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为对群众所产生的影响力,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这种影响力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靠运用手中的权力去指挥工作、组织生产而产生的影响力,我们称之为“权力性影响力”;一个是靠自身的行为,也就是人格的力量而产生的影响力,我们称之为“非权力性影响力”。非权力性影响力对领导权力的顺利实施、对职工队伍的思想稳定、对企业凝聚力的增强有着十分重要的保证作用和巨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基层领导干部,作为具体领导者和组织者,工作在一  相似文献   

2.
领导权威的不竭源泉──非权力性影响力邵民领导者要树立起真正的权威,除了必须恰当地运用职位权力这一强制性的影响力外,更多地应在非权力性影响力上下功夫。一、以崇高的品德赢得部属的敬重德是人的灵魂。领导者的品德如何,直接决定着他是从善还是从恶。领导者的品德...  相似文献   

3.
领导者的影响力是由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所组成的。权力性影响力是组织赋予的,其特点是对别人的影响力带有强迫性,不可抗拒性,并以外部压力的形式起作用。非权力性影响力是由自身因素产生的,它是领导者个人的品格、才能、知识、感情等因素的总和,是一种对人们心理的自然感召,起着权力性影响力所起不到的作用。要提高领导影响力,关键在于努力提高非权力性影响力。一、优秀的品格是担任领导职务的素质玉米。作为领导者,应加强自身的目相修养.增强自己的榜样作用,使人产生艺表座江泽民同志在(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中强调:…  相似文献   

4.
“一把手”要重权威不重权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利宏 《前进》2003,(1):43-44
一个领导班子内部,“一把手”应当有权威,这是发挥主导作用、驾驭全局工作的重要条件。权威的重要支柱固然是权力,但不单纯靠权力来支撑,而是职权和威望的综合反映。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一把手”把权威误解为权力,认为要想权威大就得权力多。于是,事无巨细统统管,权无大小揽,结果,揽散了班子、揽冷了人心、揽低了威信,影响了工作。笔者认为,“一把手”乃至所有领导者都要重权威而不要重权力。一、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应服务人民领导者对被领导者的影响,是一种高层次、多类型的支配力量,其影响力由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领导的人格属于一种非权力影响力。非权力影响力由多方面的因素构成,包括人格因素、能力因素、知识因素、感情因素等。其中,人格因素是最重要的影响力。领导干部人格高尚,对其部下是一种无声的命令,可以“无令而行”。如果一个领导人格低下,即使位高权重,其权力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官者手中都握有一定的权力,有权力并不等于有权威,有权力也并不等于有魅力。同样的话,出自不同领导的口效果迥然不同,有些人一言出一呼百应,有些人百般说无人信服;同样的事,发生在不同领导身上反应天差地别,有些人被称之为善举,有些人被看作是作秀。位高权大并非就能赢得人们的敬重和信服,位低职轻并非就没有感召力和凝聚力,领导干部的“人气指数”除权力因素外,更主要来自非权力因素,即自身的人格魅力。人格魅力是人的性格、知识、气质、能力、感情等个人综合素质和人格力量吸引、感召人的影响力。它体现在人格内在结构和行为表现的方方…  相似文献   

7.
在人们的交往活动中,某些领导者由于自身具有良好的品德、高尚的人格而受到人们的敬佩。群众打心底里愿意接受他的领导。人们把领导者的这种影响力称为非权力影响力或人格影响力。 怎样提高这种非权力影响力呢? 一要含而不露。即权力使用应该不露痕迹,不能让人产生受驱使感。如本来可以命令他去做的事改为用商量的口吻请他去做。命令使对方产生驱使感,而请求则满足了对方自尊的需要。 二要秉公办事 领导者掌握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总书记在中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从严治党,首先要治理好领导干部。这就要求一方面要建立一整套便利、管用、有约束力的机制,使党的各级组织对党员、千部实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各级领导干部正确对待、使用手中的权力,发挥好权力性影响力;另一方面,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自身修养,努力提高非权力性影响力。 两种影响力的涵义及其关系 领导者的影响力,可分为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一般认为,只要当了领导干部,手中有了权,就可以影响、改变被领导者的心理和行为,权力越大,其影响力也就…  相似文献   

9.
去年以来,在邢台市委高度重视和领导下,我们以县市区人大、政府、政协换届为契机。抓住“四个环节”、坚持“四个主动”、采取“四项措施”,着力打造党外干部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扎实推进党外领导干部选配工作。在换届中新提拔党外县处级领导干部19名,交流党外县处级领导干部15名,全市19个县市区人大、政府和政协领导班子全部配上了党外领导干部,使全市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得到新加强。  相似文献   

10.
何为“官德”?就是做官应有的德行,如同常说的职业道德一样。领导干部是社会各阶层的管理者,更应规范自己的德行,讲求“职业道德”。领导干部要树立自己的领导权威,不应是靠官威,而应靠自己的言行,靠人格的力量,靠良好的形象。好人未必都能成为好官,但当个好官必须首先做好人。领导干部道德建设在社会道德建设中处于特殊地位,其“职业道德”水准具有明显的示范效应,如果领导干部自身不正,形象很差,就不可能理直气壮地去要求别人做什么,即使要求了,群众也会产生反感和抵触情绪。权威令人畏使人不敢违,而领导干部人格的力量更令人敬。  相似文献   

11.
“行政领导者的影响力就是领导者有效改变被领导者的心理行为的能力”。它由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所构成。正确发挥好这两种影响力 ,对树立领导形象、提高工作效率 ,实现组织目标 ,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的区别与联系权力影响力是上级组织授予个人的职位及权限。具有局限性、时限性和强制性的特点。它的效力始于授职 ,终于失职。授职的品位愈高 ,效力愈大 ,范围愈广。非权力影响力是抛开职位和权力强制效力 ,由行政领导个体素质产生的影响力。即个人知识、才能、品格、气质、作风等对他人产生的感化力。也就是人…  相似文献   

12.
企业领导人的影响力是由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组成的。所谓权力影响力是指:强制权、奖罚权、法定权(职权),它是由职位因素、资历因素和传统因素使被领导者对领导者产生的敬畏感、敬重感和服从感的一种影响力,是上级授  相似文献   

13.
理论信息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注重建立非权力性权威在当前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思想道德建设中,除了要运用法制建设和行政管理等权力性的力量去加强领导之外,更必须注重运用思想的影响力和道德的示范力等非权力性的影响力去建立权威,才能实现事半功倍的领导效应。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的思想影响力,除了要靠领导核心的作用之外,还必须相应  相似文献   

14.
领导干部实现有效的领导,除权力性领导外,非权力性影响力在领导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领导效能。领导干部如何加强非权力性影响力,笔者作了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非权力性影响赖以形成的动力所谓非权力性影响,是指领导干部的人格、品德、学识、才能、作风、业绩等自身因素而产生的影响,是领导干部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非权力性影响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动力:1.优秀的品德。一个品行端正、道德高尚、廉洁自律的领导干部自然会得到下属的敬重,对下属的品德修养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一个品行恶劣、道德低下、庸俗无聊的领导干部无疑会被下属鄙视,自然难以在下属心目中树立应有的权威。2.渊博的知识。领导干部渊博的学识,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能激发下属的工作潜能和积极性、创造性…  相似文献   

16.
王凯伟  周波 《湖湘论坛》2010,23(6):37-41
领导干部要有效地实现领导功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不仅要拥有权力,更要赢得权威。领导权威是领导权力与领导威信在一定机遇下构成的共同体。领导干部在实践塑造中要警惕"权势权威"、"距离权威"、"和气权威"、"收买权威"四种误区,唯有通过以"德"立威、以"才"增威、以"勤"创威、以"绩"壮威、以"信"取威、以"公"树威、以"情"生威这七种途径才能塑造起真正的领导权威。  相似文献   

17.
现代领导科学认为.权威是领导者的一种行为影响力,是权力力量和人格力量的有机统一。“权”是组织法定授权的产物,而“威”则来自于领导者自身。显然.纯粹地以权力支配他人.得到的只能是被动消极地服从;而发自内心的信任和钦佩.才能真正成为征服人心的力量。因此.领导干部的个人人格魅力十分重要.它是领导科学和领导艺术的升华、  相似文献   

18.
领导理论认为,现代领导者的影响力的主要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权力性影响力,二是非权力性影响力。同硬权力相关的强制性影响力是职位对职位的影响力,是上级对下级的影响力,是法定权力的影响力;同软权力相关的非强制性影响力是人对人的影响力,是职位和权力以外的因素产生的影响力。在当代中国领导关系中,中共与民主党派在组织上是彼此独立的、平等的友党关系,而不是上下级关系;  相似文献   

19.
领导干部的影响力有两种:一种是由职务所产生的权力影响力,一种是通过自己的品德、才干、作风等因素在群众中产生的威信、凝聚力、感召力等,即非权力影响力。权力是组织赋予的,具有强制性。而领导干部的威  相似文献   

20.
权力漫谈     
离岗之后,旁观权力,深思默察,颇有感悟,心之所想,笔之所至,是耶非耶?望广大领导干部鉴识。  权力不是永恒的,要“上”得健康,干得洒脱,“下”得痛快  对社会而言,对一个群体而言,权力是永恒的。因为一个社会、一个群体,离开了权力、权威,随时都可能陷于无政府状态。别说健康发展,就是基本的生产、生活秩序都无从建立和维系。但对某一个具体的人来讲,哪怕他处于权力的峰巅,其权力也是暂时的、相对的。从获得权力到失去权力,不过是一个过程。对于这一点,有的掌权者想得不清,看得不透。他们“官”念太强、权欲太盛,他们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