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3 毫秒
1.
王燕 《青年论坛》2011,(4):54-57
应用型本科院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的人才与社会的衔接性更强,大学生"村官"培养模式的构建:订单式培养,共同制定培养目标,校地合作,落实政策,优化人才培养资源;增设涉农课程,专题培训,培养学生农村工作技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做好毕业生跟踪服务,保障大学生"村官"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王丹  康健 《前沿》2012,(11):116-118
装备制造业作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柱性产业,面对进一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高技能人才不足、对发展缺乏支撑是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从加快装备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和现实需要出发,深刻把握存在的初级技工多、高级技工少,传统型技工多、现代型技工少,单一技工多、复合型技工少,短期速成的多、系统培养的"四多四少"问题及成因,围绕《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中确立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以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为龙头,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进一步健全培养体系,完善评价使用制度,强化激励保障措施,培养造就一大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并带动中、初级技能劳动者队伍建设的装备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新见解,及围绕实现方法和途径进行了深入阐述,以期对行业发展及人才队伍培养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宣传技工院校品牌,加快技能型人才的开发与应用,是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省劳动保障部门紧扣时代发展的脉搏,大力发展技工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突出核心能力培养和专业技能训练的特色,涌现出一批具有品牌竞争力的技师学院,得到了学生、用人单位及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为了集中宣传和展示这些品牌技工院校的改革和发展成果,扩大社会影响力,推动招生工作再上新的台阶,从本期起,本刊将分批推荐这些重点技工院校,供广大读者交流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就业与保障》2009,(6):44-45
宣传技工院校品牌,加快技能型人才的开发与应用,是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省劳动保障部门紧扣时代发展的脉搏,大力发展技工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突出核心能力培养和专业技能训练的特色,涌现出一批具有品牌竞争力的技师学院和技工学校,  相似文献   

5.
《就业与保障》2009,(5):42-43
宣传技工院校品牌,加快技能型人才的开发与应用,是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省劳动保障部门紧扣时代发展的脉搏,大力发展技工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突出核心能力培养和专业技能训练的特色,涌现出一批具有品牌竞争力的技师学院,得到了学生、用人单位及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为了集中宣传和展示这些品牌技工院校的改革和发展成果,扩大社会影响力,推动招生工作再上新的台阶,从本期起,本刊将分批推荐这些重点技工院校,供广大读者交流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电子手工焊接技能课堂教学的五个环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技能教学是技工学校的特色,是区别于普通教育的重要标志,操作技能的教学对于技工学校的教育来说十分重要,而学生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和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技能课的课堂教学质量。如何提高技能课的课堂教学质量呢?其有效的途径是科学地安排技能课的课堂教学的五个五节。  相似文献   

7.
加强技工院校思政教育工作是落实职业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之举。文章以技工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当前存在的诸多问题为出发点,立足技工院校思政教育工作改革,从教育体系革新、教学方法创新、教育环境更新等层面提出技工院校思政教育工作改革创新的路径和方法,旨在从根本上促进与完善技工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建设发展,为未来高质量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提供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8.
宣传技工院校品牌,加快技能型人才的开发与应用,是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省劳动保障部门紧扣时代发展的脉搏,大力发展技工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突出核心能力培养和专业技能训练的特色,涌现出一批具有品牌竞争力的技师学院和技工学校,得到了学生、用人单位及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为了集中宣传和展示这些品牌技工院校的改革和发展成果,扩大社会影响力,推动招生工作再上新的台阶,本期重点宣传七家国家重点高级技工学校和国家重点技工学校,供广大读者交流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当前我国生产方式正由密集型向技能型转变,现代化的生产手段使大批劳动力闲置;另一方面,每年有大批毕业生走出校门充实到社会各个岗位。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是观望等待还是积极应对、奋力拼搏,是每位技校生面临的首要问题。20世纪70年代一些西方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已经关注着经济社会中的两个热点:中小企业发展和就业问题。这给技工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即如何培养一大批具有开创精神的小企业家,如何使那些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的毕业生自主就业。解决问题的重要思路之一是对技校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塑造良好的创业品质就成为技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业教育是指以开发和提高青少年的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具有开创性个性的人才为目的教育。现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本人的感悟:  相似文献   

10.
世界遭遇金融危机,广东如何实现产业升级?人才是极重要的因素。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能不能在吸引人才上也当"排头兵"——把广东营造成国际高端人才的首选之地。这方面,广东有条件,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有些技工院校学生由于法律意识淡泊导致的违法违纪事件呈上升趋势,说明在技工院校开展法制和德育教育工作,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很有必要。针对当前技工法制教育工作现状,本人结合从事教育教学20多年的实践,认为"层层重视、制度规范、精干师资、教材完善、教法多样、常抓不懈"是加强技工院校法制教育工作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2.
正郑州交通技师学院始建于1979年,是河南省规模最大的一所以服务于公路交通行业、汽车制造与服务业、现代物流业为主的现代化综合类公办职业技术院校。学院是河南省人民政府2015年首批命名的11所技师学院之一,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世界技能大赛中国组委会确定的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车身修理项目中国集训基地之一,是河南省地方院校中唯一的国家集训基地、国家级重点技工院校、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是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职业教育品牌示范院校、河南省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3.
正传承工匠精神实现高端就业北京市市政管理高级技术学校,创建于1978年,为国家重点技工学校和国家职业技能示范鉴定所。学校隶属于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是北京城市管理领域唯一一所培养中高级技能人才的综合类技工院校。高质量就业学校把就业质量作为办学的生命线,为学生提供咨询、指导和推荐等优质就业服务。目前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北京市市政市容委等下属控股企业、事业单位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通过"订单式"培养,为学生的就业和全面成才提供保障。学  相似文献   

14.
谭勇  赵崇平 《前沿》2012,(2):17-19
文化软实力是新时期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考验。贯彻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新时代优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新时期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着力点,是提升现代管理水平的平台。本文从建设学习型队伍,抓好"四个着力点",改善软环境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开展具有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丰富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及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和合作,有助于促进技工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提升我国技工人才的培养水平。文章根据此议题结合技工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展开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6.
<正>北京市市政管理高级技术学校学校为国家重点技工学校,隶属于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是首都城市管理领域唯一一所综合技工类院校,为城市管理行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技能型人才。许多毕业生已成长为劳动模范、技术能手和行业专家,为首都城市运行管理和城市建设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高质量就业学校与中国石油、北京控股、北京环卫、燃气、供热等大型骨干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高质量就业和全面成才提供保障,每年就业率100%。  相似文献   

17.
权威发布     
《干部人事月报》2011,(3):72-72
我国将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规划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日前表示,今年将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启动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规划。他介绍,去年我国大力推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选拔出386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8.
《今日浙江》2015,(11):I0004-I0005
浙江交通技师学院是一所隶属浙江省交通运输厅,以培养交通类高技能人才为主的国家重点技工院校。  相似文献   

19.
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承担着培养“知农、爱农、兴农、强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促使涉农高职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扎根农业农村,对乡村振兴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作为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主动对接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重视涉农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以厚植农业情怀为主线,在坚持办学定位的同时,做到倾心服务“三农”、构建校企融合育人体系、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搭建就业服务平台,提出的涉农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对策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大》2011,(23):35-35
性别、身高、健康状况……大学生的求职之路,常因这些"额外条件"的不符合,而变得更为艰难。全国人大代表、湘潭大学校长罗和安在调研中发现,当前,除了已被公众所熟知的就业歧视条款之外",就业院校歧视"也日益显现化和普遍化。“建议国家尽快制定反就业院校歧视的法律条款,防止制度性院校歧视现象愈演愈烈,以切实保障和实现各类高校毕业生公平就业的基本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