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0 毫秒
1.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里德曼说过:“花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最为经济;花自己的钱给别人办事,最有效率;花别人的钱为自己办事,最为浪费;花别人的钱为别人办事,最不负责任。”  相似文献   

2.
丁聪作 《今日浙江》2013,(23):61-61
习远平在《父亲往事》一文中深情回忆说:“在那些蒙冤岁月里,父亲对污蔑不实的所谓‘问题’,能揽过来的就坚决揽过来,宁可一个人承担责任,也绝不牵连他人。他说:‘我身上的芝麻,放在别人身上就是西瓜;别人身上的西瓜,放在我身上就是芝麻。’许多人听了这话落泪。”  相似文献   

3.
<正> 人们总是说“不要着急”,这种忠告的确是有益的,但同为减肥而节食一样,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压力太大,对身体有害,但是,压力,忧虑、紧张等是每个人都有过的,这类情绪均有个极限,接近极限很危险。请问问自己吧——是不是因鸡毛蒜皮的事心慌意乱?是否每件事都令人失望?有什么事使你“大伤脑筋”?你对别人有什么怀疑吗?……对亲朋好友以及业务伙伴已经厌恶了?果真如此的话,请不要惊慌。 1.把烦恼当成现实除非你遇到了紧急情况,否则,你会把自己的忧虑看成是不现实的东西,尽可能地忘掉,不幸的是,要忘却,很难。下一回,当你忧虑焦急时,不妨问问自己,到底是什么使你伤脑筋,为了延长租约?销售欠佳?,生产亏  相似文献   

4.
声音     
孩子,你是否想过,你今天有自由和幸福,是因为在你之前,有人抗议过、奋斗过、争取过、牺牲过。如果你觉得别人的不幸与你无关,那么有一天不幸发生在你身上时,也没有人会在意。我相信,唯一安全的社会,是一个人人都愿意承担的社会。  相似文献   

5.
《时事报告》2012,(11):76-77
现实社会中,有些人每天都会担心别人对他们的看法。为了帮助这些人解决此问题,美国著名的脑健康医生丹尼尔·亚蒙就提出了“18/40/60规则”:当你18岁时,你会觉得每个人都在关注你;当你40岁时,你会不完全介意别人对你的看法;当你60岁时,你会意识到没有人关心你的私事。人们每天都在担心和思考他们自己的事,而不是你的事情。担心别人对自己的看法,通常是那些患有社交恐惧症或者会对社交情境感到害怕的人的普遍特点。这些人常常觉得别人在评价自己:评价自己的外貌、服装、谈吐等。  相似文献   

6.
《时事报告》2013,(5):39-39
此语出自《河南程氏粹言·论学篇》,为宋代理学家程颐语。“自谋”意为对待自己,处理自己的事;“弃”意为放弃、背弃。整句话的意思是说,处理自己的事情时,如果态度不诚实,就是欺骗和坑害自己;与别人打交道时,如果态度不诚实,就会丧失道德良心,引来别人对自己的怨恨。儒家文化向来讲究“慎独”,《礼记·大学》就有“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的言论。曾子也曾说过:“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些话告诫我们,做人要胸怀坦荡,正直处事,切不可自欺欺人。  相似文献   

7.
认识自己     
人最难的不是认识别人而是认识自己。就好像别人脸上的黑一目了然,自己脸上的污点却难以看到一样,看到自己的优点长处容易,发现承认弱点缺陷却很难。常常去和别人去攀比,想得到人家得到而自己不曾拥有的东西,往往在自贲、失落和忧愁中,让生命的河流悄悄地从身边流逝而一无所获。  相似文献   

8.
中国有句老话叫“医不自治,鉴不自照”,是说每个人在对待自己时很难做到准确公正;西方也有句老话说“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是说每个人看别人往往看得清楚,看自己就不容易了。其实,上面两句简言之,就是我们常说的另一句老话:“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相似文献   

9.
当你批评别人时,批评的种子就会在他的心中发芽.慢慢的形成对其他人批评的负面念头。观察你自己与周围的人记下有多少交往使用了批评。为什么?因为谈论别人做得如何,显然比自己去做容易得多。真正要达成成功愿望的人没有时间去批评别人,他们太忙,有太多事要做。他们只会去帮助那些能力差的人,而不是批评他们。  相似文献   

10.
《中国保安》2012,(19):3-3
大肚能容了却人间多少事,慈颜常笑笑开天下古今愁。有人说:“世界上最宽广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但是,在生活中我们往往习惯于看见别人眼中的木屑,而看不见自己眼中的大梁,以至于我们对别人的过错不能原谅,对自己的错误即使有时不得不正视,也总觉得它们可以宽恕。孔子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告诉我们做一个大度之人,做事时多考虑他人的感受。  相似文献   

11.
亲爱的读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我诚心诚意地相信这一点。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心情舒畅。可是在我看来,同样重要的是使别人心情舒畅。我每遇到一个人,都试图想象出从此人身上觉察不到的一个迹象:使我感到我重要!我会马上对这一迹象作出反应,这样,奇迹就出现了。但是,有些人十分自私,他们意识不到别人也希望自己感到重要。我清晰地记得有一次排长队等候接见,当我最后同公司的销售经理握手时他根本不把我放在眼里的情景。我相信,那位销售经理是不记得这件事情的;实际上,他也许从未意识到他是怎样地伤害了我的自尊心。可是,…  相似文献   

12.
正"喂,你有一个快递,请说一下地址,单上的不太清楚。""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沉默了几秒,"你有病吧?"同样是几秒的沉默,"对啊,你有药吗?"广东省2017年世界精神卫生日演讲比赛的现场,精神科医师李论讲述了发生在她身上的这件事。这对李论来说,很平常。有次,认识一个新的朋友,当说出自己在精神病院工作时,对方把身体往后一缩:"你不怕做久了被传染吗?"李论常常调侃这些对精神病人的误解或歧视,但她也会很认真地跟别人解释,真正的精神病人和精神科医生是怎样的。精医重道,仁心惠世。李论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  相似文献   

13.
《中国保安》2012,(8):60-60
编辑老师: 你好! 我在一个居民小区当保安,小区内一些居民经常把东西暂时放在保安室内,跟值班的保安说一声,等忙完了事再来取。不管是保安队谁值班,都习惯这样了,也一直没出过什么差错。3月29号那天,陈大爷赶完早市回来,由于还有别的事要办,就把买的一袋青菜放在了保安室内。可中午来取时,却发现东西不在了。  相似文献   

14.
花香满径     
巴克莱 《今日广西》2007,(21):70-71
幸福 幸福的生活有三个不可或缺的因素:一是有希望。二是有事做。三是能爱人。永远不再工作。很多人都有过失业或者没事做的时候,这时他就会觉得日子过得很慢,生活十分空虚。有过这种经验的人都会知道,有事做不是不幸,而是一种幸福。  相似文献   

15.
董国宾 《人民公安》2010,(16):61-61
树,会在一个地方不挪窝地过一辈子,让人最放心。不像云和鸟,飞来又飞去。说的话悬在空中,多少年都不会掉下来。树在扎根的村子里,本分地过掉一个早晨和黄昏、一个丽日和阴晦天,过掉一生大大小小的时光。说一些自己该说的话,做一些自己该做的事。  相似文献   

16.
谁在说假话     
在这个随时都被噪音污染的社会里,人要做到心口如一,有时候是一件很难的事。换一句话说,嘴巴长在自己的脑袋上,除了张口吃饭,主要还是为了与人交流,但如果嘴巴上没个把门的,信口开河,把白的说成黑的,把黑的说成白的,倒是一件可怕的事。我国著名的老作家巴金,一直在他的文章里倡导人们要讲真话,不要说假话。然而,在令人愉悦又令人感到有些沮丧的生活中,在自觉不自觉中,假话却代替了真话。当一个人饿着肚子,为在人前不丢面子,大言不惭地说,我肚子撑得慌时;当我们责怪孩子提出的问题太幼稚(比如人从哪儿来的),自己又难以…  相似文献   

17.
有的人死了,却还活着;有的人活着,却已经死了;有的人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有的人遇到事,总是想着别人,惟独没有他自己……单从表面上看,时时刻刻想着别人的人,好像与人无争,与事无求,是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但一个人的思想境界上升不到一定的高度,是很难做到与人无争的。就在教育乱收费被排在所有行业乱收费的首位,而成为人们纷纷议论的话题时,一个被称为学界一盏灯的已逝老人,再一次震撼了人们的心灵。这个老人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马祖光。在众多媒体的报道中,令我最最感动和感奋的是,马老的做人与…  相似文献   

18.
权力展示     
每个人都为自己保留宽恕别人的权力,每个人都拥有这种权力。按照自己所容许的宽恕行为去构造一种生活恐怕是令人惊奇的。偏执狂类型的人就是那种很难宽恕别人或者根本不会宽恕别人的人;那种长久斟酌的人;那种从不忘记什  相似文献   

19.
美发师     
《创造》2006,(4):78-79
毛伟说他从小就立志要当一个美发师.因为他很小的时候就盛觉到自己身上和别人不一样的艺术感:毛伟跟过很多师傅.深圳的、上海的、温州的,这些师傅的教导让毛伟打造了一手扎实的基本功。但是刚开始做头发时还是一度跟不上拍.他说.那时做出来的头发总是和想象中的相差甚远。顾客有时居然还会教他要怎么怎么剪.一度打击了毛伟的热情.  相似文献   

20.
近日,某刊提到人一生中最恐惧的五件事——怕自己不受欢迎这其实是一种自卑的表现。人们要学会发现自己的长处,同时也要认识到自己的短处,而不要总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优势相比,这样就能够找回信心。穿“比基尼”人总是希望展示自己的美好,而不幸的是,场合和自身条件总是被考虑的首要因素。爱人去世一个人一旦经历爱人去世的打击,便很难摆脱孤独的困扰。这种“丧失”的感觉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交织在一起,替代了爱人在世的归属感,压抑着人们脆弱的心灵。当众讲话当众讲话不见得每次都得到响应,很容易让自己产生“别人不重视我”、“我自己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