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建山 《传承》2014,(10):5-5
雷震威曾追随韦拔群、邓小平闹革命,并为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民族独立和解放事业而英勇献身。2014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追认雷震威同志为革命烈士。  相似文献   

2.
1930年底,红七军主力北上以后,由师长韦拔群、政治委员陈洪涛组建二十一师际改称右江独立师)留守右江地区。1931年3月,师部由恩隆县已圩(后属巴马县,今归大化县)迁往西山弄索洞,领导右江地区各族人民坚持革命斗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多次“围剿”。后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二十一师被迫化整为零,分散活动。1932年10月198,由于叛徒韦日硬(国民党称其为韦昂)出卖,韦拔群同志遇难于西山的香刷洞。韦拔群同志牺牲后,二十一师的处境十分险恶,师政治委员陈洪涛和师部警卫连连长黄玉温于10月下旬从西山突围到百色县四都区巴马村那…  相似文献   

3.
韦晓英 《传承》2011,(7):28-30
十七大报告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在少数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关键是要处理好民族关系。"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回首壮族人民革命领袖韦拔群早期对我党民族工作的探索和实践,不仅在当时对促进民族团结最终使革命取得伟大胜利起到指导作用,也为当前在少数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经验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4.
韦晓英 《传承》2011,(19):28-30
十七大报告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在少数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关键是要处理好民族关系。"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回首壮族人民革命领袖韦拔群早期对我党民族工作的探索和实践,不仅在当时对促进民族团结最终使革命取得伟大胜利起到指导作用,也为当前在少数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经验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5.
韦拔群是我国农民运动领袖,人民军队的早期杰出将领,是百色起义、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和右江革命根据地的领导者和创始人之一,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执行委员。拔群为了民族的解放、实现共产主义事业的伟大理想,一生进行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斗争。正如邓小平在  相似文献   

6.
《传承》2014,(11):F0002-F0002
正2014年11月19日至20日,韦拔群同志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在东兰县举行。自治区主席陈武出席活动并发表讲话。韦拔群同志1894年出生于东兰县武篆镇东里村一个壮族家庭,是中国农民运动的先驱,他参与领导百色起义、创建红七军和右江革命根据地,是早年为党为国捐躯的人民军队杰出将领。2009年,韦拔群同志被授予"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光荣称号。陈武在纪念韦拔群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回顾了韦拔群同志光辉战斗的一生。陈  相似文献   

7.
金宗志 《当代广西》2014,(23):16-16
正11月19日至20日,韦拔群同志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在东兰县举行。自治区主席陈武出席活动并发表讲话。韦拔群同志1894年出生于东兰县武篆镇东里村一个壮族家庭。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著名农民运动领袖和广西农民运动先驱,韦拔群同志参与领导百色起义,创建了红七军和右江革命根据地,是早年为党为国捐躯的人民军队杰出将领。2009年韦拔群同志被授予"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8.
陈新建 《桂海论丛》2009,25(5):114-119
韦拔群是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农民运动的先驱者,红七军和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他在十几年的革命斗争生涯中,出生入死,百折不挠,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特殊的功勋,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爱戴,得到了党的高度评价,给后人留下内涵极其丰富的"拔哥精神".  相似文献   

9.
曾启强 《传承》2004,(1):6-9
二十世纪,轰动全国的右江革命斗争,是照耀广西人民前进的火炬。这场革命斗争造就了灿若繁星的英雄豪杰,有一个名字,至今仍深深地铭刻在广西各族人民心中。他,就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早期农民运动的领袖,人民军队的杰出将领,壮族人民的卓越英雄韦拔群。一韦拔群1894年2月6日穴清光绪二十一年农历正月初一雪诞生于广西东兰县武篆区中和乡东里屯一个壮族农民家庭。他的青少年时代正值我国社会危机和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的年代,内忧外患激发着无数爱国志士起来斗争。这对韦拔群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韦拔群的家庭比较富裕,长辈从封建门第观念出…  相似文献   

10.
滇黔桂边游击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南方的一个重要游击区吴忠才1932年冬,右江革命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韦拔群、陈洪涛相继牺牲,标志着右江革命根据地丧失。此后,在韦拔群同志的亲密战友黄松坚(原名黄明春,当时化名何尚之)等同志的领导下,根据红二十一师党委当年...  相似文献   

11.
浩气贯壮乡风范留千秋──深切怀念韦拔群同志黄荣今年2月6日,是我们敬爱的韦拔群同志诞辰100周年。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工农红军的杰出将领、壮族人民的卓越英雄。他,最早点燃了右江地区农民运动的革命烈火;他,与邓小平等同志一起,创建了举国瞩目的...  相似文献   

12.
我校是1957年创建的,校址设在右江革命根据地中心巴马县,这个地区曾经是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领导的红七军和右江人民战斗过的地方。建校以来,我们十分注意利用这一优越条件,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要求学生学习、继承和发扬革命前辈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把自己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又红又专的人民教师。二十多年来,我校共培养了近四千名少数民族教师,  相似文献   

13.
陈欣德 《传承》2009,(7):30-31
"东兰山高千万重,革命红旗满山红。带头扛枪打白匪,要数拔哥最英雄。"这是当年流传在右江地区赞颂壮族人民优秀儿女、优秀共产党员、早年杰出红军将领韦拔群的一首山歌。  相似文献   

14.
梁贵 《传承》2013,(9):14-15
广西是一块革命的红土地,土地革命时期,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等老一辈革命家发动和领导百色起义,创立了红七军、红八军和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并在此开展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在革命战争年代,廖梦樵、邓拔奇、朱锡昂、董铨汉、钱兴、彭懋桂、韦拔群、陈洪涛等一  相似文献   

15.
林刚  方堃 《传承》2009,(14)
学习传承韦拔群精神,坚持革命先辈不畏艰难,英勇斗争的传统,对于欠发达民族地区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红色旅游将革命传统教育和旅游相结合,是韦拔群精神常年纪念传承的有效可持续途径。通过生产设计相应的红色旅游产品、积极进行宣传营销,加强各部门与旅游行业的分工配合,促进红色旅游健康持续发展,可以保证韦拔群精神常年纪念传承的开展。  相似文献   

16.
正韦拔群是中国早期农民运动三大领袖之一,毛主席评价他"三个好",邓小平给予他"三个不愧、三个永远"的高度赞誉。历史也巧妙地将壮族的"三月三"、东里的"三潭映月"等具有特殊意义的"三"和韦拔群所从事的革命活动联系在一起。韦拔群是中国早期农民运动三大领袖(毛泽东、彭湃、韦拔群)之一,他早年在右江从事革命活动,由于深得群众的爱戴和支持,大家亲切地叫他拔哥。毛主席评价他"三个好",说"韦拔群是壮族人民的好儿子、农民的好领袖、党的好干部"。  相似文献   

17.
学习传承韦拔群精神,坚持革命先辈不畏艰难,英勇斗争的传统,对于欠发达民族地区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红色旅游将革命传统教育和旅游相结合,是韦拔群精神常年纪念传承的有效可持续途径.通过生产设计相应的红色旅游产品、积极进行宣传营销,加强各部门与旅游行业的分工配合,促进红色旅游健康持续发展,可以保证韦拔群精神常年纪念传承的开展.  相似文献   

18.
杨冬权 《传承》2004,(4):7-8
1962年12月,在纪念百色起义33周年之际,邓小平为《回忆韦拔群》一书题词。题词说:韦拔群同志以他的一生献给了党和人民解放事业,最后献出了他的生命。他在对敌斗争中,始终是英勇顽强,百折不挠的。他不愧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英雄。他最善于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的疾苦,对人民解放事业,具有无限忠心的崇高感情。他不愧是名副其实的人民群众的领袖。他一贯谨守党所分配给他的工作岗位,准确地执行党的方针和政策,严格地遵守党的纪律。他不愧是一个模范的共产党员。韦拔群同志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他永远是我们和我们子孙后代学习的榜样,我们永远…  相似文献   

19.
韦礼夫 《传承》2011,(5):10-10
一、河池红色旅游现状分析 河池市是广西农民运动领袖、中国红军早期将领韦拔群的故乡,是右江农民运动的发祥地,是百色起义的策源地,是右江革命根据地的腹心地,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和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李明瑞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战斗过的地方。受农民运动和红七军过境时进行革命宣传的影响,当地人民进行了的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其为劳苦大众争取解放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全市11个县(市、区)165个乡镇中,  相似文献   

20.
<正>武篆魁星楼是一座革命的红楼,她像井冈山的八角楼、延安的宝塔一样,与右江革命斗争、红七军紧密联系在一起。早在1922年韦拔群在东兰领导农民运动,就以魁星楼为农民自卫军指挥部。1923年,韦拔群组织领导东兰农民武装起义(史称"三打东兰城")又在此研究制订作战计划。1925年至1927年,东兰县农民协会和东兰县革命委员会也设在魁星楼。1930年春,红七军前委、东兰县苏维埃政府又设在这里。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雷经天、陈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