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岳蒙  熊伟 《传承》2011,(14):38-39,41
现阶段,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成为我国新农村建设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长期缺乏关爱和呵护,留守儿童在生活、心理、教育以及安全等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地方政府、学校、家庭应对留守儿童更加积极关注,齐抓共管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同时留守儿童个人也应该主动提高自身修养和素质,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促进留守儿童能够健康成长,逐而成为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  相似文献   

2.
正留守儿童是"问题儿童",打工父母"只生不养";留守老人年龄大、教育程度低、没有文化无法承担起监护责任,这是长期以来舆论及媒体主要的看法。由于对留守群体的"污名化"和"刻板印象"效应,在健全及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过程中,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往往被描述成为处境艰难,需要外界同情、接受援助的群体。长期以来,针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服务工作更多的是依赖外来的力量自上而下,从外而内的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日益引起社会各界关注。留守儿童权益受侵犯现象不断发生,解决留守儿童权益保障问题迫在眉睫。农村留守儿童的受监护权、受教育权、人身权、发展权等法定权益实现不足,甚至受到侵害,保护现状堪忧。农村留守儿童权益受损或保障不足,既有现行法律规定难以落实的因素,也有城乡二元制度差异造成的影响,还有留守儿童法定监护人监护责任的缺位和社会保护机制的缺失等原因。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权益的法治保障,需要完善相关立法,特别是鼓励各个地方创新立法,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权益的行政保护力度,加强针对留守儿童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的司法制裁,增强全社会保护农村留守儿童权益的法治意识,发挥监护制度的约束作用和中小学校管教及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4.
从宏观层面来说,留守儿童问题是伴随着农民工流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而产生的;从微观层面来看,父母外出务工使得留守儿童的原生家庭结构呈现不完整状态,近端社会支持减少,所以我们提倡从社会支持体系的角度探讨留守儿童保护问题。社会支持体系是社会个体生活的"基本生活圈",这个圈子通过社会连结的方式为个体提供养分,从这个角度来说,构建、恢复和完善西部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体系,是开展对他们社会服务的可行切入点。为了切实掌握西部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体系状况,我们在两年的时间里对西部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近4000名留守儿童开展了问卷调查与访谈研究,该研究的数据统计发现,西部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观社会支持、客观社会支持、支持利用和社会支持总分均较低。这种状况启示西部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服务的提供者,应多开展社区倡导工作,以营造留守儿童的外部支持体系,开展留守儿童寻求支持和支持他人的能力训练,以稳固其内部支持体系,多关注男性、13至15岁、非独生、父母长期不回家的和父母与孩子联系频率低的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5.
积极青少年发展观,强调青少年自身蕴含的发展潜力和良好环境在个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它主张"培育"而非"管理"。用积极青少年发展观来反思留守儿童问题,我们可以发现,留守儿童并非"问题儿童";留守非"问题"之源,留守儿童"问题"为多因素累加效应所致;留守儿童同样拥有积极发展的力量和发展良好的可能。为此,留守儿童研究和实践应着力激发留守儿童成长的主体意识,发掘和利用留守儿童发展的保护性因素,注重留守儿童积极品质的培养,构建留守儿童积极发展的环境。  相似文献   

6.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如何让留守儿童缺爱不失爱?马山县建立起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长效机制,多方面构筑留守儿童关爱网,使留守儿童"学业有教、安全有保、亲情有护、生活有帮、困难有助"。  相似文献   

7.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出现并长期存在的社会群体,是最需要全社会关注的特殊儿童群体之一。针对我国留守儿童数量大、分布广、困难多等明显特征,文章以广西为例,提出应以"儿童为本、政府主导、学校主体、家庭主线、社会参与"为基本路径,以构建关爱留守儿童的网格化网络、组织队伍、机制平台、行动计划和乡土资源基地为着力点,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留守儿童的关爱机制。  相似文献   

8.
余电光 《传承》2012,(17):26-27
深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心理现状以及存在问题是彰显人文关怀,提高农村"留守儿童"题材影响力的基础。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人文关怀,充满人性地报道留守儿童题材,确保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魏博通  戴逢波 《人民论坛》2012,(36):154-155
随着"民工潮"的兴起,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以江西省靖安县仁首镇的小学为例,农村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在性格、学习成绩、日常行为、父母亲和度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问题依赖于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为农村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相似文献   

10.
留守儿童调查有关问题的反思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留守儿童问题已引起社会各方的广泛关注。但是,从现有公布的关于留守儿童情况的调查报告来看,不管是政府部门、妇联、团委内部的工作报告,还是学术界发表的相关调查报告,都存在一些普遍性的问题,如追溯问题的历史背景却缺乏历史的眼光,公布留守儿童的规模却忘了“留守”仅是儿童生活中暂时的一种生存状态而非属性特征,从经验和生活状态层面思考留守儿童的问题而忘了从论述层面反思儿童“留守”的“问题”,等等。这些都需要社会各界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1.
随着邓州市劳务经济的发展,留守儿童数量呈上升趋势。目前,全市父母同时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总数为8.81万人,其中贫困留守儿童占16%左右。父母的缺位使留守儿童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学习、生活、心理、安全等方面的问题,特别是教育和管理方面的问题尤其令人担忧。如何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问题,针对目前正在发展、学生爆满的寄宿制学校,  相似文献   

12.
《中国妇运》2006,(7):26-27
为认真落实省、市领导关于做好农村“留守学生”工作的重要批示,切实解决“留守学生”教育和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保障“留守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健康成长,结合遂宁实际,市妇联决定认真开展“留守学生(儿童)关爱行动”,抓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和保护工作。现将工作方案制订如下:一、目标任务今年试点建立10个村(社区)留守学生(儿童)之家,建立和完善10个村(社区)家长学校,建立10支巾帼志愿者队伍;培养1000名巾帼志愿者,对1000名留守儿童实行结对帮扶,为留守儿童解决1000件实事。二、具体任务一是建立示范点“留守儿童信息管理库”。各级妇联要建立起…  相似文献   

13.
吴云梅 《传承》2012,(8):64-65
加强与留守儿童及其父母的有效沟通可以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生理、心理、言行上存在诸多问题的解决。农村寄宿制学校应积极与留守父母或监护人保持密切联系,确保沟通渠道的畅通,给予留守儿童无私关爱和及时帮助,正确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黄虹 《传承》2008,(4):108-109
本文对宁远县1000名留守儿童与1000名非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心理等状况进行了比较性的调查,以期为解决留守儿童的各种问题提供实证材料和理论参考,并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留守儿童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按照民政部关于落实农村留守儿童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要求,江苏省南京市进一步加强留守儿童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确保"幼有所育、弱有所扶"。一是全力抓好动态管理,努力把户口未登记和辍学不在学的留守儿童数据降到最低。二是全面督查落实  相似文献   

16.
留守儿童界定标准探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本研究从功能分析的视角,对留守儿童的界定标准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留守半年的儿童在自尊、心理控制源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上都和一般儿童有显著的差异。留守半年比留守三个月更具鉴别力,可以作为划分留守儿童的标准。  相似文献   

17.
在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交流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经验,探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有效措施,推动全社会为农村留守儿童全面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环境。刚才,江西、福建、河南、江苏、四川省妇联介绍了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经验,他们的做法和经验很好,很有借鉴意义。希望大家认真贯彻《大力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的意见》,学习借鉴成功的经验,因地制宜,创出自己的做法,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大家都知道,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采取一系列举措,为农村留守儿童生…  相似文献   

18.
家庭访视是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资料、了解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情况以及了解留守儿童与家人的关系等方面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留守儿童访视内容包括留守儿童基本资料的访视,留守儿童家庭功能的访视,留守儿童家庭环境与资源的访视。家庭访视技巧的运用最基本的一条原则,是使家庭访视成为人与人之间富有人性的相遇。家庭访视的伦理警觉,一是知情同意与身份披露,避免"伪装友谊";二是尊重与平等,警觉其权力关系带来的伤害;三是保护研究对象,处理好敏感问题。  相似文献   

19.
洪涛  睢艳卿 《前沿》2014,(1):126-127
随着我国社会化的转型,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不断增加,作为特殊的弱势群体,他们普遍存在着父母关爱和监护的不到位、学校教育和措施的不完善、社会环境和相关法律的不健全等,造成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心理及安全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进而阐述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发展的原因,从而提出改进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行之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宁远县1000名留守儿童与1000名非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心理等状况进行了比较性的调查,以期为解决留守儿童的各种问题提供实证材料和理论参考,并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留守儿童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