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政治学与公共管理》栏目旨在服务于中国特色主义政治文明建设,重在发表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各领域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具有现实性、针对性、前瞻性的学术文章。例如,中国在国际政治博弈中面临的诸多挑战与机遇;中国如何借鉴西方政治文明成果,如何传承与光大中国传统政治文明的伦理精神与合理元素,以及如何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集权于分权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建构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是对政治学知识跨情境效度问题的有效破解,是对西方政治学霸权的积极回应,是拓展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的学术努力,符合中国政治学的学科属性和发展规律。长期以来,学界在创造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的探索中,形成了理论建构型、从实求知型、回应拓展型和返本开新型等基本进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既有经验的基础上全面建构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要从方法论层面把握价值取向、厚植理论基础、彰显现实观照,以中国性为根本,以超越性为关键,以包容性为依托,进一步培育和发展政治学基础理论、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和体制机制、政府体制机制改革和公共政策优化、比较政治等自主知识生长点。  相似文献   

3.
党 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并对新世纪新阶段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了极富创新意义的纲领性论述。我们理论工作者应在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的基础上 ,认真研究和探讨这一关系 ,把握住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 ,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做出自己的贡献。本文拟就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若干问题谈一点看法。一、政治文明的内涵、特征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概念的提出(一)政治文明的内涵政治文明是政治学的基本范畴。过去 ,学术界对其涵义也曾有过深入的学理性…  相似文献   

4.
《经济理论与实践》栏目旨在服务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着力围绕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展开研讨。欢迎探索性、建构性、创新性的理论研讨,欢迎具有现实性、针对性的学术文章和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5.
稿约     
本刊立足机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读者,跟踪研究理论和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为党的理论创新服务,为四川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服务。本刊设有以下重点栏目: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经济研究、公共问题研究、法治论衡、政治文明建设、调研与对策、党史党建、机关干部论坛、人文研究、国际政治与经济等。来稿作者,敬请注意以下事项: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构的新视野不仅必须具有丰富的历史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文明的基本思想和价值内核,而且必须批判继承人类共同的政治文化和政治文明的遗产,同时必须依据于我国当代社会的总体结构和社会整体文明的现状,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逻辑和现实取向。  相似文献   

7.
《求实》2020,(1):F0003-F0003
《求实》系中共江西省委党校主办的综合性政治学期刊,集中关注当代中国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注重刊登在探索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上有创新思想和独到见解的文章。论文应坚持问题导向,有思想高度、理论深度、视野宽度、学术厚度,突出原创性、理论性、学术性、可读性。《求实》主要栏目:党建研究、政治学研究、公共管理研究、"三农"问题研究。请作者按照上述栏目投稿。  相似文献   

8.
《求实》2020,(2):F0003-F0003
《求实》系中共江西省委党校主办的综合性政治学期刊,集中关注当代中国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注重刊登在探索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上有创新思想和独到见解的论文。论文应紧紧围绕"当代中国"这个主题,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有思想高度、理论深度、视野宽度、学术厚度,突出原创性、理论性、学术性、可读性。《求实》主要栏目:党建研究、政治学研究、公共管理研究、"三农"问题研究。请作者按照上述栏目投稿。  相似文献   

9.
《求实》2020,(3):F0003-F0003
《求实》系中共江西省委党校主办的综合性政治学期刊,集中关注当代中国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注重刊登在探索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上有创新思想和独到见解的论文。论文应紧紧围绕"当代中国"这个主题,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有思想高度、理论深度、视野宽度、学术厚度,突出原创性、理论性、学术性、可读性。《求实》主要栏目:党建研究、政治学研究、公共管理研究、"三农"问题研究。请作者按照上述栏目投稿。  相似文献   

10.
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分野是现代生活的一个基本状态,健康发展的公共领域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分析,我们认为,在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公共领域或公共领域的一些具体形态,公共领域理论不仅可以用来分析西方一些国家的历史与现实,在中国同样有现实性的意义。建构现代型的公共领域对推进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政治文明建设、公民文化形成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政治文明是人类在政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政治思想、政治行为方式及政治制度方面的有益成果.江泽民的政治文明观集中表现为政治文明建设目标论,政治文明民主中心论,政治文明建设关键论,政治文明建设途径论,政治文明建设借鉴论,政治文明建设原则论,政治文明建设根本论.它顺应当今时代世界民主化的潮流,着眼于解决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践中的实际问题,把确保人民当家作主作为根本目标.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现实的针对性,强烈的人民性,理论的创新性特征.江泽民的政治文明观对于我们在新时期搞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探索》2018,(6)
针对当前中国社会科学未来转向的讨论,我们提出以实践本土化和理论一般化为参照建构面向中国的公共管理学。这意味着要实现学科范式和实践关注的有效整合,打通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处理好科学逻辑与情景逻辑之间的关系,对实践进行科学研究,让科学服务实践。对于公共管理学科范式而言,可以从微观、中观与宏观视角出发,以公共事务治理为主线,考虑时间因素和方法因素,建构一个基于行为、制度与秩序的统一框架,用于知识开发和积累。对于中国公共管理的重大问题而言,可以将党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决策、执行和监督、顶层设计与底层创新、组织、制度和秩序、城乡治理、公平正义、大数据与政务服务等作为研究重点,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理论。与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者对于中国公共管理问题研究相比,公共管理学者在理论自觉、方法科学和学术共同体建设方面仍然需要努力。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并阐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概念 ,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和民族复兴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求实》2019,(6)
<正>《求实》系中共江西省委党校主办的综合性政治学期刊,集中关注当代中国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注重刊登在探索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上有创新思想和独到见解的文章。论文应坚持问题导向,有思想高度、理论深度、视野宽度、学术厚度,突出原创性、理论性、学术性、可读性。《求实》主要栏目:党建研究、政治学研究、公共管理研究、"三农"问题研究。请作者按照上述栏目投稿。  相似文献   

15.
常卫 《理论学刊》2006,(12):77-79
公共管理理论既是以工业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催生的结晶,也是政治学与管理科学成果全球共享的结果。在现实实践中,公共管理理论对创新政府管理模式、提高政府管理效率与质量具有较大的功效。本文结合这一理论,就广播电视政府管理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公众提出了五点构想。  相似文献   

16.
民族本土性与全球性:邓小平政治文明理论的双重视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博大精深的政治文明理论具有民族本土性和全球性的双重视界.既立足于民族本土政治状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特质,又着眼于借鉴、吸纳和有机整合全球政治文明的积极成果,使邓小平的政治文明理论具有强烈的科学性、前瞻性、开放性、包容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7.
《社会学与社会发展》栏目旨在服务于中国社会转型及改革推进阶段的和谐社会建设,着重于围绕中国社会建设的有关理论与现实问题开展研讨。充分发挥社会学应用性、实证性的学科特色,为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对策措施。欢迎具有现实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学术文章和研究报告,欢迎前瞻性、建构性、创新性的理论研讨。  相似文献   

18.
儒家思想作为一种完备性哲学、道德与政治学说,在古代政治生活中具有输出政治价值观念、诠释政治生活、约束政治过程的功能。在受到现代政治思想冲击时,面对需要重新诠释权力、君主与人民的关系等问题上又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然而,这些并不妨碍我们对其人文主义精神旨趣、经世致用学术态度及君贵民轻的政治道德情怀继续加以审慎的反省并有条件的继承。如何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汲取有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仍是我们必须认真对待的重要理论话题。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思想的体系特征和理论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从12个方面构划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思想的内在思路和理论结构;邓小平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思想具有严密的建构体系和科学的内在逻辑,并表现出鲜明的体系特征和理论特色。  相似文献   

20.
蔡庆芬 《唯实》2004,(2):53-56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一个内容广泛的系统工程。因此 ,积极稳妥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四种关系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关系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 ;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和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的关系 ;坚持党内民主和发展人民民主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