县市长选举刚刚结束,台湾某些人就迫不及待地利用选举结果来曲解民意,说什么台湾的民众已经用选票展现了“多数选民拒绝接受‘一国两制’”的“主流民意”,将新党选举失利的原因归结为支持“一国两制”的立场不受民众欢迎,同时将民进党在“立委”选举中的胜利和国民党的失败曲解成民意对台湾当局大陆政策的肯定。然而台湾历次“立委”和县市长选举的经验都表明,选举的结果有很多影响因素,和各政党在某一方面的政策并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具体分析一下影响选举结果的因素,不难发现,某些人对民意的解读只…  相似文献   

2.
1998年底台湾举办的“三合一”选举,规模大、人数多,呈现出台北、高雄两市市长选情热,而“立委”与市议员选情冷的特点。民进党籍台北市长陈水扁寻求连任的失利与台北市特殊的选民结构和政治形态有关,国民党在台北市长以及“立委”选举中的胜选说明台湾民众希望两岸关系稳定,希望台海和平。选举结果对于两岸关系的发展不会有大的冲击,但将影响岛内政党政治以及“国会”生态。  相似文献   

3.
在2001年12月1日台湾地区进行的“立委”和县市长选举结束后,台湾和国际社会有些人造出一些舆论,声称此次选举的结果说明台湾主流民意已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甚至已经倾向于支持“台独”,云云。其实,只要我们全面地、深入地分析台湾民意动向在各方面的体现和实质,就不难看出,求和平、求安定、求发展、反对“台独”、主张发展两岸关系,是  相似文献   

4.
2001年12月1日,台湾立委和县市长选举揭晓以后,岛内外对台湾政治走向有两种估量。一种认为,此次选举,民进党以87席夺得立法院第一大党地位,加上台联的13席,被解读为台湾民意向“台独”方面摆荡,民进党陈水扁政权将挟此资本,在两岸关系上采取更强硬的立场,几乎看不到任何转圜的余  相似文献   

5.
2001年12月1日,攸关岛内政局和两岸关系走向的台湾第五届“立委”和县市长选举结果揭晓。民进党成为“立院”第一大党,但由国民党、亲民党和新党组成的“泛蓝军”仍超过“立院”225席的半数.总体实力仍优于民进党和“台湾团结联盟”组成的“泛绿军”。这一结果表明。陈水扁操控岛内政局的筹码有所增加,但台湾局势仍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6.
台湾政党轮替后的第一次“立法院”改选和县市长选举于12月1日晚揭晓。“立委”选举部分总投票率66.16%,国、民两党局势不变。民进党在此次“国会”改选中顺利取得第一大党的地位,攻下87席、得票率33.38%;原本在“国会”占有绝对优势的国民党,只取得68席、得票率28.56%;亲民党和“台  相似文献   

7.
刘佳雁 《台声》2002,(1):14-16
2001年底的台湾“立委”、县市长选举尘埃落定,民进党成为台湾“立法院”第一大党,国民党失去了长期主控“立法院”的地位,第一次参选的亲民党和“台湾团结联盟”大有斩获,新党几乎全军覆没。国民党和民进党在23席县市长选举中各分获了9个县市,其他政治势力分据了其他5个席位。岛内政治格局的这一新变化,不可避免地将对今后台湾政局产生重大影响。选举结果并未改变岛内民意结构台湾这次选举结果直接攸关朝野各政治势力的实力消长,并继而奠定它们未来几年在岛内政坛上的地位,故岛内6个主要政党和无党籍势力无不倾全力投入选…  相似文献   

8.
《台声》2008,(2):19-19
台湾“立委”选举被认为是3月22日“大选”的前哨战。结果是国民党大胜,民进党大崩败。有国民党人认为,这是台湾民众对陈水扁投下不信任票。这个结果,对两个多月后的“大选”,虽然有一定指标作用,给国民党打强心针,但是选“总统”和选“立委”有很大不同,两党胜负的悬殊比例,未必会在“大选”中重现,因此现在就说马英九可以当选,言之尚早。  相似文献   

9.
杜榕 《两岸关系》2010,(12):62-63
台湾“五郜”选举,是台湾今年最重要的选举活动。“五部”新市长的产生,不仅影响着以大城市治理为中心的台湾各地区的走向,同时对2012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也有深远影响。正因如此,选举前后,不仅上千万台湾民众“被迫”牵肠挂肚,岛内外的专家、学者、各方人士也是颇为关切。  相似文献   

10.
2001年12月1日,攸关岛内政局和两岸关系走向的台湾第五届“立委”和县市长选举结果揭晓。民进党成为“立院”第一大党,但由国民党、亲民党和新党组成的“泛蓝军”仍超过“立院”225席的半数,总体实力仍优于民进党和“台湾团结联盟”组成的“泛绿军”。这一结果表明,陈水扁操控岛内政局的筹码有所增加,但台湾局势仍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1.
昭玑 《两岸关系》2002,(1):15-17
2001年12月1日台湾的“立法委员”和县、市长选举已经结束。 国民党的席位从选前的110席降为68席,大幅掉了42席,从台湾的第一大党变成了在野第一大党,输得很惨。 民进党在“立委”选举中获得大胜,从选前的70席增加到87席,增加了17席,成为台湾的第一大党。台湾当局领导人和执政的民进党,在陈水扁上台一年多来经济严重下滑、失业率创新高、民众因股票大幅下跌而钱包“瘦身”的情况下,仍能大幅提升民进党在“立法院”的席位,引起了  相似文献   

12.
今年12月5日,台湾地区将举行第四届“立委”、第二届台北与高雄市长及两市议员等三项重要选举。台北与高雄市市长选举、尤其是台北市市长选举,在台“国发会”通过“冻省案”之后具有重要指标意义,不仅直接牵动今年“立委”与市议员选情,而且关系到未来台湾政局、政治力量对比的变化。今年底的“立委”选举,总席次为225席,去掉按政党比例分配  相似文献   

13.
于强  耿曙  李扬 《理论月刊》2015,(2):111-117
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在和平发展的道路上快速改善。为了争取台湾同胞的认同和支持,大陆推出了一系列惠台政策,这其中既包括到台湾的中南部向农民和渔民采购农渔产品,也包括和台湾方面合作,推动大陆居民赴台观光。两岸扩大交流的一系列政策使得台湾民众因此而受惠。本研究通过对2008年和2012年台湾地区"总统"选举和"立委"选举中,受惠于两岸交流地区的投票数据变化的分析,考察台湾民众在受惠于两岸交流活动之后,他们的认同和投票行为是否发生改变。统计结果显示,惠台政策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其既定的政策效果,在部分地区,台湾民众的确将票更多的投向主张两岸和平发展的候选人。  相似文献   

14.
2014年11月,台湾将举行“直辖市”市长、“直辖市”议员、县市长、县市议员、乡镇市长、乡镇市民代表及村里长等七项地方公职人员合并选举,简称“七合一”选举。这是台湾首次将所有的地方公职人员选举合并举行,是台湾选举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参选人数最多的地方选举,被蓝绿阵营视为2016年台湾大选的前哨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台北、新北、台中、高雄、台南以及刚刚升格的桃园等六个“直辖市”市长选举,无疑是此次“七合一”选举中蓝绿对决的焦点,对台湾的地方政治生态以及蓝绿阵营的实力消长将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1月11日,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及民意代表选举结果揭晓: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以817万票对国民党候选人韩国瑜的552万票以及亲民党候选人宋楚瑜的61万余票,获得台湾地区领导人连任;“立委”选举中,民进党获得61席,国民党38席,台湾民众党5席,时代力量3席,“台湾基进”1席,无党籍5席。  相似文献   

16.
李家泉 《台声》2007,(10):26-28
自民进党执政以来,台湾岛内关于“台湾意识”的炒作愈演愈烈。尤其是“大选”靠近,新一届“立委”选举靠近,执政的民进党拿不出政绩,而且是弊案如山,民众怨声载道,这就更加需要靠炒作被异化的“意识形态”了。我个人深感这样炒作下去非常危险。  相似文献   

17.
台湾“县市长”和“立委”选举确认了 2 0 0 0年“总统大选”后台湾政治生态变化的事实 ,本质上是对前次选举结果的一种精细的再切割。在野阵营的主导权已明显向亲民党移动。亲民党“关键第三党”的地位在根本上改变了其在“泛蓝军”中的从属位置。这就使它能够自信地展开结盟的运作。两党达成利益交换共推下届“总统大选”候选人将是整合的主要内容。 2 0 0 2年(台 )“北高”(雄 )市长选举将具有对两党整合最后下“交易定单”的性质。选后“国安联盟”运作旨在进一步分割“蓝军”板块特别是最大在野党国民党板块。但国民党败选所引致的党内矛盾并不构成其必然分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2004年是台湾岛内在政治和社会极其动荡和混乱的一年。它经历了“3·20大选”和所谓的“立法院”选举。如果说“3·20选举”是陈水扁当局愚弄和欺骗台湾民众的话,而第二次“立法院”选举则反映了台湾民众求稳定、求安全、求发展的主流民意。  相似文献   

19.
胡凌炜 《两岸关系》2011,(12):17-18
国民党重新执政后,马英九执政团队摒除了陈水扁执政时期的“烽火外交”路线,积极追求台湾对外关系的实质利益,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确立了“活路外交”政策,希望借助两岸关系的改善推动台湾对外关系的发展。2011年,两岸关系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同时,台湾社会再次面临领导人选举和“立委”选举,在两岸关系、台湾政局及国际因素...  相似文献   

20.
朝玑 《两岸关系》2002,(5):8-11
台湾最近一次的“立法委员”和县、市长选举于去年12月1日结束以来,已经5个月过去了。通过这次选举,继民进党人陈水扁成为台湾当局领导人之后,民进党又一举成为“立法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