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幽默大王     
承诺 新春佳节来临之际,为了过一个"欢 乐、祥和、廉洁"的春节,刹住"乱送礼"歪 风,某公仆特此承诺如下: 今年过节不收礼, 收礼只收美元、欧元、人民币 …… 今年过节不收礼, 收礼只收茅台、XO、白兰地…… 今年过节不收礼, 收礼只收人参、鹿茸、老虎皮…… 今年过节不收礼, 收礼只收玉器、钻石、金首饰…… 今年过节不收礼,  相似文献   

2.
近来,中央纪委屡次发文,严禁节日期间公款送礼、吃喝等。然而,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单位和个人“暗度陈仓”,运用网络交易逃避监督,而且送礼与收礼互不见面。  相似文献   

3.
肖华 《检察风云》2011,(8):36-36
自2010年10月以来,江苏盐城官员张翕飞前后两次,将总计6笔价值9000元的退贿清单在网上公开,张翕飞称,送礼是官场潜规则,收礼是因不便当场驳人面子。  相似文献   

4.
正"开上私家车,带上爱人、孩子到老家看望父母。不送礼、不收礼,不必劳心费神地相互吃请,风清气正的节日令人轻松愉悦。"这是国庆期间山西省太原市一些党员干部们的反映。感受到变化的还有许多市民:商场内包装奢华、售价昂贵的节日礼盒骤然减少,取而代之的是经济实惠的  相似文献   

5.
宋代包拯在他60大寿时,事先声明不收任何贺礼.令他没有想到是,在他生日那天,竟然还是有人前来送礼,送礼的是皇帝赵祯.赵祯知道包拯不收礼,就在礼品盒上写了一首诗:“德高望重一品卿,日夜操劳似魏征;今日帝王把礼送,拒礼门外理不通.”包拯看后,提起笔来,也在礼品盒上写了一首诗:“铁面无私丹心忠,做官最忌念叨功.操劳本是分内事,拒礼为开廉洁风.”  相似文献   

6.
漫画专页     
扶贫款张爱学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徐进敏感穴位任华峰未开先知赵国品硕鼠比牙张浩漫画专页  相似文献   

7.
腐败无理由     
通过对已查处的大量违纪违法案件分析,不难发现腐败分子的四种心理是相当致命的,这些看起来堂而皇之的“理由”,在法律和党纪面前,往往显得苍白无力。一是无奈心理。认为大环境就这样,我也没办法。他们看不到主流,看不到反腐败斗争已取得的可喜成绩,看到的只是阴暗面,错误地认为:你不送礼,就争取不来项目,要不来资金;你不收礼,就会与人家疏远,在社会上就无法立足;你不跑不送,只能原地不动,甚至会被淘汰出局……一些党性不强的同志便随波逐流起来,你送我也送,你收我也收,最终走上腐败之路。二是随俗心理。觉得礼尚往来,不好拒绝。最典型的例…  相似文献   

8.
陆志坚 《政府法制》2012,(26):40-40
江苏省农垦集团滨淮农场工程项目办原主任王春学为自己定下收礼受贿的底线原则:不主动索礼索贿;能不收的尽量不收;工程质量差的坚决不收;尽可能不收现金和贵重物品;收礼不能以损害农场利益为交换条件;大额现金尽可能不收,如万一难推却的,施工的工程质量必须要好。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礼仪之邦,亲戚朋友间,礼尚往来属于正常现象,来而无往非礼也。但在今天,有的人送礼变了味:有求于人要送礼,巴结上司要送礼,跑官要官要送礼;越是地位高的人,受礼的机会就越多,礼品就越贵重。那么,怎样看待、处理礼品,普通人可见修养品质,官员则可见官德官风。毛泽东的“礼  相似文献   

10.
曹坚 《检察风云》2013,(20):38-38
日前,中纪委会议强调,要坚决刹住中秋、国庆公款送礼吃喝和奢侈浪费等不正之风,过欢乐祥和、风清气正的双节。中国自古讲究礼数,在特定节日,亲朋好友往往会携带礼品走访,节日送礼是维系亲情友情的重要方式。然而,一些不法人员为牟取私利,借助节日向特定国家公职人员送礼,而  相似文献   

11.
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每逢喜庆或重大节日,人们相互之间礼尚往来,已成为沟通感情、培植友谊的一种传统方式。可如今,“送礼”却已渗入了一些污浊的成份。这就是,一些领导干部为达到自己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大肆向上级领导公款送礼,使“送礼”这一古老民俗也充满了铜臭味。据苏北某县纪委资料显示:该县1997、1998两年,立案查处的涉及15名乡科级干部的经济案件中,有11人公款送礼或接受公款送礼,占立案人数的73.3%,礼金共达25.9万元。公款送礼名目多 近些年,公款送礼五花八门,令…  相似文献   

12.
老师这厢收札,已非一日矣.大学生送礼,中学生送礼,小学照此办理,现在连幼儿园家长也忙着送礼,不送,自己家孩子都不答应,因为大家都送,有个不送的,就算老师不给小鞋穿,自己浑身都不自在.……  相似文献   

13.
正收送礼金礼品违反哪些规定?违规收送礼金礼品行为,主要包括公款送礼、收受管理和服务对象的礼金礼品。来来往往的收送礼品礼金行为,使正常的工作关系变为利益输送,败坏了党风政风,为法纪所不容,亟需整治。【案例1】海南省东方市板桥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孙家平利用职务之便,在审核入党对象考察材料、为预备党员办理转正手续工作中,接受  相似文献   

14.
不知从何时开始,“送礼之风”也刮进了联合国安理会。我在安理会工作期间,发现每届安理会主席都会向其他理事国的代表送礼.送礼是“公开”的,通常是在月底,礼品常常有独特之处,而且寓意深刻。  相似文献   

15.
公款送礼面面观陈建新在我们这个素来崇尚礼仪、讲究礼节、号称“礼仪之邦”的国度里,近些年来似乎又多了不少关于“礼”的让释,“公礼”一词便是其中之一。公礼、即公款送礼,如今已发展成为一种随处可见的社会风潮。公礼现象较一般意义上“私对私”的送礼行贿。其危害...  相似文献   

16.
一鸣 《政府法制》2013,(17):44-44
有一次,一个县长给冯玉祥送礼,被他狠狠地打了一顿,令其拿回礼物。消息传开,再也无人敢给冯玉祥送礼了。  相似文献   

17.
马失前蹄     
聪明小潘,不让送礼,偏要送礼,聪明反被聪明误一线局长,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石头也成抢手货退休老爸,要求儿女,清廉为官,关键时刻见父爱  相似文献   

18.
建国以来的60年,中国人送礼的形式有了哪些变化,“礼品”的内涵发生着怎样的演变,人们对待送礼的态度又有着怎样的不同。针对这些问题,三位来自不同学科、不同社会背景的嘉宾畅所欲言,有的从亲身经历出发,有的带上了老—辈的回忆,还有的侧重于敏锐的社会观察,他们用各自独特的视角,让我们对“中国式送礼有了更深的体悟和理解。  相似文献   

19.
宋朝包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高风亮节被后人传为佳话,但其中的生日收礼却鲜为人知。 在包拯六十寿辰那年,包拯吩咐其子包责无论谁送礼送什么礼都  相似文献   

20.
2011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专项治理违规收送礼金礼券购物卡工作。截至去年底,全市共上交礼金礼券购物卡合计金额4506万余元,同比增加了56.9%,党员干部抵制违规收送礼金礼券购物卡行为的自觉性明显增强,专项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加强组织领导,明确政策界限。上海市建立由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