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诚龙 《各界》2011,(1):54-55
官做到一定程度,说起话来常常是很温吞的。曾国藩官做得大,说起话来滴水不漏,但他有句话比较猛:“不信书,信运气。”曾国藩是科举举仕,为什么又说官场当官是靠运气呢?  相似文献   

2.
上海有出沪剧叫《0号首长》,讲的是里弄委员会主任的故事。里委会主任,你说他是个官,但是干部级别有许多,他们连最小的也挨不上。你说他不是官,又管着上千户人家,几千个人,吃、喝、拉、撒、住、行、病、死,以至家庭不和、邻里吵闹打骂、夫妻离婚,统统要管。所以,居民们送里委会主任一个雅号:0号首长。 新千年上班的第4个工作日, 细雨蒙蒙,记者来到上海金 陵东路300弄宝兴里。这是一条典型的石库门旧式弄堂,1923年翻造成规模的、从前,上海滩上的“三宝一中”以瘪三流氓、赌棍强盗多而出名。“三宝一中”就是宝兴里…  相似文献   

3.
战国初期的吴起一生功名显赫,但是,这位大名鼎鼎、功勋卓著的吴起却是一个十足的没有人性的“官迷”、“官痴”。为了跻身官场,为了“政治抱负”,为了个人的功名,为了自个儿“青史留名”,他可以不择手段,不惜一切代价,无所不用其极。  相似文献   

4.
全 面贯彻“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基本方略的关键是依法治“官”。干部道德失范是堕落腐败的前奏。被人称之为“道德的沙尘暴”的某些干部道德失范的问题 ,已到了非抓不可的程度。我们不仅要在依法治“官”方面花大力气 ,还应该在以德治“官”方面下大工夫 ,唯有双管其下 ,才能取得成效。一道德是内在的“自律” ,法律是外在的“他律”。对于制约干部的行为来讲 ,道德主“内” ,法律主“外” ;对于抑制干部的犯罪来说 ,道德治“本” ,法律治“标” ;道德“扬善抑恶” ,法律“惩恶扬善”。加强干部队伍道德建设最可靠有效的手段就是实行…  相似文献   

5.
不久前,多家报纸都登出一条 消息:《浙江瑞安官场现形 记》,很值得一读。在浙江瑞安,发号施令、说一不二的不是别的什么人,而是一个农村的土流氓,此人名唤陈仕松,人称“阿太”。阿太只是个普通的农民,可是瑞安市却是阿太的天下,书记、市长成了阿太牵线的木偶,一些局长、乡镇长成了阿太呼来唤去的“狗”。瑞安市的干部选拔调整要由阿太定夺点头,瑞安市的工程承包,阿太有一票否决权,得罪了阿太,就休想在瑞安的官场上混饭,抱住了阿太的粗腿,就能在瑞安市升官发财。 人们不禁要问:阿太为什么如此神通广大?那些有权有势有头有…  相似文献   

6.
本文的题目原是《提高干部的政治道德》,为了便于记忆,便于监督,改为《做官的要讲官德》。官就是干部。“干部”是外来语,“官”才是中国的传统称呼。官住的叫官邸,官骑的叫官骑,官穿的叫官衣,还有官奴、官婢什么的,此外,还有“官柳”。杜甫的《西郊》写道:“市桥官柳细,江路野梅香。”中国虽有把丈夫、把男性称“官人”的,但毕竟是少数。就是在把干部称作干部以后,在规范语言中,仍然有把干部称作“官”的,军官、武官、外交官都是官。  相似文献   

7.
腐败的文化基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昔读《官场现形记》,曾惊叹于旧时官场中五花八门的“礼”制:举凡逢年过节,寿、婚、丧,以及儿孙满月、百岁等等,无不是收礼的来源。一套“礼”的词汇:孝敬、打点、照应、斡旋、公帮费、程仪、规礼、盘费、年敬、节敬……,演绎出内涵丰富的“礼”文化。近阅《春节惊阁录》,知“礼”文化繁衍至今,非  相似文献   

8.
薛鑫良 《民主》2004,(2):44-44
全国劳动模范、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原党委书记吴仁宝最近讲了一段既感人肺腑又发人深省的大实话。他说:干部带领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首先要更新“官”念,坚持“两手抓”。古往今来,有不少人往往能够共患难,但不能同富贵。实践证明,凡是“有福官享,有难民当”的,就难以有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难以有权威,难以发展。华西提倡的是“有福民享,有难官当”;党员干部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四十多年来始终是“一面为人民谋利益的旗帜”。只要我们做到“有福民享”,老百姓也不会让干部穷到哪里去。只要我们“有难官当”,当真正遇到困难的时候,老百姓也一定会支持我们,共同克服困难(引自2003年11月30日《人民日报》)。他还说过:“看到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最大的幸福!”(引自2001年8月11日《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9.
流氓的变种     
舒展 《民主》2000,(12)
我认为对“文革”和腐败恨不起来的人,他不是人!至少不是中国人。“文革”砸烂了公、检、法,《宪法》成了废纸。那时的中国,是一个万家墨面,冤狱遍及国中,没有法制可言,人鬼颠倒,一片混乱的中国。当时各种大小流氓横行无忌。王洪文之类的小流氓爬上了副主席的职位,靠的是文化大流氓姚文元和政治大流氓张春桥;而张姚的后台是特  相似文献   

10.
曾在浙江瑞安官场红极一时、 被人称为“阿太”(瑞安士话, 对法力无边的神汉的称谓)、“他下组织部长”的陈仕松,终于在今年5月30日被押上审判席。因犯受贿罪、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介绍贿赂罪、行贿罪4项罪行,数罪并罚,被法庭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4年。这起轰动全国的“阿太倒官”大案在社会各界的关注中终于有了初步的结果。然而“阿太倒官”一案却给我们留下太多的警示。 警示一:只要干部不被自己的贪欲打倒,就绝不会被阿太之流“泡倒” 一个小小的瑞安市,被“阿太”陈仕松泡倒的官大大小小有30多名,这不能不令人震惊。人…  相似文献   

11.
跑官要官是官场“痼疾”,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复杂性、隐蔽性、顽固性,上可以追溯到我国几千年的封建史,在“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中,跑官要官现象时隐时现、若明若暗,至今未绝。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加快,跑官要官这一封建陋习有所抬头,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党中央对治理跑官要官问题高度重视,近年来习近平等领导同志多次提出明确要求,中组部也制定了一系列政策规定,进行专项整治,架起了严禁跑官要官的“高压线”。  相似文献   

12.
说“官”     
我们今天的各级干部、领导人,实在是不应当再称“官”的。因为从有“百官以治”的话头算起,几千年间,“官”的名声已坏到不能再坏。 宋朝有个海盗郑广,投降朝庭后当了官。他写了一首《上  相似文献   

13.
《科室铭》评改湖北肖鹏有人痛感某些官场风气不正,特仿唐贤刘禹锡《陋室铭》佳作,写了一篇《科室铭》,颇有滋味且篇幅不长,故抄录如下:“才不在高,有官则名;学不在深,有权则灵。这个衙门,唯我独尊。前有吹鼓手,后有马屁精;谈笑有心腹,往来无小兵。可以搞特权...  相似文献   

14.
近来,一些理论研究刊物和社会上不时有关于“工会主席是否是官?”等问题的讨论,笔者发表一些浅薄之见,以抛砖引玉。要讨论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官”。何为“官”?有一解为:官,职也,谓各守其职,为国治事者也。《易·系辞下》:“百官以治”。又据《现代汉语词典》解:官,是政府机关或军队中经过任命的、一定等级以上的公职人员。新中国成立后,“三座大山”被推翻,劳动人民当家作主,  相似文献   

15.
湛旭彬 《各界》2010,(9):61-64
在是否发动群众去反贪这个问题上,朱元璋一直都主张“官”、“吏”区别对待。对待“污吏”,他一直在《大诰》里不遗余力地号召群众去“造他们的反”:但对待“贪官”,他的政策却一直都表现得相当克制。个中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16.
日前,读了两篇议论端官架子、死抠“规格”而遭遇截然不同的文章,很有点感慨。一篇是载于今年《求是》杂志第20期的杂文《不要太像官了》,说的是某县人大常委会的一位副主任,有一天带了几个人,要视察一下农贸市场。照说,直奔农贸市场也就是了,没有人会反对和阻止他的视察。但不行,他必须要找镇委书记面谈、陪同。有人告诉他,  相似文献   

17.
陈乃举 《党政论坛》2010,(20):17-17
“未能随俗唯求己,除却读书都让人”,这副楹联可以说是撰写者唐英为人为官的真实写照,很为世人称道。祖籍沈阳,雍正六年(1728年)被朝廷派到江西景德镇任督陶官,是清代戏曲家和著名的陶瓷家。在世风颓废、尔虞我诈的封建官场上,一个北方人到南方做官,人生地不熟,若不入乡随俗,奉行官场的“潜规则”,  相似文献   

18.
钻营这个词,原应是《厚黑学》中专章阐述的内容。找门路,托人情,请客送礼,巴结权贵,无非是为了谋求晋升。明朝胡震亨《唐诗谈丛》卷二论晚唐诗人的诗集,说这些集子中“多是未第前”写的诗,“其中非自叙无援之苦,即訾他人成事之由”,于是就把名利场中种种“钻营恶态”都刻划得维妙维肖。清朝赵翼《陔余丛考》更概括为“夤缘干进者为钻”,似乎一提钻营,就非官场不可。其实据我看来,世间善钻营者多矣,既不必非文场官场则不钻,且有名有利之处即可营。现在对文言文早已陌生的青年其实  相似文献   

19.
林惠辰同志在《青年研究》一九八五年第三期上发表《关于“青少年犯罪”是否法律概念问题的探讨》一文(以下简称《探》文),对拙文《“青少年犯罪”不是法律概念》(载《法学研究》一九八二年第五期)提出了不同看法。读后认为他的看法似有不妥,有必要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20.
如今“官”字在群众的眼里变得不可亲近了,形象也不那么好了。“他们当官的捞足了,养肥了,真正为群众着想的能有几个”?当然,这不能责怪群众,是干部队伍中某些人吃、拿、卡、索、占等以权谋私行为所带来的不良影响。难怪群众对“官”员们另眼相看。其实,据《汉书》记载,“五帝宫天下”时的官,是掌秤的。“机者,钵、两、斤、钩、石屯,所以称物平施,知轻重也。”《秤看准星,。X儿要公平。所谓“官犹公屯”:官府叫“公门”,官车叫“公车”,法庭叫“公堂”,衙投叫“公差”,还有“公务”、“公文”等等。不知什么时候起,“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