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能源安全是一国能源战略的重要方面。中国是世界石油生产和消费大国,对油气有着巨大的需求,而俄罗斯是世界油气生产和出口大国。中俄互为邻国,中俄两国的能源合作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巩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意义。虽然存在制约合作的种种因素,但合作前景极为广阔。  相似文献   

2.
外高加索地区不仅具有重要的地缘战略价值,而且蕴藏有丰富的油气和矿产资源。"9.11"事件后,美国携北约进入该区域,俄美两国在该地区的地缘政治争夺加剧,其背后不乏出于控制里海能源和管道走向的战略考量。俄罗斯力求维持传统优势,力图获得对关键能源设施的控制权;美国则竭力重塑地区能源格局,将能源问题与国家安全、对外战略和地缘政治问题紧密地联系起来,试图打破俄罗斯对中亚能源的垄断。俄美两国针对外高加索地区的能源政策,以及两国间围绕油气运输路线所展开的外交博弈,表明俄美"管道外交"受更深层次的政治、经济与战略利益的驱使,必将对该地区形势、俄与美欧关系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南亚能源政治博弈中的大国竞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建华 《外交评论》2011,28(5):11-27
地处欧亚大陆腹地的中南亚成为冷战后大国角逐博弈的战略舞台。油气储量丰富、出口潜力巨大的里海是各大国着力寻求的世界能源替补基地,而里海油气资源国自然也得以寻求"油气立国"的经济发展战略。里海油气竞争不仅使中亚、里海乃至更大范围的中南亚地区成为大国在欧亚大陆战略争夺的敏感地带,也是21世纪全球错综复杂的地缘政治经济演变的聚焦点。中俄印三边合作有助于形成贯通欧亚内陆的油气管道网络,美国"大中亚计划"和上海合作组织在推进中南亚能源区域合作方面客观上存在异曲同工之处。超越零和思维,谋求互利共赢,当是中南亚国际能源政治演进之正道。  相似文献   

4.
石油资源对于中印两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等方面有重要影响。中印石油战略合作对双方都有重要意义。中印石油战略合作既存在有利条件,也有一些不利因素。长远来看,中印可以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石油战略合作如:共同建立安全的能源运输线路和管道;在石油等能源领域的开发和勘探方面加强合作;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建立中印石油合作机构等以达到双赢之目的。  相似文献   

5.
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过程中,中越两国所面临的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对两国的安全合作构成严峻挑战。两国在区域性公共产品供给、国家利益、国际制度三个角度体现出合作的必要性。在非传统安全合作领域两国存在着地缘优势、战略协作的同质性优势、经贸合作的需求激励优势、文化优势。为突破合作面临的挑战,应以共促发展为目标,努力打造"命运共同体"以增进互信,加强双边、多边机制建设,成立第三方协调机构为推进两国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6.
国家把云南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桥头堡"战略,必将强化云南在沿边开放格局中的优势,推进中越两国边境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但同时,跨境合作也给两国边境地区带来了不少安全问题。为此,政府必须找准云南桥头堡建设的战略定位,充分利用沿边开放的有利契机,以提升云南沿边开放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7.
马来西亚战略位置重要,是东盟成员国之一,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南亚地区布局的重要一站。中国与马来西亚经贸往来密切,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前后中国与马来西亚两国贸易状况的变动情况分析可以发现,马来西亚依赖投资和出口发展经济的模式受国际环境影响大,中马两国经贸往来关系总体稳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两国经贸往来在资金流动上表现更突出,但两国商品货物往来状况没有显著提升。"一带一路"倡议在马来西亚的作用空间有待扩展。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化和经济相互依存不断加深的时代背景下,除了传统的军事制衡战略,在国际政治中,大国也以包容性制度制衡和排他性制度制衡战略的形式进行战略互动与竞争。国际秩序转型更增强了主导国与崛起国之间的制度制衡。本文关注的研究问题是,为什么中国这样的崛起国会选择维护现有国际秩序的"包容性制度制衡"战略,而作为主导国或守成国的美国却实行旨在破坏现有国际秩序的"排他性制度制衡"战略。本文认为,制度红利的变化影响着国家对不同制度制衡战略的选择偏好,这是制度竞争过程中国家基于成本—收益的理性选择。随着美国在现有国际制度中享受的"制度红利"不断下降,它更有可能选择挑战现有国际秩序的"排他性制度制衡"战略,包括退出现有多边机制以及建立对其有利的新的国际机制。相反,随着中国在现有国际机制中"制度红利"的增加,中国更有可能选择维护现有国际秩序的"包容性制度制衡"战略。通过两个案例,即美国奥巴马政府在建立TPP期间所实行的"排他性制度制衡"以及中国成立亚投行期间的"包容性制度制衡",本文进一步检验了"制度红利—制度制衡"的理论模型。制度制衡将成为21世纪国际秩序转型期间中美之间战略互动的一种新形式。  相似文献   

9.
中俄关系的特点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值中俄建交55周年之际,俄罗斯总统普京于2004年10月14-16日应邀对中国开始了其第二任内的首次访华之旅。两国元首签署了《中俄联合声明》,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实施纲要(2005年至2008年)》(以下简称《实施纲要》),认为该纲要对未来几年两国落实上述条约,深化和扩大各领域合作,推动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向前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两国外交部长14日在北京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以下简称《补充条约》)。《实施纲要》和《补充条约》是两国关系史上的一个重…  相似文献   

10.
新一轮工业革命推动能源转型。能源转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具有长期性、不唯一性、普遍存在过渡能源和向清洁低碳化、分散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的特点。能源转型无法完全自我驱动和自我实现。在能源转型方面国际石油公司大都采用了优化石油业务链(稳油)、提升天然气价值链(增气)、融合新能源业务(融合)、推进数字化战略(创新)等发展战略。面对能源转型,中国政府提出了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中国石油公司目前的主要任务是要在稳油增气上多下功夫,把大力发展天然气作为战略性成长性价值性工程,同时还要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积极探索扩展新能源业务。  相似文献   

11.
世界能源将进入煤炭、油气向新能源第三次转换新阶段,形成石油、天然气、煤炭、新能源"四分天下"新格局。面对中国油气资源禀赋客观条件与面临的严峻挑战,应建立我国石油天然气"安全消费峰值"对外依存度限制在"两个70%"左右天花板预警机制,将"天然气+新能源"作为中国能源革命的最大战略选择,加快天然气、煤制气、水合物、氢气和新能源"五个生产革命",加强国内油气、管道油气、储库油气、LNG气"四个产能"超前建设,加大煤炭清洁化、新能源大众化"两个规模"提前到来,加快能源结构从煤炭"一大三小"向煤炭、油气、新能源"三足鼎立"智能化革命性转型。中国油气公司应布局"三个发展路径",做好产业结构转型顶层设计,开展能源前瞻性问题需求导向研究,加大实施新能源人才技术储备;推动业务由常规油气向非常规、国内油气向国外、油气产业向新能源的"三个更大跨越",加快建设页岩油气、海洋深水、地热能、氢能、储能新材料"五大战略科技创新能力"体系,用"13335"战略思考与构想,支撑油气公司向能源公司转型升级,保障国家能源绿色安全供给。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后,朝韩两国一直处于敌视状态,即可将朝韩关系视为敌视的常量。中朝韩三国关系发展历程,实际上是中朝和中韩两组关系的发展历程。中国与朝韩两国的关系先后经历了"友朝敌韩"、"同等友好"、"友韩敌朝"和"同等敌视"四类关系模式。如何妥善处理朝核问题和"萨德入韩"、摆脱"同等敌视"的最劣状态将事关中国的国家利益,而道义现实主义为中国在朝鲜半岛的战略选择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未来,中国应将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作为中国朝鲜半岛政策的首要目标,着力促进中国与朝韩两国的安全合作,同时需要直面冲突,推动建设东北亚命运共同体,以及继续与美沟通,寻求"二元"共治。  相似文献   

13.
文章主要探讨了三个问题(一)"科技"和"科技强警"这两个词组的真正含义;(二)科技强警战略的精神实质;(三)实施强警战略的主要思想障碍及其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大国对能源的争夺加剧,欧亚大陆腹地(尤其是中亚地区)正日益成为大国激烈角逐的竞技场。中俄作为中亚地区的两大邻国,出于商业利益、国家安全和地缘政治关切,都对该地区极为重视,在防止其他大国插手中亚事务、维护地区安全稳定方面彼此互相倚重。中亚地区是中俄两国未来发展不可或缺的地缘战略空间,相互竞争以及由此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可避免,但这也为中俄之间展开更加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创造了契机。作为地区合作与安全架构,上海合作组织在地区内平衡的是两大强国的利益,反映了中俄两国维护欧亚大陆安全的共同需求,并且使中亚国家能够在平等基础上与本地区大国探求促进合作与安全的途径,因此上合组织为协调中俄在中亚地区的能源关系和加强合作构建了良好平台。  相似文献   

15.
法国常规能源相对贫瘠,石油和天然气蕴藏量有限,一直致力于发展核电工业。日本核泄漏事故和比利亚局势不会使法国改变其核电发展战略,但会对法国的能源政策、能源结构以及其能源政策等产生影响。未来法国的能源战略将是能源供应多元化。法国常规能源相对贫瘠,石油和天然气蕴藏量有限,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发展核电工业。目前,其核电发电量占全国电力比例75%以上,石油、天然气发电仅占法国发电总量的9%。今年,日本福岛核危机对德、法等国核电发展造成巨大冲击,作为核电大国的法国也在重新思考和调整  相似文献   

16.
随着能源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世界各国开始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生物燃料作为一种可以替代油气的可再生能源成为许多国家主要发展的方向。其中美国和巴西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两个生产生物燃料的大国,两国都力图在世界生物燃料市场上发挥领导作用,而美国更希望建立一个"乙醇欧佩克"来主导未来的世界能源市场,因此两国为了共同的目标选择合作。但两国在生物燃料领域的合作是一个复杂博弈的过程,不仅在国际层面受到双方政策的影响,也在国内层面受到各自社会行为体的制约。  相似文献   

17.
冷战后中日战略文化的碰撞与交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日战略文化具有同质性和异质性两个方面,在冷战后时代,这尤其表现在两国的世界观、战争与和平观、战略认知以及战略选择等方面.战略文化作为一个重要变量,对冷战后中日两国的自身定位和相互定位具有重要影响,由此引起中日双方战略文化以及国家战略的碰撞与交集,并影响正在变化中的中日关系乃至亚太地区国际关系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李景峰 《外交评论》2004,(3):99-104
在“中日韩推进三方合作”的框架下,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进程正在加快,首先是中韩两国开始努力实现经贸合作的战略升级目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韩两国推进经贸合作既有潜力又有机遇,已经为双方经贸合作实现战略升级提供了可靠保障;中韩两国经贸合作关系发展前景广阔,已经为双方经贸合作实现战略升级确立了现实依据。然而,中韩两国经贸合作中尚存在一些具体问题,应当采取有效对策加以解决,以便为双方经贸合作实现战略升级目标打开广阔天地。  相似文献   

19.
许育新 《工会论坛》2004,10(6):109-110
"9·11"事件以后,中美关系呈现出缓和发展的迹象,甚至出现了鲍威尔所称的"历史最好的时期".两国在反恐、经贸、防核扩散等方面的合作和接触的层面也在不断增强.这是否说明布什政府一反历届政府的对华政策,试图改变遏制中国的战略意图了呢?实际上布什政府对华新战略的内在本质,即美对华仍然是"接触"和"遏制"两手并用,美国从未放弃过防范中国的战略意图.  相似文献   

20.
1989年4月,为贯彻陆上石油工业"稳定东部、发 展西部"的战略部署,国家决定开发塔里木。15年来, 油田以实现战略接替为己任,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实 现了能源与环境、企业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坚持"两新两高",实现战略接替。会战伊始,总 公司即确定了"采用新的管理体制和新的工艺技术,实 现塔里木石油会战的高水平和高效益"的两新两高方 针,现已形成了党工委统一领导,市场化运行、合同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