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又是春播时节,在农五师八十八团二连番茄育苗大棚内,职工赵汝华成了大家伙的老师,这是因为他在去年种植60亩番茄,单产达7.5吨,年收入19万元,获得全团番茄单产状元。  相似文献   

2.
“不管什么事,只要你努力去做了,总会有回报。”2007年元旦前夕,家住农二师三○团九连承包户吴加会笑眯眯地对记者说。吴加会承包的74亩甜高粱,获得了亩产9.3吨的好收成,成了全团饲草种植状元,年纯收入8万元。  相似文献   

3.
正最近,一师三团工会邀请该团多元增收示范户、种养殖能手、致富状元等8人,深入全团22个农、牧业单位对职工进行自营经济多元增收实用技术培训,全团2294人(次)参加了此次培训。培训班上,这些"土专家"通过现场授课、典型案例分析、和职工群众你问我答等形式,对温室大棚蔬菜种植等涉及职工自营经济发展方面的实用技术培训,并针对职工在畜牧养殖、蔬菜种植当中遇到的难点问题进行了认  相似文献   

4.
<正>在农七师一三○团机关四楼会议室里,二连农工刘泰群面对着100多名来自一线的党政领导、农业技术员、职工代表侃侃而谈:"我种植番茄最成功的经验就是采用了一水一肥种植模式,从而取得了较好的产量。"随后,四连农工王代风说":我去年种植了64亩番茄,  相似文献   

5.
正5月29日,第一师三团工会组织各单位开展"中国梦·劳动美"致富带头人演讲活动,吸引了全团各条战线180多名致富带头人、职工代表参与,17名带头人在演讲比赛中和大家分享自己的致富故事。一个接一个吸引眼球的演讲人陆续登台。十九连的廖治平通过以畜促林、以林养畜的方式成为自营经济多元增收示范户;良繁站的伊红霞通过科学种植成为远近闻名的核桃皇后;十四连红枣土专家彭安明亩效益超过万元;三连巾帼致富能手棉花种植状元吕华平;八连年收入过百万元的农机大户汪德兵……  相似文献   

6.
正聂泽芬是一师二团二十四连一名普通的女职工。今年35岁的她,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曾先后获得二团水稻状元、棉花状元、种植能手、三八红旗手、先进生产者、优秀职工等荣誉称号。2014年又被选举为金银川镇人大代表、阿拉尔市人大代表,获得师市劳模荣誉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她勤奋、倔强、干练的本色。聂泽芬19岁工作,当时在二团七连承包土地。对于刚从学校出来的她,  相似文献   

7.
今年45岁的吉庆成和妻子孙红霞是六师新湖农场新户社区二十五连远近闻名的勤快人,每年承包土地100多亩,尽管新户社区是新湖农场土壤条件比较差的一个农业社区,但是由于吉庆成夫妻勤劳肯干,并擅长科学田管,种地种出了经验,每年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2012年,夫妻俩种植的80亩番茄单产达到了8.5吨,连续第三年摘取了农场番茄状元的桂冠。在夫妻俩的精心管理  相似文献   

8.
<正>"三秋"工作开展以来,农七师一二三团工会在全团范围内广泛开展了以"三秋"工作为中心,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内容的形式多样的劳动竞赛活动,有效促进了全团"三秋"工作的有序进行。为保证棉花采收质量,促进棉花和番茄采收进度,该团工会在全团范围内开展了以"创先争优"和"争创一流采收质量和进度"为  相似文献   

9.
正7月9日,在七师一二九团农业设施大棚基地,306座大棚辣椒移苗移栽工作全面展开。2019年,一二九团依托资源优势,及时调整产业结构,鼓励职工盖起简易大棚,通过企业、能人的带动,外引内联,大幅提升一二九团设施大棚种植水平,激活全团职工观念,拓宽外销市场。目前,全团职工种植大棚709座,分别种植西红柿、辣椒、黄瓜、茄子、葫芦瓜、甘  相似文献   

10.
巾帼风采     
种甜菜的女状元农十师一八三团八连女职工张丽华靠勤劳的双手在土地里“刨金”,2005年种植的800亩甜菜平均单产3.5吨,400亩打瓜平均单产120公斤,270亩食葵平均单产150公斤,获纯收入达28万元。在张丽华从事农业种植17年的历程中,2005年春天并不明媚,4月30日晚上,劳累了一天的张丽华夫妇就在为新承包的1100亩加压滴灌地播种完而松一口气时,一场8级以上的特大风灾席卷了全团投入18万元铺好的地膜、滴灌带一夜之间被刮得七零八落。面对如此惨状,欲哭无泪的张丽华一下子病到了,在医院整整挂了3天的吊瓶。就在连队职工普遍猜测张丽华会不会放弃这1…  相似文献   

11.
天道酬勤     
在瑞雪纷飞中,我来到农三师四十三团八连,拜访连续三年蝉联该团棉花状元的何庆贵。这几年灾害频繁,尤其是1999年和2001年,全团棉农80%以上都没有拿上钱,而何庆贵却一年比一年拿的钱多。 落座后,我同何庆贵:“怎么别人办不到的事你能办到,你有什么绝招?”何庆贵笑着说:“我哪有什么绝招,我就是笨人想了个笨办法罢了。” 1999年遇风灾,团场棉田90%的面积减产,50%的面积绝收。  相似文献   

12.
在二师二十一团1200多名女职工中,一批批种田能手、致富状元如雨后春笋般脱颖而出,四连女职工方雅丽就是她们中间的优秀代表。方雅丽今年48岁,高中文化程度,共产党员。2003年,方雅丽与连队签订了种植130亩辣椒合同。喜欢学  相似文献   

13.
四师六十七团位于伊犁州察布查尔自治县斐新哈萨镇,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甜菜、棉花四大作物为主。六十七团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要负责全团农作物的新技术推广与科学技术的管理,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5名女技术人员成立了"巾帼科技服务队",她们的年龄均在30-35岁之间。这几年间,这一群年轻人凭着骄人闪光的工作业绩,得到了兵、师、团党委的肯定。2009年3月获得了新疆  相似文献   

14.
《天津支部生活》2009,(12):34-34
她是一位普通的农家女,却成功地把自家种植的芦笋卖到了奥运会;她文化程度不高,却思路开阔、志向远大,成了当地的“芦笋状元”。她是党员,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赢得了党员群众的由衷赞誉。她就是44岁的静海县独流镇王庄了村的贾凤英。  相似文献   

15.
如今,农五师八十一团的干部、职工谈论最多的话题是如何发家致富。昔日那种靠单一的种植棉花增收的局面不复存在。 据悉,该团党委年初提出了实行土地使用权买断经营和喷灌地面材料折价转卖给个人经营的举措后,全团有84户职工买断土地使用权,面积3142.5亩;买断喷灌地面材料192户,面积10344亩。全团农业职工户均承包棉花50亩以上,而且全部实行了两费自理。 全团1616份承包合同中明确规定,户均喂一头猪,团给优惠价和  相似文献   

16.
她以前从未种过棉花,却创下了棉花单产568公斤的纪录,连续多年获得团植棉状元称号。她身材单薄,身高不足1.5米,却种植着90多亩棉花,8亩枣园,饲养着180只羊,年收入近20万元。  相似文献   

17.
"有啥不明白的,就到连队的农家书屋来,翻翻书、看看报,再同大家聊一聊,不明白的问题也就知晓了七八成。"近日,笔者在二师二十五团一连农家书屋走访时,职工闫军对笔者说着。自打连队建起了农家书屋,闫军便再也离不开身边的这个"致富参谋"了。去年闫军承包种植了67亩番茄,在田管期间他最操心的就是如何防治番茄疫病和青虫的发生。在连队  相似文献   

18.
2006年,农十四师二二四团二连的张娥带领10名女职工在沙漠荒滩种植的365亩赞皇枣,打造出了全团最鲜亮的红枣精品园。  相似文献   

19.
8月2日,农十师一八一团妇联组织全团16个农牧连队10余名“巾帼科技示范户”的种植能手,以科技成果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农二师二十九团工会女工委深入开展“三学三比”活动,使全团女职工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农业生产技能不断提高,先后共涌现出种植养殖女能手1000余人。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团女工委坚持以提高妇女整体素质为宗旨,以科技致富为目标,在全团范围内开展了“学政治、学文化、学技术、比团结、比成绩、比贡献”的“三学三比”竞赛活动。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