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管理经纬     
中科院测算出我国实现现代化时间表 不久前,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牛文元教授代表中国科学院推算出中国现代化的时间表。 研究表明:2050年之前,全国将有13个省、市实现现代化,人口将占41.5%;到2050年,中国作为一个国家整体,将全面达到当时世界中等发达  相似文献   

2.
据统计,至2009年底,中国老年人口已达1.67亿,占全国人口的1/8,约占世界老龄人口的1/5,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龄人口过亿的国家。预计到2050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占到人口比例的31%。  相似文献   

3.
声音     
《北京观察》2012,(12):7-7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制定了在2020年将中国建设成为小康社会、在2050年将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为全国人民描绘了未来短期和中期目标。  相似文献   

4.
《条例》是如何出台的? 问:我国目前残疾人总体状况如何?主要致残原因是什么? 答: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全国残疾人总数为8296万人,其中多重残疾1352万人,占16.3%.1987年第一次抽样调查时,全国残疾人有5164万人. 专家推测,到2050年,我国残疾人口总规模将达到1.68亿.  相似文献   

5.
《广东民政》2010,(9):4-5,17
近日,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会长李宝库表示,中国正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目前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约有1.69亿人,预计2050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占总人口的31%,将有4亿之多,到时实际数量可能还会更多。  相似文献   

6.
策划人语: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超过1.4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0%以上,并且以每年大约3%的速度增长。到2050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占全国总人口的30%,这将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坚持以人为本,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和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7.
随着20世纪中期出生高峰的人口陆续进入老年,21世纪前期将是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最快的时期.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9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约为1.76亿,约占总人口的12.6%,老年抚养比为17.8%.据全国老龄办预测,到2050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4.87亿左右.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处理好人口老龄化与社会和谐发展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一个大命题.  相似文献   

8.
《时事报告》2013,(8):7-7
按照联合国标准,7%以上人口超过65岁或者10%以上人口超过60岁,这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就进入了老龄化阶段。民政部的资料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94亿,占总人口的14.3%。据《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预测,2013年,中国老年人口将突破2亿大关,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4.8%;到2050年左右,老年人口将达到全国人口的1/3。  相似文献   

9.
《政协天地》2015,(Z1):80-81
根据联合国最新的估计,中国2014年的城镇人口约7.58亿人,占总人口的54%。到了2050年,城镇人口将达10.5亿人,占人口的76%,涨幅惊人。未来30年,为农民在经济转型,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中寻求出路,中国政府推出了"新农村"概念。新农村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构想。像西方先进国过去那样,城市的工商业现代化,将带动农业现代化,并以城市经济盈余支持农业。  相似文献   

10.
李远夫 《小康》2005,(2):24-25
按照邓小平设计的到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初步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要求,中国的城市化率在2050年必须达到70%-80%。这意味着最近数十年里,中国将有7.2-8.8亿人口需要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并带来居住、就业、生活等方面的深刻转变。人类发展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影响最深的“造城运动”遽然登场。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梦成为热词.圆梦中国有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一个是2020年,中国共产党诞辰100周年;一个是2050年,新中国诞辰100周年.两个时间节点有两个要实现的梦想,一个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是全面实现现代化.两个100年的梦想成真,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才能得到人民的认可.  相似文献   

12.
何Jing 《中国减灾》1993,3(4):13-14,36
女士们、先生们: 很荣幸有机会就中国的水旱灾害与减灾对策作简要介绍。中国是一个水旱灾害频繁的国家,历史上曾多次发生过特大洪水和旱灾,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资料表明,全世界每年因洪涝造成的灾害损失约占各种自然灾害总损失的40%,旱灾损失约占15%,而中国水旱损失所占的比例达60%~70%。所以减轻水旱灾害,是中国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中国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在江河治理、兴修水利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举世瞩  相似文献   

13.
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2000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与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分别超过了10%与7%。据预测,到2003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将由目前的1.3亿增加到3.1亿,占总人口的比例提高到20.42%;到205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达到4.68亿,  相似文献   

14.
《小康》2019,(9)
正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过两亿的国家。全国老龄办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4949万人(约2.49亿人),占总人口的17.9%;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6658万人(约1.67亿人),占总人口的11.9%。预计到205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数将达到峰值4.87亿,占总人口的34.9%。这意味着30年后,每3个人中就有1个老年人,约占届时亚洲老年人口的2/5。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消费者们都知道这样一个事实:无论是在繁华都市还是偏远山区,“康师傅”的笑容处处可寻。去年全国主要城市居民经常性消费品牌调查结果显示,康师傅方便面的市场占有率达51%以上,较之排名二、三位的统一(约占19%)、华丰(约占5%),其“面霸”地位不容置疑。“康师傅”几乎成了国内方便面的代名词,它给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带来了一场变革。  相似文献   

16.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新时期如何提高少数民族素质,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这一问题,对于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保持社会稳定,加速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一、加快少数昆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屡,是缩小我国东西部地区差距的迫切需要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民族自治地方总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3%,土地面积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65%。少数民族大多分布在中西部地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经济建…  相似文献   

17.
民族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探讨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少数民族素质,加强民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这个问题,促进民族地区两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对于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保持社会稳定,加快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加强民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是缩小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迫切需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56个民族,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1993年,民族自治地方总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土地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64,3%。作为统…  相似文献   

18.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正以每年8%~9%的速度上升,居世界第一位。50年后,中国将会是什么样子呢? ①能源大发展。2050年,中国能源结构将转变为煤电、水电、核电各自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局面。水电将向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甚至向雅鲁藏布江延伸,而且“西电东移”。核电将是“加速器驱动 次临界堆”的新型核电。  相似文献   

19.
《时事报告》2005,(1):36-38
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科技含量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程度的标准。我国的农业人口占全国总数的一半,却只创造了全国GDP的15.4%。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而并非农业强国。与国外相比,差距在哪里?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本刊专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厉为民同志。  相似文献   

20.
李宝库 《人权》2003,(5):8-12
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已达1亿3干多万,占全国总人口的10%以上,而且还正以年均3.2%的较高速度增长。据专家预测,到2020年,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将达到2亿,到2050年将超过4亿。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是一项为民造福的事业,也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以下简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颁布实施7周年之际,总结贯彻实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与政策的情况,交流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