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塞姆是南非早期的一位主要的非洲民族主义者、南非土著人国民大会(后改为非洲人国民大会)的创始人。他提出的“非洲新生”论认为,非洲人具有“自己的”天赋和古老文明;受到殖民统治压迫的非洲人民正为自由和变革而斗争。因此,非洲将会新生。“非洲的新生”字义上指“开始一种新的生活”,但更“意味着一种新的和独特的文明,不久将在世界上出现”。人们对塞姆的“非洲新生”论褒贬不一。但它却得到已故加纳总统恩克鲁玛的高度赞赏和认同,并与现任南非总统姆贝基20世纪末提出的“非洲复兴”论具有共同点和一致性,从而被认为是当代非洲复兴思潮的重要渊源之一。  相似文献   

2.
笨猫 《新青年》2002,(11):50-51
我有一个哥们儿,他叫刘锁柱,我们平时都管他叫刘二,或者叫二柱子。前天他突然去世了。他比我大,刚满35岁,是交通肇事死的,他开着桑塔纳钻进了大货车的屁股底下。当时的时间大约在夜里11点左右,开大货的司机在路边换备胎,只听“轰”的一声巨响,司机和备胎飞出去5米多远,人就昏了过去。刘二当时就死了。用他的行话说,只要是追尾,司机是他妈的百分之百的责任,他自己开的车,而且喝了不少的白酒。他是个交警,天天指挥各种各样的汽车和各种各样开汽车的人,汽车不怕他,开汽车的人怕他。  相似文献   

3.
南非首次全民大选以非国大的胜利而告结束。自此,南非开始进入种族隔离制度被废除后的新时代。与此同时,一支“新贵族”也在南非出现。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些人代表着南非走向未来的一支决定性力量——  相似文献   

4.
“接天莲叶无穷碧”时光的一天,我有幸在杭州西湖镜湖厅邂逅台湾杭州籍人士赵约翰先生。围坐石桌,品茗叙乡情间,赵先生谈到了他与美国名人陈香梅女士的一段交往,颇有情味。“我姐夫美籍华人李佑厚先生早年留英,是位航空医学专家,在台北开了家宏恩医院,与居台的陈香梅姐姐过往甚密。陈香梅每来台北,总住在她姐姐家中。因此,我得以结识陈香梅女士。”赵约翰自我介绍说。赵先生告诉笔者,这幢房子原来是陈纳德将军的台北公馆。这位著名飞虎队长的遗孀还将一辆红色别克轿车送给她姐姐,但一直搁着。正巧,赵约翰在航空局服务时开过汽车…  相似文献   

5.
陈嘉庚赠送两辆美国福特牌轿车新中国成立之前,毛泽东一直没有自己的专用轿车。早在延安时期,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出于对中国共产党人的敬仰和爱戴,专程将两辆美国福特牌轿车送给中共中央。党中央有关部门在研究如何使用这两辆车时,大多数人都主张给毛主席配一辆,主席知道后立即表示坚决反对。后来,毛主席到底没要专车,一辆配给了指挥作战的朱老总,另一辆则给了年岁较大的林伯渠、谢觉哉、董必武、吴玉章、徐特立等“五老”使用。当然,由于当时延安仅有这两辆轿车,因此,偶尔也会被毛主席或其他中央领导人紧急调用。这两辆车演绎了毛…  相似文献   

6.
3个月前,泰国首都曼谷下了禁令,禁止大象再出现在市内街头,警方在市内“搜捕”所有大象,然后用卡车把它们和它们的主人送到东北部农村地区.这些大象本来就来自东北郊外,被训练做运送木材的工作.由于伐木受到限制,这些大象便失业了,于是被主人带到曼谷,在街头向游客乞讨.可是,随着曼谷市内交通日益拥挤混乱,街头大象造成的交通意外事故便日益增多.今年2月份,一头大象受到摩托车的声音惊吓后在街止乱冲乱撞,导致汽车连环相撞,使闹市交通堵塞了数小时之久,影响了正常交通秩序.另一次,一辆摩托计程车撞上了一头大象,结果车翻人亡,大象也受了伤.至于其他汽车撞死大象及大象掉下修渠孔受伤的事件也时有发生.因此,曼谷市政府于今年3月份痛下决心要解决街头大象的问题,向它们下逐客令.  相似文献   

7.
揭开中南经贸关系新篇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与南非的友谊源远流长,近年来两国的经贸合作更是迅猛发展.目前,南非已成为中国在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但就双方的贸易规模和金额来看,中南贸易尚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南非市场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转口贸易活跃,许多国际商人把南非作为进入其他南部非洲国家市场的“跳板”.中国也可以利用这一有利条件,积极拓展与南部非洲国家的经贸关系.  相似文献   

8.
汽车让人     
在国内,凡没有红绿灯的地方,如人行横道、横过马路或停车场,我总是“一站、二看、三通过”,这似乎已经养成为一种习惯,以便让汽车先通过,然后再步行通过。到了美国,我特别提醒自己在汽车王国里,要留神应付诸多的汽车,更加要“一站、二看、三通过”,让汽车放在首位,不要与汽车争抢时间。记得刚到美国的第二天,从邮局出来,准备穿过人行横道到对面商店去,便站在马路边等候汽车驶过。没想到汽车在我的左侧停了下来,我不解汽车为什么不走,还是站在原地观察。我身后的一位行人走到我的旁边,对我说:“汽车在让我们先走。”并加重…  相似文献   

9.
清溪 《海内与海外》2000,(12):52-53
瑞士,堪称世界上的“首富”。它的年人均收入高达3万多美元,名列欧洲第一;生活水平居世界前列,失业率仅3%,通货膨胀率为4%;每千人拥有电冰箱582台,电视机360部,汽车444辆。可是在如此富有的国度里,人们从来不大手大脚。素以节俭闻名于世。瑞士人常说:“我们没有资源,有的只是一双勤劳的双手”。既然是靠一双手挣来的财富,就没有理由不好好珍惜,这是瑞士人的普遍观点。他们形成了注重实用,不讲求奢华的消费意识,这反映在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瑞士汽车的普及率很高,平均两个多人就有一辆。按理说,对于富有的瑞士人来…  相似文献   

10.
在亚洲,较早与南非建立经贸关系的是日本。由于南非经历了南非联邦、南非共和国和民主重建下的新南非等几个发展阶段,日本与南非的经贸关系也随之出现了相应的变化。这期间,两国经贸关系虽然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世界经济危机和国际社会对南非制裁的过程,但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并呈现出明显的特点。无论是贸易初建时期的片面贸易、不均衡贸易、贸易高峰期的相互依存性贸易,还是新南非建立后以援助为特色的由“政经分离”走向“政经合一”的贸易,都表现出了日本利己主义的态度。  相似文献   

11.
南非长期霸占纳米比亚,近几年来又不断武装入侵南部非洲的一些前线国家,一直是南部非洲局势动荡的重要根源,南非种族主义政权也因此在非洲和国际舞台上处于十分孤立的地位。从去年底开始,南非改变策略,对前线国家发动了一场“和平攻势”。今年2月16日,与安哥拉达成军事上“脱离接触”的协议,规定:南非从安哥拉南部占领地区撤军,由安哥拉、  相似文献   

12.
南非传媒业的历史变迁与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南非位于非洲最南端,是非洲最发达的国家。与经济发展相一致,南非的传媒产业规模和现代化水平在非洲也同样居首位,在非洲特别是南部非洲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南非传媒业的历史变迁(一)南非政权更迭及政府的政策变化对传媒产业产生了重大影响17世纪中叶和19世纪初年,荷兰人和英国人先后在南非建立了殖民统治。1899~1902年,爆发了英布战争。英布战争中,反战人士运用体现资产阶级民主的英国式传媒体制揭露了英军对布尔人所施以的暴行。真相唤醒了英国民众的良知。最终,公众舆论的压力成为促使英国政府于1902年结束这场战争的一个重要原因。英布…  相似文献   

13.
棋子     
郭子 《新青年》2004,(6):36
老刘是局里的司机,从最早科里的北京吉普车,到后来处里的上海轿车,以及5年前局里最早的面包车,他都开过。开了三十多年的车,如今他已年过半百,伺候的人也由科长、处长变成了局长。现在他成了局里资格最老的司机,开的是局里最好的车,坐的是局里最大的官——赵局长,但他还是一副老实本分的面孔,见人谦虚地称呼自己“我不过是一个司机罢了。”  相似文献   

14.
福特总统说过,他最爱吃“三一”冰淇淋。布什总统也爱吃。1992年他卸任后,到休士顿定居,曾光临我开的这个小店几次。 那天晚上快要打烊了,店里只有两三个顾客,坐在靠墙的那排椅子上,还没吃完。店前一下子来了三辆汽车。下来一群人,最先进店的是两位服装整齐的男士,一左一右分别站定,另有  相似文献   

15.
宽容     
交警小丁是我的朋友,我在派出所工作时他就和我很熟。那阵子,他的岗恰好在我们管区委里。这条路是市区通往北京的一条主要干线,南来北往的哪儿都有,交警一旦指挥失灵,这里立时就会堵成一条百米长龙,且很难疏理。所以,这里是我们所特别关注的一个地区。  相似文献   

16.
彭坤元 《西亚非洲》2000,1(1):60-62
清代人对非洲的认识有这样一些特点一、在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上比起以前各代大大前进一步。如清代人对整个非洲大陆及其周围岛屿的地理面貌有较清晰的认识,对埃及、马格里布、南非和沿海地区的历史和社会状况也具有一定知识;二、清代人习惯以“华夏文明中心主义”的观念观察外部世界,加上他们的非洲知识有许多得自西方的著述, 因而在对非洲黑人和他们的文明在作价值判断时,轻视和贬抑之词比比皆是。这妨碍了他们正确地了解和认识非洲;三、19世纪末,在非洲遭受帝国主义瓜分之时,中国也面临抵御外侮,救亡图存的任务。共同的命运使中国的仁人志士开始关注非洲的局势和非洲人的命运,从而奠定了两地人民反殖反帝斗争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破窗户     
两辆外型完全相同的汽车停放在相同的环境里,其中,一辆车的引擎盖和车窗都是打开的,另一辆则封闭如常,原样保持不动。打开的那辆车在3天之内就被人破坏得面目不堪,而另一辆车则完好无损。这时候,实验人员把剩下的这辆车的窗户上打了一个洞,只一天工夫,车上所有的窗户都被人打破,内部的东西也全部丢失。这就是著名的“破窗户理论”。其结论可以归结为:既然是坏的东西,让它再破一些也无妨。对于完美的东西,大家都会不由自主地要维护它,舍不得破坏;而对于残缺的东西,大家就会去加速它的损坏程度。人们也曾经用这理论在一座城市里做过类似的实验…  相似文献   

18.
买房的苦和乐回国途中经过美国,已在宾夕法尼亚州定居的弟弟开车接我去他家住了一段时间。他刚刚买了一幢新房,又有两辆汽车,心想,他真是混得不错。宾夕法尼亚州是南北战争的发源地,人们大多保持着美国人早期的生活方式。因此,美国人不大承认纽约能代表美国,认为宾州才是美国原貌的体现。从纽约横穿新泽西州进入宾州地界处有一州长签名的大木牌,上写:“欢迎你到宾州来,美国从这里开始”。弟弟是因为不堪承受高房租的负担而决定买房的。他原在新泽西州租了一个单元房,  相似文献   

19.
疯娘     
在 经常可以看到一个 30 碌 几岁的疯女人" 在那里手舞 女 足蹈的’ 指挥( 交通# 以 疯女人原来在一所学校 人 做老师" 丈夫也是同一所学 校的一名老师#一天傍晚"女 着 人和丈夫  相似文献   

20.
南非学者马洛卡与中国学者畅谈“非洲复兴”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洲复兴”近年来由于南非姆贝基总统的倡导而引起关注。但“非洲复兴”的具体内容究竟是什么?南非在实现非洲复兴的过程中发挥了何种作用?非洲复兴目前的进展情况怎样?这些问题则似乎一直存有争论。为此,西亚非洲所特邀南非非洲研究所所长马洛卡博士在访华期间于5月11日作了有关“非洲复兴”的演讲。希望能以此推动国内非洲学界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研究。南非、赞比亚、莱索托等南部非洲国家驻华大使参加了讨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