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有一只老虎,在追一只兔子。兔子跑得飞快,老虎追呀,追呀,怎么也追不上。于是它就停下来问上帝:上帝呀,我这么凶猛的老虎怎么连个兔子也追不上呢?上帝对老虎说,兔子是为了生存在奔跑;而你呢,仅仅是为了一顿午餐在奔跑,你怎么能追到兔子呢? 马鞍山市蘑菇大王殷坤才讲给农村青年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她来自2050年     
卿卿跟我说,2002年是空难频繁的一年。听到华航飞机失事的消息,我再也坐不住了。这已是卿卿第n次“预言”成功,莫非一切竟是真的?!卿卿无奈耸肩:“已经告诉过你,并非什么预言,而是我在叙述历史。接下来将发生的事还要知道否?2014年……”“慢来慢来,如果一切属实——如果你的确来自2050年,请你叙述我的生平,这是最好的证据。”卿卿啼笑皆非:“郭辉,怒我直言,你并非平庸之辈,但要载入历史……”半晌她道:“然而做个普普通通的男人也好,不似伟林……”卿卿的神情黯然下去。伟林乃是我至交好友,也是卿卿的男友。莫非他将来…  相似文献   

3.
宋瑜 《农村青年》2009,(7):51-52
一大早,我就看见三三两两的村民朝着一个方向走去,边走还边议论着什么。仔细一听,哦,原来是在聊电视剧里的剧情啊!可是,聊剧情怎么都往一个地方走,为什么还说“去晚了没位置”?难道有什么活动在吸引他们?我怎么没听说呢?  相似文献   

4.
单位一个90后小姑娘曾经指着我们的鼻子说:“你们这些妇女,嘴巴里天天就是老公孩子买菜做饭,烦不烦?”我们反驳她:“难道你不是‘妇女’?”她眉毛一挑“我当然不是!我是女孩儿!”  相似文献   

5.
我决定去农村教书。亲朋好友极力反对,有的劝我:“你曾经说过要做一只鸿鹄,现在却怎么甘当一只燕雀?!”我没说啥,坚持自己的决定。  相似文献   

6.
换算方式     
电讯局小耿向自来水公司小胡请教。小耿说:“我们这栋宿舍楼,一个月只用了100吨水,可是每次收水费的时候,你们都按150吨计算,这是为什么?”小胡想了想说:“我也有一个问题不明白,上个月我们两口子,都在外在出差,家里一个电话也没拨,可是这个月却交了几十块钱话费,不知啥原因?”小耿说:“那可能是‘座机费’,不是话费。”小胡“啊!”了一声:“那多收的50吨水的钱,可能也是座(水)塔费,不是水费。”小耿不解地:“我怎么从没听说过,用水还要交什么‘座塔费’?”小胡笑了笑说:“亏你还是电讯局的,咋就不知道如今是信息…  相似文献   

7.
竞争与生存     
街口有两家烤鸡店,相隔只有十几米。同行是冤家,在生意场中,表现得更为直露。两家店老板都在暗暗较劲,今天你推出了葱油鸡,他马上跟上,你有了酱板鸭,我也学着做。有一段时间,城里流行吃炸鸡,甲家买了炸鸡机,乙家也买了一台。过了几年,甲家店旁造了一间公厕,虽然大门是对向大街坊的,对烤鸡店是没有任何影响的。但这成了乙家店主的攻击对象。有人到他那买鸡,他会小声对人说:“你到我这儿买,甲家店靠近厕所。”其实大家都知道,但他这么一说,心里面别扭起来,下次路过,真的不敢到甲家烤鸡店去了。过了一段时间,甲家烤鸡店的…  相似文献   

8.
刀柄之爱     
一位美丽的女孩决意和男友分手。她终于告诉了男友,男友久久无语。沉默中,她拿出小剪刀修指甲,可她的小剪刀有点儿钝了,不大好用。“把你的剪刀给我用用,好吗?”她说。男友把剪刀默默地递给她。她忽然发现,男友递给她剪刀的时候,刀柄的方向是朝着她的。“你怎么这么递剪刀呢?”她有点奇怪。“我一直都是这么给你递剪刀的。”男友说,“这样就是万一有什么意外,我也不会刺伤你。”一向拙言讷语的男友顿了顿,继续说:“其实,我对你的爱也是这样的。从我爱上你的那一天起,我就告诉自己,要把最大的自由给你,就像刚才递剪刀时把刀…  相似文献   

9.
我和妻子都在县城工作。一到周末,我就想回我农村的家,去看望父母。可妻子多次吵闹阻止我,还说:“既然你那么爱你妈,当初干吗还要和我结婚?”这只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片段。我与妻子的人生观、生活方式有很多不同,矛盾已久。我追求自由的生活方式,妻子很要面子,要按周围传统的观念来生活。由于受居住条件的限制,我们还常当着孩子的面吵架,这对孩子也不好。我已心力交瘁,无力解脱,可妻子却不愿离婚,我该怎么办啊?  相似文献   

10.
周远清 《时代风采》2009,(21):49-50
我把母亲轻轻抱起,感觉她的身子一下子轻了许多,我并没有费多少力气就把她放到了床上,我的泪水一下涌出了眼眶,我不想让她老人家看见,把头歪向一边。想不到,母亲还是看见了,她说:“儿啊,你怎么了?”我说:“没有啊,眼睛里有沙子。”母亲说:“你别哄我,妈没事,好好的。”  相似文献   

11.
您好!我已经结婚十年了,妻子善良贤惠,长得也很漂亮,人家都说我们是郎才女貌,天生的一对。可是,在外面。遇到别的出色女子的时候,我还是会不自觉地把她与妻子作比较,总是能发现这方面或那方面比妻子优越的地方?真好像应了那句俗话:“妻子是别人的好”。有时候,我就会在心里面假设:“我要是娶这个女人为妻子会怎么样?那个女人嫁给我结果会如何?别的女人总会比现在的妻子更好吧?”有时候,我还有点后悔,怎么妻子的许多毛病,婚前没发现呢?要是我现在结婚的话,绝对不会找现在妻子这样的女人了。主持人,您看我这是怎么了?是不是不正常?我要是换了别的女人,会不会更幸福呢?  相似文献   

12.
《农村青年》2007,(1):43-43
我今年25岁,来北京打工已经五年了,城市繁华优美的环境深深吸引了我,我不想再回到农村去了。可妈妈却催着我赶快回家找对象结婚,因为在农村像我这么大的女孩,早就结婚有孩子了。我知道回去可能是人生必由之路,可回去就要重新过修理地球的苦日子,我又实在不甘心。在城里留下吧,婚姻也是一个不好解决的问题,城里人谁愿意找个农村户口的女孩呢?我觉得生活太难了。去与留都是那样难以抉择。我天天处在这样的矛盾之中,好想找一个人听我诉说,可家乡的亲人不能说,怕他们担心我的处境;城里边的人又不能体会我的心情,只好压在自己的心里,我的心变得越来越沉了!时间久了,我感觉精神都要崩溃了,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3.
支农 《工友》2010,(4):7-7
这么说,肯定有人批评我:你错了,群众利益无小亨。君不见,报端媒体义正辞严,领导干部信誓旦旦,“群众利益无小事”,“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都是这么说的,怎么到你这里倒成了群众利益无大事了呢?  相似文献   

14.
闻之 《农村青年》2011,(7):36-38
这些年,我寄出去上千份养蛇资料和光盘,接待培训了600多个求学弟子,回收蛇产品3万多斤,耗资20多万元。就是说,20多万元花在帮别人致富上面。有人说我脑子进水了,一定图个什么。我图什么呢?当初,我图养蛇致富,图全家人过上好日子。如今,我的事业做大了,日子好过了,还图什么?不就图个帮大家一起富吗?  相似文献   

15.
《农村青年》2007,(4):42-43
问:我和老公结婚已五年,有一个四周岁的男孩,一切都很完美。我们感情一向非常和谐,互相间极为坦诚,他工作上的事情,同事之间的相处都会回来和我说。有一次他说单位来了一个女人,也是同事的老婆,表面开心,其实内心很苦。夫妻已经貌合神离,老公在外玩女人,伤了这女人的心,她很可怜,但表面很坚强。  相似文献   

16.
聊博一笑     
《工友》2011,(2):62-62
广告语 市场上来了对东北小夫妻,租了两间相邻的门脸房做生意,其中一间老婆用来卖凉菜,另一间老公用来治牙病。开张后,他们的小店引得许多人驻足观看。原来,两间门脸房中间的白墙上赫然写了8个鲜红的大字:东北凉菜,专治牙痛!暗示儿子期末考试又考砸了。妈妈唠叨道:"我和你爸上学时考试总是拿高分,从来没不及格过。如果按照遗传学分析,你也不应该这么笨啊!"儿子突然低声问爸爸:"妈妈是不是在暗示我不是你们亲生的啊?"  相似文献   

17.
金童  保国 《农村青年》2007,(6):62-63
您收到过手机发送的中奖短信吗?相信您即使收到。也不会再轻易受骗了。因为这种骗术已经应用太广泛。因而显得太陈旧了。您很可能会随手将这类中奖短信删除掉,并带着几许自得地对自己说:我对这种骗术已经有免疫力了!然而且慢,骗子还会用其他手段把他们预谋好的“中奖信息”送到你面前。让你觉得这次完全是因为自己运气好。只要你的心怦然一动,好,骗子们就要弹冠相庆了。不信?请看——  相似文献   

18.
心扉:最近我老公经常找借口不回家睡觉,我不知该怎么办。我和老公刚结婚三年,由于双方年龄都不太大,所以至今没要孩子。凭感觉老公对我还是很好的,只是这近半年来,几乎每个星期总有一、二天不在家过夜。我知道自从他在单位的职务提升后,有了很多应酬,每次问他他都能找出种种恰当的理由回答我,但我心里总是有些不安,我老公年龄不大(不满30岁),人长得也很精神,工作能力又强,我不知道他是否会有“外心“。我本来准备在近期要个小孩,跟丈夫商量后,他很反对。他认为现在应该趁着年轻多做些事情,多些积累,可我怎么办呢?我并不是一个事业心很强的女人,我只要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和健康的孩子就满足了。心扉,我现在真的很烦恼,你能帮帮我吗?昆明刘晓燕晓燕:你好!像你这种类似的担忧,其他一些女性读者也反映过。现在随着社会压力和竞争的扩大,男人的应酬越来越多,所以在家的时间也越来  相似文献   

19.
《农村青年》2006,(2):63-63
问:我的一个朋友在外地遇到急事,2005年月份让我给他汇去5700元钱,当时说好两个月还。可现在两个月已过,我让他还钱,他耍赖说没借过我钱。现在我手里只有汇款的收据。请问,这能当证据用吗?  相似文献   

20.
邱刚 《农村青年》2007,(6):33-34
弟弟第一次到北京读大学的时候,与我当年离家是同样的年龄。在父母的眼里,17岁,只不过是个孩子。而且,又是没出过县城连火车也没有见过的农村少年。母亲便打电话给我说,要不你回来接他吧,那么大的北京,走丢了怎么办?我想起这么多年来一个人走过的路,很坚定地拒绝了。我说,一个男孩子,如果连路都不会走,考上大学又有什么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