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利于民族大团结,有利于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要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相似文献   

2.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深入探讨民族精神问题,这必将有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进一步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笔者以为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极为重要的任务提到重要议事日程,意义十分重大.本文是关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的初浅思考.  相似文献   

4.
张晋斌 《前进》2004,(4):38-40
的十六大报告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这句精练的话语,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面临的形势、在文化建设中地位的重要性、实施的战略和目的都讲到了。我们要按照这个要求,完成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任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两方面的要求,一是弘扬,二是培育。弘扬着眼于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业已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在日前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要求宣传思想战线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他在讲话中说,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大力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2004年4月3日,结合中小学实际,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印发了《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对中小学开…  相似文献   

7.
民族精神与当代青年的爱国主义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勇 《湖湘论坛》2003,16(5):66-67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 ,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 ,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 ,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就必须抓住这一核心 ,对当代青年深化爱国主义教育。一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理性升华 ,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以及推动民族延续发展、不断前进的内在动力。一个民族的繁荣和富强 ,有赖于本民族主体精神的振兴和弘扬。中国共产党人在推动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通过继承、…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郑重提出:“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风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强调“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深入学习领会十六大报告关于民族精神的精辟论述,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 ,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 ,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民族要自立于民族之林 ,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纳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0.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认同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心理、传统、文化、思想和情感的综合体现。中华民族崛起、复兴和发展,有赖于民族精神的传承、塑造和培育。正如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在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形势下,在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的新时期,使大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高校必须认真研究和切实解决的重大课题。为此,本文就高校如何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作如下研究。  相似文献   

1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要抓好学生党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教学和校园文化精品培育 ,以良好氛围促进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相似文献   

12.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是党的十六大根据国际国内的新形势新情况而提出的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新论断。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中央宣传部的精神,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组成课题组,对湖北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情况进行了调研,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4.
浅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世丽 《理论月刊》2003,(7):111-112
民族精神是民族魂,中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形成了优良的民族精神。江泽民同志一贯重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在市场经济和全球化背景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离不开民族精神,中国的复兴和崛起也离不开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5.
张发钦 《理论月刊》2007,3(3):183-185
文化对民族精神具有深厚的涵养与孕育作用,文化涵育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文化建设中,我们应坚定不移地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引领民族精神健康发展;善于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传统;勇于借鉴和吸收外国文明的有益成分,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不断培育和提升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深刻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面对世界范围内的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我们必须弘扬和培育这些民族精神,并把它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纳入到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江泽民同志的这一重要论断,强调了  相似文献   

17.
牟世晶  张伟 《理论月刊》2012,(9):148-153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基于对民族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比较考察可以发现,二者具有一定的内在关联,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从当前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重大任务来说,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应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来说,民族精神又具有超越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相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来说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与繁荣具有更为重要与深远的意义.鉴于二者间的内在联系与具体差异,在弘扬民族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就应该具体任务具体分析、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18.
郝丽 《新东方》2002,11(6):76-78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 ,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 ,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极为重要的任务 ,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这一论述揭示了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关系。深刻把握这个关系 ,对于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提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自觉性具有重要意义。(一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古今中外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 ,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要兴旺发达 ,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必须依靠一种高昂的民族精神。民族 ,是指具有…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创造性地提出民族精神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指出树立共同理想、加强教育工作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的巨大作用。这些丰富的论述 ,是新时期研究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问题的理论基石 ,也是我们齐心协力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宪萍 《湖湘论坛》2005,18(5):95-96
在大学生中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高等学校的神圣职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深刻理解民族精神的实质及其重要作用,理解民族精神的历史性、时代性,不断创新和发展民族精神培育的形式。要突出爱国主义这一核心内容,把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同传统文化教育结合起来,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