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历史上的三次争论在十九世纪中叶 ,马克思、恩格斯根据他们所处时代条件 ,曾经有过一种设想 :社会主义应当首先在一些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国家 ,通过无产阶级共同的行动 ,同时取得胜利。恩格斯还点了一些国家的名 ,说“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可是 ,后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 ,并不是原来资本主义发达的国家 ,恰恰是原来资本主义不很发达和很不发达的国家。这就是说 ,历史所走的路 ,同马克思、恩格斯原先设想的是不大相同的。如果这些社会主义国家在建国以后 ,能够一帆风顺 ,那么 ,也许今天就不会有人怀疑资本主义不…  相似文献   

2.
李百玲 《前沿》2009,(2):13-16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研究原始社会的经典之作。恩格斯在马克思与摩尔根等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对于作为文明产生的重要标志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产生的机制、动力、过程等进行了考察。从交往的角度考察家庭、私有制与国家的起源,可以看到交往与劳动实践一起,促进了文明起源,推动了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3.
李君如 《同舟共进》2014,(11):22-22
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是通过“民主”和“法治”两个轮子来治理国家。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初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中指出,“怎样治理社会主义社会这样全新的社会,在以往的世界社会主义中没有解决得很好。马克思、恩格斯没有遇到全面治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他们关于未来社会的原理很多是预测性的;列宁在俄国十月革命后不久就过世了,没来得及深入探索这个问题;苏联在这个问题上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些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职能学说究竟是由谁创立的,有人认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本文不同意这一看法,并试图通过下述简单的分析说明:马克思、思格斯只是为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职能学说的创立提供了一些宝贵的思想,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职能学说的真正创立者是列宁。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要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无产阶级国家手中,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的思想,但这时马克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是关于资本主义制度的认识和改变的理论,也就是说,作为他们的国家理论主题的是阶级统治工具,而不是社会管理。但是,这不能说明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体系中不包含国家管理的思想。事实是,他们关于资本主义的批判同关于代替这一社会形态的未来社会主义国家的构想是联系在一起的,他们关于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社会管理职能的认识和管理方式的构想,都包含着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与管理的初步思想。  相似文献   

6.
恩格斯对经济不发达的俄国发生社会主义革命的科学预见李兴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实现社会主义的途径时,有两个思想他们是非常坚持的,即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发生并实现社会主义;西欧几个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革...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政体必须是共和制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同时,形成了社会共和论。它主要从国家形式即政体的角度论述了无产阶级国家的问题。早在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就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将来应采取共和国的形式。他们主张彻底推翻君主制,“全德国宣布为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共和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卷第3页),并主张无产阶级在革命斗争进程中要力争把这种民主共和国变为无产阶级共和国。马克思在总结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的经验教训时,首次使用“社会共和国”的概念,…  相似文献   

8.
跨境民族,顾名思义,就是居住在国境线两侧的同一民族。国家之间的疆界与民族的分布地域是不一致的,正如恩格斯所说:“没有一条国家的分界线是与民族的自然分界线,即语言的分界线相吻合的”。由于历史的原因,一些民族或因生存需要,或因内部斗争,或因民族矛盾而迁徙,有的则因国界划分,形成了跨境民族。在当今世界上,同一民族生活在若干国家,一个国家包括有若干个民族的现象相当普遍。各跨境民族虽然分属于不同国家,有不同国家的观念和爱国情感,但由于他们是同一民族,仍然具有共同语言、共同的民族心理素质和密切的社会经济交往…  相似文献   

9.
19世纪8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工人运动也出现了一些新经验。恩格斯科学地研究这些新情况、新经验,对无产阶级革命的战略和策略、无产阶级国家学说、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等问题进行了新的探索,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  相似文献   

10.
恩格斯的文明观建立在坚实的哲学基础、社会基础和方法论基础之上,是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引起的社会变化的深入认识。社会实践是恩格斯文明观的阐释基础,日常生活是恩格斯文明观的叙事空间,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是恩格斯文明观的核心内容。恩格斯文明观揭示了文明发生的历史性及时代表征、文明内容的导向性和道德表征、文明进程的主体性和现实表征、文明表现的层构性及多样化表征。在新时代,认识恩格斯文明观,对于推进"五位一体"文明建设,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了批判德国社会民主党内企图用和平方式实现社会主义的机会主义观点,指导欧洲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实践活动,恩格斯提出了有关民主共和国问题并形成相关思想。恩格斯认为,无论在德国、意大利等尚未彻底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国家,还是英国、法国、美国等已建立民主共和国或民主制度比较健全的国家,民主共和国形式一定程度上都能够推动这些国家无产阶级运动的发展。关于如何对待民主共和国,恩格斯认为,民主共和国形式由其内容决定,其本质是由掌握政权的阶级决定的,无产阶级在掌握政权后可以利用民主共和国的形式。研究恩格斯晚年关于民主共和国问题的基本思想对于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2.
学习恩格斯关于权威问题的论述李宗楼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历史和现实表明,在我们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全面推进改革与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使国家长治久安,坚持与维护中央的权威具有极其重大...  相似文献   

13.
李洪志的“法轮功”终于被依法取缔了,广大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但事情并没有完。无独有偶,它使人们不由地联想到近年来频频发生的日本奥姆真理教、美国大卫教派等邪教,以科学为幌子宣传神秘主义或迷信、建立非法组织、从事危害社会的非法活动等诸多丑恶现象。近几年来,类似的情况还频繁地出现在印度、塞浦路斯、北爱尔兰、以色列和一些阿拉伯国家。为什么这样的事情会在世界范围广泛出现?因为有许多人相信它,甚至包括一些自然科学家。这就更让许多人困惑不解:自然科学家为什么也会相信这类事情?读过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同志想…  相似文献   

14.
作为德国工业资本家的代表,李斯特提出,国家的发展水平取决于生 产力状况,每个国家在发展生产力过程中应根据国情走不同的、特殊的道路,这无疑 具有历史进步意义。而马克思、恩格斯则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对李斯特经济发展的 民族个性理论的阶级局限性作了深入的经济学批判。  相似文献   

15.
统一战线原本指的是一种联合策略.是指一些不同的社会政治力量为了实现一定的共同目标而组成的政治联盟。在十九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在科学地总结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经验、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同时创立了无产阶级统一战线理论。1840年恩格斯在批判弗·威·克鲁赫尔的文章中第一次提出了“统一战线”这个概念.  相似文献   

16.
不断改革论     
寺庙里进香的善男信女们不可能想象得到,佛教文化中包含着深妙的辩证法思维,并得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热情肯定。佛教“诸法无常”四字高度概括了这种思想。佛教所说的法,通俗的解释就是事物。这句话的意思是:世界万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处于“刹那生灭”、不断变化之中。若用这种辩证思维指导国家的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路或许会走得顺畅一些。  相似文献   

17.
周德义 《湖湘论坛》2002,15(4):89-91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中有关一分为三的论述,比比皆是,既有对一分为三的专门论述,也有批驳旁门左道如非此即彼的反面论证,还有运用一分为三的观点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一些天才的预言和预见。下面我想就学习《自然辩证法》关于一分为三的一些论述谈谈自己的体会,以就教于同行诸君。一、对“非此即彼”的质疑非此即彼的认识方式与“正”与“负”的范畴是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所不相容的。在深入细致地研究了达尔文的进化学说后,恩格斯提出,绝对分明的和固定不变的界限是和进化论不相容的。因为随着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一当前社会上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教材和一些论著都认定,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阶段不存在商品生产,也不存在货币关系。如,《政治经济学》(北方本)一书中这样写道:“马克思、恩格斯在一百多年前  相似文献   

19.
作为理论学说,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上一世纪创立的。一百多年来,整个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当代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和当代资本主义世界都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是马克思、恩格斯未曾预见的,即使是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发展的某些方面曾有过一些论述,实际情况的发展也与他们当时的预想有很大的不同。在这种情况下,怎样看待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学说的真理性呢?这是今天应该讨论、给予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140年前,马克思、恩格斯依据对当时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社会状况的分析,在创立唯物史观和提出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上,高屋建瓴地把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的荒原中引入了科学的殿堂,揭开了人类思想文明史上的光辉一页。这是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功绩。然而,囿于历史条件,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清除了以往空想社会主义者在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原因、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