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农村流动人口如何融入城市社会生活,这不仅是流动人口研究的核心问题,也是关系到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问题。本研究从法律社会学视角,将经济层面、社会层面、文化层面和法律层面的融入情况作为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四大指标,来衡量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现状;然后从个体人口与法律属性特征、社会支持、法律援助、应对方式、法律意识等方面探讨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从加大法律援助力度、改革传统户籍法、完善社会保障法、全面推进社区服务等四个方面对提升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入能力提出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城市教育融入问题是城市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流入地政府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之一。本文着重从入学门槛过高、区域教育差距、民族文化差异、家庭教育支持缺位等方面,分析当前制约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城市教育融入的关键、原发、重要、客观因素;从强化政府主体责任、深化学校主阵地作用、提升家庭教育环境、加大民族团结教育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身处二元结构与二元区隔的夹缝之中。城市是一个影响民族关系的敏感地区,随着近几年舟山城市化和少数民族散居化进程的加速,舟山群岛新区也日益面临多民族共处的问题。本课题以舟山群岛新区的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为研究对象,选取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特征、经济特征、流动特点及模式、社会关系、宗教适应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描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状况,指出影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困境成因,并提出提高和拓展少数民族农民工就业、加快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人口向城市流动的规模持续增长,改变了城市人口的民族成分比重和经济社会结构,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出现了更加多样化、复杂化的情况。针对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应明确管理的主体,构建党政主导下的共同责任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管理,推行互联网+对接管理工作,从而促进民族关系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当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少数民族人口呈现流动原因复杂化、流动方式多样化、居住小聚居化的趋势。影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适应的因素主要有经济、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提高少数民族城市适应能力,必须积极关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民生问题,不断提高其管理服务的精细化和制度化水平;通过各种手段,加深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民族文化和当地文化的相互理解与融合;加强城市社区建设,建立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  相似文献   

6.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与上海城市民族工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流动人口中也包括了部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入城市的少数民族不仅面临着城乡文化冲突和融合的问题,而且还面临着与其他民族、特别是与汉族文化冲突和融合的问题;对于流入地城市来说,不仅城市现有的户籍管理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现实的服务与管理模式正面临新的挑战,更主要的还有民族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7.
为推进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社会,东莞市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调查显示,这些政策对流动人口的融入产生了一些积极作用,但总体看来效果还不理想。结合东莞实际,本文提出了调整入户政策、强化引进人才政策、建立以居住证为基础的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加强新型社区建设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流动人口融入社会的问题值得社会各界重视.然而目前我国制定的相关政策存在着诸多缺陷,缺乏规范性和稳定性,使流动人口融入社会无法有效实施.因此,要完善流动人口融入社会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户籍管理与身份认证、劳动就业与生活保障、组织管理与社会参与等方面的制度.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犯罪数量不断上升,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社会问题。当前流动人口犯罪呈现出犯罪主体低龄化与团伙化、犯罪类型多为财产型犯罪、犯罪活动流窜性、犯罪形式暴力性的特点。流动人口犯罪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诸多因素阻碍了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生活。要从根本上治理流动人口犯罪,必须通过调整社会治理措施,使流动人口能够真正融合到城市生活中。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村女性流入城市.占流动人口近半数的农村女性与城市社会的融合状况是关系到城市化进程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问题.对河南省农村女性流动人口的调查资料的分析表明,农村女性流动人口虽然工作、生活在城市,但她们很难体验城市的生活方式,价值观也很难改变,她们并没有真正融入到城市而被排斥和隔离在城市主流社会之外.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自身素质因素、制度性歧视、文化性歧视等.  相似文献   

11.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体现了以人为本、以民为先的理念.符合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和时代发展的要求。从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来看,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尤其是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社会,安居乐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意。  相似文献   

12.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管理问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现实生活中,我国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政府管理体系面临着碎片化的困境,具体表现为条块矛盾突出、部门分割难题,高社会流动对属地化管理体系造成冲击,政府未能有效提供民族公共服务。碎片化治理困境亟需整体性治理范式的出现,从整体性政府理论出发,创新管理机制,推动跨部门整合;转变属地管理观念,加强跨地域联动管理;促进政府和社会合作,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等,有助于提升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13.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是现代城市中一个特殊的群体。随着城市化、现代化建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市民化是其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目前还存在着诸如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市民化资源较低、城乡二元制度改革滞后、城市社会融入困难等现实困境,需要从加强职业教育培训、提高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素质,推动制度创新、构筑一体化建设体系,加强宣传教育、营造市民化适宜环境等路径入手,不断推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市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流动人口的子女能否真正进入城市公立学校并融入其中,与对“身为流动人口的家长”的认识、态度和意愿是分开的。本次调查发现,“身为流动人口的家长”送他们的子女进入城市公立学校的愿望十分强烈,但对相关政策的了解不多,他们普遍认为子女进入城市公立学校不太容易,公立学校收费超过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文章最后提出了加大资源投入、加强政策宣传、放宽入学条件三条建议。  相似文献   

15.
流动人口的生育意愿直接影响其在经济社会中的生育行为,在梳理现有研究成果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状况是影响其生育意愿的重要因素。进而将其城市融入程度细分为经济融入、关系融入和心理融入三个维度,并利用2019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的微观数据分别对这三个维度所产生的异质性影响进行逐一检验与分析。最终实证结果表明,流动人口的经济融入和关系融入程度对其生育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心理融入作为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高级阶段,对其生育意愿产生的影响与前两者有明显差异。政府部门应采取减轻流动群体在城市环境中的经济压力、消解流动群体在交往中产生的社会排斥现象、科学预测流动群体生育观念的变化趋势、提升流动群体在求职就业中的人力资本等措施提高他们的生育意愿,以积极应对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  相似文献   

16.
城市为少数民族经商提供机遇,也带来挑战。文章以社会资本为分析视角,认为城市少数民族经商群体的社会资本表现出封闭、排外、内聚的特征,与现代市场开放性、竞争性的要求相悖,造成停滞于城市市场边缘、难以向市场中心扩展的商业困境。结合政治现实,文章进一步对少数民族经商群体社会资本的形成进行分析,主张对少数民族经商人员的民族身份和市场身份正确定位,培育良性社会资本,走出商业困境。  相似文献   

17.
虽然流动人口的规模不断增大,但他们在城市的社会融入状况没有一致的结论。本文根据流动人口的户口性质和年龄特征将流动人口细分为城城青年、城城壮年、乡城青年和乡城壮年四个不同的亚类型,比较了四种类型流动人口在性别、受教育水平、流动范围、流动原因等方面的特征,并使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测算了四类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社会融入程度。研究发现:流动人口的经济能力不断增强,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住房状况不断改善,流动范围呈现青年倾向于省内流动,壮年倾向于跨省流动;不同维度的融入进程并不同步,文化和心理方面的融入水平较高,经济和社会方面的融入水平较低;在四类流动人口中,城城壮年流动人口是社会融入最好的,乡城青年流动人口是社会融入最差的;城城流动人口的融入水平高于乡城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水平;壮年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水平高于青年流动人口。  相似文献   

18.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半城市化”和“逆城市化”向来是理论研究的难点,其根源在于有关各方的利益诉求无法得到兼顾和协调。本文通过论述包容性发展与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内在一致性,以浙江省为例,从经济约束、政治屏蔽、资本缺失和认同危机四个层面探讨了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困境的显性表现。为营造社会各阶层和谐共处的良好局面,浙江省构建了双向闭循环的城市融入政策体系,并辅以管理模式、公共服务、社区支撑、素质培训和空间优化五个层面的创新,取得了良好成效,其经验值得推广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的民族性因素特征明显,它既是城市治理问题,也是具有一定敏感性的政治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城市治理和城市少数民族工作面临着新课题、新情况。近年来,青岛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统领,综合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服务与管理,多管齐下,多措并举,进一步推动青岛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20.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建设更具包容性的社会,是当前中国社会管理改革的核心议题。本文从社会学的视角,诠释了当前中国社会管理的目标选择,并系统分析了改革所面临的挑战。社会形态学认为,社会是一个物理心理过程,其物理部分是由人口和社会资源分配形成的社会结构,心理部分则是社会联结的纽带。社会管理就是社会管理者通过调整社会资源的供应和分配,操控人口的流动和社会成员的心态,增强社会的联结纽带,不断塑造变化着的社会形态的过程,社会学对理解这一过程提供了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分析工具,国外关于社会管理的战略及其实践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综合分析表明,当前中国迫切需要在加强社会团结的基础上发展社会的包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