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省管县体制改革现已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焦点问题之一,也是地方政府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河南省邓州市"强县扩权"为例,分析邓州市在省管县体制改革实施中取得的成效和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财政省管县体制已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推行。理论界的相关研究文献,主要是从该体制的优点以及完善与改进的角度进行分析,讨论推进财政省管县体制的积极意义。可以说,从财政省管县体制到行政省管县体制的转变成了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紧迫课题。本综述通过梳理相关文献研究,总结财政省管县体制的弊端和局限性,指出行政省管县体制的优势和可行性,并进一步分析从财政省管县体制到行政省管县体制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3.
财政省管县体制是行政管理体制中很受关注的改革模式,近几年来这种体制已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推行。理论界的相关研究文献,主要是从该体制的优点以及完善与改进的角度进行分析,讨论推进财政省管县体制的积极意义。可以说,从财政省管县体制到行政省管县体制的转变成了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紧迫课题。本综述通过梳理相关文献研究,总结财政省管县体制的弊端和局限性,指出行政省管县体制的优势和可行性,并进一步分析从财政省管县体制到行政省管县体制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管县”财政体制及其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省管县"财政体制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浙江"省管县"财政体制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有效的做法与经验,对于减少行政层级,提高行政效率,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城乡、地区协调,提高财政运行效率,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和影响,并对推进我国行政层级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地方政府管理体制是国家行政管理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政府机构改革能否顺利完成,决定着国家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成败。作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结合部的行政体制改革,继推行公务员制度和机构改革之后,近年来学术界围绕省级行政区划的改革方向和实现路径进行了诸多探讨,其中最具有现实意义和实际导向功能的就是“省管县”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6.
省管县体制改革的前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现行的“市管县”体制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社会的发展,“省管县”体制改革越来越成为理论界和实践界的热门话题。由“省管县”取代“市管县”是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一部分,符合目前中国社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是能够促进市场经济特别是县域经济、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体制。在“省管县”体制改革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阻力,为此,要逐步下放权力,理清省市县各方权益,协调好省市县各方的关系,进一步推进“省管县”管理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省管县"改革作为行政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在全国范围广泛开展起来。福建省当前"省管县、市管县"模式造成行政效率低下、城乡二元差距拉大等不利影响,严重束缚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全省经济实力的提升。当前许多学者关于"省管县"改革的观点有待商榷。"省管县"改革需要循序渐进、因地制宜,实行财政省管县、扩权强县、市县平行三步走,才能同时根除"市管县"体制下的弊端和"省管县"改革的困境。  相似文献   

8.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步推行市管县的行政区划和行政领导体制改革。然而就在市管县体制发展成为我国主导性的地方行政体制之际,学术界甚至政府部门质疑这一体制的合理性,主张推行"省直管县"的行政区划与行政领导体制改革,以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呼声却占据了上风。在我们看来,由区域经济一体化提出的行政体制改革问题,不单纯是一个领导体制或行政区划问题,而是一个宪政条件下的政府职能转变和规范的问题。不首先解决政府职能问题,无论是市管县还是省管县都难以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市场秩序扩张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9.
在之前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中央提出,对于有条件的地方探索推进省直接管理县体制改革。目前国内已有很多省开始进行"省管县"改革的试点工作,"省管县"体制改革已经成了大势所趋。然而,目前在"省管县"的研究上,大多数学者都选择了江苏、浙江等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进行研究,则选取经济欠发达的安徽省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安徽省实行的"省管县"体制对其县域经济、市域经济的影响,笔者并为安徽省进一步推行"省管县"体制改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马上就办"作为一种行政理念,是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所必需的精神要素。这种理念的萌芽、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丰富了中国行政管理理论,武装了行政管理实践,对当前的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省管县”体制改革的可行性路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我国推行“省管县”体制的理论基础、现实可行性及可能衍生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应通过改革省级行政区划,依法明确省、市、县的职责权限,继续完善“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适当维护地级市的利益等对策完善“省管县”体制管理。  相似文献   

12.
根据"省管县"行政体制下公安工作的特点和面临的挑战,应当明确"省管县"公安信息化应用系统的建设目标,在信息化基础设施上建立"省管县"公安信息化应用系统的三层体系技术架构即数据层、应用服务层和应用展现层,有利于实现高效、稳定、灵活扁平化公安信息的应用和管理。  相似文献   

13.
"行政三分"思想源于唐代三省制,本文首先对唐代三省制的内涵、组织架构、运转体制及其优缺点予以梳理,然后对深圳"行政三分"制改革的试点情况、推行思路及其面临的困境予以阐述,进而对唐代三省制与深圳"行政三分"制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以及唐代三省制对深圳"行政三分"制等行政体制改革的启示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期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4.
省管县改革的绩效预期及其现实挑战:一个理性的省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何一种制度安排的实际绩效,都必须置于与之相关联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共同构成的制度网络中,从制度安排的耦合关系中加以考量.在理论界已就"省管县"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达成广泛共识的背景下,需要对这一改革可能取得的实际绩效保持高度审慎的理性态度,摒弃那种设计"最优"方案,实现"一次性跳跃"的建构理性主义的冲动,将"省管县"改革纳入更为宏大和复杂的体制变迁背景,纳入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总体框架之中,对其实施过程可能面临的挑战,及其可能产生的政治一行政效应进行理性的分析和评估.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省管县改革已经成为趋势。然而,改革实践中存在许多困境:如制度化的利益格局难以破解,非制度化分权使依法行政遭遇尴尬,非整体性放权使县级政府面临"两个婆婆"等。究其根源,一是各级政府职责权限的同质性;二是省管县改革设计的过渡性。改变这一困境的切入点在于确立省管县体制的目标模式,即省、市、县政府在政治问题和重大事务上应是上下级领导关系,在涉及经济发展问题上是利益共享关系,在公共治理问题上是合作关系;重新配置政府职能权限;实行政治分权和司法改革。  相似文献   

16.
公共路网的统一是一体化大交通管理体制的资源性基础,路网管理的一体化是城市交通体系行政管理实现整体性治理的内在要求。当前我国城市存在的公路、城市道路二元管理体系导致出现路网功能层次界定模糊、行政管理职能配置分散、二元路网衔接不畅、路网建设时序不协调等"碎片化管理"问题,难以构建一体化运行的综合路网体系,阻碍了交通管理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为此,必须借鉴发达国家一体化公共路网管理经验,以及深圳市近年来一体化路网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探索,从公共道路的概念界定、功能厘清和体制建构三个层次提出城市一体化公共路网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建议,对包括深圳在内的我国交通管理体制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行政成本高速增长,不良行政成本居高不下、久治无功。造成降控行政成本久治无功的"体制性障碍"包括:多重锁定的非正式规则,不适当的决策诱导,无约束的理性官僚,激励投机的重复博弈,失控的行政代理人,改革的不良路径依赖以及扭曲的文化规范。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是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18.
运行近二十年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制改革。已由绩效评估环节的单一改革深入到以绩效评估为基础进行系统绩效管理的深层次改革。我们以北京市"三效一创"绩效管理体制改革为个案,来分析政府绩效管理体制改革的制度基础、发展空间以及所遭遇的困难和阻力,并分析该改革对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影响和深层含义。  相似文献   

19.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为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影响全局、带动各方的关键性作用。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要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  相似文献   

20.
2004年广东采取经济激励与行政激励的政策工具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但在现有市管县的行政管理体制束缚下,政策难以实现预期效果。广东县域经济竞争力仍然不断下降,区域差距进一步扩大。要发挥政策效力,必须改变目前市管县的行政管理体制,实行省管县、县市分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