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柳森 《传承》2011,(9):65-67
王稼祥作为新中国党际外交的奠基者、开拓者和领导者,在长期的党际交往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党际关系思想,其中包括党际关系要着眼于维护和创造良好的国际和平环境、党际关系中要做到平等与独立自主并重、党际交往要坚持各类政党的和平共处、党际关系中要做到国内建设与国际责任并重等,至今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党际交往围绕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条主线 ,以特殊的国际视角、纽带和渠道对中国社会主义理论奠基、开创与发展发挥了特殊作用。首先党的成立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奠基工程的源头。其次建国后党际交往成为国家总体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争取国际和平环境、促进国家关系发展均作出了积极贡献。当然 ,党际交往中也存在失误 ,其经验教训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避免重蹈覆辙的路标。总之 ,中国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在党际交往中不断深化 ,党际交往在为中国社会主义服务的过程中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中国共产党的对外交往和政党外交的基本经验作了概括总结,包括: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党际关系理论与党和国家的具体实际以及时代特征相结合,用中国特色的党际关系理论和政党外交思想指导实践;区分党际关系与国家关系,使党际关系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关系,以国家利益作为党际交往的最高准则;既坚持党际关系四项原则,也坚持国家关系中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淡化意识形态,并不是放弃意识形态追求,而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意识形态利益;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坚持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党际关系思想萌芽于其担任党的总书记时期 ,形成和发展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党际关系思想是总结国际共运史和中国共产党处理党际关系经验及教训的重大成果 ,是对马克思主义党际关系理论的新发展 ,是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合作的光辉指南。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阐述了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党际关系问题的创造性发展: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提出党际关系的新任务;构筑全方位党际交往的新格局;形成了一整套党际关系的新思路,作出了新的理论创造。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论述国际形势和对外政策时,明确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的宗旨与方针,即"要坚持在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原则的基础上,同一切愿与我党交往的各国政党发展新型的党际交流和合作关系,促进国家关系的发展。"这一宗旨与方针将指导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共产党的对外工作。认真学习、全面掌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按照党际交往四项原则,中共开拓了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的崭新局面。我党恢复和发展了同世界各国共产党的关系;本着"超越意识形态分歧,谋求相互理解与合作"的精神,恢复和发展了与社会党国际及其成员党的关系;与发展中国家各种类型的民族民主政党建立了多种形式的交往与联系;同西方发达国家的资产阶级政党进行了不同形式的交流和接触。  相似文献   

8.
宋国栋 《前沿》2014,(1):30-32,98
中共与联合尼共(毛)的前身尼共(毛)在较长时间内曾相互排斥、相互指责,没有任何一点交往。随着尼泊尔政治体制的变迁,尤其是尼共(毛)自身地位和斗争手段的变化,两党审时度势,及时调整政策,频繁接触,正式建立党际交往关系,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展开了形式多样、内涵深刻的交往活动,塑造了健康有序、平等坦诚的交往规范。它们的党际交往不仅有效维护了各自国家利益和地区稳定,而且对南亚社会主义复兴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党际交流日益活跃,成为中国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综观七十年的党际交流,根据中国共产党与国际秩序、国际体系的关系,基本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一是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党际交流以对抗美苏主导的国际体系为特征;二是改革开放以来到党的十九大,党际交流呈现出与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融合的特征;三是党的十九大以来,随着中国国力提升和中国共产党影响力的扩大,党际交流呈现出引领开创国际新秩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0.
党的对外交往领域和渠道进一步拓宽,交流与合作内涵不断深化,效果与作用更加明显。高质量、高级别的对话与交流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极大地丰富了党际关系的内涵,有力地促进了国家关系的发展。成功举办第三届亚洲政党国际会议既是我党参与政党多边交往的新创举,也是我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一次成功实践。一些国家执政党的做法和经验值得认真研究和借鉴。我党注重研究和借鉴国外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充分展示了政治远见和政治智慧。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世界上,各国政党之间的联系和交往日益频繁,政党活动已成为国际政治中的主要内容之一。然而,不同国家的政党应该在什么样的原则基础上建立和发展关系,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告诉人们,即使是同一类型政党之间的交往,也必须遵循正确的党际关系原则,否则,势必会产生矛盾和纠纷,有害于革命斗争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总结新时代政党外交的经验启示,是中国共产党的对外工作在百年新起点继续前进的必然要求。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党际关系理论,要坚持以创新思维谋划拓展政党交往特色优势,正确处理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超越意识形态与坚持价值引领、国家利益与人类共同利益、新型政党关系与新型国际关系、"义"与"利"、韬光养晦与奋发有为等六大关系。做好新时代政党外交,必须充分认识国际意识形态斗争的尖锐性和复杂性;坚持服务国家总体外交,突出重点,分类推进;必须坚持系统思维,统筹推进政党外交协调机制,为塑造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独特风范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1月1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亚太议会论坛第十二届年会开幕式上表示,中国全国人大愿进一步与各国议会发展双边交往,与国际和地区议会组织开展多边友好合作,为不断促进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吴邦国还就加强亚太地区各国议会交往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加强议会各个层次的友好往来。议会之间的交往领域广阔、内容丰富、方式灵活。通过议会各个层次、各种方式的交流,不仅可以增进议会领导人之间、议员之间的了解和信任,还可以推动党际关系的发展,加深人民之间的友谊,促进地区之间的联系,为国家关系的发展充实新的内容,增添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对党际关系理论的历史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关于党际关系的重要论述,揭示了党际关系和国家关系的内在联系,提出了建立新型党际关系的主张,确立了处理党际关系的四项原则,指出了政党外交的宗旨和目的。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全面地回答并解决了党际关系中遇到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形成了完整的邓小平党际关系理论,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党际关系理论进入成熟阶段。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党际交流总结了以往的经验教训,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实现了理论创新。一是明确了党际交流的定位,即党际交流是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它服从并服务于国家总体外交;二是创新了党际交流理念,即更新了对时代主题的判断,确立了党际交流中优先维护国家利益的原则,将党际交流视为构建国际新秩序的重要手段;三是形成了以党的战略目标为导向,以准确把握时代主题为前提,以党际关系四项原则为核心,以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统一为方针的党际交流理论。  相似文献   

16.
梁学伟  邵士庆 《创造》2021,29(10):18-23
回首百年历程,中国共产党的党际交往总体上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即起步阶段、探索与曲折发展阶段、修复调整阶段、迅速发展阶段、开拓创新阶段.经历了一百年的风雨洗礼,中国共产党的党际交往在曲折中发展,在探索中进步,在发展中开拓创新,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为中国共产党发挥为全人类的利益而奋斗的主体作用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相似文献   

17.
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日常生活联系。人离不开交往,无论什么样的社会,人只有通过与他人交往和联系才能生存和发展。军人作为社会的成员,同样置身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之中。但作为军人,有着特殊的身份,担负特殊的使命,在对外交往中就必须有着特殊的原则和要求,要做到“三思”。  相似文献   

18.
李华锋 《桂海论丛》2006,22(6):63-65
当今国际社会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主导、经济全球化为核心的全球化加速发展、国际政治问题社会化和国际社会问题政治化、权力政治和权利政治共存竞争的全球性国际社会。这启示中国应当在坚持符合国家利益和国际利益的原则基础上,以营造良好国际环境与塑造和谐国际社会为目标,更积极地融入国际社会,在融入中做到传统外交和非传统外交并重,保持一颗平常心和自信心,灵活对待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身份,着力处理好与大国和周边国家的关系,尤其是中美两国之间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9.
吴德群 《传承》2012,(2):72-73,95
壮族山歌交往的显著特征是包容。具体而言,就是熟人与陌生人共融的交往结构;竞争与合作相济的交往关系;理性与情感并重的交往基础。这种包容性的交往由壮族社会的文化价值所决定。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中国特色政党外交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世界,各国政党之间相互往来是一种普遍的国际现象.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外交作为党的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始终与党所处的国内外环境与战略目标的调整紧密相连.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和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调整,党的对外工作指导方针也进行了调整.在科学判断国际形势和把握时代主题的基础上,我党认真总结了国际工运中党际关系方面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建立新型党际关系的思想和"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四项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