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孙中山先生是辛亥革命的伟大旗手 ,武汉是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区 ,1 91 1年 1 0月 1 0日的武昌起义和孙中山先生有着紧密的联系 ,武汉的建设和发展也与孙中山先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就此提出个人的浅析。一、联系武汉孙中山先生作为一代资产阶级革命家最早、最卓越的代表 ,其革命影响震铄遐迩 ,遍及全国。从一开始 ,武汉地区革命组织就受到孙中山先生、黄兴等革命领袖的直接影响。孙中山先生虽然长期寄迹海外 ,但和湖北与武汉地区的革命组织有着长期的联系 ,这种联系深深影响了湖北与武汉地区革命力量的发展和壮大。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 ,首…  相似文献   

2.
2011年10月9日,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对孙中山先生作出高度评价:“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这一评语延续了中共中央领导人对孙中山先生的一贯好评。  相似文献   

3.
王森然是海内外知名的革命教育家、思想家、社会活动家、史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1895年诞生于直隶定州(今河北省定州市),自幼忧国忧民,追求光明.辛亥革命后在定州第一个剪去发辫拥护孙中山,带领同乡耆老与遗老遗少抗争,得到孙中山先生召见、勉励.五四运动中,他被选为代表赴京声援,并去北大探望被押学生,结识了李大钊、邓中夏、陈独秀、何孟雄等人,追随革命先烈传播马克思主义.后因撰文揭露曹锟暴政而遭通缉,在蔡元培、李大钊、周作人、林语堂、胡适等教授掩护下避难.孙中山先生病危时,他随李泰棻到寓所探望;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他撰写追悼长诗,并任"奉安委员会"委员.之后,与李大钊等人过往甚密,思想相通……  相似文献   

4.
中国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五权宪法”为三民主义学说中的“民权主义”在中国的实现 ,设计出了最后的实施方案。这个方案中的独立弹劾权是他结合中国国情 ,学习研究西方先进经验之独创。在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之际 ,学习研究孙中山先生关于弹劾的思想和主张 ,对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国家公务员制度具有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20世纪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之一。他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具有进步意义的民主共和政体,并著有《实业计划》,集中体现了发展中国实业的思想方略,成为推进中国近代化的主要纲领。孙中山先生实业思想是宝贵的历史遗产,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孙中山先生是近代中国的一位伟大的革命先行者,“是为我们祖国的独立和自由而奋斗终身的战士”。[1]早在十九世纪末,孙中山即成为世界注目的人物。孙中山是辛亥革命的伟大旗手,武汉是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区,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和孙中山有着紧密的联系,武汉的建设和发展也与孙中山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一、概述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由原中国国民党民主派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土所创建,是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祖国统一事业的政党。中国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于1911年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创建了共和国。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先生继续为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进行了不懈的斗争。1924年,孙中山先生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帮助,制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改组了中国国民党,实现了国共第一次合作,推动了民族民主革命的发展。孙中山先生逝世以后,中国国民党内的民主派和…  相似文献   

8.
今天来到北方辛亥革命的发祥地、历史文化古城——保定,参加由民革河北省委举办的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大会,我感到十分高兴.一百年前,伟大的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开创共和,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和命运.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隆重纪念辛亥革命百年,共同缅怀孙中山先生等民主革命先驱的丰功伟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让我们首先向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向为争取辛亥革命胜利而英勇奋斗、流血牺牲的志士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同时,我谨代表民革中央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举办本次会议给予大力支持的中共河北省委统战部和中共保定市委、市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谢!对为筹备本次大会付出辛苦努力的民革河北省委和民革保定市委表示亲切的慰问!  相似文献   

9.
<正> 孙中山先生在长期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上,不仅有着丰富的革命实践,还就创立民主的国家和建立“全能”的政府,提出过诸多政治设计。在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上,孙中山先生的主张是均权制。按照他自己的解释,就是“凡事务有全国一致之性质者,划归中央,有因地制宜之性质者,划归地方,不偏于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孙中山均权制思想的形成,有一个历史过程。辛亥革命前后,孙中山还是联邦制的倡导者。有鉴于中国数千年来饱受专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为了争取中华民族独立、民权自由和民生幸福,殚精竭虑,鞠躬尽瘁,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他组建我国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又联合广泛的革命力量,创立中国同盟会,开始了中国近代史上比较完全意义的资产阶级革命。他号召和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  相似文献   

11.
孙中山是位伟大的革命家。他毕生追求的唯一目标是推翻满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深入了解孙中山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形成及对武昌起义的影响,对学习和研究辛亥革命的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866年孙中山生于广东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他的伯父参加过太平天国起义,使孙中山从小就受到反满清政府的思想教育。他在故乡接受了小学教育,14岁移居美国夏威夷,在国外、澳门和香港接受了高等  相似文献   

12.
辛亥革命作为一次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中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开创民主共和新局面,成为近代中国崛起的起点。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各民主党派以不同形式来纪念辛亥革命:一是积极参与国家举办的大型纪念活动;二是组织座谈会、研讨会;三是发表文章、出版文集及举办书画展览等。通过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不断强化着民主党派对辛亥革命和孙中山先生的记忆。  相似文献   

13.
在纪念辛亥革命和昆明重九起义90周年之际,云南省各族各界人民以各种方式隆重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缅怀孙中山先生及其追随先生参加辛亥革命的仁人志士所建树的业绩,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进大团结、大联合,为开创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推进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进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孙中山先生的宪法思想是在三民主义思想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这种思想给后人留下了十分宝贵的思想财富。本文拟对先生的"五权宪法"思想进行研究,并力图从法理的角度思考今天的法治建设。谨以此文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  相似文献   

15.
2006年11月12日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对中国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给予高度的评价。四个“一生”高度概括了孙中山先生为中华民族所做出的伟大贡献。三个“我们要”明确了我们中华民族未来的发展目标。他强调:“孙中山先生追求真理的开拓进取精神和矢志不渝的爱国主义情怀,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和放眼世界的开放心态,孙中山先生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坚强意志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德,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为缅怀这位伟大的、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的丰功伟绩,为认真领会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我刊特邀专家学者从不同视点对孙中山先生追求真理、与时俱进的精神和复兴中华的伟大理想进行了讴歌;着重回顾并分析了孙中山先生的思想精髓;总结了他一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孙中山先生的思想构成了一个博大精深的体系,它蕴含了丰富的内容。其中以国家统一、民族复兴为核心的论说,已成为凝聚中华民族、实现祖国统一的理论支点和民族共识,成为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的共同追求。我刊希望通过对孙中山先生的缅怀和对其思想的研究,使我们青少年一代能够继承先烈未竟之理想,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为祖国的统一大业,为人类的和平发展肩负起社会的重任。  相似文献   

16.
2006年11月12日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对中国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给予高度的评价。四个“一生”高度概括了孙中山先生为中华民族所做出的伟大贡献。三个“我们要”明确了我们中华民族未来的发展目标。他强调:“孙中山先生追求真理的开拓进取精神和矢志不渝的爱国主义情怀,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和放眼世界的开放心态,孙中山先生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坚强意志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德,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为缅怀这位伟大的、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的丰功伟绩,为认真领会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我刊特邀专家学者从不同视点对孙中山先生追求真理、与时俱进的精神和复兴中华的伟大理想进行了讴歌;着重回顾并分析了孙中山先生的思想精髓;总结了他一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孙中山先生的思想构成了一个博大精深的体系,它蕴含了丰富的内容。其中以国家统一、民族复兴为核心的论说,已成为凝聚中华民族、实现祖国统一的理论支点和民族共识,成为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的共同追求。我刊希望通过对孙中山先生的缅怀和对其思想的研究,使我们青少年一代能够继承先烈未竟之理想,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为祖国的统一大业,为人类的和平发展肩负起社会的重任。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的中国经济近代化方案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11月12日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对中国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给予高度的评价。四个“一生”高度概括了孙中山先生为中华民族所做出的伟大贡献。三个“我们要”明确了我们中华民族未来的发展目标。他强调:“孙中山先生追求真理的开拓进取精神和矢志不渝的爱国主义情怀,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和放眼世界的开放心态,孙中山先生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坚强意志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德,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为缅怀这位伟大的、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的丰功伟绩,为认真领会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我刊特邀专家学者从不同视点对孙中山先生追求真理、与时俱进的精神和复兴中华的伟大理想进行了讴歌;着重回顾并分析了孙中山先生的思想精髓;总结了他一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孙中山先生的思想构成了一个博大精深的体系,它蕴含了丰富的内容。其中以国家统一、民族复兴为核心的论说,已成为凝聚中华民族、实现祖国统一的理论支点和民族共识,成为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的共同追求。我刊希望通过对孙中山先生的缅怀和对其思想的研究,使我们青少年一代能够继承先烈未竟之理想,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为祖国的统一大业,为人类的和平发展肩负起社会的重任。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时期的孙中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11月12日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对中国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给予高度的评价。四个“一生”高度概括了孙中山先生为中华民族所做出的伟大贡献。三个“我们要”明确了我们中华民族未来的发展目标。他强调:“孙中山先生追求真理的开拓进取精神和矢志不渝的爱国主义情怀,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和放眼世界的开放心态,孙中山先生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坚强意志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德,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为缅怀这位伟大的、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的丰功伟绩,为认真领会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我刊特邀专家学者从不同视点对孙中山先生追求真理、与时俱进的精神和复兴中华的伟大理想进行了讴歌;着重回顾并分析了孙中山先生的思想精髓;总结了他一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孙中山先生的思想构成了一个博大精深的体系,它蕴含了丰富的内容。其中以国家统一、民族复兴为核心的论说,已成为凝聚中华民族、实现祖国统一的理论支点和民族共识,成为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的共同追求。我刊希望通过对孙中山先生的缅怀和对其思想的研究,使我们青少年一代能够继承先烈未竟之理想,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为祖国的统一大业,为人类的和平发展肩负起社会的重任。  相似文献   

19.
2006年11月12日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对中国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给予高度的评价。四个“一生”高度概括了孙中山先生为中华民族所做出的伟大贡献。三个“我们要”明确了我们中华民族未来的发展目标。他强调:“孙中山先生追求真理的开拓进取精神和矢志不渝的爱国主义情怀,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和放眼世界的开放心态,孙中山先生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坚强意志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德,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为缅怀这位伟大的、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的丰功伟绩,为认真领会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我刊特邀专家学者从不同视点对孙中山先生追求真理、与时俱进的精神和复兴中华的伟大理想进行了讴歌;着重回顾并分析了孙中山先生的思想精髓;总结了他一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孙中山先生的思想构成了一个博大精深的体系,它蕴含了丰富的内容。其中以国家统一、民族复兴为核心的论说,已成为凝聚中华民族、实现祖国统一的理论支点和民族共识,成为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的共同追求。我刊希望通过对孙中山先生的缅怀和对其思想的研究,使我们青少年一代能够继承先烈未竟之理想,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为祖国的统一大业,为人类的和平发展肩负起社会的重任。  相似文献   

20.
今年10月9日是周恩来总理发表《辛亥革命五十周年》讲话已满40个春秋的日子。40年前,即1961年,周总理在全国政协举行的纪念辛亥革命5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题目是《辛亥革命五十周年》。我最近学习了这篇不朽文献,感到很亲切,很受教育和鼓舞。这篇讲话洋溢着一种精神,这就是:我们纪念辛亥革命,缅怀孙中山先生和先烈们的丰功伟绩,就是要发扬辛亥革命的伟大精神和爱国主义光荣传统,为中华民族大团结和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共同奋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